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1136

  罗信取出了一锭银子,向着那个兵头扔了过去道:“兄弟们辛苦了,拿去喝酒。”
  那个兵头激动地说道:“多谢罗候。”
  “踏踏踏……”
  罗信等人已经冲进了城门,快速地消失。
  几个大兵围了过来,眼睛盯着兵头手中的银子。那个兵头将银子揣进怀里,笑骂道:
  “看什么看,都有份,等我们下值之后,换成铜钱,大家分。”
  “多谢大哥!”几个兵丁喜笑颜开。
  “罗候多亲切啊,不愧是我们军方的军神,不像那些文官,眼睛都长到了头顶上。”那个兵头感慨地说道,望向罗信消失的方向,脸上充满了崇敬。
  “是啊!”其他的几个人也是一脸的崇拜。
  罗信回到了京城,立刻便接到了嘉靖帝的召见。
  在御书房,嘉靖帝见到风尘仆仆的罗信,清冷的眼眸现出了一丝温暖。
  “辛苦你了。”
  罗信心中就是一跳,能够让嘉靖帝说出这样一句话,可是不容易,便施礼道:
  “为陛下,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嘉靖帝的神色更暖,给罗信赐座之后道:“事情办的不错。裁军这算是完成了吧?”
  罗信思索了一下道:“第一阶段应该算是完成了,不会再出岔子了。那些卫所士兵分到了田地,都很高兴。别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了主心骨,就算是那些被杀的千户百户重新活过来,也没有人跟着他们闹事了。
  百姓,终究还是为了温饱活着。只要让他们能够吃饱,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
  嘉靖帝点点头道:“你刚才说的是第一阶段,那第二阶段呢?”
  “第二阶段就是屯田的事情。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处理那些屯田?是卖,是分,还是留?”
  嘉靖帝沉吟了片刻道:“不要卖了,如果卖,还是落在了那些世家大族手中,只是得了一次银钱,以后却再也收不上税。也不分,就算朕分给那些农户,最终也会被那些世家大族巧取豪夺。
  留下来,作为官田。然后租给那些农户。”
  罗信点点头,也觉得嘉靖帝这个办法在目前是最好的办法。嘉靖帝望向了罗信道:
  “那些被世家大族侵占的屯田呢?”
  罗信沉默了,嘉靖帝望向罗信的目光有些玩味,片刻之后,罗信轻声道:
  “陛下,那些屯田中的一些可是被皇亲占据。”
  嘉靖帝神色一僵,随后脸上现出阴狠之色道:“那也要把朕的东西拿回来。”
  罗信的神色倒是恢复了平静,点头道:“好!”
  “不过在拿回朕的东西之前,还是要先把胡宗宪解决掉。”嘉靖帝沉声道:“否则,一旦胡宗宪造反,可不是那些卫所士兵。”
  罗信的心中一跳,急忙道:“胡部堂对陛下忠心耿耿,不会吧!”
  “忠心耿耿?哼!”嘉靖帝冷哼了一声道:“朕曾经试探过他多次,将他调回京城,都被他拒绝了,这是忠心耿耿吗?”
  “陛下您……”实际上,罗信知道嘉靖帝并没有下旨,或者给胡宗宪去信,公开调动胡宗宪,这是通过徐阶和高拱派人,模煳地试探胡宗宪。只是这个时候,自然要装煳涂:
  “陛下您下旨了?臣怎么没有听说?”
  “下旨?”嘉靖帝摇了摇头道:“一旦公开下旨,被胡宗宪拒绝,朝堂就唯有动兵了。”
  罗信默然,嘉靖帝凝声道:“这次让你回来,便是让你去东南面见胡宗宪,将朕的意思向他言明。交出兵权,会京城,朕让他进内阁。”
  “是下旨吗?”
  “不是!”
  罗信再度默然,他知道这已经是嘉靖帝给胡宗宪的最后一次机会,虽然不是公开下旨,让自己去,也就表明了嘉靖帝的态度。心中叹息了一声,终于开始开口道:
  “陛下,胡部堂统领东南多年,门生故吏遍布东南。胡部堂突然回京,说不定会引起整个东南的动乱……”
  “动乱就动乱!”嘉靖帝一摆手道:“如果让胡宗宪继续把持东南,便是尾大不掉之势。朕不能够把这么大一个危险留给载垕。”
  罗信心中一跳,看来嘉靖帝已经决心将大明交给裕王了。
  “你去和胡宗宪谈谈,如果他知趣,朕还可保他一个荣华富贵。如果不识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
  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知道此事已经不可挽回,便道:
  “臣遵旨!”
  罗信在家休息了五天,然后又再次离京,向着东南而去。
  这次,罗信是乘坐官船,走漕运,沿着大运河向着东南行去。一眼望去,整个大运河千帆竞行,拥堵得厉害。
  随行的除了罗信的家丁,还有他的小叔罗智。如今的罗智经过了在地方的锻炼,已经成熟不少。
  罗信先是提拔了周玉和张洵,如果再不帮帮自己的叔叔,便会有闲言碎语。所以这一次便通过嘉靖帝,将罗智调回京城,进入礼部,成为一个正五品郎中,随着罗信一起下江南。
  “运河已经堵塞的太严重了,已经不适合大明的发展了。”望着拥堵的运河,罗信目光灼灼道:
  “如今倭寇已经消灭,实际上可以发展海运了。最初的时候,可以用水师来担任海运的职责,慢慢以此发展起来。”
  罗智站在一旁,却是摇头道:“不器,还是从长计议吧。这条运河由上至下,牵扯的太多。大明建国近二百年,京城和地方许多官府和世家大族都牵扯进漕运的利益当中。而且还有近二十万的漕丁靠着这条大运河吃饭。一旦走海运,放弃漕运。影响面太大了,会牵动太多人的利益。”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旅途
  罗信默然,这些事情他也知道。那些京城和地方的官府,还有世家大族,他并不在乎,如今他已经有了一套和他们斗争的方式。
  但是一下子让近二十万的漕丁失业,罗信却是做不出来。这近二十万的漕丁背后便有着近二十万的家庭,如果不能够解决这近二十万漕丁的饭碗问题,贸然开发海运,确实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甚至是灾难!
  罗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再强大,也不能够和所有的人对抗。如果罗信现在提出用海运代替漕运,那便是和所有人在对抗。
  那些既得利益者,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罗信必定会遭遇到前所有为的阻力。而且这种阻力还不仅仅是来自官府,世家大族,甚至整个士林,还有来自近二十万的漕丁。也就是说,罗信会成为公敌。
  “唉……”罗信叹息了一声道:“想做一些事真是太难了。上上下下的问题都要解决,要让那些既得利益者不能够损失利益,才有改革的可能。”
  “不!”罗智摇头道:“只是让他们不受损失,依旧会遭受到极大的阻力。不器,你想啊。不用改变,就能够得到利益,那又何必改变?
  人是都是有惰性的。
  只有你给出的利益超过原有的利益,才能够让他们同意。”
  罗信摇了摇头道:“是啊,而且这还是思想上的转变,天下最难转变的便是思维。几千年来,我们都习惯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力求平稳,平衡和不动。所以萧何被称之为闲相,王安石被称之为乱国。”
  说到这里,罗信望向罗智,含笑道:“小叔如今了不得。”
  罗智却是脸色一红道:“到了地方之后,知道了许多艰难。也曾被手下架空过。不过,这些年来,跟着你身旁,见识过你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别的没有学会,倒是学会了静气不乱。慢慢地也就找到了解决了办法。这一沉下心来,倒是觉得以前很是荒唐,更是喜欢如今的生活,虽然有时候思虑国度,感觉很累,但是却是觉得活得很带劲儿。”
  “人就是要带劲儿地活着!”
  “哈哈哈……”叔侄二人放声大笑。
  待笑声落尽,罗信望着运河上堵塞的船只道:
  “但是海运是未来的趋势啊,就算如今不能够用海运代替漕运,也需要做些准备。”
  罗智思索了一下道:“我这些年在南京为官,倒是接触了几个朋友,闲谈的时候,听他们说话,在二十几年前,大明也开过海运。”
  罗信回忆了一下道:“嗯,我也听说过,只是很不清楚。好像是什么胶莱河海道什么的。”
  “不错,就是胶莱河海道。”罗智道。
  “你知道?”罗信眼睛一亮。
  “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和几个朋友喝酒的时候,闲谈的时候,他们说过一些。让我想想……嗯,好像是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泥沙冲进了运河,把运河给堵了,而且还堵了好几十里。这一下便彻底中断了漕运。朝中便有人提出,走胶莱海运。但是却阻力重重,要我说就是利益没有分配好,最终不了了之。”
  罗信回忆着地形,最后更是回到了船舱,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子上,按照自己的记忆画着地图。
  “应该是这样!”罗信手指在画出来的地图上划动道:“利用胶河水道通往莱州湾的海陆,如此便缩短了由江南到北京的海道。不必绕道远洋,如此便节省了成本,也减轻了运河的负担,而且随着海运的成熟,便可以将漕运取而代之。
  这个规划很好啊,就这么放弃了,真是可惜。对了,你那几个朋友有熟悉当初胶莱海道的事情吗?”
  罗智惊讶道:“不器,难道你真的想要用海运代替漕运?不行,这样不行。”
  罗信摆摆手道:“小叔,我又没有说过立刻就会展开这个计划,只是在未来的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内,大明将会没有战事。一个没有战事的大明,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意味着什么?”罗智有些迷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