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1136

  罗青和罗信对视了一眼,虽然罗信还没有来得及和罗青私下相谈,但是罗青却知道抢劫徐海等人船只的人不是王直,而是罗胜。他的心中兴奋了起来,偷偷的握紧了拳头,心中暗道:
  “堂兄成功了。”
  一旁的戚继光霍然而惊道:“水师危险了。”
  罗信摇了摇头道:“这要看徐海等人的心有多大。”
  “大人,您的意思是?”戚继光双目露出震惊之色道:“徐海等人还想着占据东南不成?”
  罗信点点头道:“徐海这个人并不简单,从他这次摆下的阵势,想要包了胡宗宪的饺子就能够看出来,他还是懂的一些谋略的。如今他没有了退路,我想这个消息胡宗宪也得到了,胡宗宪也必定会想到,徐海等人会突袭水师,夺取战船。必定会针对徐海的行动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徐海去水师,在那里将徐海一网打尽。这次不是徐海他们包胡宗宪的饺子,而是胡宗宪要包徐海的饺子。
  但是……
  胡宗宪能够想到,徐海也必定能够想到。所以徐海不会去水师,而是会来攻打杭州。”
  “攻打杭州?”
  戚继光还是有些怀疑,但是此时罗信的心中电转,对局势的判断越来越清晰。双目之中闪烁着智慧之光,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
  “所以,徐海等人就算是想要抢夺水师的战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明知道那里是胡宗宪不下的天罗地网,他不会去钻。他如果想要夺得水师战船,就必须先将胡宗宪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然后才能够夹着得胜的大势,一举拿下水师。
  所以徐海需要一个机会,没有机会,他也会创造出来一个机会,一个将胡宗宪重创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杭州。”
  罗信将目光望向了五大世家居住的方向,淡淡地说道:“当初这徐海就是那五大世家花钱雇来的,却没有想到如今他们已经无法控制这些海盗,但是他们的财力已经吸引了徐海,所以徐海必定来杭州,杀我罗信,算是完成了与五大世家的交易,然后逼迫五大世家为他们筹集物资,攻打整个东南。”
  “这……他们只是攻下杭州,却未必会重创部堂大人。”戚继光不解地问道。
  “他们会围点打援。”
  罗信的心中灵光一现,胸中局势一下豁然开朗:“他们会对杭州城围而不打,然后伏击前来救援的胡宗宪,当他们把胡宗宪打残了之后,便会一鼓作气攻下杭州,成为他们占据东南的基地。如果胡宗宪真的被伏击打残了,东南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沦陷,大明乱子就大了。”
  “我们得通知部堂大人。”戚继光急道。
  罗信点点头道:“我离开修书一封,派人送给胡部堂。”
  “部堂大人接到了信,会不会看着杭州被围,而不来解救?”罗青有些担心地问道。
  “不会!”罗信摇头道:“部堂大人接到这封信,一定不会相信徐海他们会攻打杭州。依然会确定徐海他们会攻打水师,所以他依旧会在水师那里布置天罗地网。等着他发现徐海他们真的围攻杭州的时候,便会相信我的话,相信徐海他们会围点打援。但是,杭州不能够失,如果杭州失了,他胡宗宪会负最大的责任,这可是府城,不是县城。他胡宗宪坐镇东南,却让杭州失陷了,陛下会砍了他的脑袋。所以,他一定会来,只不过有了我的提醒,他不会中计。”
  罗青眉毛一扬道:“小弟,不如像你上次守卫京城那样,在外面预先埋下土地雷,别说徐海只有五万多人,就是二十万,也能够一击败之。”
  戚继光闻听也是眉毛一扬,他早就闻听到罗信制作的土地雷的威名,一直想要亲眼看看。不由也期盼地看着罗信。罗信却是摇了摇头道:
  “不行。如果预先埋下土地雷,就必须在他们扎营之前引爆,否则他们扎营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此引爆之后,实际上杀敌的数量并不多,倭寇便会四散而逃,待他们重新汇聚,又是一个麻烦。所以,我们要等,等部堂大人的大军到来,那个时候里外合为,将徐海他们一网打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以往徐海等人上岸之后,一旦遇到大军,便会撤离,乘船远遁。如今他们没有了退路,一帮子海盗在岸上,便如离水的鱼,所以这次必须将他们一网打尽。如此海上就剩下了王直,要好对付许多。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再也难得这样的机会。”
  “可是……等着徐海他们扎营之后,如何再埋土地雷?”戚继光,迷惑地问道。
  罗信笑道:“不用埋土地雷,我们可以用投石车将霹雳弹扔进倭寇的营寨。我研究过这些倭寇,别看他们在东南闹的凶,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大战。元敬兄,说句实话,东南这里的倭寇之乱,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要比北方差了太多。东南的大明官军糜烂,倭寇的战斗力也不强,而且攻城的经验也欠缺,他们往往扎营距离城墙都不远,投石车完全能够将霹雳弹扔进倭寇的营寨。到时候趁着倭寇的慌乱,我们与胡部堂里应外合,杭州城就是徐海他们的埋骨之地。”
  苏州。
  万大全站在胡宗宪的面前,胡宗宪手中拿着罗信的信看着,眼中闪过不以为然。将信放下,淡淡地说道:
  “你回去告诉不器,就说本帅知道了。”
  “是!卑职告辞。”
  望着万大全离开,坐在营帐内的俞大猷轻声道:“部堂大人,罗大人来信是?”
  胡宗宪淡淡一笑道:“不器信中说,倭寇会前往杭州,然后等着我们去救援,围点打援。”
  俞大猷的脸上也露出了不以为然道:“怎么会?如今倭寇最着急的事情是弄到船,他们必定会去攻打水师,怎么会去杭州?”
  “说的就是!”胡宗宪笑道:“不器还是不了解东南,更不了解倭寇,他想差了。”
  “呵呵呵……”营帐之内的众将都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着不以为然。
  杭州城。
  如今罗信在杭州城外的庄园内的见不得光的人都被罗胜带走了。所以,罗信便将庄园内的人都转移进了杭州城内,让他们住进了市舶司后衙。此时他们正在秘密制作霹雳弹,同时罗信画了投石车的图交给了宋大年,让知府衙门的工房开始制作投石车。同时也让工坊制作了一批铁丝网和一些铁棍,又让戚继光和罗青带着人在女儿墙上打上洞。
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打
  在倭寇攻城的时候,罗信并不想动用霹雳弹,要留着给倭寇一次性打击,让他们没有思想准备。所以,倭寇一旦攻城,那只有拼人,而这种情况下,铁丝网就至关重要,将会成为倭寇面临的一道死亡线。
  七日之后。
  霹雳弹已经制作出来五千颗,投石车也制作出来了七辆,铁丝网和铁棍都制作完成。罗信便下令工房继续制作霹雳弹和投石车,戚继光和罗信率领着兵士在罗信的指点下,在城墙上布设了铁丝网。
  这个时候,倭寇还没有到。杭州城内的百姓都好奇地看着城墙之上竖起了一根根铁棍,在铁棍的上方卷着一卷卷铁丝网,如同在杭州城上支起了一圈蜘蛛腿。他们不明白这是干什么,但是却听说倭寇就要来攻打杭州了,这让杭州城内的人一下子便紧张了起来,滞重的气氛在杭州城内飘荡。
  锦衣卫的消息送到了嘉靖帝的面前。
  嘉靖帝看完了,便随手让在一边。陆炳轻声道:“陛下,看罗信的举动,似乎预示着倭寇会攻打杭州。”
  嘉靖帝看了一眼陆炳道:“既然罗信如此准备了,那就证明倭寇一定会攻打杭州。罗信不会料错,否则他也就不配称大明军神。”
  “据说倭寇有五万多人……”陆炳的脸上流露出担忧之色。
  嘉靖帝嗤笑了一声道:“我倒是不担心这个,我担心的是罗信这次如果将徐海,叶麻和辛五郎在杭州城下一锅端了,我该怎么奖赏他?”
  说到这里,他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然后又猛然一拍桌子怒道:
  “胡宗宪是白吃饭的吗?手中有着那么多大军,却任由倭寇纵横东南,如果他能够将倭寇灭掉,没有罗信什么事儿,朕又何必头疼?”
  陆炳也有些头疼,他如今和罗信联盟,自然不希望罗信被陛下惦记。也不希望罗信升官太快,否则会找人记恨。
  但是……
  正如嘉靖帝所头疼的那样,罗信如果真的在杭州城下将徐海,叶麻和辛五郎等五万余人全部歼灭,这种大功如果不赏,那会凉了天下武人的心。但是如果赏,又怎么赏?
  官是绝对不能够让陛下赏给罗信,那就只有赏爵位了。看着嘉靖帝头疼的模样,陆炳担心嘉靖帝给罗信升官,便急忙说道:
  “陛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如果罗信再立功,就升的爵位。”
  嘉靖帝翻了一个白眼道:“他现在已经是一品阳林候了,再升就是阳林公了。”
  “哦……”陆炳也不禁头疼了起来。
  一旁的黄锦此时也在为罗信着想,他和陆炳的心思一样,觉得千万不能够让罗信升官,哪怕是升爵位也不能够升官,更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回京。便道:
  “陛下,其实就算给他一个公爵也没有什么,又没有什么实权。不过是一个名誉和多些俸禄罢了。”
  嘉靖帝便挥了挥手道:“到时候再说吧。而且我估计罗信也是识时务者,不会将这种大功放在自己的身上。他应该会把这些功劳分润给胡宗宪一些,给他大哥罗信躲一些。嗯,他手下还有戚继光,他应该把这些功劳都让给其他人,自己不沾一丝功劳。”
  陆炳和黄锦心中都是一喜,同时在心中决定,一会儿一定要给罗信写一封信,让罗信把他的功劳都分润出去。
  “但是……”嘉靖帝又皱起了眉头道:“罗信一定会把功劳的一大部分让给罗青,如此罗青便不能不重赏,这兄弟两个在东南一文一武……看来需要将罗青调到北方了。”
  第七日。
  “什么?”胡宗宪震惊地望着站在眼前的斥候,半响道:“倭寇拐道笨杭州去了?”
  “是,大帅!”那个斥候道:“再有一日,就能够兵临杭州城下。”
  “腾!”
  胡宗宪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饶到案前,在地上来回走动。
  “为什么?为什么?倭寇为什么不去水师,而是去了杭州?为什么?”
  帐内众将也都紧锁着眉头想不通,胡宗宪突然顿住了脚步道:
  “一定是倭寇的阴谋,他们去杭州只是虚晃一枪,想要将我们吸引出来,他们真正的目的还是水师。
  对!
  一定是这样!”
  目光望向那个斥候道:“再探!”
  “是!”
  斥候离去了。大帐内的气氛变得滞重。胡宗宪的神色却是恢复了自信,摆摆手道:
  “先散了吧,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是!”
  次日。
  依然是那个斥候站在了胡宗宪的面前,胡宗宪依然是昨日那幅震惊的神色。
  “什么?倭寇已经到达了杭州城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