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476


第545章
缘由
“这些钱我都收了起来,用来买通国公府身边的丫鬟下人打听他的行踪,好猜度出他放置这些物事的地方,以伺机盗取。可是在办这些事的时候,我不慎曾让世子撞见过……”
“世子撞见你?”沈雁挑眉道。
“没错。不过如今看来,这件事恐怕他已经忘记了。”
宁嬷嬷点头,“我打点这些事情也并不容易,那时候他才五岁,我那夜终于打听到国公爷的内书房里暗格大略所在,我想东西一定就藏在那里头。于是我半夜时悄悄地潜到那附近,然而还没等我进内,世子就不知从哪里蹿了出来,挡住了我的去路!
“好在那个时候他年纪不大,就是再聪明,以我的准备要应付他还是极容易的。事后我脱了身,他却跟太太告了状,说我半夜潜去了内书房。我吓得半死,国公爷的内书房是绝不让外人进入的,我只好分辩说是发现了国公爷暗中思念陈王妃的证据,要查个究竟。
“太太半信半疑,只斥了我几句,并没罚我。可是世子见我没受罚,转头便把这事告诉给了老太太,老太太又告诉了国公爷,国公爷赏了我一顿板子,若不是太太求情,险些就此把我除去。
“所以我真正害怕的,不是误杀幼主这件事,而是因为知道了火凤令在国公爷手上,我当时也不知道外头传言的这令的重要性究竟是真是假,但是我知道,有了这个,便可以证明世子的真正身份。这可牵扯到韩家上下几百口的性命,若是消息走漏。韩家恐怕连九族都要灭绝!
“国公爷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必然要大过自己一个已经死了的子嗣!
“从这时起,我就恨上了世子,但我也并没有希望他非死不可,因为我胆子再大,也没有把握能杀得了他。更何况我身上已经系了一条人命。
“我只是希望如果他能够死了是最好。而他后来这些年心智逐渐不凡,我更害怕他还记得幼时这件事,对我重新再起疑心。如果这些事让他捉到把柄而翻出来。那我就是不因误杀幼主而死也绝对会被国公爷灭口!
“尤其是他不动声色地就把世子爵位弄到手之后,这份胆识和本事更让我害怕,如果他真的对当年的事情还记在心上或者心存疑惑。那么我想就算是事隔多年,他也一定还是会把这些事查出来的!所以我只能继续挑起太太与世子的矛盾,借太太的手来对付世子。”
她边说边剧烈地喘着气,仿佛就是提到这些也仍让她难以自持。
沈雁这会儿倒是没有什么激动的情绪了。这老婆子揣着这么多的秘密,也算是个异数了。她不但心毒,而且还胆子不小,以一人之力搅出主子之间这么大的误会,而她居然还差点全身而退!
真是越是不打眼的人越是难防。也难怪世世代代主仆之间等级越发森严,就算人心本来不恶,到了某些特定的时候。遇到某些特定的事情,也会变得无所顾忌了。
她说道:“既然你这么害怕。为什么不干脆举报国公爷?你把这些事举报出来,不是什么事儿都没有了么?”
“我还真不是没想过。”
宁嬷嬷苦笑道,“只要我把这些说出去,那么我反倒还成了朝廷的大功臣!可是我只是个奴才,我要想把这些直达天听,要经历多少关卡?韩家在朝中是数一数二的权臣,我想举报主子?只怕前脚才踏进衙门,后脚就让国公爷灭了口。
“再说了,就算我把这些说出去,谁会相信我的话?国公爷在去金陵之前,把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以至于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知道他还到过金陵,更没有想到他会跟陈王府有关!我正因为很怕死,所以才不敢这么做。”
沈雁沉吟半晌,再说道:“这么说来,真正令你害怕的是世子,你那日跟太太坦诚这些事情,是害怕世子会把当年这件事扯出来,然后引起国公爷的警觉?”
“我只能这么做,他们才不会想起我对国公爷还有别的图谋,就是世子想起来我曾经被他捉到过,我也可以解释成是为太太打探这些秘密。”宁嬷嬷道。
“可是这样你也会死。”沈雁道。“他怀不怀疑你,你都改变不了死的命运。”
“不。”她抬起头来,目光炯炯道:“奶奶当真以为我就是回府等死的?
“我筹备了这么多年,人也杀了,真相也交代了,难道我还有什么好顾忌的不成?你恐怕以为徐东海只是个局外人,所以当时并没有留难他。
“实话说,如果当时太夫人不让我出来,我会告诉太夫人还有国公爷,只要我死了,徐东海就会把火凤令在韩家手上的事情传出去!如今皇上已经把韩家视作眼中钉,你觉得这消息是真是假对皇上来说真还有那么重要么?”
“徐东海?!”沈雁眯眼站起来。
宁嬷嬷被押的第二天,徐东海因为跟本府关系不大,韩家也没有草菅人命的传统,只收了他的铺子财物,然后便就让他领了顿板子放出去了。她倒真没想到宁嬷嬷竟还有这一着在这里等她!
她走到宁嬷嬷面前,一脚将她踹翻,踩压在她胸口说道:“这么说来,如今你没死,那么徐东海就还没来得及把话传出去了?”
宁嬷嬷倒抽着冷气:“就是他没放话出去,你也别想找得到他!你若把我好好的放出去,这个秘密便谁也不会知道!”
沈雁挑了唇,呲起牙来:“看来太太这些年还真是把你的胆儿给养肥了,你还敢威胁我?——来人,速请世子爷过来说话!”
韩稷正在书房里看辛乙递上来的消息,听说沈雁让进正院,也不知道什么事,吩咐了辛乙两句便就起身到了沈雁所在之处。
进门见到威风凛凛踩着地下宁嬷嬷的沈雁,他倒是也吓了一跳,说道:“出什么事了?”
沈雁把人全都挥下去,冷笑道:“说出来不怕吓死你!”说完便就将方才宁嬷嬷所交代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给他听,然后道:“不但咱们寻了这么久没有一点线索的火凤令被这老奴才知道了下落,而且现如今她还威胁起我来,不给她点颜色看看,她真以为咱们脑子还不如她呢!”
韩稷听说火凤令竟然就在魏国公手上,也是蓦地震惊在地,他告宁嬷嬷的状那事过了这么多年,若不提他还真不记得了!宁嬷嬷要害他虽不见得全是因为他告状而起,但起码也是因为忌惮他而起,而他更没想到火凤令就在魏国公手上,但他们居然从来没听他说起过!
不过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咬牙看了眼地上的宁嬷嬷,扬声唤来陶行,说道:“即刻带人去守住四面城门,然后找个面生的人到顺天府去,报案说家里妇人遭人强暴,是个从河间来京数年的六旬上下的男人,名叫徐东海。若有举报下落者,赏银百两!”
陶行转身离去。
宁嬷嬷这里一张脸立刻灰了!她万没有想到韩稷竟然如此短时间就精准地出了手!徐东海既然要等着散播消息,那就肯定还留在京师,而顺天府接到报案必然以奸淫罪捉拿徐东海,徐东海又不知道她已经把事情交代出来,怎么可能会想到他被捉拿乃是韩家在拿他?
这下子,她是真的抽搐起来了。“奶奶不是答应过我交代出来就饶我的命么?!你如何又出尔反尔?!”她爬起来要去抱沈雁的脚,被韩稷半路一脚踩下来,一双胳膊顿时咯嚓断了个干净!
沈雁退后半步说道:“你哪只耳朵听见我说答应饶你不死?”她不过只是陈述了几种可能而已,是她自己想多了,岂能怪她?再说了,凭她做的这些事,就是死十次也死有余辜,还想保命?当她和她一样的天真!
“拖下去,等捉到徐东海,把他们俩一起打死!”
宁嬷嬷被拖出去,屋里却还沉浸在好一片静寂当中。
徐东海是跑不掉的,不出三天他就得被押着回魏国公府相见。宁嬷嬷这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疑问,但是遗留下来的问题是,这个火凤令到底在不在魏国公手上呢?
“咱们还是直接去问问国公爷吧?”沈雁道。
韩稷沉凝片刻,深吸了一口气,点点头。
魏国公自与韩稷他们商量了这些事之后,便也揽下了去与顾至诚等人坦陈韩稷身分的差事。
就在沈雁审宁嬷嬷的时候,他这里正约了顾至诚董克礼以及薛停的父亲薛敦怡在别院喝酒。
荣国公等几位国公爷因为轮值去了营里,因而并不在座。
众人皆听说韩家这几日出了点事,也都鄂氏伤重昏迷,是以见他这当口还找齐他们出来喝酒也是暗中纳闷。然而待听得他把事情说了出来,一个个更是吃惊得连下巴都险些掉到了地上!
他们从来没想过陈王还有血脉在世,更没有想过他们看着长大的韩稷居然就是陈王的遗孤!
不过除去震惊,这也无疑是个好消息,原先大家只是知道要给陈王平反才能挣取一个好的未来,如今韩稷既是陈王遗孤,那自然这个步骤又成了必然之举。而且有韩稷在,这场抗争又更显得理由充份底气十足。
第546章
凤令
顾至诚等人一致表示接受,魏国公这里也放了心,一行人就此事又说了许久话,因惦记家里,于是便又约了日子再矛,而后散席归家。
刚回到府里,便见韩稷和沈雁在二门下等候,神色忽明忽暗地,看着便是有事。
“怎么还不睡?”他问。
沈雁道:“我们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想问父亲。”
魏国公没多想,指指内院便就率先进了门。
进了书房,韩稷示意陶行在外守着,然后轻轻掩了门。
魏国公因为才办成的事情心情轻松,见他这般,不禁好笑:“你们找我什么事?”
两个人相视了眼,走上前去,说道:“我们想知道,陈王妃原先的那枚火凤令,是不是在父亲手上?”
魏国公眉头动了动,但却没有十分震惊,他说道:“你们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沈雁知道有谱,便就把下晌审宁嬷嬷的事儿给说了。
并道:“上次楚王偷袭华家的时候,就是奉了皇帝之命前来刺探火凤令,可是火凤令并不在华家,经舅舅一说,我们也知道了这令牌十分重要,所以如果在父亲这里,那咱们只要找到那三千死士以及那三千副兵器甲胄,压根就不用等辽王那边来讯就可以直接冲柳亚泽他们下手了!”
魏国公听说完,表情也终于凌乱,不过他显然不是为这皇帝寻火凤令的事,也不是为了宁嬷嬷居然知道火凤令藏在他手里的事,而是道:“你怎么能确定这火凤令里真藏着有三千死士甲胄的下落?”
沈雁讷了讷:“这是我舅舅亲口说的呀。”难道他还会骗人不成?
华钧成亲口说的,这火凤令乃是号召三千死士的,而且还关乎于这批死士曾用过的带有机关的甲胄。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皇帝必定知道。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有着这么大的秘密,皇帝会指使楚王来寻?
魏国公深深望着他们,忽然走出书案来,到了他们面前道:“火凤令确实在我手里,可是它隐藏的秘密根本就不是什么三千死士。更没有什么带着机关消息的甲胄兵器。而只是陈王在征战途中从敌寇手中得到的一笔财宝。”
“财宝?!”
沈雁和韩稷都张大了嘴巴。
魏国公深吸一口气,说道:“你们若不信,可先在门外等我。我这就带你们过去瞧瞧。”
沈雁心里虽是不信,但听到这话却也还是拖着韩稷出了来。
很快魏国公便拿着马鞭出了来,示意他们往外走。也没说具体去哪儿,只是让韩稷与沈雁同与他驾马。沈雁因着身为女子。极少骑马,尤其也不敢在长辈面前放肆。但这个时候见魏国公这么说,知道是不想让她乘车以免车夫随从什么的透露了行踪。
这里便就披了件黑氅,戴上帏帽,随着他一路出了坊。
早春的夜里还十分清寒。夜色又已深,路上除了遁城的五城营士兵,其余别无一人。
魏国公带着他们小心地穿街走巷。专寻避开遁城兵士的路走,沈雁纵然熟悉京城。但在这么样转来转去之后,也失了方向。
行走了约摸半个时辰,看看北斗星方向,约摸是到了城北广化寺一带,海子的北端,将近积水潭的一片民户区域。
魏国公翻身下马,示意他们将马拴在广化寺后墙脚下的香樟树下,然后领着他们徒步进入寺后小巷。
巷子里乌黑清寂,但很明显魏国公并不打算掌灯。夜行对于他们俩这种行武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沈雁步伐有些踟蹰,韩稷蹲在她身前,示意她爬上背。沈雁也没客气,趴了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