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476


太夫人的伤感轻易没人捕捉得到。但是对沈雁这个乖巧的“孙媳妇”,却是日渐的疼惜体贴了。
她亲手给太夫人梳了头,然而才又回房收拾出府。
韩稷这里一面吩咐着下面人。一面也整装到了她房里。他会护送她去,然后再回来。
夫妻俩带着属从。迎着朝阳出了门。直到清晰的听见马车两旁穿梭的人流沈雁才恍觉,自己是真的很久没出过府了。
她拿扇柄轻轻地挑起帘子往外看,车帘有两层,一层厚的。一层薄的,透过薄的帘子望去,街上行人历历在目。而外人却不知车里人面目。
韩稷忽而敲敲窗,说道:“前面有我常去的茶庄。岳父喜欢吃茶,我去拿两罐带过去。”说罢便驾马往前方行去了。
马车靠边等候。沈雁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景,当她打量着路旁卖花的女孩子时,女孩身后两道人影却忽然引去了她的目光——
这是两个身着绸衫,看上去像是个普通小商人的汉子,他们像是闲聊般地说着什么,但目光却又不时地往这边觑过来,而且仔细看去,他们绸衫之下的腰间位置还鼓鼓囊囊的,似装有什么物事。
沈雁原先对这样的人本不会太过着意,但跟随韩稷久了,对于这些藏有“家伙”的人她开始有了本能的警觉,这两个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们在盯谁?是盯她和韩稷,还是别的目标?她放下帘子,静了静心神,然后往马车四面打量去,只见周围人影绰绰,根本难以分辩。
韩稷这时候敲敲窗:“回来了。”
她下意识再挑帘看过去,那两人却忽然不见踪影了。
她顾不上礼仪什么的了,掀了这边帘子与韩稷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被人跟踪?”
韩稷乍听到“跟踪”二字,立时两眼如炬往四面望去,但扫视了两圈下来,却是什么异状也没见着。
他疑惑道:“你是不是看错了?”
他这么一说,沈雁也有些觉得自己多心了。说不定那两人只是觉得她的马车停在路边好奇而多看了两眼呢?
但是她的预感又从来没有出过错,这很难使她相信这是她的错觉。
韩稷见她沉默不语,想了想,便吩咐陶行:“带着人去四面走走看,有什么可疑的人都带回去问问。”说完才冲沈雁笑笑:“这下放心了吧?”
一路无话到了沈府,被华氏曾氏还有萱娘她们一包围,沈雁很快就把这事撂下了。一说话才知道,原来华正薇是前日进的京,一回华府便派人去信给华氏了。
华府二姑爷刘绩原也是京师人,秋闱生员皆应在籍贯本地应试,金陵那边又因为听说朝中局势不稳而人心不安,也不知道秋闱试能不能举办,正好华夫人她们这里要回京,于是刘家索性就让刘夫人带着刘绩提前进京来了。
“这次秋闱老面孔可多了。”说及会试,娘们儿几个不免就顺着话题说了开来。华氏道:“杜家丘家和谢家都有人入试,听说杜峻这几年十分努力用功,这次也会赴试,杜家催嫁的消息一直没传来,眼见璎姐儿明年就十五了,他们恐怕也有几分拖的意思。”
“上头有咱们老爷作主,他们能拖到几时去?”沈雁却不在意这个,这婚事是沈观裕定下来的,他是绝丢不起退婚这个脸,只要杜峻还活在这个世上,沈璎就是他的妻子——不,就是他死了,沈璎也会嫁过去守望门寡,杜家这主意实在是打的没必要了。
不过想来这都是沈思敏的主意,倘若杜峻会试中举,殿试又得了好名次,倒可以以此为由把婚期拖延下去,然后来个先养滕妾,先生庶子再来娶正妻这样的荒唐事,不过以她这些小心思,又怎么跟老奸巨滑的沈观裕斗呢?
沈观裕要是想把沈璎嫁进杜家,那杜峻就是纳上十房妾生下十个庶子也还是只能让沈璎当主母。
所以,这些事根本不用担忧,沈思敏之所以会这么做,不过是她还不够了解她的父亲罢了。
曾氏抚抚萱娘的头发,说道:“我听说曾家也有几个子弟赴试,还有几个姻亲家的子弟,今年的秋闱,应是如二嫂所说,够热闹的了。
曾氏在说这个话的时候,似乎意有所指,但沈雁却又领会不出其中意味。
谈话依旧顺势延展下去。韩稷坐了会儿便就进来告辞,沈雁这里也准备转道往华府去。沈菁沈筠已经会咿咿呀呀地说话了,一天到晚在院子里迈着小肥腿追着跑,因着沈宓在家,华氏便不带他们。
韩稷留了贺群和罗申给沈雁,另外还有魏国公府专跟世子夫人的一批护卫,虽然是刻意降低了注目度,但实际上人数也十分壮观。
沈雁与华氏同乘车到了华府,才下马车华夫人与华正薇便笑吟吟迎出二门来了,这不仅是为着女儿回府而高兴,更是因为沈雁这位世子夫人已有许久未曾到华府作客,这一日华家的喜气洋洋便不用说了。
沈雁这里前脚出了门,柳夫人后脚也与弟媳顾连氏进了荣国公府的大门。
柳夫人是荣国公堂兄的长女,两家关系原本不错,但自行宫里柳曼如闹出那样事后,荣国公夫人对柳家母女便不甚待见,后来两家往来也不如从前密切。再加上早前在宫里对薄御前那一回,政见不同的两家就更加疏于往来了。
柳夫人自打嫁进柳家起便因夫贵妻荣受人尊敬,原也不想热脸来贴荣国公府的热屁股,但近来柳家形势确实不能同往日相比,柳亚泽坚持与皇帝同声共气,而荣国公父子却又执着地站在维护勋贵利益的立场,这不能不使她感到忧虑。
正好弟媳顾连氏要上荣国公府来取族谱,她便就怀着示好的心一同过了来。
荣国公夫人正与顾颂说话,听说她们来了,也默了一默。
顾颂拿着吃了一口的点心顿住,凝眉道:“大姑太太都快大半年没上咱们家来了,这次来多半是为了缓和咱们与柳亚泽的关系。”
荣国公夫人端了茶,轻睨他道:“颂儿没规矩,那是你姑父,怎可直呼其名?”见顾颂把头垂下了,她才又道:“管她是为什么来,也管她们家当的是什么官,既然来了,那就是咱们府里的堂小姐,娘儿们除了说说后宅里的事,难道还能说男人们在外的事不成?”
顾颂抿唇:“我不想见她们,孙儿先退下了。”
荣国公夫人又嗔怪地瞅了他一眼,宠溺道:“你祖父回头该问你要营里的奏报了,下去吧。”
顾颂这里从侧门出了去,柳夫人姑嫂便就从正门这边进了来。
荣国公夫人派了身边的大丫鬟出门迎接,柳夫人笑着进门行万福:“好一阵子没来给三婶请安了,您一向可好?”
第550章
有约
荣国公夫人笑着拍拍她的手道:“难为你惦记,我这向头不昏眼不花,牙齿也还咬得动。快些请坐。”一面吩咐着丫鬟们取阁楼上封起来的冰晶翡翠玉盘装果子点心,又拿箱笼里放着的羊脂玉浮雕茶盏出来沏茶。
柳夫人笑道:“三婶这么客气,倒让我不自在了。都是一家人,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荣国公夫人道:“虽是一家人,那也分远近亲疏,你打小没少在我跟前呆着,便跟我女儿也似,我不对你客气对谁客气?”
柳夫人不免顺势说起少时一番景象。
寒暄了片刻,柳夫人便微笑扫视庭院,“听说颂哥儿这一向在府里,许久不见他了,只怕长高了。”
荣国公夫人不动声色道:“他祖爷给他交代了任务,这小子回来就四处玩耍,这里正闷头赶差事呢。”
柳夫人顺势道:“我听说他如今在大营里很是上进用功,是他们这辈里的父佼佼者。”
荣国公夫人原先防着她扯上朝堂里的事,所以但凡有点苗头便就拽了回来,这里听他说到顾颂,本是放了心的,可是再往下听,心里又有些硌应起来。亲戚间见面打听孩子近况是常事,可是府里并不只顾颂一个子弟,柳夫人一来便盯着他打听,这是什么意思?
她淡淡一笑道:“哪里就有那么能耐了,比起他祖父和父亲来可差远了。”
柳夫人说道:“那哪能与三叔他们比?到底颂儿年纪还小。”说到这里她垂头品了口茶,又抬头道:“不过说到这年龄的事,他今儿也该有十七八了吧?不知道许亲不曾?”
荣国公夫人道:“算命的说他不宜议婚太早,否则易招灾。”
她虽然老了,但还没老糊涂。这柳夫人与她虽是婶侄。但却相差不了几岁,眼下她打的什么主意,她还能不知道么?
柳家如今适婚的姑娘比顾颂皆低了一辈,虽是不可能,但可不排除柳家旁支还有小姐,顾颂若是订了柳家的小姐,那到时候荣国公父子的立场可就得变了。眼下大家伙齐心协力给自己争取太平未来。她怎么能让他得逞?
两家是这么近的亲戚,门第又相当,倘若她真把那说亲的话放在嘴上。她还真不便推了她,是以只能一语封住她的去路,也叫图个爽快。
柳夫人果然静默下来。
她原是一品夫人之尊,论起地位。比荣国公夫人也不会低到哪里去,这样求人的事她从未做过。荣国公夫人的心思她也不是不懂。要不是看在当初嫁进柳家乃是因着荣国公府的身份地位,她这么些年并不会但凡年节都来请安问候。
可她没想到她这位三婶竟然连个开口的机会也不给她就封死了去路,心里自然是气的,但又怎好当着这么些人露窘?低头连喝了几口茶。才又缓过气来问起府里的姑娘少爷们。
只要她不提这些敏感的事,荣国公夫人也不在意多个人来陪聊,于是天南地北一顿海侃。又让丫鬟们去请戚氏过来张罗午饭。
柳夫人本不吝这餐饭,但长辈邀请若辞了必又落人话柄。少不得留下来。
好容易吃了饭又用了茶,告辞出府后便连娘家也不回了,直接在麒麟坊外与顾连氏告了别,启程回柳府去。
柳府里近来气氛也黯淡的很,眼下的局势如同棋盘博弈,谁赢了便是皆大欢喜,而谁输了都是灭顶之灾。柳家三个儿子一向用功,到了这节骨眼上又更是不敢造次,每日里不但在衙门兢兢业业,在家里也时常围在柳亚泽身边打转,就怕有个疏漏。
柳夫人回到府里,看见满府里内外肃静,心下也凄然,真不知道眼前这些事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她坐下来吃着茶,说道:“老爷呢?”
丫鬟道:“老爷在书房,方才柳裕带着人从街上回来了。”
柳夫人顿了顿,往书房方向看过来。
书房这里柳亚泽正凝眉与屋中两名着绸衫做寻常男子打扮的护卫说话。
“沈雁去了华府,还随着带了行李,这就是说,她这一去至少要过夜,而眼下魏国公夫人身边就只有丫鬟们在照顾了?”
“正是。”靠左的柳裕说道,又问:“要不要找机会向世子夫人下手?”
“不。”柳亚泽靠进椅背,说道:“虽然她是沈观裕的孙女,也是沈家跟韩家之间最强劲的纽带,但我的目标却不是她。如果我想让你们去探探韩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把握?”
柳裕想了想,说道:“如果魏国公与他们世子同在府上,小的莫说进府,就是靠进四处也没有把握。不过若是老爷有办法调开他们父子二人,那小的们倒是也有信心试试。”
“不是要试,我是一定要你们成功。”柳亚泽望进他眼里,“人我会想办法调开,你们务必趁机进府看看魏国公夫人受伤的究竟,她究竟是怎么伤的,韩家这阵子出了什么事,能打听到的务必全都打听出来给我。”
柳裕拱手:“小的这就下去准备!”
韩稷因为沈雁不在,日子过得淡而寡味。有心想找顾颂薛停他们聚聚,又想起答应了替沈雁看家而不能出门。心不在焉了一下晌,又对着地板发了半日呆,正打算吃点东西睡一觉,哪知道两碗茶下肚,又全然没了睡意,便就让人去找韩耘过来下棋。
韩耘却才从魏国公的书房出来。
魏国公知道沈雁有事出门,因无要事,下晌也没出府去,只在房里陪鄂氏呆着看看书,又上书房过问过问韩耘的武功。韩耘也争气,虽然心里并没有因此落下什么心结,但功夫却不敢再落下,理论上来说仍比不上韩稷同期,但光看这两年的精进却是一点也不逊色。
韩耘得了夸奖,很欢喜,一路冲到韩稷院里来:“大哥,父亲答应等我满了十岁就让我进军营!”
韩稷在棋盘边觑着他:“你那么想进军营,是为了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去掏鸟窝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