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476


“皇上要钦封你为世子?”老夫人也怔住了。
韩稷望着地下:“听母亲的意思是如此。”
老夫人望着他,竟是有好半天没有出声。
韩稷默立片刻,接着道:“孙儿知道世子之位得由父亲斟酌人选,孙儿不该冒得这爵位。亦不愿意因为这件事伤了我们母子感情,我这就进宫去回了皇上,辞了皇上这番美意。”
“站住!”老夫人站起来。走到他身前,“这是皇上御赐钦封的世子爵位。比起你父亲申授得了的又多了多少体面?莫说这是圣旨不可辞,就是可辞,你顶着这头伤进宫去,岂不是更加置你母亲于不义之地!”
韩稷垂头不语。
老夫人深深望了他半晌,退身回到榻上坐下,再看了眼他头上的伤,说道:“你是我韩家的嫡长子,这世子之位本就是你的,如今你父亲虽然不在,但事已至此,皇上提前钦封了你也是一样。”
韩稷抬起头来。
老夫人望着门外,又道:“皇上既已宣过你母亲,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你母亲虽然伤了你,但你此后不许对她有什么怨气。等圣旨下来,你须当好生履行你世子之责,维护我韩家声誉不败,威风不倒。你与耘哥儿,也应好好相处,不负手足一场。”
韩稷双唇抿成一条线,半日后缓缓点了点头,复又撩袍跪下,磕头道:“孙儿谨遵祖母教诲。定当以维护韩家荣誉至上,不敢有半点有损于韩家的行为举止。孙儿若是有负韩家,有负祖母,便叫孙儿来日身受万箭锥心之苦。”
“罢了!”老夫人吐气道:“何须你发这么重的毒誓?起来吧。”
韩稷站起来,老夫人也站了起来。“明儿去请太医好生瞧瞧,伤在明处,莫要破了相。”
韩稷答应着,恭送她到了院门口。
庭园里暮色已深,寒风轻轻撩动着檐下一段梅枝,有清幽的沁香在鼻尖萦绕。
饭后韩稷坐在书案后发呆,面上看不出什么兴奋。
辛乙道:“少主完全可以避开那一下。”
他的目光像是胶着在面前摊开的书本上,好半天才移开来。
“十五年的恩恩怨怨,哪里还能分得清谁欠谁的。这道伤,就当是我还她这十五年的养育之恩也罢。往后我与她已只有面子情,相信她对我也如是。如此也好,我好歹也不必一面再做孝子,一面纠结着如何对待她。
“往后我颐风堂,与他们荣熙堂,便就各不相干。直到我大事做成为止。”
辛乙张了张嘴,到底未曾再说什么。
鄂氏养大了韩稷这是事实,在教养上与韩耘并没有区别这也是事实,从这方面讲韩稷的确该对她终生尽孝,可是当养育之恩与十五年的喂毒同时并行,天下间还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把几乎害得自己性命堪忧的人当亲人对待?
也许这世间仍有人会认为韩稷不孝,但作为眼看着他那些年如何被病痛折磨的他们这些人来说,是完全做不到对鄂氏有半点怜悯之心的。
各不相干,如此也好。
韩家这边有了老夫人出面,风波很快平息。
鄂氏也不能将她的苦衷诉诸于婆婆,只能在上房无人时认了错算数。
皇帝这边主意已定,又寻了荣国公护国公说了说授封韩稷为世子的事,两位国公爷虽然略觉皇帝此举有些多事,但也并不觉得让韩稷当这个世子有什么错。何况据夫人们去了韩家回来后说韩老夫人也是高兴的,再者韩恪将来不把家业传给韩稷莫非还能传给韩耘?
因而略为踟蹰了一下,也就没再说什么。
到了腊月中,授封的圣旨便就下来了。
这日魏国公府上下张灯结彩,前来道贺的人数不胜数,皇帝面子做足,特派了程谓送旨行赏。四大国公府以及其余勋贵们大多到场庆贺。五军都督府里的将军们自也不必说了,一大早便纷纷赶来捧场。
副都督左汉声以及中军营佥事秦昱亲自读了皇帝颁诏,三位国公爷给韩稷披了世子礼服。并为之簪上了七翟金冠。
这一日韩家上下欢腾不已,自此原先针对韩稷病体的谣言也彻底烟消云散。
鄂氏自从宫里惊出身冷汗回来,又往颐风堂劳了那一番神,当夜便病倒了。韩稷兄弟床前侍奉汤药。她只不理会。到了颁旨受封这日,韩稷又往正房来磕头。鄂氏倚在床头觑着他,眉梢眼角俱是冷意。
韩稷也未说什么,面上仍如从前任何时候一样,和气而恭顺。
鄂氏的病却在这一日后又变得重了。
韩稷名义上仍是她的儿子。即便是他夺走了世子之位。她也仍不能对他如何,他是魏国公的嫡长子,又无过错在身。他袭爵袭得名正言顺,倘若她为了皇帝赐封了他为世子。便从此对他视若仇人,就算老夫人不起疑,荣国公夫人她们不过问,皇帝面前也不好交代。
他是算定她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才会做得这么心安理得。
她虽未与他就世子之位谈论过什么,但相信他就算不是在知道自己身世的情况下夺位,也一定是看透了她偏心韩耘的心思。在一个儿子心里,当他认定他的母亲偏心着别的子嗣,这道裂痕是怎么也弥补不回来的了。
韩家自此之后面上仍是一团和气,但私下鄂氏与世子不和的认识还是存在于了一部分人的心里。
但人们也相信这只是他们母子间暂时的嫌隙,毕竟母子连心,不至于为这点事真弄成仇。韩家将来还靠世子发扬光大,而世子乃是鄂氏十月怀胎产下的嫡长子,十五年来母慈子孝,要让人相信他们之间真正开始对立,旁人是绝不会相信的。
何况还有韩老夫人主掌大局。
韩稷走马上任魏国公世子的第八日,正在西北巡查军务的魏国公收到家信,一张脸也倏地变了色。
但却没有人知道他惊的是什么,因为东辽局势渐定,大家都在期待着何时能够还朝。
韩稷风光袭爵,沈家也派了人去送贺仪。但这次沈宓却未曾亲去,因为找不到必须亲去的理由。
沈雁从听说皇帝要钦封他为世子,到他最后袭爵,前后也不过七八日。
说不惊奇是假的,因为从始至终她就没发现他有在为这件事努力过,如果这件事不是他在暗中筹谋,皇帝怎么可能会突然下旨册封他为世子?就算是有楚王暗中帮忙,可楚王那么滑头的人,若没有他背后敦促,又怎么可能会那么主动去替他请奏?
不过前世里他都已经公然帮着楚王对付郑王了,这么一比倒是也不出奇。
只是这家伙,不声不响就当上世子了,也没有知会她一声,真是太不够义气了。
她考虑下次见到他的时候,要不要敲他一笔。
不过再见到他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是几时呢。
第350章
约会
近年底了,府里四处又开始热火朝天地收拾院子准备迎新。
这日在窗下看书,胭脂忽然从箱笼里翻出包丝绢包着的东西来,一面揭开一面说道:“这还是在行宫里时姑娘在后山采回来的野菊花,早都晒干了,也忘了拿去给韩将军——哦不,是世子,这怎么办?是留着还是扔了?”
年后开春天气就转潮了,留着也恐怕发霉,是该处理了。
看到这大包晒得枯黄的菊花沈雁也才记起来还有这茬,本就是不值钱的东西,一挥手想说要扔了的,顿了一下却忽然又接过来包好,“先留着吧。”他肝火一直旺得很哩,既然是给他晒的,就且留着吧,他若不要的时候再扔便是。
腊月里连下了两场大雪,就进了下旬。
朝中又到了外官述职的时期,京师四处开始热闹起来。
沈观裕作为都御史,不免与吏部同担着诸多考核之责。沈宓沈宣也俱都忙起来,年节的事务全交由季氏三妯娌在打理。
今年没有外客,过去一年里又尚算太平,因而府里显得从容了许多,到了十五往后,张灯结彩自不必说,各处庄子上往来交帐的庄头也络绎不绝,华氏忙得不亦乐乎,到廿一早上,沈雁生日这日,才算得见她面,跟她磕了头讨了寿礼,然后去二门迎华夫人及华正晴姐妹及华正宇。
华钧成这些日子去了外地,华夫人便带着儿女过来给沈雁庆生。
沈雁自是又得了许多礼物,华家的金玉不必说了,沈弋亲手绣了双鞋给她,试了试竟然十分合脚。沈雁从来没得过姐妹间这样的礼,说不暖心是假的。沈茗沈莘他们几个因着她从行宫回来都送了花心思的手信与他们,因而今年都凑份子买了两盆腊梅送给她摆桌。
陈氏打了沈莘那一巴掌后,原本关系十分亲近的沈莘与沈茗骤然也疏远下来,这半年里两人并没怎么一起出进,这次凑份子还是沈弋替沈茗牵的头。不过沈莘还算给面子,并没有说什么便让丫鬟掏了钱。
沈雁乍做看不见他们的生份,虽说同为沈家人,这些事情她有责任帮着化解,但她更相信缘份两个字,这里头有矛盾在,又并非误会,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有时候旁人劲使得过多了,反而适得其反。
中午在二房里开了席,饭后华夫人她们便要回去了。沈雁本要留华正晴姐妹留下来住几天,但明儿华夫人娘家的兄弟也会进京来述职,同时妻女也会顺便进京小住,因而不便多留。
走的时候沈雁看见华夫人脸上有着一丝忧色,这倒是少见。
想起先前他们在花厅开席的时候,华夫人与华氏是在房里单独吃的,等到目送他们出了门,便就折回华氏屋里,问道:“华家出什么事了么?为什么舅母似乎不开心?”
华氏面上也有着少见的深沉,但她却尽量使自己显得平静:“没什么。去玩儿吧,明儿再说。”
“母亲!”沈雁也是存不住事儿,她如今最大的忧虑就是来自华家,华夫人有心事,她就是顶着八卦之名也要过问过问。
华氏拗不过她,看了她一眼,才说道:“晴姐儿的婚事黄了。”
“什么?”
沈雁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前世里华家一直住在金陵,因此当年华家姐妹许的婚事也定在南方。当然后来因为家变,婚事都已经告吹,如今倒也记不起来许的是什么人家了。
这世里他们搬到京师,择婿这种事当然就只好就近,而且因为华家那份隐忧,华正晴的婚事也着重倾向有可能帮到华家的人家这些她都知道,可是她却不知道华正晴的婚事已经有眉目了,这种事按理说事先会有音讯的。
华氏端着晾在一旁的汤药喝了几口,而后凝眉道:“瞧瞧,你过生日,我本是不想说的,你非要问起。”
说完顿了顿,又接着道:“其实也还没定下来,对方是吏部左侍郎潘友正的公子,潘家跟华家也算是故交,他们家家风也正,本来两家都换了庚帖,也到了议亲的地步,可不知道为什么,对方突然又打退堂鼓了,说什么算命先生说了潘公子与晴姐儿八字不合,不宜婚配!
“你说这潘家不是瞎扯吗?换庚帖之前就该拿八字去合婚不是么?怎么到换过庚帖了又还来这一出?虽说没到定亲那一步,可姑娘家多出这样一道波折,难免旁人不猜想。华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他潘家岂不太欺负人?”
华氏说着有些愤慨,娘家侄女被人瞧低,她自然不舒坦。
沈雁也皱了眉头,潘友正此人她是有印象的,前世他后来被放去了云南任巡抚,一般由京官再调外任,接下来的仕途都不会太差。而且潘家上下也的确如华氏所说,并没有什么不好的风声传出来,华家这次挑中了潘家议婚,可见私下是真在为将来铺路的。
可是潘家既然家风正,那为什么这次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