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476


楚王郑王闹的那事儿,皇帝虽未到场,但只要仔细一想这个中利害,也没有什么不明白的。
柳沈两家都是他的心腹重臣,柳亚泽如今进了内阁,上有诸志飞许敬芳他们压着,暂时对他们争夺太子之位也起不了什么大用。所以他们便把矛头指向了沈雁,一个要争抢,一个不让他争抢,于是便就闹得最后都出了丑。
说到底这都是太子之位未定惹出的风波,可是眼下他定谁也不合适,定郑王的话,钟粹宫出过两任太子,前任太子还是因罪而被废,郑王若成了太子,皇后未免脸面也太大了。
她这些年在背后培养势力他并不是不知道,不过因为他自己也需要皇后来助他一臂之力对抗内阁,所以才选择了睁一只闭一只眼。倘若郑王再成了太子,皇后气焰必然嚣张,难道到那个时候他再去废储么?
他如今已只剩三个儿子,辽王已不作他想,再废掉一个,他这江山都会摇摇欲坠了。
可若是立楚王,在立储立嫡的祖宗家法下,在中宫还有子并且还无错的情况下,他又要以什么名义逾矩去立楚王?如果楚王能立,北边的辽王只怕也会被人撺掇着进京讨糖吃,至少论起长幼,辽王也排在楚王之前不是?
所以这件事不是他刻意不决,而且无法来决。
淑妃眼下的心思他并不是不知,但一想到楚王做的那些个蠢事他就打心底里来气。平心而论,楚王风流英俊,又机灵善言,的确较郑王更得他心意,等到他摆平了内阁和勋贵们,把他立为太子也不是没有机会,可是他这么做不是辜负了他的期望么?
心里有气,因而就道:“不就是扭伤了个脚,又不是什么大事。”
淑妃知他心下不爽,可越是不爽越是有机会体现她对沈宓父女的友好态度。
她愈发柔声地道:“虽不是大事,但到底沈大人只有雁丫头这一个宝贝疙瘩。楚王四岁的时候舞刀弄伤了点手指头皮,陛下那会儿不也心疼了半天么?何况女儿家又更娇气些,陛下没有公主,自是不清楚沈大人的心思了。”
皇帝听到提起这茬,便不由软了几分态度。
淑妃这话倒也有理,楚王辽王郑王,他打心底里都是疼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沈宓只这一个女儿,想来更是如此。
遂看向一直垂首未语的沈宓,说道:“子砚就去瞧瞧吧。”
沈宓躬身称了谢,随即出宫转右到了西宫。
沈雁正满怀着不久之后或可能有个弟弟诞生的期待,听说沈宓到来,立时从胡床上坐起,一跛一跛地到了正殿。
沈宓连忙冲上前拦住她:“受伤了还不老实!”
“没什么大事了!太医说稍微走走不妨事。”沈雁高兴地道。
沈宓正要唠叨,华氏从旁边走出来,说道:“你就让她蹦,蹦瘸了正好消停些。”
“哪有你这么当娘的?”沈宓埋怨着,一面又搀着沈雁坐到榻上,一面又将她的脚抬上脚榻来,说道:“怎么会突然扭了?要不要紧?后日一早可就准备回宫了,你能走?”
“又不用她走路,你操的什么心?”华氏忍不住从旁数落。虽然他没来的时候自己也是嘱着这个嘱着那个,但听他这么煞有介事,她又觉得真是无语了。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么远的路,几个时辰坐下来,也很累的。”沈宓接了扶桑沏来的茶放在案上,顺手从盘子里拿了个桔子,剥好后一瓣瓣塞到沈雁手里,“真是心疼死父亲了,回去后让黄嬷嬷弄点好吃的给我的乖女儿好好补补。”
“那是必须的!”沈雁啃着桔子。
沈宓看她精神面貌极好,这才有闲心来喝茶。抿了一口忽然又道:“我听你扶桑说昨儿赶到现场给你包扎的乃是辛乙,就是韩稷身边那个随从?”
沈雁顿了下,点头道:“正是他。我也没想到,他竟然医术极好,为人还很谦逊,从来不把自己会医术这件事外传于人。护国公夫人与韩家那么熟,之前都不知道这层。”
虽然她也有些疑惑辛乙为什么低调至此,但是人家既然交待过不要外传她当然要保密。不过沈宓她是不会瞒的,而且告诉他之后也只有更安全,因为他总会知道在什么时候把不合理的事情变得合理起来。
而且作为沈宓来说,他应该更不愿意去插手勋贵们的事吧?
沈宓闻言之后,面色显得有些沉凝。
他打量着沈雁,说道:“你扭伤的这事,韩稷是怎么知道的?”他分宫而住,细节并不清楚。但是扶桑前去传话的时候,他是问过她大略经过的。
沈雁哪疑有它?遂把事情始末说了出来,只是省去了他藏东西那一段,而改成天雨路滑而摔倒。“若不是韩稷把辛乙请过来,我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虽说可以找太医,可自己惹的事又去麻烦太医,终归不好意思。”
最重要的是她要如何从那么远的距离一瘸一拐地回到宫里来?就算让丫鬟们背,那软轿抬,一个姑娘家不顾体面的爬上高处摔下来弄伤了脚,总归不是那么好听的事。何况还要考虑到如何掩护住李姑姑。
沈宓微蹙了眉头:“他凭什么一听你受了伤就跑过来?”
沈雁一愕,她倒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打从他们联手以来,好像她有什么麻烦只要找到他,他都给她解决了不是吗?而且他自己也说倘若有麻烦只管找他,这也没什么不对吧?她应该不算纠缠人家给他添麻烦?
“我这几天跟晶姐儿他们随着他玩得多,又是耘哥儿回去请的他,兴许冲着晶姐儿的面子他就来了。”她只能这么说,但是一看华氏在他身后给她打眼色,立马又想起昨夜她交代的那句话,遂又道:“主要是之前他不是还救过我一命么,我总不能够当不认识他。”
沈宓眉头愈发皱得紧了,“就是因为他救过你,所以才会跟他继续接触?”
沈雁张了张嘴巴,没有说出话来。
差不多是这样吧?要不然她还能说出她跟他私底还有重要往来的事情?老实说她并没觉得跟韩稷交往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又不是什么不明来历的人,而且她平日跟鲁家顾家的男孩子接触也很多,也没见他说什么,也不知道他生的哪门子气。
沈宓见她不说话,还满脸的心思,心里往下一沉,拳头也不由握紧起来了。
他自己的女儿他太了解,她虽然调皮捣蛋也不肯吃亏,但是却很知恩图报,小时候在路上摔跤了路人扶她一把她都得连鞠三个躬,韩稷实打实救了她的命,她又怎么可能会不放在心里。
韩稷已经年满十五了,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他女儿这么可爱美丽,会有臭小子盯上她也是常情。可他韩稷怎么能够仗救过她的命就不顾分寸老是来接近她呢?
净水庵失火那夜他把沈雁放在自己房里而不送去魏国公夫人处避嫌,而据他后来所查得知,他十有八九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给魏国公夫人听,他就算不是想引诱沈雁,冲他后来这些频繁的接近沈雁,也多半是存了些别的心思。
第325章
殷勤
他是过来人了,这些事情哪里会有看不透的?
这臭小子,竟敢仗着他的雁姐儿善良不肯拒绝,一再地打她的主意,那天夜里险些还让她名声扫地,这笔帐他若不好好跟他算算又哪里对得起这父亲两个字?她才十岁呀!那姓韩的竟然也下得了手。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深吸了口气,他可怜的女儿,本不是那种会轻易被拐骗的人,眼下却因为不忍扫救命恩人的脸面而一再应酬于他,真是难为她了。
他暗觑着沈雁的脸色,一腔护女之心早已经泛滥成灾,也不由愈发心疼起她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么些人情世故来。
沈雁哪知道他想了这么多,闷不吭声吃完了桔子,正要问留不留饭,他已经站起来,说道:“你好好养着,有机会的话我再来看你。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回京后父亲都给你买!”
“太好了!”
沈雁万没想到这一扭还扭出这么一番疼宠来,心下只恨不得隔段时间再扭一次,好体会体会这番人至真至暖亲情!
韩稷上晌往营房里应了个卯就回来了。皇帝今儿不出门,大家都清闲。
但即使这么清闲他也没法儿安宁,带着陶行往宫外骑马溜了一圈,顺路去围场打了几只兔子,满眼里全是自己恬不知耻地站在年幼的沈雁面前的样子,再也没有心思干别的,又闷不吭声回了宫来。
回宫正见着辛乙在窗前整理药膏,看模样已是从永庆宫回来了。
遂咳嗽着走到壁前解了剑,背对着这边以长辈般的语气问道:“那丫头怎么样了?”
辛乙瞅也没瞅他,慢条斯理地挑着烧软了的药膏铺在白布上,说道:“没事,好的很。”说完又道:“哦对了,我已经把那方子开给她了。也已经告诉她服药后最迟一年,肯定就会有好消息。”
韩稷蓦地转过身来,脸黑得像锅底;“我觉得你简直可以去相国寺外摆摊立号了,她才十岁,生的哪门子孩子!”
“少主此言差矣。”辛乙气定神闲地,“女子十二三岁有了月信即可受孕,虽然说以沈家的门第,不大可能会容许沈姑娘的夫家过早让她受孕在身,可说起来臣还是相当佩服她的远见卓识,因为我开的那方子不但有催子之效,平时服之还能强健母体,留在身边总不会错。”
韩稷瞪了他半晌,终究觉得说不到一块儿,撩帘子又出了门去。
辛乙望着被打落的布帘,揣手笑了笑。
淑妃既得知了沈雁受伤的消息,楚王这里自然也收到了。
他在殿里沉吟了片刻,叫了冯芸来。
“去打听沈雁平日爱吃点些什么,让御膳房做几样送过去。”
冯芸颌首称是。
楚王忽然又唤住他:“算了,做好之后拿过来,本王亲自送过去。”
韩稷那边他眼下算是牵住了,只要回京之后策划如何向皇帝进言授封的事则可。趁着沈雁扭伤的这好机会,他自然也该向永庆宫花点心思了。不管她会不会因为几件点心原谅他,总归他的诚意摆在那里,一来二去,总归还会让他捉到机会求得她原谅。
韩稷溜达来溜达去,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西宫门口。
辛乙的话让他烦恼极了,理智点来说他知道他很大程度上是在夸大其辞,但明知道人家是夸大其辞还放不下来,这就让人很不可思议了。到了宫门口看着那朱漆高阔的宫门,他又停了脚步,心底下总有欲望想要见见她似的,可是这种事情即便是见了面,又如何问出口?
楚王带着太监们进了西宫门甬道,便见韩稷站在宫门下发呆。
他顿了顿脚步,走上去:“韩稷。”
韩稷回过头来,眉间略有愕色,但转瞬随即逝去,笑道:“这么巧,王爷也在这里。”
楚王笑笑,负起手来。
昨日在毓庆宫有过那番谈话之后,楚王虽觉窝囊,但也迫于形势只能咽下这口气去。当初答应帮他争这世子之位他固然是认真的,韩稷当了世子,那么中军营的兵权他也有份,到时候中军营便可成为他的助力之一。
话说回来,他若没有这层魏国公府大公子的身份,他又凭什么要将他视为左右手?
可是他仍然不能轻信于他,毕竟夺储这种事他还有着对手。倘若韩稷在与他接触之先与皇后或郑王有了勾结,那他岂不全落到了人掌握?所以他才会一拖再拖。如今韩稷既把郑王的奏本公然给了他看,这固然有轻狂之嫌,可同时也证明了他跟他还没有往来,倒是让他放心了。
因此,一大早他便进宫去了见淑妃,要在两个月里办成这件事,必须先让淑妃在皇帝面前先行做下些铺垫。回京之后再往各部打点打点,先疏通些关系获得拥护,如此一来到时候他再请奏之时也不会显得那么突然。
有了这层信心,他也就坦然自若起来。
“听说沈姑娘扭伤了脚,母妃很是关心,特地让御膳房做了些点心,见本王闲着,遂让我给送过来。”他面不改色地撒着谎,然后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韩稷同样脸不红心不跳,说道:“后儿一早就回京了,我想带耘哥儿出去溜溜。”
说话的时候目光却是又不觉往太监手上的食盒扫了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