明士(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36

  “无知刁民,竟然敢藏粮,斩!”
  便有四个兵丁抡起手中战刀,咔擦一声斩去,四颗人头便滚落在地上,鲜血便从脖腔里喷射了出来。
  罗信的心中此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但是他知道这种情况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轮到他的身上。因为他走了一路,看到那些兵丁并没有抢到多少粮食。原本就是粮荒之年,百姓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甚至不少百姓家里此时都没有了余粮,军队又能够抢到多少粮食?
  罗信只是逛了半个时辰,便郁郁地返回了家里。罗信至此每天都会出去一会儿,沿着大街走走。已经很久没有人约他了,那些书生也都老实了。他就是这样每天走走看看,接触大明的另一面。
  五天后。
  罗信便发现有人饿死了,好在是冬天,否则这县城之内一定会发生瘟疫。这让罗信的心情更加地不好。
  十天后。
  果然如同罗信所料的一样,强征的粮食吃光了。
  夜里,周玉匆匆而来,然后又匆匆而去。
  周玉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白延庆下令开始对有功名的人家强征粮食了。阳林县就是一个北方小县城,原本也没有什么世家大族,陆庭芳在阳林县已经算作最大的家族了。所以白延庆才敢下达如此强征命令。
  当然,对于陆庭芳这样的家族白延庆还是亲自登门,虚应了一些条件,而且保证给陆府留下足够的粮食,同时也在言语间表示如果城破的后果以示威胁。至于对陆府以外的那些有功名在身的家庭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只是派手下逐个先去拜访。而罗信那里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没有罗信,罗青和罗胜,只凭着罗智这么一个秀才,白延庆根本都不会用眼睛夹一下。派个手下说一下就是了。
  但是,如今罗青和罗胜都在白延庆的手下,而且白延庆十分器重这两个人,特别是罗青被他视为一员虎将。而罗信的名声也让他有所顾忌,虽然罗信目前没有丝毫功名在身。但就算是一个瞎子也能够看出来罗信科考绝无无问题,不说考中进士吧,考中举人却绝对没有问题。而且考中进士的几率也非常大。
  再说了……
  他也能够看出罗信与周知县一家交好,所以便委托周玉前来和罗信言明,会给罗家留下一个月的口粮,其余的就要收走了。
  这个消息在罗信说出来之后,引起了罗家一片恐慌,罗智更是叫嚣着要参白延庆一本,这是不尊重士林,是对他们这些读书人的一种羞辱。
  而罗野则是提出是不是藏一些粮食,这个提议倒是引起了大多数家中的成员赞成,纷纷点头。罗信懒得搭理他们,直接开口道:
  “我们就留出一个月的口粮,余下的准备好等着明天上交吧。”
  “不行!”罗智站起身形道:“我明天就站在大门口,看谁敢对我辈读书人不敬?敢强征我罗智家里的粮?”
  罗信淡淡地看了罗智一眼道:“你不记得之前被杀头的人了?”
  罗智的脸色就是一白,随后硬声道:“他白延庆敢杀我辈有功名之人?”
  罗信便轻叹了一声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虽然说不会杀你,但是遭受一顿羞辱却是脱不开的。在如今这个局势下,白延庆不会把一个秀才放在眼里。”
  罗智的脸色就僵在那里,敲鼓听声,说话听音。怎么说他也是一个秀才,自然从罗信的话中听出了意思。
  如果不是罗信和知县一家有交情,如果不是罗青和罗胜在军中,就他一个秀才,恐怕白延庆连一个月的口粮都不会留给罗家。罗家能够留下一个月的口粮根本就与他这个秀才没有关系。
  “信儿!”罗野有些不安地看着罗信道:“那……我们藏一些粮。”
  “千万不要有这个想法!”罗信摇头道:“之前强征百姓粮的时候,我每日出去看过,那些兵丁非常有经验,根本就藏不住。”
  “那……只有一个月的口粮……”罗恒的脸色也焦虑了起来。
  “爷爷,不要太过忧虑,总是有办法的。”罗信轻声说道。
  “信儿,你有办法?”罗恒的眼睛就是一亮。
  “到时候再说吧!”
  罗信轻声说道,他不是不信任家中人,而是害怕他们沉不住气,到时候在兵丁来搜粮的时候暴露出来,所以才没有告诉他们在荷花池中藏着一批粮食。话落,也不再多言,便起身向着外面走去。
  “咯吱咯吱”踩着积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拿起了一本书看着,但是一刻钟的时间之后,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站起身形推开窗,望着外面白皑皑的积雪,寒风扑面,让他冷静了下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唉……”
  一声叹息从窗户内散了出去,罗信的眼中现出了一丝忧虑。他的心中也有些担心藏在荷花池内的粮食被搜出来。仔细地想了想,在周玉离开之后,他便去荷花池看了看,整个荷花池已经冻了一层冰,而且冰上堆积着白雪,上面一个脚印都没有,应该不会被发现。这么冷的天,那些兵丁也不可能将冰面弄个窟窿下去。
第二百章
发蔫的罗智
  随即他又想起了瘟疫,如今是深冬还好说,一旦到了春暖花开,这满城的尸体说不定就会引起瘟疫。
  “总要做些准备啊!”
  罗信关上窗户,取出纸张双手将其铺平在书桌上,细细研磨,然后拿起笔将后世一些防止瘟疫的方法一一写在了纸上。
  什么尸体集中活化,什么撒石灰粉之类的,一一例举,整整写了两张纸,然后有仔细地看了一遍,有无疏漏之处,最后用镇纸压上。
  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静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开始研读起来,一颗心渐渐地沉浸在书中。
  第二天一早。
  罗智就出去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便脸色灰败地回来了。进入到堂屋便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两眼发直。
  “老三,怎么了?”罗恒用烟袋锅敲了敲桌子问道。
  “唉……”罗智先是长叹了一声,然后有些后怕地说道:“刚才我在外面看到钱秀才被那些兵丁打了两个耳光,还推倒在地上,他们家的粮被拿走了。”
  罗恒的眼皮子就是一跳,原本他以为不管怎么说,自己家的老三也是秀才身,那些兵丁怎么也得客气一些,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中暗道,昨天夜里总算是听了信儿的话,没有藏粮食。不过心中还是不托底,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着罗信的房间走去。
  推开门,见到罗信正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敬佩之心。
  “还是信儿大气啊,全家都在慌乱,只有信儿依旧如此镇定。罗家有信儿,真是罗家之福啊!”
  这一刻,罗信位置在罗恒的心里又拔高了一层,罗信见到爷爷进来,急忙将书放下,站起身来请爷爷坐下,又给爷爷倒了一杯茶才道:
  “爷爷,佂粮的兵丁来了?”
  “还没!”罗恒摇头道:“不过你小叔刚刚回来,他看到县里的钱秀才被打了两个耳光,推倒在地,粮被拿走了。”
  罗信便摇头苦笑道:“在没有战事的时候,读书人是高人一等。但是在这种今天有命,明天就没命的局势下,那些兵丁哪里还会在乎你是什么秀才?”
  “可是……信儿,一会儿那些兵丁来,会不会连一个月的口粮都不给咱们家留?”罗恒的脸上满是担心和害怕。
  “不会的!”罗信静静地笑了一下道:“他们应该都知道我,而且我想大哥和堂兄会跟着来。”
  罗恒的眼睛就是一亮,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道:“这就好!这就好!”
  “爷爷不用担心!没事的。”罗信轻声安慰道。
  “信儿,你说县城会不会被攻破?”
  罗信便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后世的记载,并没有针对阳林县有着什么记载,那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便道:
  “不会有事的,而且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我想朝廷很快就会倒出兵力前来平叛。”
  “但愿老天保佑!”罗恒喃喃自语道,随后又忧虑地问道:“信儿,这要是一个月内还没有平叛的军队来,那我们也得饿死啊!再说从我们这些有功名在身的家里佂去的粮又能够维持军队多久,恐怕维持不了一个月吧?阳林县内才有多少有功名的人?”
  罗信便笑道:“爷爷您想差了。不错,阳林县内的百姓是比有功名的人多的多,但是那些百姓家里的粮加起来也没有这些有功名的人家里多。县里很多买卖,比如粮行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开的。当初第一波佂粮的时候,恐怕那些人早就把粮放在了自己家里。这次佂粮我觉得足够军队吃两个月的。”
  “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家可是就留下一个月的口粮。”罗恒急道。
  “我会想办法……”
  罗信话音未落,便听到了敲门声。罗恒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神色慌张地道:
  “来了,他们来了!”
  “出去看看吧!”
  罗信从椅子上站起来,穿上外衣推开门走了出去,罗恒也跟着走了出去。没有走出去多久,就见到罗青和罗胜带着一队兵丁从对面走了过来。
  “爷爷!”罗青和罗胜紧走了两步道:“这是我们修武校尉云峥。”
  罗信一听心中就明白了,白延庆让罗青和罗胜来那是给罗家面子,肯定会给罗家留下一个月的口粮。但是又派一个修武校尉来,那就是监视罗青和罗胜别多留粮食。罗青和罗胜还是没有品级的兵丁,而修武校尉已经是从七品了,罗青和罗胜自然不敢违令。
  “见过云将军!”罗恒急忙拱手道,罗信则是淡淡地一拱手,却没有言语。
  “不敢!”云峥急忙还礼道:“老人家,我哪里算什么将军,在下也是奉军令迫不得已,还请老人家原谅。”
  话落,又朝着罗信拱手道:“这位就是罗信罗公子吧!”
  “正是学生!云大人请!”
  云峥便摆手道:“不了,事务繁忙,我们还要赶紧去下一家,罗公子您看……”
  “请吧!”罗信向着旁边让开了一步,神色不咸不淡。
  “告罪!”云峥拱手之后,便向着身后的那队兵丁一挥手道:“快点,小心着点儿,不要打扰到罗公子的家人。”
  “是!”
  那一队兵丁答应了一声,便一个个便拿着枪散开,罗信注意到他们拿着枪不停地在四处朝着地面墩着,同时竖起耳朵听着。罗信便知道他们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够听到地面下有没有挖地窖。
  罗信家这么大的宅子自然是有地窖,而且也不是暗窖,那些兵丁很快就找到了,但是里面并没有粮食。最后罗青和罗胜将他们领到了储存粮食的房间里,那个修武校尉见到罗家并没有藏粮,便给罗家留了一个月的口粮,带着罗青和罗胜将剩下的粮食带走。期间那修武校尉也看了一眼荷花塘,但是看到冰冻的荷花塘,而且上面结着冰,冰上面都是雪,没有一个脚印,便再也没有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