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1136

  “好!”
  周围的看客便齐声叫好,罗信的这个上联已经在大明流传了数年,还没有人能够对上来,如今有一个人要尝试一下,每个人都心情亢奋地望着徐鲁卿。
  “不器,你说那个书生能否对上来你的上联?”站在罗信一旁的刘秀文压低着声音说道。
  “八成!”罗信淡淡地说道。
  “啊?”刘秀文低声惊讶了一声:“你这个上联可是绝对啊!多少年来也没有人对上来,他就能够对上来?而且你就那么肯定他能够对上来?难道你认识他?”
  “我还真认识他!”罗信轻声说道。
  “他是谁?”周玉等晋阳八杰都竖起了耳朵。
  “徐阶的长子,徐鲁卿!”
  众人闻言神色都是一愣,继而目光变得深邃。周玉冷哼了一声道:
  “他这是什么意思?跑到不器的家门口,对上不器的绝对,这是在示威吗?”
  罗信便轻轻摇摇头道:“示威倒不是,想让我重视他倒是真的。”
  “什么意思?”众人都望向了罗信。
  “恐怕他就是奔着我来的,而且带着徐阶的使命。如果我没有成为大儒之前,他不会客气,会直接上门投贴,如今我已成大儒,他已经不配和我平等对话,所以总要弄出些事情,提高他的声望。如此他带着对上我的绝对的声望再去拜会我,我也不好拒绝不见他。”
  “看他怎么对!”张洵含笑道。
  这个时候,便见到徐鲁卿已经含笑书写了起来,阳林酒楼的老板便是激动地喊了起来:
  “秋锦涧壑松!”
  “好!”
  四周想起来一片欢呼声,那阳林酒楼的老板更是喜得满脸通红,朝着徐鲁卿深施一礼道:
  “请公子上楼!”
  徐鲁卿却微微摇头道:“我这次来阳林县就是慕不器大名而来,想要拜会罗候,酒席不急着吃,还请告知罗候府上怎么行走。”
  “罗府很好找!”那个老板含笑道:“顺着这条大街往东走,自然会看到罗府。”
  “多谢!”徐鲁卿含笑施礼。
  老板急忙回礼又道:“还未请教公子尊姓大名!”
  徐鲁卿便摇头道:“只是匆匆过客,不留名也罢!”
  “公子……”那老板便发急道:“您是去拜访罗候,他日自然会将您的名字流传出来,今日又何必凉了众人的心情?”
  徐鲁卿向着周围望去,见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心中便也浮现出自豪,罗信被誉为一代大儒,年幼之时所出一副上联,多年未被对上,今日却被自己对上。这说明,最起码在这方面自己的水平并不比罗信差。今日在此留下姓名,又明言是去拜见罗信,相比罗信不会再找托词不见自己吧?只要他见了自己,一切就好相谈。
  “这位公子,还请留下名讳!”
  徐阶朝着众人团揖道:“在下徐鲁卿,和罗候曾有一面之缘,今日便是前来拜见罗候,来日有缘,我们再共谋一醉,今日还请诸位允许鲁卿告辞。”
  “许公子请!”
  既然徐鲁卿说出来名字,众人也就知道了他的身份。虽然徐鲁卿已经是官身,但是此时却是便服,所以众人也就称呼其为“公子”,原本他父亲徐阶逼迫陆庭芳和罗信退婚之事,已经在大明传得沸沸扬扬,士林对徐家并没有什么好印象,若不是如今徐阶为内阁首府,心学又在不遗余力地为其淡化此事,徐家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甚至会有书生堵着徐府大门谩骂。这也就是徐阶的内阁首府地位和心学背景,让他躲过了这一劫。
  但是,如果徐鲁卿在对上对联之前就说出自己的名字,说不定都没有对对联的机会,会被阳林县的读书人嘲讽得没有脸留在这里。
  这阳林县是哪里?
  是罗信的故乡,都是罗信的坚定支持者,以罗信为荣的骄傲者。
  但是,如今不同。徐鲁卿先对出来罗信的绝对,让周围的读书人欣赏他的才华,对他有了好感,而且徐鲁卿非徐阶,才有了众人对他的客气。
  徐鲁卿也看出来周围的这些读书人之前那是对他真的热情,特别是当他对出烟锁池塘柳那副对联之后,周围的人对他的热情到达了顶点,但是当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后,便只剩下了客气,而没有了热情。心中不禁苦笑,举步向着人群之外走去。
  “徐公子且慢!”
  这个时候从人群外面响起了一个声音,众人不由俱都转头望去,便见到一个青年书生正向着里面挤过来,那个青年正在罗信的背后不远处,众人纷纷向着两边让开,罗信也向着一边侧身,那个青年便一路挤了进去。
  被人出声相唤,徐鲁卿自然不能够离开,站在原地微笑地等着那个青年,那个青年终于来到了徐鲁卿面前深施一礼道:
  “徐公子,在下这里有一副上联,请徐公子帮忙对出下联。”
第四百七十七章
寂寞寒窗空守寡
  徐鲁卿脸色未变,这种情况他不是没有想到,自己对上了罗信的上联,一定会激起阳林县读书人,甚至在阳林县游历的天下读书人的不服,出联为难自己。但是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是斗志昂扬。因为在罗信家乡斗联,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扬名的机会。虽然他的名声已经很响了,也曾经拥有大明才子的名声,但是自从罗信出世,再也没有人谈论与他,实际上他的心中对罗信十分不服气。所以,他便含笑示意那个书生说出上联。
  那个书生再次施礼,然后才道:“寂寞寒窗空守寡”。
  此联一出,众人脸色俱是一变。就是一直含笑的徐鲁卿脸色也变得凝重。人群后面的罗信脸色也变得失神,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这个对联七个字,却是每个字都有一个宝字盖,这就已经极难,就如同罗信的烟锁池塘柳一般,拥有五行部首。
  但是,最难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这个上联的意境。
  周围的人都寂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紧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徐鲁卿也开始在慢慢地移动着脚步,不时地右手握着折扇拍打着左手,却是愁眉深锁。
  罗青的嘴角泛起了苦涩,这幅上联将他带回了前世,带回了前世的学生时代。因为这个上联有着一个凄美的故事,当时他给女朋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女朋友哭得稀里哗啦,所以他记忆十分深刻。
  这个上联所出的年代已经不可考,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哪个时代的文人编撰出来的感人故事。
  说的是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徐名祖荫,家财万贯又知书达理,可就是家里人丁不旺,娶了三房妻室都未得一男半女,直到娶了第四房小妾才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静仪。
  虽说是个女孩,可全家大小还是欢喜得不得了,视作掌上明珠,令人称奇的是这女孩儿自小聪慧异常,三岁即能读书过目不忘,四岁便能吟诗作对,尤其是对联句有常人不及的天赋。
  一次,徐祖荫独自在花园中散步,见到满园鲜花争相绽放,不禁触景生情,托口吟出一联:“满堂花醉还多事。”一旁正随丫鬟玩耍的小静仪忽然应声道:“顽石无言最可人!”徐祖荫听了不禁大为惊奇,要知道当时她还不到五岁啊,打这以后,徐祖荫更加宝贝这个女儿,并将琴、棋、书、画悉心相授。
  静仪长到十七岁,出落得跟出水芙蓉一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此时远近都知道徐家有一个美若天仙的才女,一时求亲的王公贵族趋之若鹜,几乎踏破了徐家门槛,然而这徐家小姐择婿不求富贵显赫之家,声称只要有人能对出她所出三联,无论老幼她都将嫁与此人。
  半年过去了,来应征的人当然不少,可还真没有一个人能对出小姐出的三个上联,这倒让徐祖荫伤透了脑筋。
  这一日,有一姓王名宝钥的英俊小生来徐府求见徐小姐,说是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徐祖荫见王宝钥气宇不凡,不由先喜了三分,连忙到后堂与女儿说了,待会出联时切不可太偏太难,以免人家对不上来,错过了良缘。静仪听了口上答应,心下却不以为然,心想:“若无真才实学我还是一样打发他走人!”可等到花厅相见的时候,也不由在心中赞叹,有了几分喜欢。
  徐小姐娇羞地说道:“公子,请听好了,奴家要出上联了。”宝钥欣然道:“小姐,请!”静仪吟道:“青衫磊落,莫非太白转世?”宝钥听了,明白她是在夸自己,立刻应道:“环佩叮当,原来天女下凡!”
  两人心意相通,相视而笑。静仪又吟道:“文章千古好。”宝钥托口道:“仕途一时荣。”一旁的徐祖荫抚掌笑道:“妙,妙极!我看今天就到这里,第三联过两天再对不迟。”说罢吩咐摆宴为宝钥洗尘。
  接下来的几天,静仪与宝钥终日不是闲庭散步,就是抚琴清谈,两相爱慕,却绝口不提对联之事。最后还是宝钥先提出要小姐再出最后一联,好结良缘。静仪沉吟了一会才说:“这第三联不对也罢!”宝钥道:“这是为何?”
  静仪先是不答,后禁不住他的一再追问,说道:“先前两联只因家父有言在先,叫我不要为难公子,所以出得简单。这二日来与公子相随,感觉甚是投缘,所以不对也罢。”宝钥年轻气盛,听了这话深以为辱,当下断然道:“小生本为联句求亲而来,岂可因大人与小姐眷顾便负初衷?即请小姐出第三联,小生若对不上来即当告辞回乡,再不敢提提亲之事!”
  静仪见他对自己一腔深情置之不顾,心中气极,也不由恼道:“这可是你说的!”恰巧徐家有一仆人正在用锤子往墙上钉一根木楔,静仪见此当即吟道:“壁上钉楔楔钉壁。”宝钥听了顿时呆了一呆,未料得她竟然出了这么句上联。此联看似平淡无奇却十分难对,宝钥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未能对出下联来。静仪见状十分后悔,刚想重新出对,没想到宝钥却深施一礼,说道:“小生才疏学浅,让小姐见笑了,就此告辞。”静仪垂泪道:“事已至此,但只要公子半年能对出下联,咱们依然可续前缘。”宝钥默然无语,转身便走了。
  宝钥回到家里,日思夜想,脑中只想着那句上联,恍恍然已过了数月。
  一日,他信步来到江边,只见江边泊着一只渔船,船上只有一个老渔翁,不一会老翁摇着橹向对岸划去。宝钥望着那橹一下一下拨动着水面,脑中不由灵光一闪,不禁跳了起来:“有了!”当夜他便收拾行装赶往金陵。
  可当他赶到徐府时,早已物是人非了,徐祖荫伤感地告诉他:“你来晚了,静仪已于一个月前在城外古梅庵削发为尼了。老夫苦劝无用,也只得由她去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求联
  原来,自打宝钥走后,静仪再也无心弄什么联句求亲了,整日间只是盼着他前来。眼见半年之期已过,却仍不见人来,她又是伤心,又是悔恨,便要死要活地出了家。
  宝钥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当他失魂落魄地找到古梅庵,好不容易见到徐小姐时,只见她一身出家人打扮,头上青丝俱已剪去,不禁潸然泪下,说道:“小姐,是小生辜负了你!”
  静仪却平静地说道:“王公子,我已不是什么小姐了,而是一个出家人了,法名圆静。”宝钥道:“我已对出下联,你听好了,下联是:艄公摇橹橹摇梢。”圆静听了,默然半晌才说道:“对得真好,只可惜……”宝钥痛声道:“你不是说过只要我对出下联,你我便可再续前缘么?现在我已对出来了,你当守信还俗才是!”
  圆静对着佛像诵了一声:“阿弥陀佛!既离红尘怎可再涉尘缘?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宝钥再三恳求,圆静道:“既如此,我再出一联,你若对上了我便还俗,若对不上来,便不可再来纠缠!”宝钥点了点头,问道:“可有期限?”圆静看看四周,但见青灯古佛,不由说道:“公子,你听好了,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
  宝钥听了,有若跌进了冰窖,半晌也说不出话来。这七字联字字为宝盖头,且七个字将出家人的悲凉凄苦描绘得淋漓尽致,是真正的难对之句,或许就是一个绝对!他知道自己让她还俗之事将变得遥遥无期了。圆静心里虽然十分难过,却也只说了声还有功课便进后堂去了。
  宝钥万念俱灰,干脆就在离古梅庵不远的一座庙里出家当了和尚。
  光阴荏苒,一晃三年过去了,那徐小姐,也就是圆静,为情所苦,久思成疾,竟然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宝钥得知消息,不禁悲痛欲绝,来到圆静坟前拜祭。
  时值初夏,那水洼中不知怎的竟早早地开放了一朵野莲花。
  宝钥见了不禁泪流满面,认定这是小姐所变,仰天大笑道:“小姐,你的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下联我已有了,你听好了,下联是:退还莲迳返逍遥!”说罢,大笑三声,吐了一口鲜血,便就地坐化了。
  “难道历史上真的有这一段故事?”
  罗信不由将目光向着那个书生望去,果然见其生得风流倜傥,前世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便感动异常,却没有想到今日见到了活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