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1136

  我不能够视这种危险而不顾,不是我对不起陛下,而是陛下对不起我。我立下如此大功,不说不给我相配奖赏,反而对我起了杀心。所以我不得不防。正如孟子所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说到这里,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我也不想走到那一步,让天下百姓受苦。所以才做了很多安排。”
  “你做什么安排?就是让你的爷爷等家人,隐姓埋名躲起来,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
  罗信昂然道:“我罗家人不会担心受怕,也不会去过那样的日子。”
  陆庭芳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难道你想造反?”
  罗信沉默了片刻道:“岳父,我说过,那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我不会那样做。”
  陆庭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迫使自己平静下来。当他看到罗信的爷爷不再上林村,后来一打听,除了罗信一家如今还在京城之外,余下的人都不见踪影。他就有一种不妙的感觉。经过了细细的推敲,感觉便是越来越不好。再想到罗信如今在大明南北军中的影响力,他的心就更加害怕。他竟然发现,不知不觉间,罗信在整个大明军方,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不!
  恐怕不是影响力那么简单,虽然他是文官,但是对于武将也有着一定的了解。武将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如果诞生了一个常胜将军,很容易会被军中崇拜。那个常胜将军也很容易掌控军中。
  现在不是开国时代,那个时候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后来的朱棣,都是身先士卒,牢牢地将军队掌握在手中。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文官地位远没有如今这么高,朱元璋和朱棣说杀就杀,杀了无数的文官。那个时候的武将地位并不比文官弱。
  所以,那个时候的武官对朱元璋和朱棣都非常忠心,或者说是崇拜,没有那个人能够掌控大明军队,只要朱元璋,或者朱棣一声令下,军队便牢牢地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但是……
  如今不同了。
  如今的武官地位那就呵呵了,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地位。一个三品武官,在五品文官面前都要低声下气。甚至有些武官对某些文官称之为门下走狗。文官的地位已经直上青云,而武官活得真是不如狗。
  特别的嘉靖帝几十年不上朝,只是玩平衡,而且玩得还不是文武平衡,而是玩的内阁文官之间的平衡。皇帝对武将的掌控已经达到了非常弱的地步。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说服
  嘉靖帝无视武将,武将的心中也没有嘉靖帝。
  恐怕在他们的心中甚至对嘉靖帝和文官有着嫉恨,只是武官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下,有没有一个灵魂人物去凝聚他们,他们便是散沙一片,恐惧占据了上风,掩盖了嫉恨,这才让武将唯唯诺诺。
  但是……
  一旦罗信站出来,情形便绝对不同。
  罗信已经成为了军中的灵魂,罗信南征北战,军神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军人的心中。而且罗信每到一处,对武官很是亲善。如果罗信登高一呼,恐怕有八成武将相应。因为罗信在南征北战中,几乎统领过全国的兵将,甚至包括京城中的五军营。最关键的是,如今军中八成的武将都是跟随着罗信南征北战,获得战功,而提拔上来的。
  怎么提拔上来的?
  第一,是跟着罗信打胜仗,获得的军功。
  第二,是罗信从来不贪墨军功,罗信的身份很特殊。还没有得到官职的时候,却得到了武侯之位。所以被军方认为是自己人。但是罗信后来走得又是文官之路。一个文官要军功干什么?所以罗信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贪墨手下的军功。而且每次分配军功,他首先将自己的军功都让出来,一个不留。然后要求手下也不准贪墨军功,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一场战役下来,谁的军功最大?
  当然是罗信了,但是罗信都把这么大的军功让给了手下,手下还何必再去贪墨他们手下的军功?
  根本没有必要,难道他们想要一飞冲天,功高盖主吗?
  而且罗信军规甚严,是真的会杀人的。所以真的没有人贪墨军功。这造成了罗信在军中的威信已经达到了整日缩在深宫中的嘉靖帝,都难以想象的地步。如果嘉靖帝真的了解了罗信在军中的地位,恐怕会毫不犹豫地斩杀罗信。
  第三,即便是这些获得军功的人,想要升官,也得罗信在每次战役之后,上奏,为他们请功。
  所以,他们想要真正的升官,必须过罗信的手,也就是他们必须由罗信推荐,这些武将见不到嘉靖帝,所以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就是罗信提拔的。
  这自然也就对军中形成了掌控力。如果罗信真的反明的话,罗信还真的有一定的机会成功。
  “不器,你我翁婿,可以说是拴在一起的蚂蚱,如果你出了事情,我也逃不掉关系。我也不问你你的计划,我只想问问,你的爷爷他们都去了哪里?”
  罗信沉默了,告诉了陆庭芳爷爷他们在哪里,也就告诉了他自己的计划。虽然他娶了陆庭芳,却并不认为陆庭芳就会一定和他站在一个阵营中。毕竟陆庭芳还有着自己的家族。如今,罗信只是在陆庭芳的面前发了一顿牢骚,即便是陆庭芳说出去,也无所谓,因为没有证据,自己不会承认。但是,一旦将爷爷等人说出来,也就说出来了草原和海上。这对罗信的风险就大了很多。
  只要自己不说,陆庭芳也不会冒着被牵连的风险说出去,他觉得陆庭芳还不会愚蠢地去给嘉靖帝上奏。半响,罗信轻声道:
  “岳父,你以后就留在阳林县吧。一旦有什么事情,我也能够及时保你平安。”
  “你……”
  “而且……”罗信迅速地打断了陆庭芳的话道:“岳父也就在这里住几年,不会很久。”
  陆庭芳神色一愣,开始思索罗信的话中意思。猛然抬头道:
  “你是说陛下……”
  罗信点头,到了这个份儿上,他要的不是说服陆庭芳,他不可能完全信任陆庭芳。如果陆庭芳没有家族,只是孤身一人。罗信完全可以信任。但是这个时代的家族观念,让罗信不敢完全信任陆庭芳。他要的是让陆庭芳心生恐惧。不敢将他的秘密说出去。所以,在只有他们两个人在的情况下,他说的话已经没有了顾忌。
  “岳父,你也知道我请了李神医为陛下治病。”
  “如何?”陆庭芳颤声相问。
  “陛下也就在这几年。”
  屋子里便得寂静,罗信看着坐在对面的陆庭芳,大约一刻钟后,见到陆庭芳的神色渐渐地平静下来,他的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代,不是没有一心忠君的人。
  但是……
  家国天下!
  绝大多数人先想的是家族,其次才是国家。否则,世家也不会和皇家争权夺利。所以才有千年的世家,流水的皇家这句话。
  “岳父,你也知道我在裕王心中的位置。一旦裕王登基,我也就没有了丝毫危险。而且我也真的没有反心。不是惧怕皇家,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如果裕王登基,何止没有了危机啊!”陆庭芳心中叹息了一声,心中暗道。
  他当然知道罗信在裕王心中的地位,罗信是他的女婿,他怎么可能不关注罗信?
  罗信虽然在朝堂上的地位不如徐阶和高拱,但是在裕王心中的位置却绝对是第一。裕王有六位老师。
  但是如今,陈以勤和殷士儋却还在大牢内,徐阶已经转头了景王,那张居正自然也不可能受到裕王的信任。原本即便是裕王登基,恐怕也会是裕王的第一任老师徐阶占据最大的好处。但是如今徐阶离开了裕王。如此便只剩下了高拱和罗信。
  高拱?
  陆庭芳很了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这样的人确实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却也很难得到皇帝的喜爱。陆庭芳坚信,一旦裕王登基,罗信必定是裕王的第一心腹。那个时候,罗信自然没有了丝毫的危险,恐怕用不了多少年,罗信就会独揽朝政,尊贵天下。
  “但是……”陆庭芳望向了罗信道:“裕王真的能够登基吗?别忘了还有景王,而且徐阶投奔了景王。”
  罗信心中大喜,陆庭芳能够开始思索景王和裕王的事情,就说明陆庭芳不会在纠结他暗中的计划。当即便点头道:
  “岳父,你放心。裕王一定会登基。我早有安排。”
  “你早有安排?”陆庭芳惊讶道。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汇合
  “是!”罗信点头道:“只要在这几年的时间内,不发生巨大的意外,裕王登基无误。”
  “可是……那徐阶……”
  罗信含笑道:“逼迫徐阶放弃裕王,投奔景王,原本就在我的计划中。”
  “啊?”
  陆庭芳惊讶地望着罗信,随后心中恍然。这是罗信觉得和徐阶在一个阵营,等到裕王登基,就算罗信在裕王心中的地位再高,那徐阶也是裕王的老师,而且还是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内阁首辅,罗信想要对付徐阶报仇,也阻力重重。
  但是,一旦徐阶抛弃了徐阶,投奔了景王,那就完全不同了。
  原本徐阶抛弃了裕王,就已经令裕王心中异常愤怒。你人还有三分土性,即便是裕王为人再是忠厚,这种被背叛的滋味也不好受。
  更何况……
  徐阶还不仅仅是抛弃了裕王,而且还投奔了景王,这对裕王的伤害已经达到了极点。对于裕王来说,已经不能够用愤怒来形容了。哪怕是老好人的裕王,心中却徐阶也起了杀意。如果不是现在的裕王拿徐阶没有办法,恐怕早就开始对付徐阶了。
  但是如今不同了!
  只要裕王登基,都不用罗信报仇。裕王就不会放过徐阶。到时候,如果罗信再稍微推波助澜,那徐阶便会坠入深渊,再无翻身之地。
  “这都是罗信的计划!”陆庭芳看着罗信,脸色变得苍白:“他的心计也太深沉了。他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可怕?”
  不过,随后他便想到罗信的多个身份。
  大儒,军神,财神!
  没有高超的智慧和果决的性格,会具有这三个大明皆知的声誉吗?
  再想到,罗信从秀才的时候,便一路和严嵩斗,和徐阶斗,和嘉靖帝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