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穿越的道观(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72

  嬴政迫不及待的问。
  “已经炼成”
  曹易回答。
  “好”
  嬴政脸上隐隐的担忧一扫而空。
  “不过先要建一座祭坛。”
  曹易补充。
  “这是为何?莫非道长”
  嬴政还以为曹易在弄什么虚礼,面露疑惑。
  曹易朝身后看了一眼。
  嬴政立刻了然,冷声道:“尔等退下”
  李斯拱拱手,带着一帮文臣武将退了下去。
  曹易这才压低声音说:“名为祭坛,实为逆天夺命之阵法,服药之后,阵在人在,阵亡人亡。”
  嬴政神色一震,说:“既然如此重要,不如新觅一处,凿地成宫。”
  曹易摇头:“不必如此麻烦,祭坛建成之时,会自动下沉十丈。”
  “如此,朕就安心了”
  嬴政神色缓了下来。
  “不过还是要打着封禅的旗号,在上面再立一座,以免将来科技昌明之时,生出什么变故。”
  曹易补充道。
  嬴政颔首,看过未来的他,知道未来的科技是多么的厉害,炸毁区区一个泰山顶部,不是什么难事。
第79章
死期将至
  “贫道还有一事”
  曹易没有直接说出来。
  “道长但说无妨,朕无有不允。”
  嬴政巴不得曹易有事让自己帮忙。
  身为统御天下的皇帝,欠了一个人天大的人情,不做点什么,他总觉得不舒服。
  “项羽”
  曹易吐出两个字,同时看着嬴政的表情变化。
  果然,嬴政听到项羽这两个字,原本平静的脸上多了一层阴云。
  “项羽是不出世的战争天才,陛下开疆拓土,少不了这样的人。”
  曹易劝说。
  嬴政绷紧的脸,微微松动了一些,为了天下,委屈自己的事情,他不是没干过,当年伐楚,他轻信李信的狂言,只派了二十万人,结果大败而回,事后为了表示诚意,放下身段亲自驾车,去请老将王翦出马,终于伐楚成功。
  “陛下看过历史,当知这天下有多大,各地的差异有多大,光一个南方湿热之地,不知要填多少万的人命。”
  曹易又加了一个砝码。
  这不是无的放矢,当年的元朝何其强大,几次攻打后世越南一带的陈朝都惨败而回,还不是败给了恶劣的气候和地形。
  嬴政终于动容:“道长言之有理,两千年历史,无数战役,败在气候,败在水土不服、败在地形上的军队、大国,不知凡几,现在我大秦虽然占尽优势,可天下毕竟太大,太复杂。项羽这样的人,对朕来说越多越好。”
  见嬴政被说服,曹易又说了一件事:“第二件事,封邦建国”
  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
  这次嬴政只是沉思了一阵,便点了头。
  看过历史的他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封邦建国的办法,把基础先打下来。
  “贫道要说的就这些”
  曹易说完,不再言语。
  “道长为他人谋划,为朕谋划,却丝毫不为自己,真国士也。”
  嬴政感叹。
  曹易只是笑笑。
  嬴政扫了一眼远处的项羽和文武大臣,高声道:“尔等过来”
  项羽和一众大臣走了过来。
  嬴政目光在项羽脸上徘徊了一阵,说:“朕本想杀你”
  “羽原本也有此意”
  项羽毫不畏惧的与嬴政对视。
  “放肆”
  “大胆”
  ……
  李斯、文武大臣、儒生博士们纷纷出言呵斥。
  嬴政一个冷冽的眼神看过去,现场立时鸦雀无声。
  沉默半响,嬴政道:“朕念你是不出世的将才,留你一命,为朕开疆拓土,功成之后,朕可以让你觅一肥沃之地,建立楚国。”
  这话一出,文武大臣变色。
  李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陛下,废分封,立郡县是国策,诸侯混战数百年的事,不能再重演了。”
  其他文武大臣,特别是宗室出身的大臣反对更是激烈,他们什么都没捞到,凭什么这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项羽得到一个封邦建国的许诺。
  儒生博士们则个个面露喜色,崇尚复古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分封了。当年李斯提出立郡县废分封的时候,属他们反对的最凶。
  嬴政向来是个独断的人,主意已定,根本不理睬众人,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项羽:“朕给了,你敢要嘛?”
  项羽立刻就感受周围好似利剑一样的目光,不过他一点也不在意,迎着嬴政的目光,毫不怯场的道:“有何不敢”
  嬴政点点头,目光投向众人:“朕意欲恢复分封制,赏赐有功之人。”
  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原本反对的声音一下子没了,特别是宗室出身的大臣,恢复分封制,他们得到的便宜最大。
  “无功之人,哪怕是朕的儿子,也没有资格分封。”
  嬴政又补充了一句。
  只有少部分宗室出身的大臣脸色变得不好看,大秦可是尚武的国家,大部分宗室出身的大臣都有军功在身。
  “分封的事,容后再说,时间不早了,登山。”
  嬴政说完,径直朝上山的入口处走去。
  曹易和一众大臣走在后面。
  走了大概一百步的样子,嬴政停下脚步,回头说:“道长与朕并行”
  众臣哗然,几百年一次的封禅大典,还是和陛下并行,彪炳史册的荣耀居然落在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方士身上。
  曹易却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紧不慢的走了过去。
  “道长可曾读过《管子·封禅篇》?”
  曹易还没走到近前,就听到嬴政问。
  “没读过”
  曹易摇头。
  “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最后一个是周成王,距今已有八百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