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1136

  “不知道他是谁家后代?”
  “应该是名将之后吧?”
  “他怎么上山了?”
  “听说是昨日被二当家救上山的。”
  “……”
  那个汉子将罗信带到了一个小院,请罗信稍等,便转身出去。不会儿,便见到那汉子走了回来笑道:
  “罗公子,请!”
  “请!”
  那汉子在前,罗信拉着黛儿的小手在后,很快便走进了一个大屋子,目光一扫,便见到屋子内坐着五个人,一眼便认出了那个二当家,余下的人却是陌生,不过想必坐在正中的那个人就是大当家。当下先是朝着二当家拱手道:
  “多谢二当家救命之恩。”
  那二当家急忙站了起来拱手道:“罗公子无需客气,我来给罗公子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大当家张成,这位是……”
  罗信和其他四人相互见礼之后,便坐在了一侧的椅子上。他并没有兜圈子,只是寒暄了几句便道:
  “大当家,如今家父母还不知罗信生死,罗信想要尽快返家,以免父母担心。”
第二百八十六章
忠良之后
  张成却是哈哈一笑道:“罗公子箭伤未愈,还是先在寨子里将养一段时间,某会派人前往罗公子家中,将你的事情告知贵父母。”
  罗信闻听心中就是一急,立刻开口道:“多谢大当家,只是这小小箭伤并不碍事,罗信归心似箭。”
  张成和二当家高武对视了一眼,那大当家便开口极力相劝罗信暂住一段时间,但是罗信却是态度坚决,口中不住地感激相救之恩,但是却表达出自己归家之心。高武的眼中便现出了一丝无奈,不由将目光望向了张成。那张成目光一凝,望着罗信道:
  “罗公子看北方局势如何?”
  罗信心中就是一愣,他不明白说着自己归家之事,怎么又突然问自己北方局势了?
  而且此时他心中有一种匪夷所思之感,一个绿林强盗竟然和自己论北方局势,这不应该是北方诸将研讨之事吗?
  不过罗信也没有犹豫,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人问他一次了,当下便道:
  “糜烂!”
  张成点头有问道:“据说蒙古鞑子将要入侵大明,你认为边军能够守住边关吗?”
  罗信的脑海里立刻现出了马芳的名字,但是那都是未来之事,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徒增笑尔。但是如果抛开历史上马芳创造出来的奇迹,看以往战事,大明边军确实守不住边关,便摇头道:
  “可能不行!”
  张成没有注意罗信口中的“可能”二字,脸上现出一丝得意道:“罗公子再看某家山寨如何?”
  罗信此时心中也现出了一丝好奇道:“这哪里是什么山寨,几乎就是一个军镇。”
  说到这里,罗信目光一凝道:“大当家不是普通绿林吧?”
  张成脸色就是一黯,默然良久,又叹息了一声道:“以罗公子的年龄恐怕未听说过张文瀚和髙极之名吧?”
  罗信自然是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字,几个月前他听说阿拉坦汗要入侵大明之时,就将大明和阿拉坦汗之间发生的战事仔细地回忆了一番,这阿拉坦汗一生入侵大明无数次,几乎就是连年入侵,将大明当作了他蒙古的后花园,狩猎场。在阿拉坦汗这一生中,斩杀大明大将无数。
  但就世穆二宗的本纪所标出的而论就有:
  大明总兵官四人:张达,李涞,岳懋,郭江。
  副总兵二人:林椿,郭都。
  参将六人:张世忠,史略,冯恩,赵倾葵,李光启,崔世荣。
  指挥二人:顾相,董畅。
  指挥佥事一人:王恭。
  游击将军四人:髙极,张宏,董国忠,梁平。
  守备四人:张文瀚,鲁承恩,祁谋,韩尚忠。
  而张文瀚和髙极正是阵亡将领中的一个游击将军和一个守备。同时罗信的心中猛然一动,难道这张成是张文瀚的什么人?而高武是髙极的什么人?
  “张守备和高将军的名字在下自然是听过。一个生前是守备,一个生前是游击将军。”
  张成和髙极的神色就是一愣,张成试探地问道:“罗公子知兵事?”
  在他看来,以罗信这么小的年龄是不可能听说过张文瀚和髙极的,如今却是知道,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罗信知兵事,所以研究过大明历代战争,所以才知道张文瀚和髙极两个人的名字。
  罗信便含笑道:“谈不上知兵事,只是平时喜欢关注。”
  张成目光一凝,望着罗信道:“刚才听闻豹子说,你一枪就击败了他?”
  “那是豹子哥承让。”罗信淡淡一笑。
  “公子的枪法?”
  “家传!”罗信顿了一下又道:“家祖唐代燕郡王。”
  张成闻听脸上便肃然起敬,怪不得罗信又如此功夫,怪不得罗信知兵事,原来是家传啊!心中便更有了将罗信留在山寨的想法。沉思了一下,神色真诚地说道:
  “罗公子,某家正是张文瀚之子,而高武也正是髙极之子。”
  罗信便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暗道,既然这两个人一个是张文瀚之子,一个是髙极之子,按理说如今也应该身在军中,而且职位不低,怎么会流落成绿林草寇?
  望着罗信询问的眼神,那张成便是一叹道:“想必罗公子也知道仇鸾了?”
  罗信神色一怔,这仇鸾他自然知道,仇鸾可是大明历史上一个臭名昭着之人。
  他本是明陕西镇原人,字伯翔。出身将家,封咸宁候。任甘肃总兵,以阻挠军务为总督曾铣所劾,革职逮问。后又诬陷曾铣而出狱坐废家居,便厚贿严世蕃,乃投靠严嵩,约为父子,得重用为太子太保,充总兵官镇守大同。嘉靖二十九年阿拉坦汗调集十余万众挥兵南下,仇鸾用重金贿赂使其东向蓟镇;又先期来到京师勤王;得世宗信任拜平虏大将军,节制诸路人马文官三品以下,武官副总兵以下不用命者俱许以军法从事,得密奏进,权倾一时。
  此人大肆抢掠,畏敌如虎,割死人头冒功,于古北口迎战鞑靼国阿拉坦汗军时溃败仅以身免,敌军既退,又讳败冒功,加至太子太保,深受世宗宠信。统率三大营,设立戎政府,总督京军和边兵。后与严嵩争宠失和,嘉靖三十一年八月被陆炳揭其私及不轨之事,革职忧惧而死。死后被嘉靖以“叛逆”的罪名开棺戮尸。
  “家父战死之后,那仇鸾竟然贪墨了朝廷颁发的抚恤金,在下前往讨要,却被乱棍打出,后来更是寻找机会想要将某家害死,某家拼命逃出,最终落脚在这太行山,而高武兄弟也是如此。实际上不仅仅是我们二人,这山寨之内的人大多都是军中之人,在历年与蒙古鞑子交手中被打散,被我和高武兄弟二人收留。”
  罗信明白了,怪不得看山寨内的这些人身上都有着杀气,原来他们都曾经是军人,或者是说他们如今都是逃兵。
  不!
  张成和高武不能够算逃兵……
  “罗公子,你是否认为我们都是逃兵?”张成凝声问道。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机会
  罗信的脸上便现出了尴尬之色,但是那张成却脸上现出不平之色道:“我们不是逃兵,而且这些年来我们杀的蒙古鞑子,绝对不比那些狗屁官兵少。他们见了鞑子只知道逃。罗公子,你也知边关糜烂,指着他们抵御蒙古鞑子那是痴人说梦,而且蒙古鞑子一旦入侵,边关诸镇便都处于危险之中,你和你的加入留在阳林县并不安全,说不定就会被蒙古鞑子所掳,至那草原为奴。不如某将你的家人俱都接到这山寨之上,罗公子为山寨军师,如何?”
  罗信微微垂下了眼帘,心中现出了警惧。一开始在张成和高武还不知道自己是罗家传人之时,就不肯放他离山,那个时候恐怕他们二人就已经有了将自己留在山寨作为军师的想法。
  自己断然不可能加入绿林成为一个山贼,倒不是罗信瞧不起山贼,而是一旦加入太行山,自己便受到了环境的束缚,理想施展的范围也就是在太行山周边,这让他如何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罗信的理想需要在整个大明的疆土上去施展,这太行山太小了。
  当然,罗信也可以造反。不说是不是能够将大明推翻,只是说战乱对百姓的伤害就令罗信不忍。但是,罗信也感觉到了张成等人身上的杀意,知道如果自己立刻拒绝,恐怕换来的就是屠刀。自己需要想出来一个办法化解眼前的危局。
  而且……
  罗信的心中一跳,自己不是一直觉得手中无兵吗?这不就是现成的兵将吗?而且还是善战的兵将,他们刚才不是说曾经斩杀无数蒙古鞑子,要比边关兵将还强吗?
  对于这一点罗信相信,正如同当初在晋阳府陶兴彦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观那张成和高武不是一个懦弱之人,自然可以带出一支强军。就算不是强军,也要比边军强出数倍。
  罗信脑子里快速地转动着,而此时张成和高武等人也都默默地注视着罗信。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对于罗信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试想一下罗信的前程,一个小三元,将来高中举人,甚至进士,然后出仕为官是必定之事,这样的事情如果换在自己身上,也不可能同意。他们只是尽己所能,抱着一丝希望在劝说罗信。同时他们心中此时也十分复杂。
  如果罗信不同意,一个小三元,未来前途无量的人就要死在他们的手中,要说心中没有遗憾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不能够放过罗信,说知道罗信下山之后,会不会将进入山寨的途径告知官府?虽然他们不惧,但那总是一个麻烦。
  如果罗信同意,他们心中却又有着一丝失望。因为罗信之所以同意,不可能是心中看好他们这些山贼,认为留在这里对罗信的发展更有好处。如此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罗信怕死,因为怕死而同意加入太行山,一个怕死之人,自然会令他们这些热血汉子心生反感。所以,此时他们的心中也十分纠结,一时之间也没有了劝说罗信的兴致,只是默然地望着罗信。
  罗信突然无声而笑,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却有透露着十分自信,这个笑容令大屋之内的五个人神色俱是一愣,此时便听那罗信凝声问道:
  “张兄,假使我加入太行山成为军师,我的权利范围如何?”
  张成闻听猛然一愣,继而就爽快地说道:“罗公子,我们都是粗人,公子却是小三元的秀才,而且家学渊源,知兵事,太行山寨一切行动都交给公子运筹帷幄,只要不是相害山寨之事,某家俱都同意。”
  “好!”罗信点头道:“如今我们就来说说太行山寨今后的发展方向。”
  大屋内的五个人精神就是一振,心中已经认定罗信是贪生怕死同意加入太行山了,虽然心中生出一丝遗憾和不屑,但是闻听到罗信要讲太行山寨今后的发展,也令他们精神专注了起来,甚至不由想起了刘备和孔明之间的隆中对,那隆中对就是孔明送给刘备的见面礼,难道这罗信也要送给太行山寨一份见面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