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136

  “第一场算学,双方轮流出题,以一个时辰为限。算不出来者为输。如果双方都能够算出来,则继续,一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见到李知县停了下来,周知县又急忙开口:“第二场对联之比,以一炷香为限。对不出来者为输,如果双方都能够对出来,则继续,一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第三场。”李知县又急忙开口:“双方轮流出题,每题以一日为限。三战两胜者为胜出一方。”
  话落,李知县望向了周知县,眉毛挑了挑,那眼中的意思分明就是,你抢了开头话,但是结尾却由我来。怎么样?
  周知县就瞪了他一眼,然后大手一挥道:“文斗现在开始!”
  李知县当即就气得直翻白眼,周知县得意地朝着他一拱手,李知县也只好勉强地一拱手,低声道:
  “不要脸!”
  “彼此彼此!”
  两个人转身不再相互看一眼,各自走下擂台,向着属于自己的观礼台走去。
  远处的罗信看得直乐,罗青便有些不解地问道:“小弟,你乐什么?”
  “没什么!”罗信急忙摇头,他当然不会说出两个知县在争风头。
  “信儿,文斗就要开始了,你不过去?”罗氏轻声问道。
  “不用!”罗信摇头道:“关键时候孩儿再出手。”
  “嗤……”那边又传来了小婶的一声嗤笑,不过随后却再没有声音传出来,想是又被罗恒瞪了一眼。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场
  罗信此时已经从牛车上站了起来,因为此时第一场算学已经开始了。这边由周玉,简明和海正三个人作为阳林县的代表走上了擂台,那边也有三个秀才走了上来,擂台之上摆着两张方桌,东西对立。双方都站在了方桌之后,彼此对视。
  在擂台的中央也摆放着一张小桌,还有一把椅子。由一个举人作为裁判坐在那里,桌子上摆放着一个沙漏,还有笔墨纸砚,作为记录双方胜负。
  第一场算学。
  阳林县作为东道主先先出题,不过周玉,简明和海正都没有出题。在他们的身上不仅有着自己苦思冥想的题,还有着阳林县的举人和进士出的题,这都是作为底牌的。不能够轻易亮出。
  在擂台的下方,双方秀才和童生都已经准备好,他们将会依次上擂台出题。当然解题的时候就是群策群力了,谁最后想出来,谁就上擂台解题,可谓出名的绝佳机会。
  罗信站在牛车上看着上方轮流上场,最先上场的不是秀才,不是童生,而是那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这次文斗也是两县展现教化的机会,所以便按照等级让那些读书人出题。而且两县县令也存着一种心思,如果自己这一方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出题就难住了对方所有读书人,那就证明本县才是文事昌盛之地。
  但是……
  这种情况怎么可能发生?
  虽然如今天下读书人都不重视算学,虽然阳林县和阳曲县的读书人水平不高,更不重视算学,而且就连算学的藏书都找不到一两本。但是两县毕竟做了准备,高深的算学不懂,但是简单的却也做足了准备。
  所以,双方解题的速度非常快,根本就不用每题一个时辰。几乎对方刚刚说出题,不用三两息的时间,这边就将题解了出来。
  看到如此快的解题速度,两县县令的脸上都现出了自豪之色。但是当他们志得意满地望向知府,布政使等人的时候,却见到他们并没有什么欣慰之色。而就在这个时候,从下面竟然响起了起哄声。
  两县县令不由脸色一沉,便将凶狠的目光望了过去,想要看看究竟是谁如此大胆。随即脸色却是一变,因为那些起哄的人竟然都是府城和其他县的书生。
  牛车上的罗信就是叹息了一声。罗氏便轻声问道:“信儿,那些外县的读书人为什么要起哄?你看我们县答得多快啊!”
  罗信便苦笑道:“还不是因为我们两县出的题太简单,让他们听得无味,在嘲笑我们。”
  “这还简单啊!”罗氏紧紧地皱着眉头道:“娘都不懂。”
  罗信便不由再次摇头叹息,心中暗道:“这不过是相当于后世小学二年级的题啊!”
  “这些题当然简单了!”旁边牛车上的小婶开口道。周围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在她的身上,如此她的脸上便更加地得意道:
  “如今两县出题的人都是一些没有功名的人,他们能够有什么水平啊?”
  说到这里,还故意地看了罗信一眼,然后继续道:“等到了我相公那些秀才出题的时候,自然就会难了很多。”
  “原来是秀才娘子啊!”一些不认识小婶的人,眼中露出羡慕和尊敬地呼道,小婶的脸上愈发的有光。爷爷,大伯等人也都挺直了胸膛。
  这起哄声令那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胆怯了,而且在这个时候他们准备的题也剩不下几道了。而且他们心中也明白,自己剩下的题并不比已经出的题难,所以这些人干脆就缩了,不上去了。
  如此便轮到了童生开始上擂台出题,见到两县童生开始上擂台,起哄的外县书生闭上了嘴巴,他们也想要看看两县童生的水平。
  这个时候,两县县令也知道外县读书人为什么起哄了,这是在嘲笑两县的教化啊!这不由让周知县想起了周玉曾经带回来的罗信的话。如果两县这次文斗的层次太低,就算阳林县获得了胜利,也会遭到外县读书人的嘲笑。让这次文斗成为一次大笑话。
  这不由令周知县紧张了起来,也不知道怎么了,便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寻找罗信的身影。
  但是……
  却发现罗信不在了……
  周知县心中便不由一急,对身边的县丞低声说了两句,那县丞便站了起来,悄悄来到了观礼台的后面边缘,向着四处寻找罗信。但是下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又根本不可能想到罗信跑牛车上去了,所以找了一刻钟也没有找到,便又悄悄地返回,朝着周知县轻轻摇了摇头。
  “跑了?”
  周知县心中不由暗道,同时心中浮现出一股怒气。心中暗道:
  “如果你真是一个没卵子的货,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牛车上的罗信却是在点头,心中暗道:“已经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了。”
  实际上大明这个时代的算学已经十分发达了,别说达到后世的小学水平,就是初中水平也达到了。只是这种程度只是局限于一小群钻研算学的人当中,绝大多数的读书人对于算学的了解只是停顿在表面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读书可不是指算学,是指四书五经。
  下方又出现了起哄声,因为两县童生解题的速度依然快。看来两县书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只是这题他们能够解出来,那些外县的秀才们也能够解出来。没有难得住他们,这些秀才便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不时地发出几声嘲笑。这让两县的县令脸色都十分不好看。
  “洵儿上去了!”
  一旁张洵的娘亲突然兴奋地站了起来,周围的人都羡慕和尊敬地望着她。她也骄傲和期盼地望着张洵。希望张洵出的题能够难住阳曲县,为阳林县拔得头筹。周知县也坐直了身子,张洵是他的义子,他也希望张洵能够扬名。
  但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张洵的题也很快被阳曲县的人解了出来。张洵的娘亲失望地坐回了牛车上,周围的人也都轻轻叹息了一声。罗信小婶握了握拳头,眼中露出了期待之色。
第一百零六章
算题
  因为解题太快,在上午时分就出乎意料地轮到了双方秀才出题,不过没有出几道题就到了午时。文斗暂停,休息半个时辰。
  外围的小商小贩跟前立刻热闹了起来,观礼台上却是摆上了酒菜,两县县令都请了大厨现场烹饪。
  周玉,简明和海正从擂台上下来,眼中现出了一丝焦虑。情况出乎他们意料,没有想到对方如此强,而且外县秀才的起哄声也让他们有了一丝心烦意乱,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将本县的秀才聚在一起商议着。
  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想起罗信,就是周玉和张洵也不例外。罗信也没有过去凑热闹,一群秀才聚在一起,自己这个没有功名人凑过去算是什么?
  张洵倒是满脸失落地来到了自己家的骡马车前,看到了罗信只是苦涩的一笑。罗信倒是满脸笑容道:
  “张兄,过来吃饭。”
  “唉,食不下咽啊!”张洵坐上了牛车,摇头叹息道。
  “张兄多虑了!”罗信递给张洵一个鸡腿道:“如果童生出的题就能够获胜,那阳曲县的秀才岂不是废物一群?所以他们能够解题是正常的,不能够解题才不正常。我们阳林县不也是都解出来对方的题了吗?所以两县只是给童生一个参与的机会,以见世面,真正的决斗在那些秀才。”
  张洵寻思了一下,觉得也对,心中便敞亮了起来。接过鸡腿一口咬了下去,周围的人闻听也都觉得罗信所言有理,纷纷点头。那张洵娘亲便也过来,有人将食物端了过来,和罗信一家凑在一起吃了起来。
  “信弟,你一直在这里?”
  “是啊!”罗信咬了一口鸡腿道:“张兄下午也不必前去那里站着,太累。就坐在这里观看就好。等着第二场开始之前再过去也不晚。说不定今日第一场还决不出胜负呢。”
  张洵闻听想了想,觉得也是,再说站了一上午也确实累了,就他那小身体还不如罗信强壮呢,便点头道:
  “好,下午我就在这里和信弟坐着观看。”
  半个时辰的时间很快过去,双方再一次上擂台。这次双方出题的水平又提高了一层,在罗信看来已经有了后世小学四年级的水平。
  但是……
  一个时辰之后,双方秀才出的题也都被双方破解。就连周玉和海正出的题也被对方破解,当然阳林县这边也将对方的题破解。罗信小婶也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一旁的爷爷看了她一眼道:
  “别在那里蔫了吧唧的。老三的题虽然没有难住阳曲县的秀才老爷,但是其他秀才出的题不也没有难住对方吗?”
  “是啊!”
  罗信小婶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自己的相公并不比其他秀才差,大家还都是一个水平。就是县令的公子不也是没有难住对方的秀才吗?如此说来,自己相公的学识岂不是和县令公子的学识一样?
  罗信小婶的心中又喜气洋洋了起来!
  这个时候,擂台之上,便见到简明取出了一题,脸上带着一丝骄傲,这是他好不容易从一本古籍中得到了一道题,就是准备留在此时力挽狂澜。简明的声音便从擂台之上洪亮地传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