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1136

  随后便出现了对这本书作者的猜测,在之后便发生了争论,因为大家猜测的作者不同。但是,不管支持哪方面的读书人都高度赞扬了这本《孔孟合璧》,这本书被视为宗师之作。
  而就在这个时候,鲁仲连带着一箱子金子来到了刘守有的府上,将那箱金子和罗信的那封信交给了刘守有。
  刘守有看完了罗信的信,脸上充满了震惊之色。《孔孟合璧》这本书他虽然没有看,但是却听说过,而且他们作为锦衣卫,对于天下出现的新的文章也有着收集呈送圣上的任务,所以这本《孔孟合璧》早已经送到了嘉靖帝的面前,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本书竟然是罗信所写。
  看完这封信,刘守有便陷入了沉默之中。脸上的神色不由地变化,罗信在心中对于他的请求只有两点,一个是将《孔孟合璧》送到嘉靖帝的面前,这一个请求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在《孔孟合璧》出售的第二天,这本书便已经放在了嘉靖帝的御书案上。相对于这个请求来说,罗信的第二个请求倒是困难一些,那就是要将罗信在考场上的文章在放榜之前,送到嘉靖帝的面前。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为难的,而且刘守有也不会担什么风险。因为罗信在心中已经说明,他会在从考场出来的第二天,便将自己在考场内写的文章公布出来。如此刘守有将罗信的文章送到嘉靖帝的面前也是属于工作范围之内,原本他们就有收集天下文章的任务,只是他在考虑自己要不要这么做?
  这么做的利弊如何?
  最后他终于确定利大于弊,因为这属于他的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就算是将来罗信失败了,也不会怎么牵连到他,如果罗信胜利了,他便会赚取一个天大的人情。如此便向着鲁仲连点点头道:
  “这件事情我会安排!你可以回去告知侯爷,一切有我!”
  此时在玉熙宫。
  嘉靖帝手中正拿着《孔孟合璧》这本书,眉宇之间现出了一丝兴奋之色,对着招来的严嵩和徐阶道:
  “两位爱卿,朕的天下又出了一个宗师,这本《孔孟合璧》两位爱卿可看过?”
  “看过!”严嵩脸上立刻露出了谄媚的笑容道:“这都是陛下圣明,才出现此等名士。”
  徐阶坐在那里,脸上带着僵硬的笑容,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本书?他早就看过这本《孔孟合璧》,此时他才反应了过来,为什么罗信最后干脆地拒绝了他,原来罗信在之前一直是在拖延,秘密安排计划。
  如今这本《孔孟合璧》的声势已经造出来来,而且徐阶坚信这个声势会愈演愈烈,因为这本书他看过,就是徐阶看完这本书之后,就叹为观止。而且他还意识到罗信非常狡猾,他不说出是他写的这本《孔孟合璧》,而是用了一个阳林居士的名字,这便会让天下士子去猜,这天下的事情只要让人好奇,就会愈演愈烈,在没有人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的情况下,这些人都会认为是哪个宗师,或者大儒写的,因为这本书的水平真的很高,不由别人不往哪方面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一片赞扬声,没有人会轻易去得罪宗师或者大儒,就是有少量吹毛求疵的人,也会被赞扬声淹没。在如此声势中,当揭露作者是罗信的时候,已经四处赞扬《孔孟合璧》的人,还能够转而去批评《孔孟合璧》吗?
  不能!
  当然不能!
  就算他们本心看不起罗信,这个时候也只能够捏着鼻子认了,继续称赞罗信。那个时候罗信就会被冠上少年大儒,或者少年宗师的名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信却落榜了……
  徐阶此时心中很纠结,他纠结的是看到如今这个声势,这绝对是一个多年来最佳的扳倒严嵩的机会,自己究竟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
  如果利用这个机会……
  徐阶的心中便有些气闷,这无疑会变成罗信是下棋的人,而他徐阶却成为了一个棋子。虽然很可能会借此扳倒严嵩,达到心学和他自己多年以来的心愿,但是这心中却是要多憋闷就有多憋闷。
  没有人会愿意做棋子,特别是他的地位和罗信的地位相差悬殊,但是就是在这种悬殊的差别中,地位低下的罗信却成为了下棋者,而他这个内阁次辅却成为了棋子。
  如果不利用这个机会,这可是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也放弃了他成为内阁首府的机会,要知道严嵩一旦倒下,这内阁首府一定会是他的。这是他为之奋斗几十年的目标。
  而且……
  他的心中突然一冷!
  这件事情可不是他一个人知道,吴同知,孙继先和何心隐都知道。就算他想要放弃这个机会,整个心学会放弃这个机会吗?
  面对整个心学的压力,他能够顶得住吗?
  “这个罗信还真是一个大敌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城府,这要是让他进入到朝堂……”
  “徐爱卿,你对这本《孔孟合璧》看法如何?”
  徐阶正在纠结间,却猛然听到了嘉靖帝的声音,当即收敛的心中的纠结,凝声道:
  “恭喜陛下,也只有在陛下的大治之下,才会出现这样的贤者!”
  说完这句话,徐阶的心中便有些发苦,此时他能够说什么?很明显嘉靖帝现在非常高兴,难道让自己去触犯嘉靖帝的霉头?
第四百三十六章
舞弊
  晋阳府。
  孙继先的书房。
  此时坐的可不仅仅是孙继先,何心隐和吴同知,还有着五个人,整个书房被坐得满满的。但是屋子里面却极为寂静,而且每个人都在喝茶,一看就是刚刚争吵完。孙继先轻轻地放下了茶杯,轻叹了一声道:
  “厉害啊!没有想到我们这些人都成为了棋子!”
  “即使是成为了棋子,我们也要搏这一次!”何心隐重重地将茶杯放下道:“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没有想到不器根本就不用我们,就能够造出如此声势。如果此时我们再推波助澜,《孔孟合璧》一定会在士林之中风靡。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孔孟合璧》的作者却落榜了,我们到哪里还去找这样的机会?”
  “但是徐阁老……”一个皓首老者神色有些犹豫。
  “不要提他!”孙继先神色一沉,脸上带着恼怒道:“如果不是他私心太重,偏要将他的孙女嫁给不器,我们早就和不器联手了,而且不器也早就加入我们心学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心学何其强大?再现我们心学的辉煌也指日可待。
  但是……
  如今我们生生地将不器挡在了心学之外,这都是因为徐阶才造成这个损失。要我说,我们现在就应该立刻施行我们之前停滞的计划,将不器的声势再造大一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徐阶还不行动,我看他根本就不适合做我们心学这一代的领头人,他根本就没有领悟知行合一的真谛。”
  “你的意思是逼迫徐阶动手?”何心隐眼睛一亮。
  “不错!”孙继先凝声道:“我们把架子给徐阶搭起来,然后就看徐阶怎么办了?他是公心,还是私心,就看这一次了。”
  屋子里又寂静了下来,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屋子里面的人纷纷点头。
  “好,我们就搏这一次!”
  ……
  原本全国的《孔孟合璧》已经脱销了,就算是状元书局连夜印刷也来不及。但是,就在乡试的第五天,突然在全国各地的清雅书局也开始出售《孔孟合璧》,而且开始有着很多士林四处宣扬这本书,让这本《孔孟合璧》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往日科考大比之时,全国的目光都会聚集在科考之上,哪怕还在科考的过程中,士林中也会猜测谁会夺得解元,那个才子会取得什么名次。
  但是……
  今年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几乎没有人去关注科考,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就汇聚在《孔孟合璧》上,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孔孟合璧,都在猜测这本书的作者。就在这种高潮中,九天的时间过去了,科考结束了。
  九天的时间,交上试卷之后,就算是自幼习武的罗信都有些虚脱了,更不用说其他的考生了。尤其是在厕所附近的那些考生,脸都是极其灰败的,而且眼中都是一种要崩溃的目光。虽然他们被罗信行为举止激励,但是这种激励坚持一天还行,九天……
  真不是人能够坚持的!
  如果罗信不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提前写好了文章,而且有着口罩,恐怕也快崩溃了。
  罗信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了考场,没有立刻回家,因为他还有着计划没有施行。所以他一路上和诸位考生打着招呼,或是询问考的如何,或是安慰大家一定能够高中,或是激励众人,当然少不了和大家约定,今日都回家好好休息,明日在大同最大的酒楼,大同酒楼聚会。
  众人自然是纷纷答应,一方面经过了九天的科考,在里面根本就吃的清淡,众人的嘴都淡出鸟来,有人请客,自然欣然前往。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发泄一下这九天的憋闷。
  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罗信,周玉等晋阳九杰回到了租好的园子,早有下人烧好了水,此时每个人都懒得说话,一脸的疲惫,草草吃了一点儿东西,便都去洗澡。周玉等人在温水中一泡,不一会儿便一个个都在水中睡了过去。只有罗信强自忍着心中的困意,洗完了澡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写了一封信,然后将梁大柱叫了进来道:
  “大柱,你立刻带着这封信前往京城,将这些文章交给仲连,然后让仲连交给刘守有。”
  “是!侯爷!”
  梁大柱接过了那一叠纸,匆匆地离去。罗信这才晃悠着倒在了床上,酣睡了过去。
  而此时考场的大门再次闭上。考生虽然离开了,但是考官却不能够离开,一直到放榜之前,所有的考官都必须与外界隔绝联系。
  考卷首先被送到一个独立的院子中,这里是阅卷的场所,在这里有负责的官员坐镇,主导试卷的前期处理工作。
  考卷首先在这里的监临官主导下,将试卷送到收卷所,然后在这里整理清点,并且进行初步的剔选,凡是试卷有破损,有污渍,有明显记号的卷子都会被挑选出来,这些卷子基本上就被淘汰了,除非在拾遗的时候能够从里面看到惊世文章。最后便将剩下的考卷弥封,在放榜之前,谁也看不到考卷上的考生姓名。
  就在这忙碌之中,一个书吏在罗信的试卷后面用指甲划了一条印记,然后将罗信的文章弥封。所有的卷子最后都送到了誊写锁,在这里有二百多位书吏开始誊写考生的试卷。
  这是一个繁重的工作,每个书吏的脸上都带着疲惫。此时一个书吏正坐在桌子前,便见到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书吏,手中捧着一叠试卷,径直走到他的跟前,将试卷放在他的桌子上,朝着他眨了眨眼,然后便离去。那个书吏便向着周围看了一眼,见到没有人注意他,便迅速地翻动着考卷,最后手停在一份考卷之上,在这份考卷的后面有着一个指甲划的印记。这个人迅速地将这份试卷抽了出来,开始抄写。他的字体很小,比正式要求的字体小很多,当他将划着指甲印的文章抄完之后,便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迅速地将其折叠,塞到了裤裆里,然后便去了厕所。在厕所内将这份抄写的纸张递给了另一个人,然后两个人匆匆离开。
第四百三十七章
盛大文会
  这份卷子很快送到了赵文华的跟前,赵文华快速地将文章看完,脸上现出了赞叹之色。只是这脸上的赞叹之色迅速地变得严肃,提起笔在早已经准备好的纸张上书写了起来,他没有重新写文章,只是将罗信文中的一句话改了一下,改了有一个“代”字的话,而且没有去“代”字上的那一点。要知道在嘉靖帝的前面可是有一个明代宗,这个“代”字就是忌讳。考生在写到这个字的时候,就要去“代”字中的一点。
  赵文华虽然没有看到罗信真正的试卷,但是他的字体竟然几乎和罗信的字体一模一样,可见他早已做好了准备,而且考试的时候大家都用馆阁体,也非常好模仿。誊写完毕之后,立刻开始弥封,形成了和罗信的卷子一模一样。立刻将卷子递给了一直等待的人,那个人迅速的离去,然后又进入到厕所。不一会儿,那个誊写的书吏又进入厕所,将那份赵文华誊写的卷子带了回去。
  那个书吏回到了誊写所,将罗信的试卷换掉,然后重新开始誊写,当二百多书吏将文章誊写完之后,便将所有的考卷送到了对读所,由负责对读的书吏检查誊写的文章和考生亲笔写的文章是否一致,然后再送到掌卷所,然后由掌卷所的书吏统一编号,送到公堂。
  然后再由公堂内的书吏按照考官人数分成数份,送到阅卷所。这里就是赵文华他们考官所呆的地方,开始阅卷。
  这一切都与考生没有了关系。他们的命运都掌握在这些考官的手中。
  次日。
  罗信从床上醒来,还觉得身子有些困乏,从床上爬起来,沉重的心情中夹杂着亢奋。因为他知道,对于其他的考生来说,他们的科考已经结束了,他们要做的只是等待放榜,等待命运的安排。而罗信的争斗才刚过开始。
  从卧室中出来,先是习练了一遍太极拳,然后又拿着大折扇练了一趟扇功,身上的困乏才彻底消失,洗漱了一遍,换上儒衫,这才向着饭堂走去。
  饭堂内只有下人在那里等候,周玉他们还没有一个人出来。罗信便让人盛了一碗粥,又剥了两个鸡蛋,饭吃到一半,陆陆续续地有人进来,简单地打了招呼,大家便开始默默地吃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