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北京美丽(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47

  距离成功最近的大概是一个姓刘的投资人,对星辰的概念和创意非常赞同,也感兴趣。可他同样卡在了投资额上,他只肯出900万,占10%的股份。
  纪星没办法答应。或许她那时还不服气,认为她们有技术,有人员,还将出大部分的力气。而对方只出钱,而且是预定额不到一半的钱,就占掉那么多的股份,凭什么。
  对方似乎看出她的想法,在谈判破裂的时候,讽刺道:“你太天真。这社会上有技术有本事的人多了,有闲钱的却不多,有闲钱却还愿意投资你这种实际产品都没有的,就更少了。你们这种公司每年要冒出无数个,也就是些有钱人拿来投投钱赌赌运气罢了”
  这话耳光一样火辣辣打在纪星脸上,比第一次的羞辱更甚。因为谈判途中两人还曾一起对星辰的未来进行过展望,相谈甚欢。不料谈判破裂就如此冷嘲热讽,实在叫人跌破眼镜。
  纪星直接把那人拉黑了,气了好久。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现实摆在眼前。眼看公司将因设备不到位而停摆,纪星渐渐焦急了,走投无路之下,她忽然想起了肖亦骁和中衡投资。
  中衡投资在业内一直以靠谱、有远见而出名。
  她和肖亦骁只是打过一次照面而已,直接去找未免唐突。
  她着实进行了一番心理斗争,后来挨不过现实的困窘,厚着脸皮去了。
  她没预约,秘书说这样是没法见到肖总的。她拉下面子再三恳求,又说自己见过肖总,可都没用。
  她耷拉着肩膀,垂头丧气地走出写字楼。
  可走到门口,想着公司里里外外的人都等着投资呢,心一狠,就干脆坐在停车场出口处等。
  每当有车出去,她便瞪大眼睛看,判断着哪辆车可能是肖亦骁的,后座坐了人没有。
  她在寒风中等了不知多久,等到天都黑了,她开始怀疑肖亦骁是否已经在哪辆车里走了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奔驰行驶过来。
  那种级别,一定是公司老总的车。
  前排坐着司机,后排的人看不太清。纪星眯着眼睛打量,忽然,后排的人手机亮了一下,灯光反射在他脸上。正是肖亦骁。
  纪星立刻拦上去。
  司机停下车,奇怪地探出头来:“你干嘛啊?”
  “我找肖总!”纪星大声道,跑去车后座。
  车窗落下来了,肖亦骁对她有丝印象,因而态度比较客气:“有事?”
  “我听说肖总是投资公司的,所以送一下资料。”纪星简短说明来意,立刻把文件夹递交给他。她还想说什么,后头有车来了,她笑道,“希望肖总有时间能看看。里边有我的联系方式。”
  肖亦骁微笑:“好的。”
  玻璃升上去了。纪星望着车离开,满心的希望。直到一阵风涌来,她冷得打了个寒颤,赶紧搓搓冰冷的手,离开了。
  肖亦骁升上窗子,随手把资料扔一旁。他对曾荻印象不佳,因而对纪星也不看好,留了联系方式?什么联系方式?呵。
  下车时他也没管,扔那份文件躺在座位上,黑色的夹子和坐垫融为一体。
  直到三天后,他无意间发现车上一本文件,随手拿起来掀开看里头的内容,看着看着,眉毛挑起来。
  他一页页认真看了,又把光盘里头的模拟视频看了一遍之后,拿起手机拨了韩廷的电话。
  响了几声,那头接起来:“喂?”
  “嘛呢?”肖亦骁翻着文件纸,问。
  现在是工作时间,他问了句废话。所以韩廷说:“睡觉呢。”
  肖亦骁哈哈笑。
  韩廷:“有事儿别绕弯子。”
  “这回你得好好谢谢我了。”肖亦骁说。
  ……
  三天都没有回应,纪星以为没有结果了。
  可第四天的时候,肖亦骁加了她好友,他说他对这个项目没兴趣,但他一个朋友觉得还不错,可以聊聊,并把名片推送了过来。
  对方的头像是一张黑色方块,名字是ht。
  纪星加了对方,把星辰科技的简介发过去,问他是否感兴趣。
  很快收到回复,ht:“你电话多少?”
  纪星立刻发过去一串号码。
  下一秒,电话就拨过来了。
  纪星接起来:“你好?”
  “你好。”是位男士,嗓音低醇,礼貌却又直接,说,“明天上午11点,有时间面谈吗?”
  纪星愣了一下,忙说:“可以。”
  “好。”他报了一串地址,顿了一秒,问,“记得住吗?”
  她点头:“记得住。呃,请问您怎么称呼?”
  “我姓韩。”他说,“明天见。”
  纪星放下电话,才发现跟肖亦骁的对话框里有条信息没查阅,点开一下,
  ht的名片下,附加了一句:“就那天坐你右手边儿那位。”
第14章
  韩廷在电话里念的地址是东四十条附近某写字楼4501室。
  纪星起先下错了电梯,在42层就跑了出去。她无意间闯进办公区,目光所及之处是偌大的玻璃窗,整齐划一的办公桌转椅,埋头工作的年轻人,茂盛的绿色植物,她恍然间回到了当初上班的时候。
  她折返进已经空掉的电梯,这才注意到电梯壁上写着32-45层:东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厦的办公区也才两层而已。
  到了45层,风景与楼下完全不同。没了员工办公区,只有一块开阔的公共区域,一边摆放着桌椅和绿植,另一边是一面巨大的书架,放满了东扬医疗的各种获奖证书和奖杯。
  公共区域一头是秘书间和总裁办公室,另一头隔着磨砂的玻璃门,看不清里头,可能是会议室。
  秘书:“是纪小姐吗?”
  “是。”
  “韩总在开会。会议延迟了一会儿。请先进去等一会儿。”
  纪星进去,秘书关上了门。
  办公室很大,室内陈设分办公区与中心区两块;办公区摆着办公桌,办公椅,沙发,书架,风格并不奢华,更不奢靡。设计简洁大气,却又看着价值不菲,静静彰显着这间办公室主人的品味和个性。低调,暗藏锋芒。
  中心区则随性洒脱些,一张宽大的长方形桌子,四周没有椅子。可以想见房间主人站在桌旁,带着一群人围着满桌的图纸写写画画讨论要事的样子。桌旁的墙上贴着一些纸张,或是思维图,或是草稿图。看着异常狂放潇洒。
  若说这办公室哪里最妙,大概是东面一整面的落地玻璃窗,窗外是无尽的蓝天和阳光。
  纪星不禁走过去窗边往外看。三月中旬正值初春,恰是北京焕发新生的季节。城市洗去了冬季灰蒙蒙的气氛,四方纵横的巷子里柳条抽芽,隐约透出一抹抹嫩嫩的新绿;白的粉的梨花桃花点缀其中,高楼矮墙之间一派清新。
  “风景不错?”身后忽传来男人的声音,办公室门随即合上。
  纪星立刻回头,韩廷一身西装走进来,手摁在领带上轻轻拉了一下。他下颌稍稍绷着,脸色不大好看,像是刚开了场不太舒心的会议。但看向她时,脸色已恢复正常,冲她微点头示了下意,
  纪星微笑道:“再过十几天,树都绿了,风景应该更好。”
  韩廷走到办公桌前坐下,解开西装扣子,看向她,礼貌一笑,开门见山道:“怎么会想出来单干?”
  纪星眼珠一转,说了个很高大上的理由:“跟公司理念不合。”
  韩廷:“哦?”
  纪星见过他几次,是以并不紧张,很快开始推销自己的观点:“广厦主要是做医疗机器人和大数据,着手于大层面的东西。这非常依赖企业自身的文化、资金、科研、决策和历史基础。”
  韩廷见缝插针道:“你是说广厦没有这些基础。”
  “……”她下一句话原是想奉承东扬的DOCTOR
CLOUD。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是。广厦做得很好。但我觉得小公司小企业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集中在基础性细节化的东西上会更有效果。”她这回小心斟酌用词了,说,“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医疗器械的私人化与定制化,细节上的东西,就像日本的工匠精神,从小处做好。现在制造业内,从小处着手的概念和理念很少被重视,但这些恰恰是工业制造的基石。”
  韩廷听着笑了一下,意味不明。
  “星辰的主研方向是增材制造,就是俗称的3D打印。当然,很多之前出现过的创业公司都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但我们的项目与众不同。医疗是我们选择的方向,也是正确的方向。人类工业制造业从两百多年前发展到现代,每隔数十年便有一波新浪潮,我觉得下一波浪潮除了AI,便是医疗。”
  纪星这番说辞相当冠冕堂皇。说不上唬人。只不过,谈生意么,自然要把自己包装得高大上一些,多赢得一些筹码。不都说了吗,对客户,怎么简单明了怎么说;对投资人,怎么复杂难懂怎么讲。
  她说话的时候,韩廷偶尔和她对视,偶尔移开看一眼窗外,眼神相当随意,似乎在思考判断什么,但又似乎只是在听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