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1136

  “也是!”胡宗宪点头道:“就凭他们那点儿战力,当初几万人都能够被不到一千的倭寇杀得到处跑,更何况是你这个军神带着戚继光的虎狼之军。此事贵速,越快越好,如果评判稍慢,让其他卫所看到了希望,再有有心的皇族站出来,整个大明就会陷入战火之中。”
  说到这里,胡宗宪目光闪烁。这一切都落在了罗信的眼中,心中不由叹息了一声,轻声道:
  “老哥,天下乱不起来。就算没有我罗信,南方有你胡宗宪,北方有马芳马将军。只要你们两个任何一个出手,哪怕是天下大乱,也会平叛。”
  胡宗宪的目光一紧,他刚才的心中真是动了一下。胡宗宪不是傻子,他已经感觉到了朝廷要对他动手。如果此时趁着天下大乱,他辅佐一个王爷揭竿而起,未必就不能够将嘉靖帝从皇位上掀下去。如此,他辅佐有功,荣华富贵会更上层楼。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离开
  但是,当他听到马芳,心中便不由一紧。他当然知道马芳有多厉害,南方的倭寇和北方的鞑子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如果自己造反,和马芳对上,还真是未必能够占据优势。
  实际上,未必能够占据优势,是他给自己脸上贴金,他的心中十分清楚,他这些年对倭寇的战争,真的算不上大战役。而马芳那才是大战役。动辄数十万大军对垒,那才是帅才。他胡宗宪没有指挥过这种战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他的手下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就是弱势。
  而且,他心中知道俞大猷和戚继光那绝对是大明的死忠,自己一旦造反,这两个人必定不会跟着自己。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杀掉俞大猷和戚继光。但是杀掉了这两个人,这两支军队的战力势必大减。
  “唉……”胡宗宪不由叹息了一声道:“不器,你应该知道老哥目前的状况吧?”
  “知道!”罗信点头道:“徐阶从私处说,和你有着仇怨,毕竟是你当初单方面撕毁了和徐阶合作的协议。在公的方面,在剿灭倭寇之后,你老哥确实到了尾大不掉之势。第三,徐阶目前的局势也不好过,他也需要拿你立威。而另一个内阁高拱,在私处和你是没有仇怨,但是在公的方面,他更看不上你的各种错误,而且证据确凿,对你这样的军阀,他恨之入骨,所以必定和徐阶保持着默契,针对你。”
  胡宗宪的脸上呈现出戾气道:“我胡宗宪为了剿灭倭寇,呕心沥血,难道这一切反倒是取死之道吗?”
  “实际上事情没有那么复杂!”罗信轻叹了一声道:“倭寇已经剿灭了,而且陛下也曾经召你回朝,但是你却拒绝了。是你自己让你自己落在了这步田地。”
  “可是我那个时候回去,也不过是被束之高阁罢了。”
  “但是你现在连束之高阁的机会都没有了。”
  罗信也没有煳弄胡宗宪,像这样的人,也煳弄不了,所以罗信干脆实话实说。如果胡宗宪真的反了,他也不惧。和胡宗宪单对单,胡宗宪还真不是他的对手,如果胡宗宪招呼手下,他也不是没有手下,而且胡宗宪除了自己用心培养的死忠,余下的那些兵丁也未必敢在突然之间,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就敢对罗信动手。
  胡宗宪沉默了,半响道:“我是不是死路一条?”
  “八成吧!”罗信叹息了一声。
  “没有机会了?”胡宗宪直勾勾地望着罗信。
  “如果我帮你,五五开吧。不过,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你体面的退休。”
  想了一下,罗信干脆放开了说道:“你现在有两条路走,一条是造反。结果是必死无疑。这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我,只要有我在,你绝对不可能造反成功。而且你便是立刻想要杀掉或者拘禁我,成功的可能也是五五开,因为你匆忙之间,准备不足,未必能够杀掉我,或者拘禁我。而且说不定我登高一呼,反而将你抓起来。你也知道我在东南的声望,特别是在军中的声望。”
  胡宗宪沉默不语,罗信继续说道:“另一个因素是,即便是你杀掉了我,有马芳在,你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也只有三成。说实话,无论是从军队的实力,还是大军团的指挥能力,你都不如马芳。所以,你造反的结果必定是失败。到时候死的不是你,而是要诛九族。”
  胡宗宪的脸上现出了痛苦之色,他可以死,但是让整个家族赔命,这是胡宗宪不能够接受的。看到胡宗宪痛苦的神色,罗信也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
  “另一条路便是我回去为你运作,让你体面的退休。当然,我不敢保证,但是最少有五成把握。”
  胡宗宪沉思了片刻道:“不器,我也不瞒你,我们两个是战火中过命的交情。我真的不服,我为大明做出了如此贡献,没有想到却落在了这个下场。所以,我要想想。”
  说到这里,他目光灼灼地看着罗信道:“说实话,我们两个真的同病相怜,以你罗信立下的功劳,便是封为国公也不为过。但是如今你只是一个二等侯。而且才刚刚提升到三品礼部侍郎。如今又把你架在火上烤,不器,你真的甘心?如果我们两个联手……”
  罗信摆摆手道:“这个不谈。你可以考虑,而且今天你我说的话,我也不会透露出半句。而且我回去之后,依旧会为你奔波。如果能够让你体面退休,也不枉费我们两个的交情。而且,一旦裕王登基,你也未必就没有重新出仕的机会。
  只要你没有造反之前,我就会为你一直奔波。但是,你一旦造反,我也不会留情,势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你击败,抓回京城。言尽于此,不器告辞了。”
  “我送你!”
  胡宗宪将罗信送到了大门口,对着罗信抱拳一礼道:
  “不器,不管怎么说,老哥谢谢你。”
  “老哥见外了。我不会劝你怎么走,你自己决定吧。”
  罗信翻身上马,带着胡宗宪给他的调令,向着戚继光的大营行去。没有在戚继光的大营逗留,立刻便带着戚继光的三千骑兵离开了苏州,向着广州疾驰而去。
  往广东行走,并没有下雪。温度也正好,不冷不热,众人一个下午便奔行了五百里,然后在黄昏十分安营扎寨。
  戚继光和罗信坐在一个帐篷里,戚继光凝声道:“大人,我们在明日黄昏便能够赶到黄县,只是我们都是骑兵,攻城并不是我们的长项。”
  “不用担心!”罗信摆摆手道:“这次我特意制作了一些炸药包,到时候我们炸开城门,直接冲进去就是了。”
  “大人!”戚继光有些奇怪地问道:“你说这北方遭雪灾,南方并没有遭灾。就算卫所的日子苦一些,总也算是能够过得下去,为为什么要造反呢?”
  “就是因为他们的日子还过得下去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在裁撤卫所方面,相对来说,北方要比南方容易许多。因为北方在这四年内,先后被阿拉坦汗和黄台吉打到京城两次,这两次他们屠戮了大量的北方人,北方人可以说几乎十室九空……”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兵临
  罗信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眼睛放出光来。见到罗信不说话了,戚继光不由唤道:
  “大人,大人……”
  “哦!”罗信从灵光一现中醒了过来,脸上现出喜色道:“想到了一些事情,我们接着说。北方的卫所几乎被这两次屠戮摧毁得差不多了,而后来两次反击草原鞑子,再加上前些日子抵抗高丽入侵,便把卫所的士兵都召集到边关,如今还都在边关呢。所以,北方的卫所已经是名存实亡。
  当然,看现在的局势,大明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战事,那些被调往卫所的士兵也应该返回卫所了。一旦这些士兵返回卫所,北方的卫所便会重新建立起来。但是,因为朝堂有了裁撤卫所的想法,所以一直没有给边关的卫所下调令。那些卫所的士兵此时心中虽然有着彷徨,但是在边军的大营内,却也不敢闹事。如果他们闹事,很容易会被边军收拾了。
  但是,南方不同。
  正因为他们还能够勉强过得下去,而又不知道一旦他们被裁掉,他们以什么为生,所以才有着更大的彷徨和慌乱。再加上有心人一鼓动,便跟着造反了。
  而那些有心人,便是那些占据了九成屯田的武官。国家裁掉卫所,那些屯田自然也要收回国有。而那些屯田早就被那些武官视为己有,他们可能愿意叫出来?
  再说了,交出来之后,他们以什么生活?
  所以,他们便不愿意裁军。
  利益趋势他们走到了这一步。”
  “那……我们这次……”
  罗信叹息了一声道:“之所以裁军的事情拖延这么久,就是因为朝堂要对这些卫所士兵负责,要给他们寻找一条生活下去的出路。国家不会不管他们的。但是,他们已经造反了,那也只有杀了。
  不过,不会都杀掉。领头的武官是必须杀的,盲从的那些士兵,我还是会尽量给他们一条活路的。都是一些可怜人。”
  第二日黄昏。
  罗信带着戚继光的军队来到了皇城下,罗信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城墙之上的反军,便道:
  “安营扎寨,做饭,休息!”
  罗信只是下达了一个概括的命令,至于安排值哨等细的命令,自然会由戚继光去做。
  黄县城墙上,那些反军脸色苍白,他们没有想到朝堂派来的军队这么快,更没有想到会是罗信亲自来。
  罗信的大明在南方家喻户晓,大明军神的威名谁不知道?
  “将军!”城墙之上,一个依旧穿着大明军服的人对一个络腮胡子的人说道:“罗信来了。”
  那位将军勉强镇定了自己的神色道:“罗信又如何?只有几千人,而且还都是骑兵,他们会攻城吗?
  去联系伊王的事情怎么样了?还有联系其它卫所的人有没有回来?”
  “罗信来的速度太快了,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那个人哭丧着脸说道。
  “啪!”那位将军一巴掌拍在那个人的头上道:“哭丧着个脸干什么?罗信是厉害,但那是兵法。在这里需要兵法吗?
  不需要!
  他们需要的就是攻城!
  三千人攻城?我们城里有近两万的兄弟,而且从来都是守城的占便宜,我就不信他们三千不会攻城的骑兵能够攻上来。
  我们不求在他们攻城的时候,全歼了他们,活捉了罗信。只要他们多坚持一段时间,嗯,坚持十天半个月,让整个大明的卫所兄弟们看到,就算是大明军神也奈何不了我们,到时候全国的卫所都会反起来。那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守城了,而是向着京城进攻。
  来,将旗子竖起来。”
  立刻便有人竖起了旗子。
  “老爷。”鲁大庆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头对罗信道:“对方城墙上竖起了一面旗子。”
  “嗯?”罗信伸出手道:“我来看看。”
  鲁大庆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罗信,罗信接过望远镜,放在眼前,向着城墙上的那面旗子望去,随后便无语地摇了摇头。那面旗子上竟然写着“清君侧,诛佞臣”六个大字。将望远镜递给了鲁大庆道:
  “他们折腾吧,不作死就不会死。睡觉。”
  城内的反军紧张了一夜,知道第二天清晨,疲惫的他们也没有发现罗信他们攻城。几个头领走上城墙,脸色灰败地向着对面的罗信大营望去,便见到大营内已经升起了炊烟。看到炊烟,这些头领也饿了,便让城墙上的斥候监视着罗信的动静,他们则是回去吃饭。
  刚吃完饭,便有斥候前来报告说,罗信的大营有动静了。
  这一下,那些头领慌乱了起来,罗信的军神之名,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急匆匆地来到了城墙之上,向着对面望去,便见到一些士兵扛着巨大的厚厚的木制盾牌,高举过头,一个个盾牌靠在一起,在盾牌下面是一个个士兵扛着沙袋,向着护城河逼进,而且他们逼进的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城门的方向。
  “放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