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136

  他之所以每天早晨还要练一趟武当七星剑,那是因为只是练一趟太极拳完全达不到他锻炼的效果,毕竟这幅身体也是从小练武,很是强壮。
  练完武之后,他便去上课,如今他的千字文已经学完了。依旧是一日能诵,二日能背,三日能默写。下午回家他便开始誊写记忆中的诗词文章,箱子里面的书稿开始渐渐地变厚。不过罗信也开始发愁,因为纸张快要用完了,那个时候的纸张非常贵,这一刀纸花费了五百文铜钱,这让罗信从哪里在弄五百文铜钱?
  有些郁闷地收拾收拾上炕睡觉,看了一眼已经酣睡的大哥,心中有些羡慕。活得简单也是一种幸福。
  第二天早晨,罗信依旧是练完了太极拳和武当七星剑之后,背着书箱来到了学堂。此时关于罗信品德的问题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再提了,但是依旧有些嫉妒的村邻还是时不时地提上几句。但是罗信却依旧采取不争辩的态度,这让已经改变了看法的林昌对他更加欣赏。
  林昌此时已经完全相信罗信的人品,一个八岁稚童如果不是神童,不可能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默写下来。而且这几日他分明见到罗信的字又有着长足的进步,这让他欣喜若狂,当中午放学的时候,林昌把罗信留了下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罗信,林昌是越看越满意,全然忘记了当初对罗信的怀疑。
  “罗信,你可愿意做我的弟子?”
  罗信闻听心中就是一喜,他对于林昌还是充满了敬意。不仅仅是因为林昌的课讲解的好,最重要的是他对于林昌的人品非常敬佩。
  他知道林昌从一开始就在怀疑他,而且林昌的心中也曾经对他生出嫌恶,他都能够感觉得到。但是林昌却一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一项一项地对他进行考核,来证明他的判断。在判断出来之前,从未将他的推测宣之于口,这种堂堂正正的品德让罗信深为向往和敬佩。和林昌比起来,小叔的为人就差了很多。轻易地将自己的推测宣之于口,给罗信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这样的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做自己的师父,罗信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深深拜倒,恭恭敬敬地磕头。
  林昌展颜笑道:“回去告知你母亲,拜师礼为师就不要了,你的家境为师也了解。”
  “是!”罗信恭敬地回答。
  “从明天开始,你下午来我家一个时辰。”
  “是!”罗信心中一喜,这是要给他开小灶啊!
  “你回去吧。”
  “学生告退。”
第二十四章
再进陆府
  罗信退出了房门,走在回家的路上,脸上荡漾着兴奋,狠狠地在空中挥舞了一下拳头。他知道从他拜林昌为师的那一刻起,关于他的谣言将不再存在,一丝一毫都不再存在。
  罗信家。
  罗青在院子里噼材,屋子里罗信的母亲和小婶坐在炕上。这些日子关于罗信一日诵,二日背,三日默写的事情已经在上林村传了开来。小叔一家已经知道自己做差了,而且罗恒这些日子也阴沉着一张脸,原本是一件好事,却被老三家弄得大失颜面,这让他这个一家之主心中怎么可能不纠结?
  小婶今天是来赔礼的,虽然罗氏的脸色很不好看,但是也不能够将弟媳赶出去,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娘!”罗信风风火火地冲进了家门。
  “这孩子,风风火火的。”罗氏嗔怪地说道。一旁的小婶偷偷撇了撇嘴,这幅德行还想要读书?不知道读书人行走坐卧都要讲究礼仪吗?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她的脸上现出了崇拜和骄傲。
  “娘,林先生收我为弟子了。”
  “哦……啥?你说啥?林先生怎么了?”罗氏睁大了眼睛。
  “这孩子该不是发烧说胡话吧?”小婶也在一旁佯装关心地说道,而且还伸出一只手去摸罗信的额头。
  罗信后退了一步,闪开了小婶的手,心中暗道:“你才发烧说胡话,你全家都发烧说胡话。”
  “怎么说话呢?”罗氏也不愿意了。
  “娘!”罗信没有去搭理小婶:“林先生收我为弟子了,而且师父还说不用准备拜师礼了。”
  “真的?”
  罗青从外面闯了进来,一脸的激动。他虽然不喜读书,但是却也知道读书人在大明的地位。而且他还知道林昌一旦收小弟为弟子,关于小弟的谣言就彻底消散了。
  “当然是真的。”
  罗氏的眼泪就默默地流了下来,这些天她承受的压力非常大。丈夫不在家,整个家里的胆子都压在她的身上。当谣言肆虐的时候,她觉得心里憋着一团火,委屈得整个人都处于非常不好的状态。自己的儿子她还不了解吗?从来就没有读过书。
  再说了……
  小叔那个性子会教给信儿识字吗?
  但是她的委屈和谁去说?连公公都不相信,如何会让别人相信?这些日子她忍得很辛苦,只是当着两个儿子的面强作欢颜。
  但是……
  今天她终于扬眉吐气了,儿子被林先生收为弟子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还击的力量?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婶已经走了。罗氏擦了擦眼泪道:“信儿,林先生不收拜师礼,但是我们却不能够失了礼数,这拜师礼一定要送,而且不能少了分毫。”
  “娘……”
  “你不用管了,娘会安排。”
  第二天一早罗氏就忙乎了起来,然后便带着束脩六礼:肉干,芹菜,莲子,红枣,桂圆,红豆和罗信一起来到了学堂,正式拜师。
  林昌也没有拒绝拜师礼,他知道这关乎到罗家的脸面。古代人对于面子看得极重,如果这个时候林昌再推辞,罗氏的脸面会非常难看。
  罗信被林昌为师的消息长着翅膀飞了出去,在上林村飞了一圈,很快所有村民就都知道了。罗信还在学堂内上课,家里已经人满为患了。左邻右舍纷纷脸上带着欢乐的笑容坐在罗家炕上的,站在地上的,左一句右一句地地夸着罗信聪慧,打小就看出信哥儿的不凡,夸着罗氏有福,生了这样一个好儿子,全然没有前些日子讥讽罗家的样子,好像当初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一般。
  罗氏此时心中满满都是喜悦,根本顾不得去怨恨眼前这些人。当初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对他们母子指指点点,如果这个时候她去计较,岂不是没有了显摆的对象?
  那才叫郁闷!
  所以,罗氏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有断过,屋子里一直响着她爽快的脆笑声。
  月底放假日。
  一大早,罗青罗信兄弟两个就离家前往县城。罗信早就盼着这一天,他要进县城去黛儿小姐的家,因为上次那个陆管家答应替罗信问问陆家老爷,是否借给他书看。实际上他看重的不是书的本身,而是书主人对书中精义的理解。
  在陆管家上次给他的那卷论语中就粘贴着很多纸张,纸上都是对书中精义的理解,这才是罗信真正需要的。
  罗氏自然不能够让罗信一个人去县城,便让罗青陪着他一起去。哥俩到了中午时分才走进了县城,蹲坐街边先将带着的干粮吃了,这才起身向着黛儿的府邸走去。
  掀起门环轻轻地叩了叩门,很快就听到了脚步声,紧接着大门被打开,一个老苍头的脸露了出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罗信兄弟二人,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道:
  “你们找谁。”
  罗信微微一揖道:“这位老伯,学生找陆管家。年前学生曾经来过一次。”
  那个老苍头神色恍然道:“我记得你,你在这里等着。”
  “多谢老伯!”
  见到罗信知礼,那老苍头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将他们两个请进了门内,然后将门关上,这次顺着青砖路向着里面走去。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青砖路的尽头传来了脚步声,罗信循声望去,便见到陆管家正走在老苍头的身后。
  罗信便远远地一揖道:“学生见过陆叔叔。”
  “呵呵……”陆管家脸上现出亲切的笑容,走上前来道:“信哥儿,老爷今日正巧在家,随我来。”
  罗信闻听一愣道:“老爷要见我?”
  “怎么?怕了?”陆管家戏虐地笑道。
  罗信此时已经平静下来道:“那倒不是,只是觉得有些唐突。”
  “哈哈哈……你想要借书,老爷自然要见你一面,书可不是随便能够借的。”
  “是,多谢陆管家。”
  跟随着陆管家穿过几道门户,并没有前往中堂,而是来到了陆家老爷的书房。陆管家让罗信在外面等着,他则是自己进去通报。
第二十五章
机会
  不一会儿,陆管家便从门里走了出来道:“老爷让你进去。”
  罗信朝着陆管家道:“多谢陆叔叔。”
  然后拉了一下大哥的手,却反被大哥拉了一下,转头望过去,便见到大哥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畏惧,低声道:
  “小弟,你自己进去吧!”
  罗信心中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读书人有着天生的畏惧,而且他和大哥还是乡下人,对于城里人也有着一丝畏惧,这双重畏惧之下,令大哥裹足不前。但是罗信怎么可能让大哥一个人留在外面受冻?而且他也不想大哥一辈子守在上林村,打破大哥的心理障碍就从此刻开始。罗信坚定地握住了大哥手,抬步向着书房走去,罗青感觉到小弟手中的力气,最终也是一咬牙,跟上了小弟的步伐。
  一进门,便看到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宁静致远”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写得很是飘逸,仿佛随时能够乘风而去。下方是一张桌子,桌子后面一把太师椅,此时正有一个五十许的男子坐在了那里,在一侧靠墙壁是一熘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
  那男子穿得很随意,整个人透着一股书卷气,双眸犹如两颗星辰,只是淡淡地注视着罗信,罗信便有一种被看透的感觉。
  这种气势罗信很熟悉,前世的时候他也见过不少的官员,而且还见过几个高官,这种气势正是一种官威,虽然对方没有刻意显露,但还是被罗信敏锐地捕捉到。
  这个男子就是陆府的真正主人,陆庭芳。曾做过五品官,如今却赋闲在家。按理说他就算再怎么闲,也不会对一个小孩子感兴趣,想要从他这里借书的人多了去了,不管那些人是真心借书也好,还是借着借书的缘由和他拉关系也罢,他都从来不见,不借。
  但是他却对罗信感兴趣了,原因就是他给黛儿画的那幅画。那幅画的风格他从来没有见过,虽然少了意境,但是却多了几分逼真,这让他大感兴趣。而且他的弟弟见到这幅画之后,竟然比他还感兴趣,嚷着罗信就是一块宝,等着下次罗信前来的时候一定要通知他。这才让陆庭芳有了一见罗信的心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