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1136

  “还能够有谁?这是整个京城都知道,是陛下想要将互市变为内库,徐阁老不同意,最后和陛下商议出来这么一个办法。”
  “你说的前半段是对的,后半段不对。”
  “什么不对?”
  那个人向着左右张望了一下,压低了声音,神秘地说道:“徐阁老根本就不同意提升商税的事情,但是你也知道,如今徐阁老在内阁几乎没有了话语权。虽然他还是内阁首辅,但是内阁的话语权都掌握的高阁老的手中。所以,虽然徐阁老坚决不同意提升商税,但是高阁老却同意。最后徐阁老也争过不陛下和高阁老,于是这商税才提升了起来。如今据说徐阁老被气得身体都出现了不佳的征兆,而且在内阁也因为失去了话语权,而变得像木雕一样。”
  “真的假的?徐阁老为什么要组织大家赚钱的机会?”
  “这我就不知道了。”
  仅仅三天的时间,整个京城便都在传播这个消息,而且以京城为中心,向着各地州府传播。高拱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只是微微一笑道:
  “不过是徐阶争权夺利的小伎俩罢了,不用理会。”
  到了第四天,徐阶抱病休息了。这一下,提升商税的事情与徐阶无关,都是高拱做主的消息更是传播的如同真实一般。但是消息的重点已经不是商税的提升,而是徐阶在内阁被高拱打压,让众人很自然地忽略了商税的问题,而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两大内阁相争的问题上。众多看客,也都看到最新的结果,那就是高拱大获全胜,徐阶被打压得抱病在家。
  一个个官员完全没有想到商税的问题,他们想的是,是不是高拱已经确定了未来大明领导人的地位,自己是不是要更加紧跟高大人。而徐阶的人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投奔高拱。在京城没有人想到这是徐阶金蝉脱壳,将黑锅提前扔给了高拱,只有身在杭州的张居正闻听到京城传回来的消息,不由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暗中对徐阶叹服。
  “高!实在是高!”
  当然,还有一个人身在杭州人心情很不好。这个人就是罗信。他也看到了这些消息,心中也知道这是徐阶在金蝉脱壳。而且还非常成功地将黑锅甩给了高拱。最要命的是,高拱还乐滋滋地接过了那个黑锅,认为自己在和徐阶的争斗中完全占据了上风,斗志昂扬。
  看着一个个消息,罗信不由叹息了一声。这高拱还真是文青病很严重啊。一旦认为自己占据了上风,就开始着手清洗徐阶的人了。虽然还没有大面积开始清洗,却已经有了这个趋势。而且高拱虽然没有开始打压罗信的人,但是清洗徐阶的人,得到的位置安排的都是高拱的人,也就是说不再给罗信的人丝毫机会。看来高拱已经觉得他独掌朝纲了,不太需要和罗信联手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行动
  “唉……”罗信叹息了一声,低声呢喃道:“就是不知道,等到商税全面提升的时候,高拱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围剿海上倭寇的速度非常快,原因是那些倭寇的航海路线和老巢,罗胜都十分清楚,因为罗胜早就在倭寇当中安排了密探。而且罗胜的水师可以说是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又有着大明水师的配合,罗胜完全不用拿出全部的力量,只是出动到了华夏水师的四分之一,便只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将所有的海上倭寇清缴一空。
  而就在这个时候,吕宋的使者终于意识到大明不可能派水师帮助他们了。而这个时候,他们也意识到罗胜的强大。不仅仅是灭掉了倭国,而且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灭掉了海上倭寇。如果罗胜肯帮助他们,吕宋将无危险。
  但是,他们也知道,一旦请罗胜前来,他们便不再是吕宋的王。因为琉球曾经的王来到这里,和他明言。罗胜可以帮助他们,但是他们必须归顺华夏国,成为华夏国的一份子。当然他还是吕宋王,享受荣华富贵。只是这个吕宋王,再也不是他如今的吕宋王。
  他不想放弃如今的地位,但是却知道这只是他的幻想。弗朗机已经登陆了,吕宋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领土,再这样下去,他便会彻底失去吕宋。即便自己不被弗朗机杀死,自己也会成为弗朗机的傀儡,成为一条狗。那还不如投奔罗胜。据琉球王说,他如今在华夏国生活得非常愉快,不仅有着荣华富贵,而且也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如此,吕宋王不再犹豫,他也犹豫不起,再犹豫下去,便只能够做弗朗机的一条狗,而且还是会随时丢掉性命的一条狗。
  罗胜接到了吕宋王归顺的信函,当即将早就隐藏在吕宋附近的水师进发吕宋的港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停泊在港口的弗朗机船包围,将弗朗机人或是剿灭,或是俘虏,将弗朗机的船收缴,然后开始登陆,抄了弗朗机的后路。
  消息送到罗信那里,罗信根本就不担心罗胜他们。以如今华夏国的科技水平,绝对是地球上最先进的。不说火炮,就是现在华夏国使用的具有膛线的后膛枪,便是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那些西班牙也好,弗朗机也罢,使用的还是前膛枪。而且如今华夏国还有了手雷,如果在海上,华夏国虽然具有优势,却也未必占据绝对的优势。因为海战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但是,在陆地上,华夏国的武力绝对可以对弗朗机摧枯拉朽。
  至于华夏国收服了吕宋,将吕宋变成了华夏一个省,大明会有什么态度,这罗信根本就不担心。吕宋只是大明的属国,并不是大明州府。而且华夏国这次联合大明水师,剿灭海盗,大明也不会轻易得罪海上实力强劲的华夏。
  所以,罗信便不再关心吕宋之事。他开始着手重新开启市舶司。
  没有了海上倭寇,恢复市舶司的事情也变得简单。大明这边早就一切就绪,所有的商人都同意了十取一的税收。而且早就积压了庞大的货物,等待着市舶司开启。如今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藩国商人的到来。
  那些藩国商人在哪儿?
  实际上,很多的藩国商人都在大明海域附近,有的在吕宋,有的在马六甲等地。这些年他们也在相互联系,而且这两年不断地有从欧洲来到这里的商队,他们被倭寇封锁了商道,这便是等于封锁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千里迢迢的赶到这里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发财!
  但是倭寇却挡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也向着联合起来,剿灭倭寇。而且一旦剿灭倭寇,他们那个时候的力量就庞大了,可以和大明谈判,重新定价,有着无尽的好处。弗朗机攻打吕宋,便是想着在那里建立一个根据地,建立一个他们联盟的地方。在这之前,他们也曾经和倭寇打过,但是虽然没有被倭寇灭掉,但是他们也没有灭掉倭寇。他们只想着占据了吕宋之后,等待着更多的欧洲商团到来,实力变得更大的时候,再次和倭寇争斗。哪怕不消灭倭寇,只要能够和倭寇达成协议就好。
  但是……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他们开始攻打吕宋,在海上有名的后起之秀华夏国和大明水师联手清缴倭寇了。
  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他们完全占据吕宋的时候,华夏国应吕宋的请求,开始在吕宋进攻他们了。
  而且是以闪电战法,在他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占据了港口,抢夺了他们的海船。然后登陆开始围剿他们。
  他们当即大怒,但是等到他们和华夏国的人在吕宋交手的时候,发现完全不是华夏国的对手。
  更何况……
  华夏国的士兵数量要比他们多得太多,而且武器要比他们强太多。
  眼看着这样下去,他们这批人就要被剿灭,他们不得不向华夏国请求谈判。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华夏国在如此优势下,竟然同意了。
  谈判中得到的结果,也令他们喜出望外。
  华夏国提出了几个条件。
  第一,他们可以将缴获的商船还给各个商团。而且不需要他们赔款。
  第二,华夏国可以保证亚洲这边航道的安全,也就是说给欧洲各国的商团提供保护,而且还不需要他们支付费用。
  这两个条件一出,那些藩国商人神色却是一沉。华夏国给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必定也会有很高的要求。华夏国不是慈善家。果然,华夏国随后提出了第三点。
  华夏国要进驻马六甲,而且成为马六甲的主人。在那里,华夏国将会建造很多码头,凡是在马六甲停泊和修整,补给的商团,要交费。
  交费这个事情,藩国商人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华夏国给出的收取费用额度,都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而且人家花钱花精力修建的码头,客栈等地,凭什么给你免费?
  他们在意的是,马六甲的所有权。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征服
  看到华夏国水师的力量,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内的人都知道,即便是他们不同意,华夏国也能够强行占据。只不过华夏国不想要强行占据,而是想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平占据马六甲。
  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了华夏国的提出的条件,一方面是前面的两条,华夏国让出的利益很大。另一方面,如果他们不同意,谈判破裂。华夏国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全部杀在吕宋,暴力占据马六甲。
  没有人想死,即便是这些冒险者,也想要活着。而且他们也想明白了,原来的马六甲十分混乱,时常有争斗发生,就是他们之间也层爆发过冲突。但是,以华夏国的实力,一旦占据了马六甲,以他们的实力必定会统一马六甲,然后制定规则。如此在那里也就成为了一个和平的地方。
  他们万里迢迢而来,不是为了打仗。当然,如果有征服的可能性,他们不介意动武。但是当知道自己不是对手的时候,他们也渴望和平。
  同意了华夏国的第三点,他们心中叹息,华夏国拥有了台湾,琉球,倭国,吕宋和马六甲,可以说便占据整个亚洲的航道,以后这就是华夏国的天下。他们在想要染指亚洲,变得不可能。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还是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当华夏国提出第四点,却引来的激烈的反弹。
  华夏国要组建一支商队,请他们作为向导,跟追着他们前往欧洲。
  这就是要掌握他们的航道,对于商队来说,航道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掌握了一条安全的航道,便是掌握了发财的源泉。而且,以华夏国的海上力量,一旦掌握了通往欧洲的航道,恐怕就不是他们征服亚洲,而是开启了华夏国对欧洲的征服之旅。
  谈判便拖延了下来,消息迅速的传到了海上的罗胜那里,又迅速地传到了坐镇杭州知府衙门的罗信面前。
  罗信不由叹息了一声,想要通过这个手段,获得前往欧洲各国的安全航道,看来是行不通了。不过,以后有很多机会,也有着无限可能。如今自己这边还不具备压倒性的实力。一方面,武器方面还需要提升换代,另一方面,还需要更加庞大的水师。而更加庞大的水师,不仅仅是需要舰队,更需要水兵。
  统一了琉球,倭寇,吕宋和马六甲之后,人口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有了充足的人口,让他们挑选水兵。
  等到华夏国的舰队换代,武器换代,水兵训练出来,那个时候,便是他远洋征服的开始。
  如今迫切的事情是将吕宋和马六甲占据下来,然后制定规则,将倭寇,吕宋和马六甲彻底消化,建立亚洲海上帝国。成为这一片海域的规则制定者。不管从哪里来的商队,都要遵守这里的规则。
  罗信的命令传到了海上罗胜那里,罗胜便又给谈判的使者下了命令。没有了第四条,谈判的进度猛然增快。只是一天的时间,便达成了协议。
  随后,华夏国将缴获的海船还给了各国商人,然后彻底占据了吕宋,将吕宋改为华夏国的一个省。大量的官员从台湾赶来,开始治理和建设吕宋。同时,华夏国的军队开始进入马六甲。清缴一些抵抗者。
  炮声隆隆,和平之前,从来都是血染的。
  罗胜在马六甲清缴,那些藩国商人却已经离开了马六甲,向着大明而来。既然已经没有了倭寇,而且华夏国承诺安全,他们自然要风风火火地去大明交易。他们也在这里滞留很久了,也急迫地想要返回故国。
  而且他们也断了之前想要提价的念头,一方面,倭寇不是他们剿灭的,而是大明水师和华夏水师联合剿灭的。另一个方面,这一片海域的主人如今是华夏国,如果他们敢向大明开战,恐怕华夏国第一个就不会同意,在他的领海内爆发战争。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了,挡住建立市舶司的罗信回来了,这次华夏国和大明水师联合清缴倭寇,就是这位大人运筹帷幄的。
  所以,当马六甲还处于战争状态的时候,市舶司已经车水马龙,各种装着货物的车辆在码头来来往往,不管是藩国商人,还是大明人的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商贸终于再一次开启了,资本再一次流动了起来。原本一潭死水变得鲜活了起来。罗信也是满脸笑容,第一批收取的商税,已经运往了京城。憋了两年的交易,一下子便让罗信收取了四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商税,相信这批银子送到京城,摇晃的大明终于可以稳定了下来。
  到了这个时候,罗信的使命便是完成了。也没有必要再在东南了。虽然,嘉靖帝并没有招他回去,但是相比等到那些银子送到京城之后,嘉靖帝的诏书也就应该到了。
  说实话,罗信并不想现在就回到京城。能够多在外面呆一段时间,罗信觉得会更安全。一方面是因为京城如今就是一个大漩涡,此时远离漩涡才是良策。另一方面,嘉靖帝越老,性格越难以琢磨,让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所以,罗信并没有启程回去,而是继续留在东南,等着嘉靖帝的诏书。至于罗胜的消息,罗信并没有期望罗胜很快就能够完全掌控马六甲。
  占据马六甲,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建设马六甲,那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作为规则的制定者,肯定会遇到不断地反抗,那是一条杀戮之路,更是需要时间。
  罗信也没有留在杭州,而是开始在南方四处走动。当初来到南方围剿流寇和清查贪官污吏,他可是安插了很多官员在南方。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要走动一番,加深彼此的关系。如此又过去了近一个月,罗信终于收到了嘉靖帝的诏书,让他返回京城。罗信便整理行装,开始返回京城。
  在他整理行装,还没有准备启程之前,收到了草原罗青的消息。罗青已经彻底打通了丝绸之路,而且找到了通往天竺,天方和波斯的路径。并且已经开始和这三个国家接触。罗信收到消息,心中大喜。当即给罗青写了一封信,心中表达了几个意思。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陆庭芳的怀疑
  第一。不要和天竺,天方和波斯发生冲突,要释放善意,和他们进行通商。
  第二。通过通商,将商队进入到天竺,天方和波斯国土,尽量掌握这三个国家的一切资料。
  第三。虽然已经将丝绸之路上的三十几个小国都打败,并且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要进一步整合,让这些小国真正的融合草原,成为草原的一份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