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9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1136

  在他离开苏州之前,必须将政务安排好。如此忙了两天,还没有等他安排好一切,何心隐来了。
  这不禁令罗信大喜,如今他的身边正缺少可用之人。而且何心隐确实是大才,和罗信合作过多次,并且和徐阶非常不对付,甚至对心学都已经若即若离。对这个人,罗信基本上还是能够信任的。
  欢天喜地地将何心隐迎接进来,待丫鬟上茶之后。罗信高兴地说道:
  “何大哥,你能来真是太好了。”
  何心隐摆摆手道:“我来帮你,算是来还债,毕竟当初是我促使你和心学合作,但是却没有想到徐阶竟然如此龌龊,使我愧对你。”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何心隐的分析
  “别这么说!”罗信笑呵呵地说道:“反正他也没有占什么便宜。这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大哥能够来帮我,让我轻松很多。”
  “你什么时候准备离开苏州,去江西?”
  “大哥怎么会认为完全要离开苏州,而且一定是去江西,而不是广东?”
  何心隐斜着眼望着罗信道:“怎么?这算是对我的考核吗?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好了,我不问了,省得你认为我也是傻子。”罗信苦笑道:“不过,我暂时还是不能够离开苏州,前往江西。”
  “为什么?”何心隐皱起了眉头道:“你难道不知道,如今大军需要你这个大明军神,稳定军心吗?
  别看现在大军还能够稳定住,但是士气下滑的严重,如果再这样下,白莲教和张道源再不停地骚扰,大军溃败是必定无疑的。那个时候,你和胡宗宪被罢官是一定的,说不定连项上人头都难保。”
  “这里也不安宁啊!”
  罗信叹息了一声,他对何心隐的人品是非常信得过的,人家可是被称之为侠儒,那说明说明?
  那说明人家有一个侠者之心。
  于是便将白莲教和张道源的暗子准备在南方闹事的事情说了出来,而且告诉何心隐,其它地方的白莲教和张道源的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唯有杭州这一块没有丝毫踪迹。随后,又将自己的安排说给了何心隐听,何心隐思索了一会儿,道:
  “不器,你安排的可行。将士林人士集中在一家客栈,将藩国商人集中在会馆保护,这两拨人没有了问题,便不会有什么事情。至于杭州普通的地方,有着官府保护,也足够了。想必张道源和白莲教对他们也不感兴趣。”
  “不错!而且白莲教和张道源还想要发展,这南方就是他们的根基,他们不能够把名声搞臭了,所以他们危害百姓的可能性并不大。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发动。”
  “我想他们快了。”何心隐沉吟着说道。
  “嗯?”
  罗信楞了一下,随后便反应了过来。如今胡宗宪大败昏迷,这个时候,如果整个南方各个州府在出事,他罗信和胡宗宪也就该出事了,嘉靖帝在暴怒之下,他们两个最起码可以先被罢官了。
  所以,当胡宗宪兵败昏迷的消息传播回来之后,那些白莲教和张道源的人也就该发动了。他们得到的消息自然没有八百里加急送给罗信的消息快,不过现在也应该得到消息了。罗信的神色不由微变,站起身形道:
  “何大哥,你稍坐一会儿。”
  何心隐知道罗信去干什么,便点点头,坐在那里。罗信回来的很快,同时也吩咐了下人去酒楼定了一桌酒席,很快就松了过来,罗信和何心隐边吃边谈。
  “何大哥,你说我去了江西之后,如何剿匪?”罗信经历过多次战役,但都是平原上的那种,这种山林中的战争还真是没有经历过。
  何心隐看来已经想好的对策,喝下一杯酒道:“山林中的战争和平原不同。”
  “愿闻其详。”罗信神色严肃地望着何心隐。
  “实际上,在山林中并不是只有张道源和白莲教,他们只是少数。”
  “你说是山民?”
  罗信望着何心隐道,罗信也在杭州呆过几年,而且巡视过整个南方,对于南方还是有着一番了解。南方多山民,而且这些山民是朝廷头疼的问题。这些山民居住在山林中,根本不服朝廷管,能够过下去的时候,也就是他们丰收的时候,会拿着兽肉兽皮到山下换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当他们打不到足够的野兽的时候,便会结伴下山抢劫。
  朝廷多次派兵围剿,但是遇到的问题和胡宗宪一样,那些山民熟悉深山老林,朝廷的军队一旦进入到深山老林,却不是那些山民的对手,每次都弄得灰头土脸。朝廷也多次招降他们,但是效果非常不好,那些山民降了反,反了又降,降了再反,让朝廷遭受巨大的损失。
  “不错!”何心隐点点头道:“在山林中,真正的力量是那些山民,如果打个比方来讲,山民是水,而张道源和白莲教只不过是依赖水的鱼。所以,想要真正的剿灭白莲教和张道源这些鱼,就必须先治水。先将这些山民拉到朝廷这一边。如果山民站在朝廷这一边,张道源和白莲教便失去了立足之地。”
  罗信默然,他在杭州的时候,也研究过这些山民,和朝廷对待山民的政策。公道的讲,应该是分成两个方面。
  在朝廷剿灭山民不利的情况下,招降便是唯一的道路。所以大明曾经多次招降山民,但是最终都是失败告终。
  大明走上了两个极端。
  一个是对待山民很不好,这让山民心中不忿,最终导致他们回归山林。另一种是对待山民太好了,好的已经凌驾于当地汉人之上,只要是汉人和山民冲突,官府一定会判是汉人的错,生怕山民造反,再返回山林,影响他们的政绩,被朝廷罢官。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山民欲壑难填,终引起大乱,烧杀抢掠一番,又跑回了山林。
  “我们应该先招降那些山民,只要将山民安抚住,那些反贼便如无水之鱼,要抓要杀,并不困难。”
  罗信看着何心隐笃定的神色,却是叹息了一声道:“速度太慢了啊!”
  何心隐点点头道:“这必须是一个慢功夫,记不得。反贼和山民都在枪山下的百姓,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朝廷。所以他们很容易就勾结在一起。
  但是,山民和张道源他们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就拿朝廷来说吧,可是招降山民,但是却绝对不会招降张道源。
  所以,反贼和山民也只是因为共同的敌人而结盟,双方之间也必然有着矛盾。山民平时的生活主药依靠两个方面,一个是打猎,一个是种植。不要惊奇,他们在山上也会寻找一些适合种植的山谷耕种,而且已经渐渐地成为了山民依赖的主要食源。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没有时间
  如今因为胡大人带兵进山剿匪,最终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也让那些山民无法耕种,而且胡大人也杀了很多山民,毁坏了无数的庄家,让那些山民一年的收成没有了,那些山民来年要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了。他们是恨朝廷大军,但是也会恨张道源和白莲教,如果不是他们将朝廷大军引进了山林,他们怎么会遭受此难?
  只要大人很招降他们,让他们相信,你可以给他们带来富足的生活,便一定能够将他们招降。”
  “一旦招降了他们,那些山民将不会再和反贼联合,如此他们就像离水之鱼,再也没有了帮他们通风报信的耳目,也没有了援军,主动权便会掌握在我们手中。”
  罗信陷入沉思,何心隐看着罗信,神色认真地说道:“按照我的计划,一定可以消灭张道源和白莲教,而且还能够解决一直令朝廷头疼的山民问题。只是,我希望你不要为了围剿白莲教和张道源,才暂时招降山民,只是你的权宜之计。我希望你能够真诚对待那些山民,只有你真诚相待,才能够换来他们真心,否则终有一日,他们又会返回山林。”
  “这不是是否诚心的问题!”罗信叹息了一声道:“我承认,在某些地方,朝廷的官员对山民欺压凌辱,导致已经下山的山民又回归了山林。但是,更多的却是朝廷对山民太好了,凡是山民和汉人冲突,都是汉人的错。甚至山民杀了汉人,官府都能够不了了之。
  正所谓,若想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那些山民招惹出,即便是当地官府也压不住的事情,被官府抓捕,不得不返回山林。
  难道那些官员对山民还不够诚心吗?”
  何心隐闻听,不由皱起了眉头,他游历天下,自然知道罗信口中说的事情都是真的。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
  “对山民歧视,和对山民太好,这都是在走极端,不知中庸。而应该是将山民和汉人一视同仁。
  但是,人的观点是不同的,哪怕我们是一视同仁,往往人都是看利益的,山民会觉得他们被歧视了。所以,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因为改变一个人观点都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有可能是一辈子都改变不了一个人的观点,更何况是一群人的观点?
  但是……
  我没有那个时间!”
  “没有时间?”何心隐诧异地望着罗信道:“任何战争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更何况广东江西这种山林中的山民?
  他们就是历史上的百越,当年始皇帝都兵败于此,浪费点儿时间又算什么?”
  “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我如今的处境。”
  “你又怎么了?如今你屡立大功,又有什么危险的处境?”
  罗信便苦笑道:“这还不是你们心学的带头人徐阶,他一直在寻找我的把柄……”
  罗信也没有避讳,将自己的处境和何心隐说了一遍。何心隐脸色铁青,破口大骂:
  “徐阶老儿,不是东西。”
  罗信默然,半响,何心隐道:“那你准备如何?”
  “先去看看吧。不过,眼下却不能够走,好等到白莲教和张道源的暗子都拔出来再走,希望胡宗宪能够早点儿苏醒过来。”
  “你估计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起事?”
  “也就这两天吧,估计那些暗子也就收到了胡宗宪大败的消息,这是他们起事的最好时机。对了,何大哥,你有没有什么人给我推荐一下,待我离开苏州,前往江西的时候,总要留一个有能力,又信得过的人,坐镇苏州。”
  “你不是招揽了郑若曾吗?”
  “你认识郑若曾?”
  “别看他在南京只是一个芝麻官,但是这个人有大才,而且也曾经帮过胡宗宪,做过他的幕僚。”
  罗信点点头道:“但是一个人忙不过来啊,他还有一堆事要做,我最起码也要给他找个帮手。而且,我也需要几个帮手。”
  罗信坐在那里思索,如今诸大绶已经是湖广总督。徐时行总领北方互市,张洵和刘文秀一个在吏部,一个在兵部任郎中。自己的小叔罗智和周玉在南京任侍郎,将云知秋和陶兴彦调来吧,此战之后,也给他们两个的提升搭一把梯子。
  罗信征调这两个人,所给的官职也不过是从四品,这个职位知道通过高拱,便可以定下来,所以罗信也没有避讳何心隐,而是当着何心隐的面,给高拱写了一封信,然后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然后将信中内容告知了何心隐道:
  “我只是想在我前往江西的时候,有两个信得过的人坐镇这里,最起码不会短缺了我的粮草,到时候没有被张道源打死,反而被饿死。”
  何心隐坐在那里运了半天气,最后道:“我也写封信。”
  罗信便笑了,他知道何心隐一定是给王畿写信,有王畿出面,徐阶应该不会阻拦云知秋和陶兴彦两个人调职。就算是想要阻拦,此时的徐阶面对心学,已经有心无力了。他的实力现在越来越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