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7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6/1136

  “听说……有一个消息在遭受流寇袭击的省份传播,说大军无钱,哪个省份先交上一百万两银子,便去哪个省份围剿流寇。而且这些银子还不是官方从百姓身上征税,而是要商人,世家和豪门捐献。”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人心浮动
  “是吗?”罗信脸上露出笑容道:“如果真的有商人,世家和豪门捐献,倒是体现了他们爱国的情操,有如此商人,世家和豪门,大明何愁剿灭不了流寇?何愁大明不振兴?”
  “不器!”高拱脸色凝重道:“你就不觉得这样败坏了大明的名声?”
  “这都是自愿的,何来败坏名声之说?”
  “你……不器,你这和严嵩,徐阶之流有什么区别?”
  罗信摇头道:“这消息又不是我传播的,他们捐献银子,我剿匪。不捐献,我也剿匪。”
  “不器,你好自为之。”高拱一张脸耷拉了下来。
  罗信笑呵呵地起身道:“大人,不器还有些事情要去处理。先告辞了。”
  罗信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发现黄锦正坐在值房内等着自己。见到罗信,便起身道:
  “不器,你回来了。”
  “嗯,有事?”
  “陛下召见你。”
  罗信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道:“走吧。”
  来到了偏殿,便见到偏殿的周围被锦衣卫和东厂番子距离偏殿三十米包围了起来。进入到偏殿,里面只有嘉靖帝一个人。嘉靖帝望着罗信道:
  “不器,让世家豪门和商人捐钱的消息是你放出去的?”
  “是!”罗信干脆地点头。
  “啪!”嘉靖帝一拍书案:“胡闹。”
  “没钱!”罗信淡淡地说道:“而且北方的军队不能够动,要抵抗高丽,南方的军队也不能够动,要提防倭寇。即便是朝堂有着充足的粮草,也无法同时针对七个省份剿匪,这点儿兵力,如今只能够一个省份一个省份的剿匪。既然如此,如何排先后?排了这个,其余是六个便会怨声载道。既然如此,反正都是怨声载道,那就看谁先捐钱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嘉靖帝一听,也不言语了,闷闷地坐在那里。罗信看了一眼嘉靖帝道:
  “陛下,我们是真的缺钱。缺的不是一星半点。您不要忘了,围剿完流寇,安抚灾民之后,我们还有南北两场仗要打。打仗没有了银子怎么可以?七个省份,剿匪用不了七百万两银子,剩下的是为了南征北战准备的。”
  嘉靖帝站起身形,走到了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致,久久不语。罗信和黄锦也久久不语。
  “大明终于到了如此程度了吗?朕难道是一个昏君吗?”
  罗信和黄锦没有人言语。实际上,罗信此时也在想着嘉靖帝的一生。纵观嘉靖帝一生,嘉靖帝算不上一个昏君。虽然不上朝,但是朝政还是把握在他的手中。大明走到如此程度,至嘉靖帝之后,更是一泻千里。就拿明末皇帝崇祯来说,更不能够说他是个昏君,是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个环境不是指的自然环境,而是认为的环境。
  “不器,你说朕是不是一个昏君?”嘉靖帝转过头望着罗信。
  罗信心中暗道:“你这么问我,我敢说你是一个昏君吗?”
  “不是。”
  “那你说大明为何到了如此程度?”
  罗信沉吟了片刻道:“李朝历代的衰亡,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什么原因?”
  “土地。”
  “土地?”
  “是!”罗信凝声道:“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有大量的世家豪门死亡,所有便有了大量的无主土地。所以,在李朝历代的开国年代,国家都不缺少土地,都分给百姓土地。那个时候,百姓是最幸福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土地兼并开始了。
  土地兼并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每逢灾年,百姓过不下去,只有卖地,这些地便让那些世家豪门购买去了。另一条路,便是读书人一旦得了功名,便有大量的百姓投献。
  如此以来,世家豪门中一定有当官的,而投献的那些读书人,也都是有功名的。自然不需要交税。一百多年下来,能够交税的土地便占不到大明总土地的两成。但是大明想要正常运转,两成土地的税收如何够用?
  如此便只有加税,如今的大明连加税都不够了,所以税都收到四十年后了。自然便造成了名不聊生的状况。别说的大灾年,就是小灾年,百姓也受不了,因为他们家里年年没有存粮,没有丝毫的抵抗受灾的能力。这就是大明到如此程度的原因。”
  “人心浮动,民心如烟啊!”嘉靖帝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呵呵……”嘉靖帝冷笑了两声道:“朕起早贪夜,忙碌一声,原来好处都让那些世家豪门拿去了。”
  罗信和黄锦垂着眼帘,默然不语。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嘉靖帝淡淡地说道。
  “陛下,这次恐怕会杀不少官员,您要准备好替补的官员。在臣的奏章到了之后,立刻派下官员接管。否则会生乱子。”
  “嗯,朕有数。”
  “臣告退。”
  罗信回到了自己的值房,让鲁大庆将锦衣卫和东厂送给自己的那些资料都装到了马车上,然后一起回到了府中,搬到了自己的书房。开始一一观看。
  锦衣卫和东厂不愧是大明的特务机构,调查的非常清楚。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嘉靖帝怕麻烦。按照这个贪污程度,要是赶上朱元璋的年代,这些人都会被杀光,抄家。但是,嘉靖帝却是只要日子过得下去,便撒手不管。之前二十几年,将朝政都交给了严嵩,如今又都扔给了徐阶和高拱。
  这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几乎都是徐阶和高拱一党,这让徐阶和高拱如何惩处?
  这倒不是说徐阶和高拱的人都是贪污犯,是因为如今朝堂只有这两党,朝堂的官员几乎被这两个人瓜分的一干二净。自然出了贪污受贿的官员,就都是这两党中人。
  至于不是两党的官员,一方面都是清流,自命清高,也没有贪污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则都是被两党排挤的官员,呆的都是清水衙门,那就更没有贪污的机会。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罗信将那些资料收起来,坐在椅子上思索着计划。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侯爷,周大人和张大人来了。”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进程
  罗信急忙将桌子上的资料放进了箱子里,然后将箱子踹到了床底下。然后去打开房门,问道:
  “他们在哪儿?”
  “在花厅。”
  “准备一些酒菜!”
  “是!”
  罗信来到了花厅,便见到周玉和张洵正坐在花厅内喝茶,罗信便道:
  “在这里吃饭。”
  “好!”两个人也没有客气。
  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到了饭点儿了,罗府的饭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所以饭菜很快就摆了上来。三个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周玉担心地说道:
  “不器,如今外面传的消息,是你做的吧?”
  “嗯!”罗信点点头道:“不过,不能够向外面说,即便是复兴社也不行。”
  “我知道。但是……”周玉的脸上充满了担忧道:“如此一来,你的名声就臭了啊。到时候,陛下那你背锅,你就死路一条啊。”
  “我死不了!”罗信淡淡地说道:“最起码,陛下不能够以这个罪名,为了平民愤而杀我。而且,那些世家豪门算是平民吗?”
  “要是平民还好了。”张洵叹息一声道:“平民也给不了陛下压力。”
  “不用担心!”罗信摆摆手道:“即便是我赈灾结束,剿灭了流寇。陛下依旧需要依仗我。因为北方还有高丽,南方还有倭寇。最重要的是,他还需要我解决市舶司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陛下不可能杀我。而当我将这些问题解决了,让世家豪门捐款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他们已经错过了杀我的机会。
  再说了……
  一省之地,让那么多的世家豪门总共才捐一百万两银子,多吗?
  一个个守财奴似的,等着流寇攻破城池,他们别说的家产了,就是性命都得丢了。”
  “大明……怎么就到了这个程度?”
  一时之间,众人唏嘘不已。
  各个州府开始放粮了,这次没有了徐阶的千叮咛和万嘱咐,又没有徐阶派人紧盯着。各个州府的官员又开始习惯性地贪污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包括详细的证据,都被锦衣卫获得了。
  一份份消息传到了罗信的案上,罗信依旧不动。这些地方官贪污,银子并不全部落在了他们的兜里,大头反倒是运送到了京里,送到了一个个京里大员的手中。
  罗信看着眼前的一封封消息,脸上现出嘲讽之色。
  “不知道这些大头最终会不会送到徐阶和高拱的手中。我就再等等。”
  他在这里等,但是各个州府的世家豪门等不了了。刚开始他们还硬挺着,而且还不停地动用关系,让官员给朝廷上奏,给罗信压力。而且那些官员,包括京城内的官员也确实不断地上奏,弹劾罗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6/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