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76


鄂氏接过来把玩了片刻,递给秋菊,一面搭着韩稷的手往屋里走,一面说道:“这么大的太阳,也不知道你们跑出去做甚?一个是打小就身子不利索的,一个是胖到坐着不动都能汗流不止的,万一中了暑气,回头就折腾得人不安生了。”
韩稷笑道:“这点太阳不妨事,我带了有仁丹。”他拍拍荷包。
鄂氏一面吃茶,一面轻瞪了他一眼,才算是放过。
放了茶碗,她又正色道:“我方才听丫头们说,外头如今尽是西北的传闻,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兵部和你父亲也都没消息过来?”
韩稷漫不经心地戳着韩耘肩窝上的肉,说道:“外头都是瞎传,母亲不必在意。”
“瞎传?”鄂氏没好气,“都传到我这儿来了,还是瞎传?你老实告诉我,你父亲是不是有信给你?”
韩耘被戳得痒起来,停住偷吃盘子里的麻糖,缩起颈根儿。
韩稷一手撑着额,一手又去戳他的颈窝,隔了小片刻,才漫不经心说道:“前些日子是来了信,不过说的都是中军营的事,没提到家里,我就没给母亲呈过来了。”说罢又去戳韩耘肥腰上的肉圈儿,十分好玩的样子。
“别戳我了!”
韩耘被戳得痒痒极了,终于不耐烦,叉腰吼道:“想戳你就自己长肉去!”
鄂氏将聒噪的他捞到身侧,皱眉望着韩稷:“真是越大越不懂事了,纵使说的是公事,可这后宅里还有个老太太,你父亲来了信,好歹也告诉咱们一声儿,省得老人家惦记。回头你赶紧去后院里请个安,跟她报声平安。”
说完放开韩耘,又倒提着扇柄敲了下韩稷脑门,说道:“这要让你父亲知道,能没顿好罚才怪!”
韩稷从进门到现在一直都是副懒洋洋漫不经心的模样,听到这里,那半垂的目光却是忽然微黯了起来。他坐直身,抬眼看了看鄂氏,目光落到她一脸的凝重上,语气也不觉乖顺下来:“是儿子的错,下回不敢了。”
鄂氏望着他,轻嗔道:“快去吧,耘哥儿也把你的弹弓给老太太瞧瞧。”
韩耘不乐意:“大哥他老戳我的肉肉!”
鄂氏无语地:“你别偷吃糖不就行了?”
兄弟俩终于前后脚出了门。
鄂氏直到目送着他们出了院门,才又缓缓收回目光,抬眼望着秋菊:“宁嬷嬷呢?”
宁嬷嬷是个五旬出头的妇人,略瘦的身材,法令纹略深,嘴角微微上翘,但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纹路仍有些明显。但她衣着是素净的,浑身上下只有腕上套着两只翠玉镯子,髻上插着几根银簪,行动很轻缓,眼神也温和,于是倒使她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鄂氏问完话不久,她就到正房来了,进门给鄂氏请了安,便就应鄂氏的示意在她脚畔的杌子上坐下。
鄂氏的娘家不在京师,她是开国之后才嫁的魏国公,魏国公成亲时已经二十三了,年少的时候随着老魏国公南征北战,无暇顾及婚事,后来军队打到洛阳,陈王与周高祖会师后曾在洛阳滞留了有大半年,老魏国公才为儿子与当地望族家的小姐订了婚事。
大周定国时老魏国公因战伤已有些不支,临终前便就作主让他们完了婚。宁嬷嬷是鄂氏的乳母,幼年也是从京师逃出去的,便就应鄂父所嘱陪着鄂氏一起到了韩家。
鄂氏挥退了丫鬟,望着宁嬷嬷道:“你去查查这些日子,大爷究竟在做些什么?”
宁嬷嬷抬头:“出什么事了?”
鄂氏默了默,抬眼道:“没有出什么事,但是我感觉他有事瞒着我。
第212章
这药
“年前在凤翔楼看戏那回,我就隐隐起了疑惑,因为他让我那么做,很像是在做给楚王看,但他偏说只是为了让我去散心。此外国公爷前些日子明明捎了信回来,他居然连我和老太太也没告诉,如果不是有事瞒我,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宁嬷嬷微顿,静望着她。
她眉头深深地拧着,站起来,走到窗前止步,喃喃道:“你说他有没有可能知道那件事了?”
“太太。”宁嬷嬷站起来,走到她身后,“这怎么可能呢?除了您和国公爷,是没有人可能知道这件事情的。您忘了,国公爷连您都一直瞒着,以为您也一样不知道,天底下已经没有人知道真相了,只要国公爷不说,您不说,大爷是绝不会知道的。”
“可如果国公爷告诉他了呢?”鄂氏转过身,逆光下她的眸子幽暗深沉,让人一望难以见底。
“不可能。”宁嬷嬷笃定地道,“国公爷既然在乎大爷,他就绝不会把真相告诉他,因为只要他透露出来一点风声,不但会害死大爷,还会把整个韩家里外九族都牵进去。现如今皇上被内阁与勋贵们钳制得缚手缚脚,正没处下手行那杀鸡儆猴之策,国公爷怎么会这么做?”
鄂氏望了她片刻,紧拧的眉头才总算松开了些。
她顺势在帘栊下躺椅上坐下来,定定望了前方片刻,幽幽道:“总而言之,世子之位一日不定下来,我一日也不会安心,我给他生生养了十四年的儿子,十几年无怨无悔,可他难道还要让本该属于耘儿的世子之位也转手送给他吗?”
说到这里,她又忽地站起来,走到里屋取出个两寸来长的小瓷瓶,目光灼灼望着宁嬷嬷,“又到中旬了,你这就把这个月的药给他送过去,让他当着你的面服下!”说罢她找开瓶盖,倒出十几粒黄豆大的药丸,递到她手里。
宁嬷嬷点点头,静默着出了门。
鄂氏等她消失在门外,垂头望着手上瓷瓶,双手忽然有些颤抖,而那双原本忿恨不甘的眼眸里,也隐隐升上几分痛色。
韩稷打从后院里回来,便直接进了书房。
辛乙随后跟进来道:“现在满城都已经是东辽的消息,相信传到皇帝耳里已不需要多久了。”
“顶多一日。”韩稷稳坐在书案后,扬起唇来:“你以为锦衣司的人是吃干饭的吗?”
辛乙微笑,又道:“少主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地动天惊,眼下虽然才初见眉目,但相信司空去了西北之后,很快又会有好消息来的。再者咱们的人在赦造辽王府的时候就已经潜入队伍去了西北,有这两年的经营,要想往东辽境内塞个眼线进去,并不那么艰难。”
“就看司空他们的了。”韩稷捏着下巴抬眼望着窗外,扬起两道长眉来。
窗外小厮们在摘葡萄。
天井里种着好几株韩耘手臂那么粗的葡萄藤,都是小时候魏国公带着韩稷亲手种下的,现如今搭起的棚架占了天井一半的面积,而且整个棚架已经被大串的葡萄压得有些下塌,为了避免意外,又为了不让啄食的雀鸟们弄脏了院子,现在辛乙正指挥着小厮们收摘。
辛乙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只见小厮们尽顾着偷吃,遂走到窗边吆喝道:“快些摘了,摘完之后留出两筐来送到老太太屋里及太太屋里,再留下三筐来予大爷送人,余下的大伙便分了它。”
小厮闻言,立时从棚子底下探出头来:“大爷二爷不吃么?”
辛乙道:“大爷肠胃不耐酸,二爷要减肥。”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那就也留一筐给二爷。”
反正多的是。
小厮们高兴起来,手脚比先前麻利了两倍还不止。大爷院里这几株葡萄是当年魏国公从西域带回来的种,每年结出来的果子比鹌鹑蛋还要大,而且还甜蜜多汁,整个府里就只有大爷这里有,他们怎么会不高兴?
辛乙走回来,说道:“宫里头最近倒是平静。”
韩稷站起来,负手踱出门槛:“皇后因着安宁侯丢了这么大个脸,皇帝也跟着没脸,淑妃就是心下暗爽,也定不会在这种时候去触皇帝的霉头,不消停点还能怎么着?我看皇后迟早被这个安宁侯拖累,现在就看郑王能不能顶得住了。”
走到廊下,一见穿堂处走进来的那人,他眸色倏地黯下,转瞬又恢复了温度,微笑示意辛乙迎上去。
宁嬷嬷进到颐风堂来,一眼便见到满院子人热火朝天地摘葡萄。
“哟,看来奴婢来的巧,这也是有口福了!”
她顺着庑廊往韩稷处走,一面冲迎上来的辛乙微微笑道。
抱着臂的韩稷闻言放下手来,“自是少不了嬷嬷那一份。”
宁嬷嬷到了面前,凝望他道:“奴婢玩笑话而已,倒是大爷您脾胃弱,得少吃这些生冷物儿。”
韩稷颌首:“我记着呢,不敢吃。”
宁嬷嬷笑了笑,遂从袖子里把包住的那十几粒药拿出来,拣了三颗,从旁接了小厮们奉来的茶,递了予他道:“太太命我来送这个月的药,大爷快服了它,太医交代过,时间上可乱不得一点的,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韩稷挑眉接过,不假思索拍入口里,接过茶来喝了两口。
宁嬷嬷望见他喉头滚动,遂笑着接过茶碗:“明儿太太要去上香,奴婢还得回去准备准备,先告退了。”
韩稷叫住她:“嬷嬷带些葡萄回去。”说着让小厮拎了一竹篮萄萄过来,交给她。
宁嬷嬷笑了笑,倒是也没推辞,道了声谢便就接了过来。
等到门口再也看不见她的影子,韩稷才背转身,把嘴一张,将裹在舌底的那三颗药吐出来,顺手掷在院角的香樟树下。
辛乙走过来,望了望那棵一抱粗、但是在这绿意盎然的季节却显出一派枯黄萎蘼之态的香樟树,叹息道:“去年到今年这坑里都死了三棵这么粗的树了,爷下回也该换个地方丢一丢。”
韩稷扬起一侧唇角,挑眉道:“要不下回我就直进丢进她茶碗里。”
说完转身进了门。
辛乙望着他的背影,也挑了挑眉,伸脚碾了碾,将那三颗药碾进了泥土下。
宁嬷嬷回到正房,鄂氏坐在榻沿上沉思。
见得她回来,遂放了手上帐册,问道:“可曾吃了?”
宁嬷嬷点点头,依旧在杌子上坐下来,说道:“眼见着他吃的,不会有假。”
说完她顿了顿,却是又凝眉道:“不过,有件事奴婢却是觉得奇怪,大爷从胎里服药至如今,虽说剂量小,可十余年下来对身子骨无论如何都会有影响,而大爷如今除了面色苍白些,近年来犯病的次数倒也少了,那会儿在春闱上带了那么多日兵,也没见垮下来,太太不觉得奇怪么?”
鄂氏微怔,也蹙了眉:“你在怀疑什么?”
宁嬷嬷迟疑了片刻,说道:“我也说不好,但我就是觉得大爷的模样瞧着像是病好了些似的。莫不是他私下里又在服什么解毒之药?”
“这不可能,”鄂氏想也不想地摇头,“府里传医都得经过我,而且他这些年除了这个病,也没有什么别的病症,如今都知道他这毒是胎里带下来的,再说他若有暗中服药或传医,颐风堂的人怎么会不来报我?”
宁嬷嬷点头:“我就是觉得奇怪在这儿。颐风堂那么多咱们的人,不可能没有一个人察觉。而且这种毒基本上也是无药可解的。”说完她自嘲地摇摇头,又说道:“兴许是我想多了,毕竟奴婢不通医术,大爷究竟病得什么样子,肉眼也是看不出来。”
沉思中的鄂氏嗯了声,摇起扇子来。
傍晚前葡萄便全摘完了,数了数,竟然有一十八筐之多,韩稷留下八筐,剩下十筐便让辛乙拿去分给众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