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1136

  却没有人下定决心,以为谁知道这华夏银行靠不靠谱啊?
  虽然他们知道背后的老板是罗信,也听说过北方陆庭江的名声。但是,这可不是小事,是要把真金白银存到华夏银行,只换取一个票号。众人的目光不由望向了五大家主,罗信的目光也淡淡地望了过去。五大家主心中就是一跳。心中快速地思索了起来。
  在哄抬物价和勾结倭寇之事上,可以说是罗信放了他们一马,他们欠着罗信一个天大的人情。这个人情必须还,如果不还,以罗信的智慧和果断,还有……残忍……他们别想过好日子。
  再说了……
  他们想起了跟随罗信之后的事情,再想了想罗信将功劳分润给胡宗宪和宋大年等人的事情,心中认定罗信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五大家主相互对视了一眼,陆鼎拱手道:
  “陆老弟,说起来你我都姓陆,认真说起来,我们也是本家。从今日开始,我们吴县陆家就和华夏银行合作了。”
  其他四家家主也都纷纷也都表示自己愿意和华夏银行合作,这五大世家都表态了,不管那些中小家族是怎么想的,最起码在表面上都热烈地表示自己愿意和华夏银行合作,至于会不会真的实行,他们会回去观察五大世家,如果五大世家真的和华夏银行合作,他们自然会跟紧。
  那么,五大世家会和华夏银行合作吗?
  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有罗信在东南一天,他们就一定会与华夏银行合作,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活命的问题。等着他们吃到了甜头,哪怕就算是罗信离开了东南,他们也会继续和华夏银行合作。有着五大世家真诚合作,华夏银行拿下那些中小家族根本就不是问题。
  陆庭江和罗信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个人的眼中都流露出欣喜。
  时间过去没有三天,在五大世家的带领下,东南各地的商人都在华夏银行存入了金银,而华夏银行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分行开到了东南各地。
  时间过去了六天,这次是罗信在楼外楼请客,依旧将五大世家以及东南那些中小家主请到了楼外楼。
  这次是为了开市,成立股份公司。罗信将这个股份公司的各项章程印成了册子,没人发了一本,又详细地解答了各个商人提出来的问题,然后大家又经过了连续三天的商讨,补充了一些条款,最后就是股份的分配问题。
  在股份分配的问题上,罗信并没有以官府压人,因为他就是想要形成一个规矩,在这个股公司中,官府并不是说的算的人,一切事宜都要经过股东大会商议解决,官府的身份只是一个股东,这便杜绝了以后罗信离开东南,官府将这个股份公司弄得一团糟。
  所以,罗信一直在和他们讲道理,摆事实,不断地说明官府在这个公司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为为官府争到了两成股份,五大世家瓜分了五成股份,每家一成,剩下的三成又拿出来两成分给那些中小家主,最后一成留待以后出售给大明百姓,谁都可以购买。
  历经数天的回忆终于结束,这个起名为大明海贸的公司就正是挂牌了。如此这市舶司经营的海贸就成了东南这些家族自己的生意,一个个都用心起来,极力鼓吹这个公司的前景,只是不到七天的时间,剩下的那一成股份便分成了若干份,出售一空,大明海贸公司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聚集了千万两白银,存入了华夏银行,乐得陆庭江的嘴都合不拢。
  然后就是海贸公司召开第一届股东大会,商议海贸配额分配的问题,首先是各个商户上报自己打算这次经营什么货物,能够运送来多少货物,然后大家统一分配,闹闹哄哄地,但是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当会议结束之后,东南各地的商人便回去开始组织货源,开始往杭州起运,运送这些货物的生意自然是交给了罗信的车马行,而护送的任务也自然交给了罗信开的镖局,源源不断的银子,还没有等到市舶司开市,罗信便已经财源滚滚了。
  此时的市舶司已经机构健全,各司其职,码头和仓库也都建造得接近完毕,大明海贸公司也已经运转了起来,只等着市舶司开市。
  但是……
  罗信心中还有着最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根本就别想市舶司开市。
  倭寇!
  不错!
  就是倭寇。
  倭寇一日不解决,市舶司就运转不起来,如今叶麻已经被罗青射杀,徐海和辛五郎虽然逃走了,但是却已经被罗信完全给打残了,在海上就算不死,也没有了话语权。如今在海上有着话语权的只剩下王直。
  而且这王直一直就是海上的最大话语权掌控者,没有王直的合作,或者把王直给打残了,那些弗朗基,波斯,日本,东南等藩国的商人根本就不敢出现在大明的海域上。
  这是王直的枭雄表现,也是大明朝的悲哀。
  “害得去找胡宗宪啊!不知道他和王直谈得怎么样了?”罗信轻声道。
  “已经好几个月了!”贺年轻声说道。
  罗信叹息了一声道:“这件事情必须催胡宗宪加快速度,否则拖下去,我的信誉何在?市舶司的信誉何在?大明海贸也会崩溃。到时候再想要将这些商人凝聚在一起,就不容易了。”
  “那也没有办法啊!”王梓任轻声道:“这件事情我们市舶司根本就使不上劲儿,完全是胡宗宪的事情,业只能够是他才能够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那我们也不能够就这样被动地等着吧?”罗信满面无奈的说道。
  第二天。
  罗信便带着鲁大庆,在万大全卫队的保护下,来到了苏州总督府,到了总督府才知道王直为什么一直拖着没有前来的原因。
  这要从徐海,叶麻和辛五郎攻打东南之事说起,那个时候的王直起了坐看两虎相斗的心思,他的心思是等着倭寇和大明打个两败俱伤之后,他再出面,如此便可以占据更大的优势,所以在那个时候王直便断了和胡宗宪的联系。而胡宗宪那个时候也忙着对付徐海等人,哪里还有心思和王直联系?
  到了后来,王直和胡宗宪都没有想到罗信竟然一具大败徐海,叶麻和辛五郎所部,而且罗青还射杀了叶麻。五万余倭寇竟然几乎都被围杀,只有徐海和辛五郎带着几百人逃回了海上。
  这一下,王直在算盘落空之余,心中大为吃惊,他没有想到大明官兵如今已经变得如此厉害。哪怕如今是他,也不敢轻易上岸,于是立刻便决定和胡宗宪联系,开启谈判。混个官身,以后也能够回到大明,衣锦还乡。
第七百零八章
谋议
  但是……
  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他准备妥当,远赴大明,便受到了徐海和辛五郎猛烈的攻击。
  徐海和辛五郎的队伍虽然被打残了,老巢也被端了。但是,他们两个在海上的威望可是仅次于王直。而且王直势大,平日难免欺负同道,也有许多深恨王直的海盗。
  而徐海和辛五郎在逃回海上之后,已经认定打劫他们船的人就是王直,因为在海上有这个担子,有这个实力的人只有王直。等到他们回到自己的老巢一看,自己的老巢都被扫荡一空,只恨得他们搓碎口中牙,仰天长啸,此仇不报非为人。
  于是徐海和辛五郎立刻开始召集所有与王直有仇的倭寇,开始攻打王直。王直根本就没有想到徐海和辛五郎会攻打他,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准备,他还向着把徐海和辛五郎招揽过来,所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吃了大亏,被徐海和辛五郎抢去了不少船,杀了不少人。
  等到他气愤地质问徐海和辛五郎,弄明白了原因之后,他也迷煳了。
  因为他无法解释。
  在海上有着这个担子的人,有着这个实力的人,也只有他王直。别人就算有这个担子,也没有那个实力。
  但是……
  真不是他做的啊!
  但是不是他做的,那又是谁做的?
  他百口莫辩啊!
  他也尝试和徐海,辛五郎解释,但是徐海和辛五郎怎么可能相信他?
  于是王直也被打急了,双方都彻底开战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直还那里有时间和精力来和胡宗宪谈判?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胡宗宪在那里愁眉苦脸,罗信更是焦急无比。有些烦躁地说道:
  “老哥,这么拖下去,小弟的市舶司可就毁了,失去了信任,将一事无成。”
  胡宗宪紧随着眉头愁苦地说道:“我也没有办法啊!”
  “要不,老哥你率领着大明水师去帮帮王直?和王直联手,将徐海和辛五郎杀了?”
  “我试过!”胡宗宪摇头道:“我派人去信和王直联系过,提出大明水师出兵,和他联手杀了徐海和辛五郎。但是,王直不同意。”
  “不同意?为什么?”罗信差异地问道。
  胡宗宪摇头苦笑道:“倭寇的世界我们不懂,他们有时候比我们当官的还在乎面子。他来信告诉我,他们海盗的事情由他们自己解决。”
  罗信默然,心中想到,想必那王直一方面是因为面子问题,如果在大明水师的帮助下剿灭了徐海和辛五郎,在和胡宗宪谈判的时候,就会落在下风。另一方面,他也害怕大明水师趁火打劫,把他也给灭了,所以才果断地拒绝了胡宗宪。
  “那……这事就这么拖着?”罗信苦恼地问道。
  胡宗宪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我又有什么办法?”
  “这得拖到什么时候?”
  “不知道!”胡宗宪叹息了一声。
  罗信默然,半响,无奈地离开了总督府,回到了杭州市舶司。将事情和贺年等人一说,贺年等人都愁得吃不下饭。
  夜半时分。
  罗信躺在被窝里面,双手枕在头下,眼中现出了焦虑之色。白天他在贺年和王梓任等人的面前表现得胸有成竹,一脸的平静。到了夜间,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心中的焦虑便显现了出来。
  如今的状况是,胡宗宪不敢和王直翻脸。实际上,在罗信看来,大明水师的实力如今是不如王直,但是却也没有天差地别,而且大明水师不是说你船多了,人多了,就有实力了,而是从战斗中不断地提升实力。所以,在总督府的时候,罗信曾经提议,干脆大明水师就出动,和王直碰上一碰,就算不能够将王直灭去,也让他知道大明也是有力量纵横大海,不要让王直认为,在海上离了他王直就不行。如此再坐下谈判,大明官府就会扩大自己的优势。
  但是,胡宗宪不敢。他对王直在海上的实力十分恐惧,生怕自己好不容易,花费无数金银的水师都赔在海上。到那个时候不说和王直的对话中全线被动,恐怕嘉靖帝也不会放过他。
  “徐海,辛五郎和王直相争,这真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好时机啊!”
  罗信叹息了一声,心中暗道:“不知道堂兄有没有得到倭寇开战的消息?会不会把握住这个机会?”
  台湾岛。
  一座大城已经初具规模,数万的男丁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着,一些身穿官服的文人正在忙碌着指挥众人。
  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女人正在开荒种地。还有一些女人在养蚕,从大明随着那些工匠来的女人,还有海盗家属中会养蚕种地的女人,增长教那些不懂农桑的女人种地养蚕。
  在能够登陆的临海海岸线上,还有数万男丁正在修筑码头,工事。还有一批工匠,正在建造战船。
  一排房屋内。
  各种工匠正在带着一群男人打造各种兵器,农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