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476


这之中坐在左首最后的宋寰却有些心不在焉。
事实上他心不焉已经有好些日子,打从那日早朝突生变故之后,他这一颗心便七上八下地吊着,而除了忐忑之外,他又还有些焦虑,——他没法儿不焦虑,官仓的事出得太巧了,早朝上楚王提出的悬赏方案也太完善了,让人不能不怀疑他竟是提早有了准备。
如果说他的确是有了准备,那么很可能他就已经猜到前去乾清宫进言任命庞定北的人是他,毕竟当日他走的是正常途径入宫,事情到了那步,作为在宫里有着那么多暗线的楚王,要查到他头上并不难。
楚王既然有了对策,那就一定也会对他的横插一杠怀恨在心。
他并不在乎被楚王惦记,他懊恼的是他连沈宓的汗毛都没伤着把自己给拖累了进去。如今悬赏到最后还真让人捉到了嫌犯——不管这嫌犯是不是真的,也不管是谁安排的,总归那庞定北是不可能再被提上来了,他觉得自己竟活脱脱成了个小丑!
看着不远处与周盂德等人谈笑风生的沈宓,他咬紧牙关,就连手上握着的笔也无法握平了。
“宋大人,外头有人求见。”
忽然间,门外有衙吏进来禀道。
会直接找上门来的,自然不会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这个时候,他真是谁也不想见!他拧着眉,低头写了两个字:“没见我正忙着吗?”
衙吏顿了下,忽而看了看四下,然后从袖口里抽了个两寸见长的牌子放在他笔尖前。
牌子是赤铜所制,上头顶中刻着个“郑”字。字的周围又盘着条蛟龙,突起的地方光可鉴人。
宋寰看到这牌子,立即吓了一跳。往衙吏望去,衙吏小声道:“端敬殿的于英于公公求见大人。”
事实上,宋寰对于皇后或者说郑王可能会来寻自己并不那么意外,毕竟他做了件对他们而言多么有帮助的事。
可是随着后来事情变化,他也不再认为他还跟他们有什么关系,皇后与郑王的关系他是知道的,如今郑王未成气侯,权势人脉都掌握在皇后手上,眼下来寻他的虽是郑王的人而非皇后,但他可不认为这有什么区别!
郑王让人来找他,是做什么呢?他下意识地往沈宓处看了看,他们仍然还在谈论着什么。
“大人,于公公还在外头等着呢。”衙吏催道。
宋寰咬了咬牙,使了个眼色给他,等他出了门,自己又提笔写了两行字,才又慢吞吞地起身出门来。
大伙都忙着各自的事,倒是都没曾注意上他。
到了门外甬道上,先前那衙吏便就在竹林后冲他招手,顺步走过去,果然见着林下站着一老一少两名太监,老的那个正是郑王身边的总管于英。
“宋大人。”一见面,于英便朝他拱了拱手,“在下冒昧来访,打扰了大人公务,还望见谅。”
宋寰并不知道他来意如何,只得一面谦辞着,一面打量着他。
于英道:“此处人来人往,在下多留恐为大人带来不便,我就长话短说了。小的这里有封王爷写给大人的致谢书,着我当面交给大人,还请大人过目。”说罢,从怀里取出封信来,双手奉到他面前。
宋寰犹疑着接过,打开看起来。片刻,他两眼忽生惊色,望着于英:“王爷让我去寻柳大人?”
于英凝望他:“数日前大人在乾清宫内与皇上说了些什么我们王爷虽然不知,但是却十分钦佩大人的眼光,大人既然觉得庞世子担任这五城营总指挥极为合适,又已然劝动了皇上,柳阁老也是皇上亲信,相信大人往柳府那么一走,这五城营总指挥的交椅最终还是会落到庞世子手上。
“大人克己奉公,一心为朝廷着想,我们王爷也十分期盼庞世子能接替安宁侯将五城营治理得井井有条,以维护天子脚下的稳定,大家的出发点虽不同,但目的却都一样,既如此,大人何不再努一努力,替皇上,也是替朝廷了却这桩心事呢?”
第267章
诱饵?
宋寰盯着于英这张脸,竟是半日也说不出话来。
这番话虽然说的冠冕堂皇,可句句里头却透着把他当成自己人的意思,从本心上说,他倒是不排斥归附于郑王这边,毕竟眼下支持皇后的朝臣还是居多,楚王虽已开府,可以经营自己的人脉,但郑王也已经十四,到明年便可出来,到时候谁强谁弱还不一定。
而郑王有皇后为后盾,显然成算又更大上一层,皇后入主后宫十年,曾在东宫时就有了自己的后戚势力,之后虽然太子被废时相关人员一概被撸,但虎死不倒威,只要假以时日,她仍然可以替郑王培养起自己的力量。
宋家几兄弟里,除了老大宋宸在外任了个巡抚,便再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官位,可宋宸也已经快六十,过不了几年也要致仕,那时候宋家就真正式微了。
就算后辈里也有强的,到底与他干系也远了,他的儿子才九岁,要入仕起码还得十来年,可他等得了十来年么?更何况初入官场也并不见得就会从此平步青云。
所以,从他前去寻皇帝之前,他内心里便已隐隐有了往宫里靠的准备,只是并没到非这么做的那一步,他也并不想做得那么明显。
眼下郑王让于英找到他,这就等于是已经在向他伸出手来了,他答应了,从此便算是皇后党的人,他若不答应——能容得他不答应么?从设计暗算沈宓开始,他就已经同时得罪上了楚王,若是他这计划成功倒也罢了,可如今偏偏没成!
他忽然觉得当初给沈宓下的套,眼下又反过来套到了自己头上,他曾想让沈宓被逼得走投无路,但眼下为难的那个却是他自己!虽然并不至于到走投无路的那步,可终究他若是不想面对楚王党的打压和针对,就只能接受郑王的吩咐!
从龙之功这种事,他当真没曾认真想过。
但是眼下,他要答应吗?
准确地说,他应该这么样轻易地答应吗?
他望着于英,沉默了足足半晌。
于英道:“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他将手上信纸缓缓地折起来,塞入袖口,凝望着他,说道:“既是王爷替朝廷忧心,在下又焉有不从之理?只是在下一个四品官而已,而柳大人身为当朝阁老,又是天子近臣,在下唯恐身份低微,办不好这差事。”
于英拢手望着他,半日道:“大人只要用心办事,还怕得不到重用?娘娘和王爷欣赏的都是会办事的人,像大人这样的人材,娘娘正恨不得多往上推举几个,我看大人,委实是过于忧虑了。”
宋寰却仍然还是没有立刻答应。他拢首望了地下片刻,拱手道:“承蒙娘娘及王爷厚爱,在下荣幸万分。不过在下与柳亚泽大人并无过密交情,内阁诸阁老等人又不肯表态,恐怕一时难成。还请给点时间容在下考虑考虑。”
于英眉头微蹙了蹙,“不知大人需要多长时间考虑?咱们最多能够用来行动的,可只有三天。”
宋寰想了想,说道:“最迟明日,我给公公答复。”
于英望着他,抬起手来,缓缓道:“既如此,我就不多呆了,明日此时,我来听大人回复。”
“请。”宋寰目送他转身。
竹叶在头上悉悉索索地,于这乱声中略站了片刻,宋寰才又回得公事房来。
沈观裕出了宫后便就拿着两份公文去了内阁。
首辅诸志飞正在品茶阅卷,见得他来随即招手请坐。
沈观裕呈了公文,然后含笑打量这室内,说道:“阁老这雅室虽小,但书墨飘香,着实非凡。”
诸志飞笑道:“你又不是头一回上老夫这里来,如何这般熬有介事?老夫这斗室便是书墨再多,恐也不及百年世家出身的你风雅之其一罢?”说罢哈哈大笑,伸手挪过书案上原先自己那碗茶来。
沈观裕微笑:“只可惜下官未能修得家族精髓,如今也沦为俗人一个。”
文人间大多都这般相互吹捧,诸志飞倒也不十分在意。他与沈观裕之间其实也有几分微妙,沈观裕是前朝首辅,而他是当朝首辅,沈观裕在前朝一手遮天的时候,他不过是隐居山野名不见经传的居士,而如今世事变幻,曾经的隐士变成了权倾朝野的首辅,而当年的权臣又成了他治下的下官。
纵然明面上没有言论入耳,可朝中却的确不时有人将他二人相提并论。沈观裕有才有背景,在前朝也曾做过些实事,有时候他也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样与这个人结交为好,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而说到压力大到令他忌惮于他,又不至于。
他欣赏他,但又不认为自己输于他,他相信沈观裕也是同样的心情,但他们的身份又都摆在那里,所以他们即使有着不服气,各自也都还是保持着风度,有礼而克制的交往,公正而客观的态度,越是位高权重的对比,风度越是重要。
何况,满朝之中能够称作他对手的人也并不多。
诸志飞呷了口茶,沈观裕这里重新又开了口,说道:“听闻阁老早几日得了副好棋?”
说到这个,诸志飞遂笑道:“你的消息灵通!前儿我犯了棋瘾,我女婿便送了我一副沉香木雕成的棋子,颗颗圆润细致。虽然用来下棋稍觉矫情,但那雕工确是极佳。哎,我记得你也是个棋道好手,趁着如今公事不忙,要不今儿夜里上我府里弈两局去?”
沈观裕含笑:“不瞒阁老说,我今儿还真是冲着您这副宝棋而来!”
诸志飞哈哈笑道:“你是个爽快人!既这么着,那今儿夜里,老夫便恭候大驾!”
沈观裕笑应:“敢不从命?”
于英走后,宋寰在公事房竟是再也坐不安稳。
一颗心如同万马奔腾,面前摆着的奏折则像是长了翅膀在飘,总也入不了他的眼,不管如何集中精神,于英那番话也始终在耳边环绕,勉强分了几本折子,实在已支持不下去,遂前去司正大人处告了假,先行回府。
回府也并不见得就能安定下来,反而因为环境没了约束,思绪更是如同脱僵的野马般肆意奔腾。一会儿是当年老爷子受宠时的风光荣耀,一会儿是自打分家后自己在朝堂上的吃力,一会儿是替楚王办成这事后等待他的升官晋职,一会儿又是皇帝施与楚王的各种恩典。
这一样样就像一条条藤,在缠着他的四肢不停地摆荡。
于英若不来这一趟,他反倒只是气怒而已,可如今他找上了他,这就表明他还有机会将沈宓踩在脚底下——沈宓不是自诩清贵名流,不肯沾染这些事吗?
他可没想做什么清流,他只是想保住这身富贵和恩宠而已,假若他答应了于英,那么有皇后在后撑腰,他升官是迟早的事,因为皇后必然也希望她的人占据更要的位置,只要他升了官,要拿捏沈宓,岂不多了许多机会么?
升官是令他动心的理由之一,踩压沈宓则是之二,虽然他还有个做高官的父亲,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宋家也还有个从二品的巡抚,论起来也并不少多少。
可是,他真的又有信心敌得住楚王在背后伸手吗?
倘若他纯粹只是依附皇后,倒也罢了,偏他是要以坏他好事这样的形式投靠皇后,这就等于是伤到了他的逆鳞,作为一个对储位虎视眈眈的皇子,他有可能会不把他这种行为当回事吗?
他这一纠结,便就直到傍晚也未曾纠结个结果出来。
眼见得天边积了沉厚乌云,似是要下雨,遂又负手出了门。
宋萍在正房门口迎了他:“父亲为何愁眉不展。”
他没听见,径直进了门。
宋萍望着宋夫人,平日里宋寰也不见得进正房吃晚饭,今儿进来了,自是连忙迎上,说道:“老爷在想什么呢?萍姐儿问你话你也不曾理会。”
宋寰闻言往宋萍看去,只见她粉面桃腮竟是投手投足都有着过人之姿,不由又犯起心思。
萍姐儿已经满了十二岁,到得明后年便可开始留意亲事,假若他这官位不升,那么必然也高攀不上什么权贵。
她攀不上权贵,那将来自己的儿子便就得不到来自姐夫的什么帮衬,儿子得不到帮衬,便始终又比他人要落后一截,——听说沈家几个子弟都聪明又有悟性,而他们家的姑娘也历来教养得好,从这点上就又比他强上了一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