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1136

  “没有了!”罗信摇头道:“这已经是对我们的生意很大的帮助了。”
  “这……”裕王神色犹豫道:“这也不足以让我拿五成份子……”
  “大兄,我们兄弟之间就不要再谈份子的事情了。”
  裕王心中涌动着感动,这是他懂事以来,对他最好的一个人。他最亲的两个人,一个父皇,一个弟弟,都没有对他这么好过,至于那些朝臣就更不用说了,此时裕王的眼睛都湿润了,有些哽咽地说道:
  “不器,此生我定不负你。”
  罗信望着裕王真诚地说道:“不器也定不负大兄。”
  裕王抬起衣袖擦去眼角的泪水,然后神色一肃道:“不器,你这次去东南可是要小心,那里的情况复杂,有豪强,有倭寇,而且……你虽然在军中有威望,但是也只是在北方军中。东南军中自成一系,所以你还要小心东南军中。”
  “是啊!”罗信点点头道:“说不得就要大开杀戒了。”
  “大开杀戒?”裕王的神色犹豫道:“你有随意杀人的权利吗?如果你不能够掌握军权,根本无力对付倭寇,那些豪强与倭寇都有联系,你去那边开海,无疑是去砸那些走私豪强的饭碗,说不定他们就会雇佣倭寇来杀你。你一定要小心那些阴谋诡计。”
  “我明白,多谢大兄!”
  “来,我们干一杯,祝你马到成功。”
  “干!”
  罗信离开了裕王府,怀中揣着裕王给他的名单,还有证明裕王身份的一块玉佩。他的心中十分高兴,建立镖局终于可以补齐他最后一块短板。他并没有告诉他还利用镖局收集消息的事情,而且以后也不准备告诉裕王,哪怕是裕王成为了大明皇帝。
  抬头看看天色,此时只是午后,响起了裕王和他说过的话,便掉头向着皇宫行去。如今罗信想要见嘉靖帝很方便,嘉靖帝还等着罗信给他赚银子,所以听到罗信求见,便立刻召见。
  御书房内。
  嘉靖帝见到罗信走了进来,等着一番礼仪之后,便对罗信言道:
  “今日进宫,有何事?”
  “为了市舶司之事。”
  “说!”
  “陛下,东南豪强遍布,走私猖獗,与倭寇都有勾结,而且这些豪强的背后都有着官员的影子。臣去了之后,无疑是和那些豪强抢饭碗,不说会有极大的危险,极大的阻力是一定会遇到。说不定微臣便会大开杀戒。所以……臣想请陛下赐下一道旨意。”
  嘉靖帝微微眯起了眼睛道:“你是想要生杀大权?”
  “是!”
  嘉靖帝神色有些犹豫,他心中有些忌惮罗信一旦得到了这个旨意,在东南大肆培植亲信。但是如果不给罗信生杀大权,正如罗信所言,他在东南会阻力重重,很难打开局面。略微寻思了一下,心中便有了决断。只是给罗信生杀大权也没有什么,只要不给罗信安插官员的职权就行了,大不了他那边杀,嘉靖帝这边安排官员,如此东南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还能够通过罗信在那边大开杀戒,将东南更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一定。如此一来,罗信去了东南不仅仅是为自己赚银子,还是自己的一把刀。
  说实话,嘉靖帝都觉得自己对东南局势有些失去了掌控,正好利用罗信这把刀,重新掌控东南。于是脸上露出了笑容道:
  “罗信,朕可以给你一道旨意,三品以下的官,你都可以杀。但是,你可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朕给了你如此大的权利,是要看到结果的。”
  “谢陛下!”罗信急忙表决心:“微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罗信,朕给你的这道旨意不要轻易拿出来,只有在局势危机的时候,才能够拿出来。朕给你这道旨意是让你去东南办事的,不是让你胡乱杀人的。如果让朕知道你乱用旨意,到时候可别怪朕处置于你。”
  “微臣明白!”
  罗信揣着旨意离开了,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之后,立刻将自己关到了书房内,将裕王给他的名单拿了出来,一个个名字看去,心中便是一阵感叹。
  每一个能够登上帝王之外的人都不简单啊!别看裕王胆小懦弱,但是只要他坐在那个位子上,就会培植出来一股势力。而且不愧是帝王后人,自然有着从小耳濡目染的手段,着实让他拉拢了不少的朝臣。有着这些朝臣,再加上自己的一方势力,建立镖局已经没有了阻碍。
  “大庆!”
  鲁大庆从门外走了进来:“侯爷!”
  “去唤唐壮来见我。”
  很快,唐壮就出现在罗信的书房内。
  “唐壮,人员联系的怎么样?”
  “回侯爷,属下这次带了三十六个兄弟来到京城,此时那三十六个兄弟已经出去送信了,十日内,其他的兄弟一定会到达京城。”
  “好!我接下来的话你认真听好了!”
  罗信将自己书写的信交给了唐壮,又每封信给他详细说明送给谁,是什么身份,和自己的关系远近。然后又拿出了裕王的玉佩,仔细地给他讲述了一遍。
  当罗信讲完之后,唐壮的眼睛全是光亮,如同两个小太阳一般,他完全没有想到罗信不仅自己有着这么说的路子,而且还把裕王拉了进来。如此经营镖局就容易了许多。
  “侯爷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一切都要小心!”
  “您放心!”唐壮自信地说道:“我们的人中可是有不少斥候!”
  罗信点点头道:“除了把老兄弟拢到一块之后,还可以吸纳一些江湖中人,不过吸收的过程中要小心一些。”
  “侯爷请放心。”
  罗信从怀里取出了一叠银票,这叠银票有十五万两,其中的八万两是这次修缮万寿宫收到了礼,其余的银两是罗信当上内阁司值郎后收的一些礼,再加上他之前的积累。将这些银票放到唐壮的身前道:
  “唐壮,这是十五万两银子,你要尽快将局面打开。而且短时间内你也无法再从侯爷我这里拿到一分钱了。侯爷我也就这些家底了,如今都给你了。”
  唐壮的神色变得严肃,点头道:“侯爷你放心,我会尽快将镖局建起来,到时候就可以为侯爷赚钱了。”
  罗信点点头道:“不过,我建这个镖局可不是仅仅为了赚钱。”
  “属下明白!还有收集消息。”
  “去吧!”
  “是,侯爷,属下告退。”
  罗信又在书房内坐了一会儿,便起身来到了外面,随便地在府中行走着。此时罗信的爷爷奶奶,大伯母,小婶,大嫂等人都已经离开了罗府,正在返回上林村的途中,他们要提前回去做罗信和陆如黛大婚的准备,而且家中的家丁都几乎被带走,罗府此时显得十分地清冷。
  此时天色一紧近黄昏,天气已经进入到了冬季,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感觉到一股冷气吸进了心肺,头脑一下子就清爽了许多。
  “是不是正好借着这次机会,让家人都留在上林村,不再返回京城?”
  罗信漫步在后花园,细细地思索着。他对老而不死的嘉靖帝心中真是有着忌惮。虽然他此时在三大营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但是一旦嘉靖帝突然出手,想要杀他罗信,他也只有六分自保的能力。
  只是自保!
  家人很可能就顾不上了!
  但是……
  如果让家人都留在晋阳府的上林村,那里距离草原就近了很多。一旦自己出事,家里人完全可以逃亡草原。
  “对!这次就让家人都留在上林村。”
  次日。
  罗信换了便装行走在大街上,便听到了街道上行人的议论声,他的脸上显露出笑容,随意地走进了一家酒楼,要了两碟菜,一壶酒,一边慢饮着,一边听着酒楼内的交谈声。
  整个京城正在刮一阵风潮,一阵将嘉靖帝推上神坛的风潮。这个风潮是罗信特意安排那八个商人做的。让那八个商人派人出去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宣扬嘉靖帝英明神武,而且体察民情,刚刚率领满朝文武击败了黄台吉,又考虑到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乱之苦,所以万寿宫虽然四面漏风,破旧不堪,但是嘉靖帝却依旧不肯修缮,居住在那里。
  他们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嘉靖帝如此,爱戴嘉靖帝,才心甘情愿地为嘉靖帝修缮万寿宫。
  这些商人干别的事情不行,干这样的事情轻车熟路,手下人又多,扮作各色人等,在大街小巷,客栈酒肆这么一宣传,立刻便挂起了风潮。
  罗信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修缮万寿宫这件事情在嘉靖帝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嘉靖帝天性凉薄,无论你对他做了什么大事,只要过一段时间,他便会淡忘。所以罗信才来了这么一招。让嘉靖帝被捧上神坛,只要他以后住在万寿宫,就会想起被万民称颂这件事,想起被万民称颂这件事,就会想起罗信。
  因为这一切都是罗信想出皇家的招牌这个计谋换来的,这便会让嘉靖帝一旦对罗信起了杀心,便会想到罗信的好处。
  皇宫。
  御书房。
  嘉靖帝看着手中的密保,喜形于色,最后更是忍不住放声大笑。他实在是太高兴了,不仅是不用花一分钱修缮了万寿宫,而且还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他真想看看当初那些跪在皇宫门前的官员和书生的嘴脸。
  “罗信……”嘉靖帝微微眯起了眼睛:“还是再看看吧!”
  与此同时,罗信外放的消息也在京城官场上传播了开来。刚开始听到罗信被外放,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认为罗信是被流放了。但是随后听到罗信是外放杭州,而且是做五品的同知,这些人在羡慕之余,便坐不住了。
  这哪里是流放啊!这分明是嘉靖帝要大用罗信啊!这个时候不去巴结,那还等什么?
  所以,罗信的家里突然就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无数的官员前来拜访,送礼。
  罗信是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礼,送多少,一概全收。
  他现在就是一个穷人,非常需要钱。而且给嘉靖帝留下一个贪财的印象也没有什么不好。否则一个没有缺点的臣子,会让帝王心中不安。
  但是,随着拜访的人越来越多,一天天应酬下来,罗信的心情却是越来越沉重。因为很多前来送礼的官员都在隐晦地请他去东南后对那些豪强手下留情。
  就在这种纷纷扰扰中,进入到十二月份。万寿宫已经修建完毕,周玉等人因此在年终考核中都被评为甲等,这让周玉等八个人心中兴奋,有了这个考评,以后他们的路子就好走了很多。而嘉靖帝也允许罗信返回晋阳。
  罗信带着鲁大庆和八个老兵家丁离开了京城,当罗信告白好友离开京城之后,心中不由自主地一阵轻松,京城的勾心斗角让罗信每日都处于紧张之中。如今随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远,罗信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