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1136

  而就在这个时候,终于听到了大殿门外传来了脚步声,黄锦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口,然后朝着高拱和徐阶道:
  “高大人,徐大人,陛下请二位觐见。”
  两个人急忙跟着黄锦走出了大殿,他们两个人离开之后,大殿之内便“轰”的一声喧闹了起来,大家再无顾忌,纷纷骂起了胡宗宪。
  什么贪婪好色,什么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什么养寇自重……
  甚至有人说,就是因为胡宗宪,倭寇才这么猖獗,如果派他们去东南,倭寇早就剿灭了。
  罗信的嘴角便泛起了一丝冷笑,胡宗宪是有百般不是,但是胡宗宪在东南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在他罗信到达东南之前,整个东南都是胡宗宪在支撑,说他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并不为过。
  “不器!”整个时候,突然有人朝他来了,他抬头一看,却是大理寺卿,却见到他朝着罗信严肃地问道:
  “你在东南日久,对胡宗宪的罪行更为了解,你可有上折子弹劾胡宗宪?你给我们说说胡宗宪都有什么罪行?”
第八百一十二章
臣累了
  他的话音一落,大殿之上的官员都望向了罗信。
  气氛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罗信心中便如同日了狗了,不由在心中暗骂道:
  “老棺材瓤子,你好好弹劾你的,找我麻烦干嘛?”
  但是,面对众人的目光,又不能够不回答。就算曾经面对过千军万马的罗信,此时也不由心中有些压力。略微思索了一下,脸上露出笑容道:
  “我虽然身在东南,但是我和胡宗宪一文一武,而且我主要为陛下主持市舶司,真的没有精力和时间关注胡宗宪,所以对他的事情真不知道。”
  “你……”
  众官员纷纷朝着罗信吹胡子瞪眼睛。但是,此时的罗信就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一问三不知,脸上还始终带着笑意。
  “你这是要和胡宗宪同流合污吗?”
  终于有人说出了令罗信勃然变色的话,罗信的目光就是一厉,没有这么欺负人的。合着不和你们同流合污,就是和胡宗宪同流合污了?
  但是,他刚刚要反驳,却见到徐阶和高拱回来了。高拱朝着罗信点点头道:
  “不器,陛下召见你。”
  罗信深深吸了一口气,压制住心中的怒气,朝着高拱施了一礼,然后走出大殿,跟着一个内监向着玉熙宫走去。
  进入到玉熙宫,便见到嘉靖帝坐在椅子上,正望向他,罗信便跪倒堂中,高呼万岁。但是,上方却没有嘉靖帝的声音传出来。罗信慢慢地呼吸,迫使自己平静下来,罗信感觉自己两世为人,智慧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相比的,但是面临嘉靖帝这个老妖,罗信的心中也亚历山大。
  大约足足过去了十几息的时间,才听到嘉靖帝冷清的声音:
  “起来吧!”
  罗信站了起来,便见到嘉靖帝坐在一个长案之后,正目光清澈地望着罗信。罗信不仅心中一凛,暗道:
  “真是一个老妖啊!看他的脸色和体态,完全是垂垂老矣,但是那一双眼睛却透人灵魂。”
  嘉靖帝静静地望着罗信,又过了大约十几息的时间,罗信仿佛感觉嘉靖帝无声地叹息了一下,然后冷然说道:
  “有一年了吧?”
  罗信自然是知道嘉靖帝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问的是他去东南的时间,便急忙点头回道:
  “是,陛下!”
  嘉靖帝又沉默了一会儿,指着一张椅子道:“坐吧。”
  罗信的心中便是一凛,有些摸不清嘉靖帝是什么意思,便道:“臣不敢。”
  “无妨!”嘉靖帝摆摆手道:“让你坐,你就坐。”
  罗信也只好谢恩,然后坐下了半拉屁股,微微垂着眼帘,等着就嘉靖帝问话。
  嘉靖帝就这么一直望着罗信,心中也感慨万千,心中轻叹了一声道:
  “你就没有什么要和朕说的?”
  罗信抬起眼帘飞快地看了一眼嘉靖帝,看不出嘉靖帝什么意思。便按照自己之前预想的说道:
  “陛下,臣累了。”
  “嗯?”嘉靖帝木然的神色终于发生了变化,眉毛一挑,露出了一丝惊讶道:
  “何来此说?”
  罗信的神态仿佛陷入了回忆,目光有些迷离,声音有些低沉。
  “臣七岁的时候,因为大哥想要偷学罗家回马枪,被爷爷发现,便要断大哥一臂,臣据理力争,因为在爷爷教堂兄之前,就发现了大哥,大哥并没有偷学到。只要惩罚一下大哥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断去大哥一臂?最后,爷爷没有断去大哥一臂,但是却把我们一家赶出了家门,只给了我们一家三亩田。
  三亩田……”
  罗信苦笑了一声道:“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况我们家有两个半大小子,三亩田怎么够啊,陛下。
  那个时候,臣唯一想的就是能够让父母和大哥吃上好的,穿上暖的,而且活得要有尊严。而想要过上吃好穿暖,活得有尊严的日子,无疑是成为读书人,成为陛下的臣子。所以,臣吧便决定读书。
  实际上,臣那个时候已经七岁了,启蒙都已经有些晚了。但是臣既然下了决心,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做下去。数年寒窗苦,终于迎来的科考,但是也迎来了严嵩和徐阶的暗算,让臣心神俱疲,你臣那个时期的年龄,陛下你很难想象臣的心有多累。”
  嘉靖帝的目光微暗,他想起了自己十五岁少年登基,被百官为难,一场大礼仪斗了数年,那个时候他只有十五岁,心里承受的压力没有人知道,更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有多累。
  在这一刻,嘉靖帝竟然有一种和罗信惺惺相惜。
  “但是,为了让家人和自己过上吃好穿暖,有尊严的生活,臣还是努力挺过来了。
  后来,阿拉坦汗犯边,将大明边军打得四散而逃。臣一想,这不行啊。臣在大明刚刚过上一点点好日子,如果阿拉坦汗打进来,别说过上吃好穿暖,有尊严的生活,恐怕连命都没有了。于是,臣便去抗击阿拉坦汗,最终击退了阿拉坦汗二十万大军,砍下了阿拉坦汗的脑袋。随后,也通过了殿试,成为了状元。
  到了这个时候,臣终于松了一口气,阿拉坦汗死了,自己考中了状元,进入到翰林院,终于可以闲下来了。终于可以过上吃好穿暖,有尊严的日子了。翰林院的日子有清贵,这正是臣想要的日子啊!那一段日子,是臣最开心的日子。”
  嘉靖帝的脸色有些古怪,回想一下那段时期的罗信,还真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即使是被要求去修《元史》,也自得其乐。全然没有一丝立下大功,嚣张跋扈模样。反而是很享受那种悠闲的生活。
  “难道……罗信真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一个喜好平淡享受的人?”
  “没有想到臣没有清闲几天,还没有从战场和考场的疲劳中缓过来,黄台吉又打到了京城。这不是破坏臣的好日子吗?而且陛下又是如此的信任臣,臣没有丝毫理由不去杀了那个黄台吉。”
第八百一十三章
陛下,您幸福吗?
  嘉靖帝听着罗信的讲述,想着罗信的经历。
  还真是如此,这罗信就没有得过闲啊!在这一刻,嘉靖帝的心中竟然莫名地升起了一丝对罗信的歉意。
  “等着杀了黄台吉,臣以为终于可以清闲了,所以臣的心情又好了起来,哪怕是被徐阶派到户部天天要钱,臣的心情也很好。虽然去户部天天要钱,这有些为难,有些丢脸,但是和当初被严嵩与徐阶的陷害比起来,和与阿拉坦汗作战比起来,和与黄台吉作战比起来,真正的轻松了很多。所以,那个时候百官都冷眼看臣,但是臣却乐在其中。
  可是……这个日子也没有让臣过多久,陛下便把臣派到了杭州,在杭州的事情,陛下也知道。有世家豪门的阻挠,有来自地方官府的阻挠,甚至有来自京城官员的弹劾,还有张士诚后代的刺杀,倭寇的屡次三番的进攻。”
  “好在这一些都过去了,臣也完成了陛下交给臣的任务。如今北方边患已除,南方倭寇已灭,市舶司运转良好。
  天可怜见,陛下终于把臣调回了京城,臣累了!”
  罗信停口不言,嘉靖帝也沉默了下去。大殿内显得沉闷,站在大殿一角的黄锦低着头,目光闪烁着精光。
  “这罗信不愧是文武双全啊!文为大儒,武为武神。这以退为进玩得纯熟啊!一番话道尽自己的辛苦和功劳,偏偏还显露出自己一副淡然的性子。自己要求不高,只是想过着吃好穿暖有尊严的日子,没有一丝一毫的野心。看如今陛下沉默的样子,看来是动心了。”
  黄锦自幼跟随嘉靖帝,比起了解嘉靖帝,陆炳也不如。
  这个时候嘉靖帝的心真的动了,罗信的能力他很清楚,他也很想将罗信留给自己的儿子,只是忌惮罗信功高盖主,如今听闻罗信这一番话,怎么可能不动心。心中叹息了一声,终于开口道:
  “说说胡宗宪吧,你在东南不可能不了解胡宗宪,如今百官弹劾胡宗宪,你觉得此事如何?”
  这一刻,罗信的心中激烈的争斗着,他现在需要一个决断,究竟是弹劾胡宗宪,还是装着不了解,或者力挺胡宗宪?
  跟着百官弹劾胡宗宪,这是最佳的方案。弹劾掉胡宗宪,自己也算是报仇了。而且东南失去了胡宗宪,张世杰一个人未必能够兴得起风浪。而且给百官留下一个好印象,正符合自己夹尾巴做人的方针。
  装煳涂,既帮不了胡宗宪,不能够在胡宗宪那里留好,让自己和胡宗宪的联盟破碎,而且会给嘉靖帝心中留下一个坏印象。
  保胡宗宪,这风险太大了。
  弹劾胡宗宪,上策。
  装煳涂,中策。
  保胡宗宪,下策。
  但是,这下策这时候针对留在京城的自己,但是对于东南稳定,大明海贸稳定,市舶司稳定,却是上策。
  最终罗信将牙一咬,肃声道:“陛下,在臣未到东南之前,胡宗宪是东南的定海神针。待臣到东南之后,胡宗宪依旧是,在未来也是。
  无论胡宗宪所什么毛病和错误,他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如今王直并没有死,只是兵败逃亡了。东南并没有想象中的稳定。所以,臣认为,东南还离不开胡宗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