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0/1136

  罗信想了想小婶的脾气,也不由摇头苦笑道:“你总不能隐瞒一辈子吧?”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郑若曾
  “走一步看一步吧。先不说这些,你怎么来了?徐鹏举他们知道吗?”
  “他们不知道!我这次是微服前来。刚到南京,就直奔你这里来了。”
  罗智脸色一变道:“又出事了?”
  “没事,我这次来是想要见见你说的那些朋友。”
  “见我的朋友?那些朋友?”
  “就是上次我们在船上谈到胶莱河海道,你说你有朋友对水利很有研究。”
  “哦,你说的是郑若曾啊。”罗智笑道:“这个人对水利感兴趣也是一个偶然。”
  “哦?”
  “我和你说。”罗智兴致勃勃地说道:“郑若曾昆山人,字伯鲁,号开阳。他的家族原本不是南方人,而是北方人。昆山郑氏家族是在宋代随朝廷南渡,始居昆山的。郑氏世代为医,但是郑若曾的高祖叫作郑文康,却是我大明朝戊辰年进士,授大理寺。
  开阳青年时期师从昆山大儒魏校,常与归有光相互切磋学业。后来两人分别迎娶了魏校弟弟魏庠的两个女儿,又成为连襟。开阳三十三岁考取秀才,后被推荐入国子监就读,成为贡生。仕途失利后即归居乡里,潜心钻研学问。
  然而他胸怀大志,凡天文地理、山经海籍无不周览。东南沿海地区频遭倭寇侵扰的时候,官军在御倭战争中纷纷败下阵来。此时朝廷派胡宗宪任剿倭总指挥,此公广招有识之士,由于郑若曾平时善言兵事,自从倭患发生后,他就绘制了一些沿海地图,由苏州府刊行,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对南方河道海道有着非常详细的了解。在平倭之后,便对水利有了兴趣。”
  “带我去见见他。”
  “怎么会让你一个南方经略去见他?我叫他来吧。”
  “别!”罗信摆手道:“亲自拜访,这样心诚一些。”
  罗智点点头道:“你着急吗?”
  “怎么?”
  “如果不着急,就明天再去吧,到时候我先给他打个招呼,说我晚上去拜访他,省得他出去喝酒不在。再说了,娇儿已经做饭了。”
  “也好!”
  罗信也不急,现在正闲着,便在罗智这里吃了饭,两个人边吃边聊。
  第二天,罗智去衙门上班,罗信便带着鲁大庆和万大全在南京大街上闲逛着,看到南京已经完全恢复了繁荣,并没有之前兵乱留下的任何痕迹,心中也是满意。
  中午在外面简单吃了饭,约莫黄昏时分,再次来到了罗智的家里。罗智已经回来了,而且换好的便服,正坐在堂屋内等着,见到罗信,便站起来道:
  “不器,要不要歇一歇?喝口茶?”
  “不用了,我们这就走吧。”
  “好!”
  罗信立刻和罗信走出了家门,两个人也没有乘轿,因为郑若曾的家里距离罗智的家也不是很远。两个人顺道买了一些下酒菜,还有一坛酒,大约走了三刻钟,便来到了一扇门前,罗智便摆摆手去叫门,而罗信也朝着鲁大庆和万大全摆摆手,两个人便离去,隐藏在周围,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个在哪里。
  很快,就有了开门声,郑若曾的身形便出现在门内,望着罗智道:
  “你怎么才来?”
  罗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抱着的酒坛子道:“这不是买酒去了吗?”
  “上我这里吃饭,还客气什么!”
  郑若曾佯装不悦道,然后才将目光望向了罗信,便张大了嘴巴,震惊地望着罗信。
  “大大……大人?”
  “郑兄,我可是来吃饭的!”说到这里,罗信扬了扬手中的下酒菜。
  “大人,请!”
  罗信走了进去,听到背后传来郑若曾低声对罗智道:
  “好你个罗智,搞突然袭击。”
  “这不是怕你白天大嘴巴给说出去吗?”
  “你才是大嘴巴。”
  走在前面的罗信不禁莞尔,进入到堂屋,郑若曾将自己的妻子介绍给罗信认识,双方见礼之后,郑氏便下去准备饭菜。
  实际上,在白天的时候,罗智告知郑若曾晚上来拜访,郑氏已经将饭菜准备得差不多了。将罗信买的一些熟食切了切,便端了上来,三个人围坐而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郑若曾才问道:
  “大人光临寒舍,可是有何指教?”
  说实话,看到罗信来到他家,他的心中还是有些惶恐的。毕竟他只是一个芝麻官,他之所以还能够保持风度,一方面是因为有着罗智引荐,另一方面也是他的阅历。他也曾经跟过胡宗宪,曾经是胡宗宪的幕僚,见过世面。只不过后来感觉到胡宗宪胸无大志,有些蝇营狗苟,在东南的名声很坏,便离开了胡宗宪。
  “先生大才,我看过您的筹海图略,很是佩服,早就想要前来拜见,只是一直俗事繁忙。”
  郑若曾听到罗信提到筹海图略,精神便是一振,那是他得意的事情,便眼睛发亮道:
  “大人真的看过?”
  “当然是真的。”罗信含笑点头:“听我小叔说,你自从编撰了筹海图略之后,便会水利很感兴趣?”
  郑若曾的眼中现出了一丝失望,但随后又重整精神点头道:
  “我对南方的河道和海道确实很了解,特别是对东南。但是,恕我直言,如今倭寇已经剿灭了,大人没有必要再将目光放在那里了。”
  “哦?”
  罗信心中微楞,他不知道这句话是郑若曾拒绝帮助他,还是有着更大的野心?不过想了一下,他感觉到郑若曾很可能有着更大的野心,一个了解海洋的人,必定和总是在陆地上的人,心胸不同。于是含笑道:
  “那我应该将目光放在哪里?”
  郑若曾将目光望向了海洋的方向,目光仿佛透过空间,看向了海洋深处,目光充满了向往,足足有三息的时间,郑若曾才收回了目光,望向了罗信说道:
  “大人,您建立的是不是,最近可去看过?”
  “嗯!”罗信点头道:“怎么可能不去看看?”
  郑若曾不由自嘲地笑了,罗信作为市舶司的创始者,既然来到了南方,怎么可能不去看看自己创建的市舶司?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相谈甚欢
  就算罗信不去,市舶司的那些官员,几乎都是当初罗信的手下,也必定数次相邀。于是便问道:
  “大人,您感觉如今的市舶司如何?”
  “发展得很快!”罗信点头道:“前来大明交易的藩国船只数量翻了几倍。”
  “大人,您就没有别的感觉?”郑若曾的眼中流露出失望。
  罗信沉默了片刻,望向郑若曾道:“你是想说,一百多年前,是我们的船队出海探索海洋,那些藩国的人都是搭乘我们大明的海船来我们大明长见识和朝贡的。而如今人家已经有了自己的船,而且比如今大明的海船还好,乘坐着自己的船来到大明,而且也不是朝贡,而是来和我们做生意?”
  “是啊!”郑若曾目光灼灼地望着罗信道:“那些藩国进步得多块啊!如今他们的船比我们大明的船还要坚,枪炮比我们大明还要利。如果我们大明水师和那些藩国的船只在海上作战,恐怕不会是对手。我们也只有依仗着数量取胜。”
  罗信也沉默了,半响轻叹了一声道:“历史在前进,天下自然也在不断地变化。之前我们大明人都认为我们大明是世界的中心,是天下最大的地方。但是如今我们知道,我们大明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最大的地方。
  之前有着无尽的大海隔绝了我们的认知,但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欧罗巴人的航海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们造出来的船,已经能够带着他们通过海洋,到达世界的各个地方,而且他们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一个小小的弗朗机,弹丸之地,相比于欧罗巴来说,它的地位很低,但是如今他们群借助海洋,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海军最强大,疆域最广阔的国家。”
  “是啊!”郑若曾感慨的说道:“如果在郑公下西洋之后,没有封海,继续发展航海的话,哪里还有是弗朗机的事儿!我曾经遇到一个弗朗机人,他给我看一幅地图,他指着地图上我们大明的领土道,你们大明的领土是不小,但是只要是太阳照耀之地,便都是我们的领土。这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随意地攻打世界上任何一个陆地国家,但是那些陆地国家,却不能够下海洋去和他们作战。所以,只能够被动的防守,他们却来去自由。
  就比如我们大明,虽然也有水师,但是却不是弗朗机的对手。大人,说句不敬的话,当初您和胡宗宪剿灭倭寇,也不是凭借海上的力量,而是将倭寇引进了陆地,在陆地上将他们消灭。如果是在海上和当时的四大倭寇交手,恐怕我们大明水师并不是对手。”
  罗信点点头,郑若曾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如今弗朗机已经能够威胁到了我们大明。”
  “不错!”罗信点头道:“而且威胁并不是来自唯一的弗朗机,你不要小看了欧罗巴的那些传统强国,在欧罗巴,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的法兰西和不列颠,弗朗机只是一个暴发户。这两个强国之前只是没有看到海洋带来的利益,如今弗朗机给他们做了表率,强大的法兰西和不列颠怎么可能让一个小小的弗朗机专美于前?
  这两个强国已经明白,海洋是连接世界各个国家的通道,将会成为未来战争的必争之处。所以,哪个国家的造船技术高,拥有的船只数量多,吨位大,火炮等技术强,就能够击败对手,控制海道,从称霸海洋开始,到称霸世界。”
  郑若曾兴奋地击掌道:“大人,您说得太对了。未来的战争,水师的地位将排在第一,国家与国家的力量对比,不再是骑兵和步兵,而是水师。水师的力量将决定国家的力量。谁能够称霸海洋,谁就是强国。所以,便需要足够的水师基地,需要强大的水师。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而如今我们大明的水师不仅是技术上落后,便是思维上也落后了,只是一味的防守,只能够越来越落后,被动挨打。”
  罗信望着对面,眼中也现出激赏之色,他没有想到在大明这个时代,自己会遇到一个对海洋如此了解的人,有着一颗如此进取心的人,有着一个想要制霸海洋,称霸世界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不愧是大明对海洋最为了解的人,我这次来对了。”
  郑若曾眼睛一亮道:“大人有重振水师的想法?”
  罗信便摇头苦笑道:“不瞒先生,我这次来原本只是为了胶莱河海盗,却没有想到你给我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未来。”
  “胶莱河海道?”郑若曾微楞了一下道:“从水利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大人等我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