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1136

  罗信便看了他一眼道:“仲连,你干的也不错。要不要重回军队?你和大柱带着这场大功回归军队,一定能够身居高位。”
  鲁仲连却是将脑袋摇得像是拨浪鼓一般道:“我那也不去,就跟着公子。”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跟着公子比在军队还过瘾!”
  “哈哈哈……”罗信闻听,心中大悦,不由放声大笑。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局已定
  刘守有目光闪烁,心中在回味着马芳离去的时候所说的话,说话听音,他能够听出来马芳那是在警告他,不要吞罗信的功劳,否则他会禀报圣上。这场大胜之后,圣上一定会召见马芳,所以如果他敢贪功,势必会被马芳揭露出来。马芳的性子他了解,睿智而耿直。
  实际上,刘守有心中也没有想过吞罗信的功劳,只是想要把罗信的功劳压得低一些,这不是他想为自己多争功劳,而是害怕一旦如实反应上去,恐怕便会得罪严嵩。
  “骂了隔壁的!严嵩已经不过是一个糟老头子,还能够活几年?罗公子却如同旭日东升一般。拼了,就保罗公子了!”
  刘守有跳下马来,寻到了一块平整的岩石,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从里面抽出一面绢帛,然后又取出一个装着墨水的小瓶和笔,便蹲在地上写了起来。
  写了足有一刻钟的时间,然后来到了罗信的身边,将那面绢帛递给了罗信,罗信接过绢帛迅速地看了一遍,刘守有将此时的前后说得分明,连罗青砍旗,断阿拉坦汗手臂,还有罗胜,张成和高武的功劳都写得清清楚楚。
  不过,招降张成和高武的事情却从罗信的身上剥离开来,而且也给他刘守有加了一些功劳。比如,罗信分析出阿拉坦汗出兵路线,和马芳很可能会出兵偷袭阿拉坦汗的事情之后,第一个找到商量的人就是他刘守有,而他刘守有也认为罗信分析得正确,为了保密,两个人商议不通知边军,而且刘守有也大胆地写出,就是通知边军,边军也没有那个胆量敢主动出击,在他和罗信共同的商议下,由他亲自前往太行山招降张成和高武,绢帛上也简略介绍了张成和高武的来历,以及落草为寇的原因。
  这份折子上最大的功劳无疑还是罗信,其次是罗青和刘守有,罗青因为砍旗和斩断阿拉坦汗一臂还稍微高于刘守有,最后才是张成和高武。
  罗信不由看了一眼刘守有,心中知道自己欠了对方人情。刘守有之所以写成他们两个人商议不告知边军守将,这分明就是为罗信背了一半的黑锅,甚至是整只黑锅。
  可以想象,当边关守将,特别是大同总兵姜应熊知道了这场战果之后,心中会多恨罗信?
  他那个时候不会想,如果罗信前来告知他,他根本就不会相信罗信,反而会将罗信训斥一顿。只会想着罗信没有告知他,让他错过了一场大功。而刘守有这么一写,边军就会想,这一定是刘守有为了争功,强迫罗信保密。毕竟罗信的身份地位和刘守有没法相比。同时写成由刘守有亲上太行山招降张成和高武,也让罗信和山贼剥离开来。虽然这样让刘守有多了一些功劳,却让罗信今后很可能少了很多麻烦。
  罗信看完,将绢帛递给了张成,张成和高武便聚在一起看了起来。然后朝着刘守有深鞠一躬道:
  “多谢叔父回护!”
  刘守有伸手相扶,心中也感叹罗信不愧是小三元,只是匆匆看了一遍,就知道自己折子上对他的回护之心,这份儿人情是送出去了。只要看看罗信肯为那一百多阳林考生奋不顾身,就知道罗信是一个重信义之人,这份儿人情刘守有送得心里舒服。
  此时张成和高武也看完了,将那份儿折子还给了刘守有,同样抱拳为礼。刘守有便游目四顾,眼中便显出了一丝悲戚,他带的九个锦衣卫,如今只剩下了三个,便召唤一个来到跟前,将绢帛撞进竹筒,用蜡封好,略微寻思了一下,便道:
  “将这个以最快的速度交给陆大人!”
  “是!”
  那个锦衣卫双手接过竹筒,翻身上马,疾驰而去。众人这才神情放松地向着饮龙河望去,此时的饮龙河已经如同地狱一般,蒙古骑兵刚刚过去一半,那冰面之上却突然发生了爆炸,不说这一下子炸死了多少人,整个冰面崩塌,在冰面上的所有蒙古兵都掉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马芳目光从前方河面上收回,向着两侧扫去,便见到左右两军正分别从上游和下游冲过了冰河,向着对岸阿拉坦汗冲杀而去。而在饮龙河的这边,马芳的前军已经杀到了河岸,这简直就是一场屠杀。
  “大局已定!”
  马芳脸上现出激动之色,调转马头向着上游冲去,他不想在饮龙河这边作为局外人观望,他的热血已经沸腾,他要亲自冲杀,最好能够摘下阿拉坦汗的头。
  “大局已定!”
  罗信远远地望着饮龙河两岸的局势,已经看到了绝望的阿拉坦汗还是在对岸撤军,再也没有了想要再次和明军较量的心思。不由兴奋地呼道。
  “大局已定!”刘守有,张成和高武等人都喜形于色,只有罗青的脸上还带着遗憾之色:
  “可惜没有摘下阿拉坦汗的头颅!”
  刘守有便拍着罗青的肩膀道:“罗青,你的功劳已经很大了!到时候可别忘记了请老叔喝升官酒!”
  “哈哈哈……”众人想到这场大功,不由俱都欢笑了起来。
  待笑声落进,刘守有便向着罗信问道:“罗公子,接下来我们如何做?”
  罗信便游目四顾,欢喜的神色渐渐消失,脸上浮现出一丝悲戚。而此时罗青等人的脸上也黯然了下来。罗青带来的一百骑兵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二十骑,而太行山的三百骑兵也只有不到一百二十骑。两千步兵倒是伤亡不多,这是因为他们一直没有怎么和蒙古兵交手,倒是剩下了一千七百多。
  罗信便微微皱起了眉头,对于自己大哥和张成他们,罗信此时还真是不知道如何安排。如果让罗青回到阳林县,恐怕会受到排挤,说不定还会被上官要求分功。而张成和高武他们罗信就更不知道如何安排了,难道还让他们回到太行山等候?脸上不由现出了一丝苦笑,朝着刘守有拱手道:
  “还请老叔指教!”
第三百一十三章
陆庭芳的心事
  刘守有显然已经胸有成竹,闻言便笑道:“罗公子是准备留在这里,还是?”
  “我准备回去了!我没有官身,总是留在军中不合适。”
  刘守有便点头道:“那好,罗青和张成他们就跟着我,不必回去,我带着他们继续跟在马芳的后面,到时候就在马芳的大营里面呆着,一直等到朝廷的封赏下来。”
  罗信当即一躬身道:“多谢老叔!”
  罗青脸上的神色也是一松,躬身施礼道:“多谢老叔。”
  张成和高武也是脸上一喜,躬身施礼:“多谢刘大人。”
  罗信朝着几个人拱手道:“老叔,大哥,堂兄,张兄,高兄,小弟告辞了!”
  “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罗信当即便带着鲁仲连和梁大柱离开了战场,向着上林村行去。他不敢就这样回到阳林县的府中,满身鲜血,非得把父母吓昏不可。就是这样,当他们三个人回到了上林村的庄子之时,也把张望,鲁大庆等人吓得脸上变色。
  梁大柱因为负责炸饮龙河,那个时候阿拉坦汗已经打败,所以他的身上倒是没有负伤,但是罗信和鲁仲连的身上都带上,只是路上匆匆包扎了一下,便一路返回上林村。鲁大庆匆匆地前往阳林县请医生,待到医生到来,清洗包扎伤口,一切结束之后,三个人便倒头大睡,足足睡了一天一夜,这才缓过来。
  罗信没有回阳林县,便在上林村内一边养伤一边继续编撰书籍,回归了原来平静的日子。他却不知道,大同的战役此时正令一些身居高位的人纠结。
  陆炳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在他的面前放着一张绢帛,正是刘守有派人送到他的面前。按理说,陆炳此时应该立刻将这个绢帛送到嘉靖帝的跟前。这一年来大明遭受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多得已经被朝野上下视今年为灾年。至嘉靖帝以下,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甚至有一种暗流,再说大明气数已尽。这个时候这么一份战功摆在嘉靖帝面前,嘉靖帝绝对会欣喜若狂。但是,陆炳却在犹豫。
  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份折子上记录的事情,虽然他亲口问过那个送折子的锦衣卫,那个锦衣卫也满面激动地将整场战意的过程激动而详细的讲述了一遍。
  但是……
  这还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不到三千人,而且只有四百骑兵就把阿拉坦汗的二十万大军杀地丢盔卸甲?
  虽然那个锦衣卫说了是什么土地雷的事情,会有那么大威力?
  这如果是一个虚报战功交到了嘉靖帝的面前,事情败露之后,谁来承担圣怒?
  再说了……
  这份折子送上去之后,自己都不相信,圣上会相信吗?
  还有……
  就是罗信!
  陆庭芳和严嵩的恩怨他可是清清楚楚,甚至徐阶和陆庭芳之间的事情也逃不过他们锦衣卫的双眼。罗信是陆庭芳的弟子,如此罗信就有着严嵩和徐阶两个敌人。
  这两个人可都是阁老啊!
  这份折子上最大的功劳就是罗信,只要这份折子上去,而且战功属实的话,那罗信便会简在帝心。如此呈上折子的自己就会被严嵩和徐阶记恨。他陆炳倒是不怕这两个人,但是他总要为子孙后辈着想。
  圣上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他陆炳的身体也同样一年不如一年。如果圣上和他陆炳死后,他的子孙后辈谁来照顾?
  “为什么刘守有在折子里面会如此突出罗信的功劳?哪怕罗信真的有如此大的功劳,按照刘守有的性子也应该夺取大半,怎么会如此?”
  陆炳眼中跳跃着火花,眼前闪过严嵩老迈的模样,就是那徐阶也是体现出老态。虽然他没有见过罗信,却知道再过几天,过了年之后,罗信也不过十三岁,正是旭日东升。陆炳心中了然,刘守有这是把宝压在了罗信的身上。
  “还真是有魄力啊!”陆炳喃喃自语,一双虎目闪烁着光芒:“他刘守有都有着如此魄力,难道我陆炳会没有此等魄力?所虑者就是此时的真实性。得罪了严嵩和徐阶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但是如果是虚假战功惹动的圣怒……还是等一等吧,想必用不了多久,马芳的折子就会到达兵部。”
  再说罗信这边,他一直上林村一边养伤一边整理后世的理论,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他派梁大柱回去告知自己的父母,说自己在上林村读书。所以罗信的父母倒是没有什么忧虑,只是将蝶儿和春花回到了上林村来服侍罗信。
  但是,陆庭芳和林昌却是坐不住了。林昌坐不住是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罗信编撰出来的书稿,心痒难耐。陆庭芳坐不住倒不是因为这个,因为此时沈炼就住在他的府中,他每日和沈炼坐而论道,倒是不寂寞。只是心中却一直悬着一件事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情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急迫。
  什么事情会让陆庭芳如此急迫?
  却是为了黛儿之事。
  以往罗信和陆如黛虽然亲近,但是所聚在一起的事情都很少,绝对没有一起呆过三天。而如今陆如黛和罗信却是孤男寡女在外一呆就是三天,实际上在陆庭芳这种书香门第,陆如黛的名声已经毁了,她这一生只能够嫁给罗信。
  他本因为以罗信的聪慧,一定会告知父母,托媒前来求亲。他却没有想到罗信每日只是思索蒙古之事,根本顾不得此事,也根本就没有往这边想。而罗平夫妇已经答应罗信的婚事由罗信自己做主,所以罗信没有提,他们也就没有敢做主,如此这件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这让陆庭芳如何不急?
  所以,他真想抓住罗信的脖子问问,你究竟想要黛儿如何?
  陆如黛却是没心没肺的,实际上也是因为年龄小,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就算是过了年,陆如黛也不过十岁,这么可能忘婚姻方面去想?
  只是朦胧中也有着思念罗信,不时地问罗家哥哥有没有从上林村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