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1136

  “是,爹。”罗信给老爹倒了一杯茶道:“昨夜孩儿从钟金哈屯那里得知,边关确实是出了问题。”
  “真的?”罗平脸上就是一喜:“那还不赶紧去告知你老师?”
  罗信便摇了摇头道:“我昨夜已经想过了,老师已经派人去边关探查了,所以边关之事老师不久之后就会知道。我就不去告知老师了,若是老师问起如何得知,反倒不好解释。”
  “也对!”罗平点头道:“你和关外人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我也是这样想的。”罗信轻声道。
  “信儿,既然是边关有事,你老师的弟弟应该没事了吧?”
  罗信的脸上现出了一丝忧虑:“不好说,而且这件事很可能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怎么会?”罗平的眼中现出惊异:“不是边关出事了吗?”
  “我害怕他们会逼迫陆二叔加入锦衣卫,成为锦衣卫的暗线。真要如此的话,作为暗线,恐怕陆二叔便会时常前往关外,随时有着被发现是暗探而被杀的可能。”
  “这可怎么办?”罗平急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罗信摇摇头,也是一脸的无奈:“爹,没什么事情我就先回去了。”
  “嗯,你不要太操心了。”
  “孩儿知道。”
  罗信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拿起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只觉得心烦意乱。一直到了下午,罗信的心才渐渐地恢复了平静。
  一连几天,罗信的心情虽然平静了下来,但是心中想的却是很多。阿拉坦汗每次入侵都给大明边关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曾经嘉靖二十九年,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虽然从历史上看,自那一场战争之后,阿拉坦汗再也没有攻打到北京,但是自己所在的晋阳府可是在蒙古铁蹄攻打的范围之内。
  更何况……
  谁知道自己来到大明之后,大明的历史会不会有所改变?
  就在这种思虑之中,最后一场县试到来了。罗信早早地来到县衙,在县衙门口便看到了一群喜气洋洋的书生。毫无疑问,今日来到县衙的书生都是通过了县试的人。
  而且罗信的文章已经征服了这些书生,也就没有人对罗信心生嫉妒。一个个纷纷上前向罗信道贺,罗信的脸上也现出了开朗的笑容和大家攀谈着,只是心中还有着一半的心思在琢磨着北方的局势。
第二百四十五章
张榜
  衙门内走出来一个礼房书吏,引领着一众书生向着二进院礼房走去。然后让众书生在礼房等候,便去通知县令大人。
  两刻钟的时间后,那个书吏再次返回,引领着大家向着后大堂走去。进入到大堂便见到周知县身穿官服正坐在案后将目光望向了他们。
  罗信作为案首走在了最前面,引领着一众考生走进了大堂,然后向着周知县下拜。
  周知县容光焕发,看着站在最前面的罗信是越看越喜欢,自从认识了罗信之后,他的官途就一帆风顺。将大麻烦武斗争水变成了文斗,流寇爆发中守卫县城有功,如今阳林县又出现了罗信这样一个神童。知府大人已经将他的名字和功绩报上去了,想必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高升了。
  所以周庭玉今天的心情是放松的,也是兴奋的,心中并不想为难这些考生,只要没有滥竽充数的就行,差不多就准备让他们都过了。
  众考生心里也很轻松,实际上他们心中也都知道这最后一场就是走个过场,只要自己不是太草包,不可能落选,所别不过是名次罢了。所以他们的心情此时也是放松的,也是兴奋的。
  同时这最后一场也是一个庆宴,在所有的考生通过面试之后,周知县会摆席招待诸位考生,这是一个惯例,所以有些穷书生早饭就没有吃,就等着来吃这一顿。
  果然,周知县的出题很简单,只是以雪为题令众考生作诗一首。罗信并没有抄袭历史上名人的诗词,而是自己作了一首。整首诗中规中矩,却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所以周知县望着罗信的目光便有些失望。
  不过,即使是如此,罗信的诗在众考生中也是属于佼佼者,所以周知县也放心点他为案首。
  用了将近一上午的时间,周知县最终一挥大手,宣布所有考生通过,换来了众考生的欢呼。周知县又勉励了众考生几句,言道两个月之后就是府试,希望众考生再接再厉,便吩咐上菜。
  这是众考生盼望的时刻,一方面可以大吃一顿,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和诸位同年结交,更可以去给堂尊敬酒,拉进彼此的机会。
  所以,大堂之上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众考生自然是先给周知县敬酒,而这敬酒的第一人也自然是案首罗信。
  待罗信敬完酒之后,众考生便纷纷向周庭玉敬酒,而罗信却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脑海中挥之不去北方战事,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随着给周知县敬酒完毕,便开始有人给罗信敬酒,罗信面前露出笑容,一边应付着诸位同年,一边不时地失神。
  虽然罗信掩饰得很好,那些考生正处于亢奋状态没有看出来,但还是让熟悉罗信的周庭玉看了出来。心中不由暗道:
  “这信儿是怎么了?难道被定为案首高兴坏了?”想到这里,不由心中失笑:“到底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啊。等到酒宴结束之后,倒是应该把他留下来提点一番。”
  闹闹哄哄的酒宴结束,一众考生结伴而去,罗信自然是被周庭玉留了下来。跟着周庭玉进入到后堂,周玉便也闻声赶来,三个人泡了一壶茶围桌而坐。这个时候,罗信已经将心事放下,在面对周知县的时候他可不敢失神,那便是不敬。望着喜上眉梢的周知县,罗信含笑道:
  “义父春风满面,可是有什么喜事?”
  “还真是有一件喜事,呵呵……”周庭玉忍不住笑得合不拢嘴。
  罗信便将目光望向了周浩德,周浩德却是双手一摊,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周庭玉便笑道:
  “不用看浩德,你不知道。我是昨天晚上才得到的消息,还没有和浩德说。”
  “可是义父要高升了?”罗信心中一动道。
  “聪明!”周庭玉大笑道。
  周浩德脸上便现出了惊喜之色道:“父亲,您高升到什么职位?可是要进京?”
  周庭玉便翻了一个白眼:“想的美,还在晋阳府,是宣抚司佥事。”
  这个时候,已经有礼房书吏开始在县衙外的照壁墙上贴出了此次县试的榜单,很多人都围聚在此向着榜单张望着,就是那些参加第四场酒宴的考生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名次。
  罗信的名字单独写在榜单的最高处,在他的下面是一等十九名考生的名字。然后的二等四十名,三等六十名,四等一百名,五等八十名,余下便是不入等。
  这些榜上有名的考生并不是都有资格参加两个月的后代府试,只有案首,一等,二等和三等的前二十名才有资格参加府试。
  众人都朝着案首位置上的罗信名字羡慕地看了一眼,然后陆续离去。能够有资格参加府试的考生自然是兴高采烈,而那些没有资格的人或是垂头丧气,去酒馆买醉,或是紧握拳头咬牙切齿,发誓下次重新来过。
  县衙对面站着一群人,却是罗信的父母,嫂子。还有陆庭芳和陆庭江兄弟二人。
  这些人虽然知道罗信已经是案首,还是忍不住亲自来看榜。罗平夫妇和张芸娘那是亲情所致,罗信的一切成功都是他们的骄傲。陆庭芳和罗信有着师徒之情,自然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罗信的身上,罗信的成功就是他的骄傲,而且他们兄弟两个心中也知道罗信在仕途上走得越远,他们就会越安全,他们的命运已经和罗信连在了一起。
  “罗贤弟,恭喜!”陆庭芳兄弟朝着罗平拱手道贺。
  “同喜,同喜!”罗平也拱手还礼,满面笑容。
  县衙后堂。
  周庭玉父子和罗信正在欢谈,罗信正在向周庭玉道喜:“义父,这宣抚司佥事是六品把,义父可是提升了一个品级,恭喜义父。”
  “你今日也真正的获得案首,同喜,同喜。”
  “恭喜父亲,恭喜信弟。”周浩德在一旁一脸的欢喜。
  “嗯,对了!”周庭玉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唤来了一个衙役道:“去张府将张洵请来。”
第二百四十六章
替罪羊
  “嗯,对了!”周庭玉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唤来了一个衙役道:“去张府将张洵请来。”
  “是!”
  那个衙役匆匆而去,周庭玉将目光望向了罗信,脸上的神色带着戏虐道:
  “信儿,是不是得了案首高兴得睡不着啊?”
  罗信的神色就是一愣,有些迷惑地问道:“义父为何如此相问?”
  “还嘴硬。”周庭玉抬起手指点了点罗信道:“今日酒宴之时就看到你神不守舍,不是高兴傻了是什么,呵呵呵……”
  “这个……”
  罗信就是一脑袋汗,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失神掩饰的很好,却依旧被周庭玉发现,但是他真的不是因为成为案首而高兴得傻了啊!于是他脸上便现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周庭玉见到罗信脸上哭笑不得的表情,不由神色一整。
  “怎么?不是这个原因?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罗信的心中突然一跳,他猛然想起如果义父成为了晋阳府宣抚司佥事,便会被调往晋阳府。晋阳府是什么地方?
  那是九边重镇,大明北门。如果边关战事起,晋阳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其中。而义父却是晋阳宣抚司佥事,责任重大。这一上任就遇到战事,准备不足,很可能刚刚升职就被罢官,甚至抄家问斩。这个时候罗信必须提醒义父了,斟酌了一下,神色凝重地开口道:
  “义父,您还记得我前些日子问过您边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嗯,记得!”周庭玉心中也意识到了什么,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我前些日子遇到一个人,他刚从关外回来,据他说阿拉坦汗又要开始对大明兴兵了。”
  “真的?”
  周庭玉霍然而惊。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他成为宣抚司佥事就不是升官了,而是给架在火上烤。
  “那人说得真切,应该是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