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476


他抬眼望向郑王,紧握了刀柄,强行压下心里的忐忑起伏,疾行两步上前道:“郑王带兵刺杀楚王,证据确凿,为下官亲眼所见,还请世子替下官做个人证!”
“郑将军,这个事情我可沾不了。”韩稷不假思索拒绝,然后又面向郑王道:“你要是不信邪,大可以把尸体扛到大理寺验尸。你就是把伤口剁烂,他们也有办法告诉你这是什么情况下受的伤的。若是你还不死心,准备上折子告我,我也同样可以将你们兄弟的勾当写成万言书,交到内阁的。”
“你!”
郑王手里的刀都发起颤来,方才的从容自若,早已抛去了爪哇国。
“哦,对了。”韩稷挑着眉,又回头道:“忘了告诉你。你想要的东西华家没有,生擒下来的郑王府侍卫却是有那么四五个。别以为他们口里有毒药不会落下口供,一来本世子手下从来没有过审不出口供就死了的犯人,二来就是死了,他们的身份我也同样有办法证明。
“你要是想拿什么令来煽动皇上对付华家,还是先想办法应付明日早朝上的弹骇折子吧!郑将军英明神勇,大公无私。一定会将事情原委尽呈予皇上和内阁。这私下派人暗闯官宅。绑架官家子弟,并且还罔顾人伦弑杀兄长的罪名,可不是那么好撇清的。”
说完他冷冷收回目光。又含笑看一眼郑明策:“这里就看郑将军的了。我记得中军营里还有个守备的位置,如果将军有什么人可以推荐,还请尽快告知于我。”
郑明策闻言一震,立时拱手作揖:“小的定不负世子所望!”说罢转身面向郑王。凛然道:“楚王死因十分可疑,尸体上的大刀既与王爷身边这么多蒙面侍卫所使武器如出一辙。少不得要请王爷上大理寺先说说原委了。请罢——”
郑王脸色忽青忽红,咬牙切齿将手一挥,四面严阵以待的黑衣侍卫一涌上前,韩稷将离身最近的一个侍卫三招拿手。一掌击中其右肩将之丢向郑王,伴随着惨叫,郑王也被掷翻在地。如同落水狗般爬退了两步,狠瞪着他。
“来人。即刻帮着郑将军将王爷请到大理寺!还有这些身份奇怪的蒙面人,也同样带到大理寺接受审问,看看到底是什么来路,这掩头藏尾的目的是什么,若是他们反抗,你们也不要硬拼,直接上宫门口击登闻鼓便是。”
韩稷吹了吹掌心并不存在的灰,漫声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哪里还有人敢轻举妄动?都不过是奉郑王之命行事,眼下郑王自己已然撇不清楚,自然也顾不上他们,这个时候,反抗则等于挖坑给自己跳。
很快就有人先扔了刀,紧接着接二连三兵器掷地的声音就已清晰入耳,不到片刻,竟然就已经全数投降。
韩稷直等郑明策押着郑王一行出了巷口才牵着华正宇走出来。
等候在门外的孙梧等人立刻就围上来了,个个又惊又喜地围着华正宇左看右看,只见他神色自若,只臂上受了一刀,而且也已经做了处理,皆纷纷心情激动,冲韩稷拱手称了声“世子”,也不知可以说些别的什么,见他翻身上了马,只得也招呼着众人呼啦啦踏上了回府道路。
路上韩稷与华正宇共乘一骑,华正宇仰头望着他道:“姐夫,你好帅呀!”
韩稷扬唇摸摸他的头,说道:“既然这么帅,不如帮我个忙?”
“你说!我就是花光所有的零花钱也肯定帮你办到!”
真不愧是皇商家的孩子,开口闭口就是钱。
韩稷唇边的笑容愈加明显起来,顺着前路望去,说道:“不用钱,你帮我多在你父母和姑父面前多说说我的好话就成。等我跟你表姐成了亲,我逢年过节都给你多多的压岁钱。”
“那太容易了!”华正宇欢快地拍起手来:“我一定多多地说姐夫你的好话!”
韩稷笑着再摸了摸他的头,寒冷而清幽的巷子因着这串串欢呼声,无端变得温馨亲切起来。
韩稷一行才回到街口,华钧成等人就迎出来了。
看着吊着只胳膊但是活蹦乱跳的华正宇,华夫人母女当即哭成了泪人,华钧成虽然好些,但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沈雁看到须全尾全的华正宇也很高兴,想要撇下沈宓迎上来,却又害怕又遭喝斥,只得骨碌碌瞪着一双眼在那里溜来溜去。
沈宓瞧见了,连忙咳嗽起来。沈雁见他神色,连忙将目光也转到了华正宇身上。
当着这么多人在,又因为还未知府里状况,韩稷也无暇说别的,且与众人同进了正厅。
先前当着郑王的面,韩稷不过是假装陶行他们已然得手,回到华府才知道果然不负所望,陶行他们捉拿了三名刺客,杀死了四个,剩下几个逃走了。
捉下来的几个审问过后,得知居然是郑王府的人,沈宓陶行等俱都惊讶无比,直等思考分析了半日,再听说华钧成说及韩稷让他先行回来之事后才又想通个中蹊跷。
不过好在是有惊无险,华正宇无事了,东西也未曾让他们掳走,虽说皇帝将因此更加确定华府有疑,但因为楚王暴毙,郑王又泼了自己一身漏落下了把柄,一时半会儿是不敢再动华家了。至于这心腹大患,也只能逐渐想办法去除。
众人余惊过后,倒是又不约而同地说起楚王的死来。沈宓道:“楚王死不足惜,皇上虽拿不出证据指证人就是你杀的,但也经不住郑王私下蛊惑。皇上心性狭隘又偏激,这么一来他必然对韩家的忌恨又加上一层,此事不可瞒着国公爷,你回之后须得说清楚方是。”
到底韩稷是为了营救华正宇而杀的楚王,敢杀亲王,罪责堪以图谋不轨论之,韩家与皇家渊源又深,如此彻底与赵家撕破脸,也不知道魏国公会不会乐意?到底他是韩稷的养父,养育之恩重如山,是不能不在乎他的。
华钧成虽满脸不情愿,但也点了点头。
韩稷沉吟着,说道:“我回去便会把这件事跟父亲坦白的。”
这里孙梧他们人数也清点出来了,死了两个兄弟,伤了五个,华钧成这里交代抚恤和医治,沈宓便要起身告辞。韩稷却忽然想起来,说道:“对了,郑王和楚王先前都问我要的是火凤令,而不是这批甲胄,皇帝恐怕要找的东西是火凤令,而并不知还有这批甲胄。”
“不是甲胄?”华沈二人皆惊讶起来。
“他想找火凤令?”华钧成又喃喃地,然后道:“那么他一定是想赶尽杀绝了。这些武士可不能死,于你将来复仇大大有用,你可千万不能让他得手!”
韩稷凛然道:“我也觉事关重大,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
华钧成也凝了眉:“此令我也未见过,只知道那六位死士头领手上有能与此令扣合的子令,要想尽快找到这批勇士,还是得先找到火凤令才成!”
韩稷点头,郑重道:“我会想尽办法寻找的。”
说着顿了顿,他又说道:“我还有件事想问舅舅,当年陈王府遇难,这批勇士也未曾站出来行动,当时如果集合他们三千人之力,想要灭掉赵氏应该易如反掌,真的是因为见令如见人,因为没有令牌号令他们行动,他们便潜伏未动么?”
华钧成讷然:“要不然呢?”
韩稷摇摇头,略显迷茫道:“我也不知道,只是直觉觉得不应该是如此。”
华钧成与沈宓相视着,同望着他道:“这些事,在找到这批人之后,总会问清楚的。现在咱们首要的任务,是把火凤令率先拿到手。”
“小婿明白!”韩稷拱拱手,说道:“宇哥儿受了虚惊,舅舅还是好生安抚罢。天色也快亮了,我先送岳父回府,顺便告辞。”
华夫人闻声忙走出来,与华钧成同道:“改日登门来吃茶。”华夫人到底是女人,惯于持家,说完立刻又自嘲笑道:“瞧我,竟说这话。应是改日等世子你闲了,我们置备酒席,下帖子请你过府做客。你是我们华家的恩人,我们理该正式拜谢。”
第482章
闷亏
韩稷看了眼屏风后头,微笑道:“舅母言重,我只是府上的外甥女婿,不是什么恩人,我做的也是我应该做的。往后但凡有什么大事小事,若是不见外,只管让人来传我便是。”
华夫人还要再说,华钧成道:“好了好了,再说下去天都要亮了,大冷天的,还让人家回去歇息不?”说罢与他二人道:“我送送你们。”眼神掠过欲言又止的韩稷身上,想了想,又回头望着屏风处,扬声道:“雁姐儿也出来送送你父亲。”
沈雁闻言立刻出来了,如同雪地里的小喜鹊一般欢快地望着他们。
韩稷送完沈宓之后回到府里,经过一路的思考,还是马不停蹄先去唤醒魏国公出到书房述说了经过。
不过华府被烧这事他暂且没说,只重点将楚王劫人后又遭郑王设计之事给说全了。
魏国公听见他说杀了楚王,又把郑王给带到了沟里,那神色顿时堪比秋风横扫过的清庭,找不出一丝整齐的痕迹!
隔了足有两刻钟他才算渐渐从这震惊里回过神来,虽说事情来得突然,但楚王屡行不义,又敢劫持朝臣家属也是他自寻死路,杀了就杀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那郑王也是欠教训,既设下这样的圈套连环坑人,便是不杀也值得给点苦头他吃。
可是韩稷竟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他沉默了半日,最终也没说别的什么,只道:“知道了,歇着去吧。”
韩稷颌了颌首,退了出来。
魏国公在原处又静坐了片刻。忽而将桌上的金莲捧起来,开启椅子下方一块地砖,将金莲放了进去,直到地砖四面严丝合缝,才又熄灯出门。
天很快亮了。
这一日的早朝本该是在准备迎接不久之后的新年到来的祥和安乐的气氛中进行,然而随着楚王暴毙的噩耗传来,又兼郑王居然被五城营一众人直指具有最大嫌疑。皇帝一口气没缓过来。直接病倒了,天亮时让太医扎了几针撑着坐起,然后披着袍子在乾清宫召见了群臣。
根据郑明策的说法。楚王郑王二人因着私怨而相互指使手下暗刺对方,楚王实力没拼过郑王,于是被郑王斩于刀下。而五城营则因为顺天府接到华家报案说华正宇被劫所以应差前至油桐巷,没想到竟然就碰巧见到了这一幕。
五城营一帮人皆是素日混在一处琢磨着哪家关系稳靠。哪里有油水可捞的混混,进大理前听得郑明策将个中利害一点拨。哪里有不跟着他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道理,应差的几百号人竟是不用明说也站在了他这边,甚至有的还索性绘声绘色地虚栗色起当时郑王楚王如何内讧的情景。
宫里内外朝野上下一时炸了锅,皇后听闻后连头上凤钗也手抖得插不稳了。一时间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骂也不是怒也不是,竟然如丢了魂似的围着紫铜大薰笼转起了圈!
楚王死了这是好事。可疑嫌落到郑王头上则就万万谈不上什么好事了!
原先太子人选只在楚王与郑王之间选择,并不表示皇帝只有这两个儿子。除了碧泠宫的废太子赵隽,还有前去西北之国的辽王赵诘,还有两个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并未受封的低等宫嫔所生的皇子。
这些人原本根本就不值得放在心上,可如果郑王在这场竞争里失势,那么就算皇帝不允,恐怕内阁也会想办法从中挑出一个来培养成储君,这要是被他们拿到了储位,对她可没有丝毫好处!不要说日后,就是眼下郑王涉嫌弑兄这件事,身为皇后的她一定也逃不过罪责去!
皇后这一日过得心惊胆颤,但显然事情并没有那么快了结。
下晌郑明策又在南城街口捉到了楚王身边长史宋正源,带着他到了大理寺,一问这家伙居然是要潜逃,立刻引起了各部怀疑,基于他乃是命官身份,大理寺着人请示皇帝,皇帝一边咳得额头点地一面挥手让动大刑,不消两日便审出来原来宋正源跟郑王关系甚大。
郑王被软禁起来。
群臣虽然对于郑王楚王会这么样明目张胆的火拼感到半信半疑,但是宋正源的确任过楚王府的长史,如今又浑身上下说不清,他既说如此,那就是如此罢。只不过皇帝必然不可能替自己死去的儿子再杀掉一个儿子,楚王的死,不管是谁造成的,想要偿命是极难了。
反正人都死了,且楚王也不是什么好胚,谁还会去多这个事来替他鸣冤不成?不过郑王犯下这等大罪,倘若罪证确凿,怎么处置都是不为过的。
而皇帝虽然话语不多,但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没有打算姑息轻率的意思。
他虽然不知道楚王究竟死于谁手,但他因什么而死又如何不晓得?没想到华家毫发未伤,反倒是他丢了个儿子还牵连上了另一个儿子!他不敢确定楚王是不是郑王杀的,但眼下他将因此而失去原本看好的两个继承人这是不争事实!
他不相信郑王会亲手杀害楚王,就算他们之间水火不容,他也不可能会落下把柄在人手上,一次企图解他两个子嗣,这样的手笔,若不是有着狼子野心之人,其人若不是恨不能摧毁他赵室,怎么会生出如此歹毒的计策?!
在内阁又一次进来寝宫面圣递交大理寺审案进展时,他低头啜着药,说道:“慢慢审,审个水落石出之后,再提立储之事。”
众臣面面相觑,最终默语退出来。
这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本来议定郑王为储,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自然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了。朝野上下少有人知道皇帝与楚王那段猫腻,也并不知道他被这案子戳到了自己痛处,于是案子真的就一点点地在审,倒是没有人敢心存溥衍之意。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郑明策早已倒向韩稷这根救命稻草,为防被谋杀,只差没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转,又哪里会不仔细替他打点好这些手尾?
这案子审起来就不知什么年月才有结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