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433

  “李存睿说朕针对他?”
  “他当然不会说。”
  “他不说就成了。”皇帝抖了抖书,“其他人不重要。”
  “怎么不重要?民间舆论不重要么?”
  皇帝轻哂:“一个皇帝,要是什么闲话都往心里去,还怎么做事?你是想讨好你的臣子,讨好天下所有百姓,还是真正做点事情出来?
  “你掌的可不是一个家,一个衙门,而是偌大的江山,数以十万百万计的百姓。他们说朕针对功臣,朕就针对功臣了?
  “你想讨好,讨好得过来吗?”
  “总之也没有什么好处吧?”太子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合适。
  “怎么会没好处?”皇帝扬唇,“那你再说说,那你知道她指使苏溢引诱胡宗元进圈套,终至造成了织造局办事失利之后,你怎么做?
  “责备几句算了?或者说你干的好?不愧是朕的皇妹,下次遇到这种事她还可以闹得再大点儿?
  “你是郡主,插手政务没有什么大不了?朕是哥哥,理应给你撑腰?”
  “也不是这个意思。”太子清着嗓子,“儿臣只是觉得,一船官绸而已,而且如今都已经补上了,也没有落下什么把柄来,难道不是责罚几句就完事了么?
  “太师劳苦功高,就看他的面子,这件事抹过去也没什么,臣子们求情的时候,复了他的官,大家也会理解的。”
  皇帝笑起来,他匀了口气说道:“如今满朝之中独李晏两家权势最甚,除了靖王能理解,或许当年一道征战过来的几位国公与伯侯能理解,你觉得还有谁能理解?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仇富仇官的人,你让一个混得不如他们的人去理解?你太天真了。
  “难道你就没听到外头最近对朕的处决都在大声叫好?说他们罪有应得?”
  “可是也还是有很多人不满您的处决。”太子据理力争。
  “那也不尽是真心的。”皇帝说,“真正不满的,早就像靖王一样直接闯进宫里来了。目前为止,急着来跟朕求情的好像也还没超过一个手掌。”
  “那梁尚书呢?”
  “梁赐是个聪明人。他跟李存睿一样,是个人精,他不会来的。”皇帝望着他,“你还年轻,见识的人间险恶太少了,平日多跟梁大人他们学学处世之道。”
  太子抿着嘴没做声,看起来不是很服气。
  皇帝想了想,便又道:“你知道永王前番进京后去了哪儿吗?”
  “不是兰郡王府?”
  “他的亲姐姐就在城中,且姐夫还是替高家挣下这基业的功臣,没有李存睿,他哪里那么舒坦当永王?
  “他到了京城,未曾先登门去李家拜访,反倒先传了你姑姑到兰郡王府来接受他兴师问罪,这王爷派头大不大?”
  太子默语。
  “这还是离京近的宗亲,那些被分封在云南,两广,辽东,以及江南的宗亲,倘若他们听到你刚才那话,会怎么想?
  “他们的胆子会立刻膨胀,并以此为先例纷纷试探朕的底线。
  “山高皇帝远,当地官府听说咱们对官绸的事大事化了,自然也不会上赶着跟咱们告状得罪人。
  “到时候在你鞭长莫及的地方,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等到你终于觉得该下手的时候,晚了!没有人会听你的,因为从一开始你自己就没有把规矩给立稳当。”
  太子凝眉抬头。
  “规矩是用来管束人的不假,但在一个群体里,没规矩却会害人。倘若胡氏当初谨守规矩,她绝不会落到今日这地步。
  “当然,世间总免不了会有数不清的阴司,但是也总有去破除它的人。站在阳光下的人永远不会惧怕阴暗。
  “受了欺负就报仇,但不能忘了底线,人人都该遵纪守法,律法凌驾于任何人情之上,不然定了律法做什么呢?专门用来彰显权贵特权的吗?”
  太子垂首。
  皇帝望着前方,又道:“不过朕猜想她也没想过要把胡氏他们闹进宫,因为她想这么做的话,大可以一早设局往宫里捅破这件事。朕估摸着她也是被动的。
  “这背后谁能帮她呢?只有李存睿。你姑姑错就错在太相信她自己了,你姑父那么重情,怎么可能不帮她。
  “朕要是真疑心他,会听凭她一句话就放过他?也跟他并肩作战十几年,要是连他人品都没点数,就谈不上君临天下了。
  “一个皇帝,从来不应该把臣子当敌人,而是同袍战友。你将来也是要坐这个位子的,不要太单纯了,举朝这么多人,利益牵扯太复杂了,不要一拍脑袋就做个决定出来。”
  “谨尊父皇教诲。”太子垂首应下,沉吟片刻他又道:“那太师这边……”
  皇帝没急着答他,却扬唇道:“你到底是担心太师,还是心疼蓝姐儿?”
  太子立刻窘了:“父皇说哪去了,儿臣只把蓝姐儿当妹妹。不会有别的。”
  皇帝笑着抖了抖书,没说话了。
  太子沉思片刻,也没有什么别的话了,便退了下去。
  皇帝看着空落门庭,又唤来太监:“太皇太后怎样了?”
  太监躬身:“今日吃了碗粥,已经坐起来了。”
  皇帝听完半刻,随后下地出了门。
第294章
她错了吗?
  仍是荣嫔在床前侍候,皇帝把她挥退,在床前坐下来。
  太皇太后看着他,问道:“事情都处理完了?”
  皇帝道:“祖母指的是哪件?”
  太皇太后微顿,说道:“自然是胡氏他们!”
  “祖母就不关心一下敏丫头?”
  “她不是已经被你夺爵了么?这样也差不多了。”
  皇帝手肘支上膝盖,蓦地笑出声来:“看来你对这个孙女果然是真不看重。”
  “什么意思?”太皇太后看过来。
  “这所有的事情不都是祖母你引起的吗?周氏的早夭,胡氏的进门,敏丫头的处境,还有织造局的事,不都是你当年埋下的祸根吗?要论罪,罪魁祸首应该是祖母才对。”
  “你——”
  太皇太后语塞,面对这个孙子她却远无施威的底气。
  “朕当然不能以法治你,我但朕觉得,你应该跟二妹妹有个交代。只有你给出交代,事情才算办完了。”皇帝道。
  “要我给她交代?我可是她的祖母!”太皇太后激动起来。
  皇帝等她平下气,才说道:“朕已经夺了她的爵,你要是不去,那么将来祖母百年之后她不前来吊丧,到时候朝中也没人能说她什么。
  “自己的亲祖母薨逝,亲孙女近在京师都不来吊丧,少不得会有言官议论。
  “到时候朕可不能再拿她的不是了,便少不得把祖母这些事情对言官们澄清,如此一来,祖母便是身后也要在德行上被史官记上一笔了。”
  “你,你是在拿捏我?!”
  “朕只是说个实话。”皇帝语气平静。“办不办还是由你。
  “夺了二妹妹的爵位,她除去少去一个称号之外,其余也没有什么损失。
  “她依旧是享有官禄的太师夫人,她还自由了。经过惩戒,她反而不必掩掩藏藏各种犯错痕迹,她已经受到了‘惩罚’,之后便不会再有人敢拿这个来针对她。
  “她从此过得会比在高家快活得多。反过来想想,等你殡天,连你的孙女都不来守灵,你这一辈子真的做强了吗?”
  太皇太后好不容易才养回来的血色又褪尽了,沧桑在这个迟暮老人的身上更显明显。
  她怔怔地望着灯影下的皇帝,嘴角渐渐下垂,微佝的肩膀也跟着垂了下来。
  锦衣绣被裹着的她看上去就像是具骷髅,充满了腐朽的味道,但她神情里仍然透着迷茫,她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
  她嫁为高家妇,替高家相夫教子,张罗内外,在乱世里咬着牙跟丈夫一道扛起这个大家族,周家是商贾,周氏也样貌端正,是个聪明的,可是这世道商人就是地位低,她有什么法子?
  难道作为世家主母,她还要捧着舔着靠出钱买通了自家长辈才说媒嫁进来的儿媳妇么?
  高家子嗣不旺,周氏又只会自苦,成日沉默寡言,不会改善与丈夫关系,自己闷出一身病,生了敏姐儿之后就不能生了,她又不曾折磨她,她自己把自己作没了,这怪她么?
  娶胡氏进门,的确是为了给高家多添子嗣,可若不是为了添子嗣,她也不会寻个寒门女子,难道以他们的家世,找个出身稍微好点的姑娘找不到么?
  她企盼着孙辈们能多出个,到时候他们长大后也能彼此帮衬,这有错么?胡氏竟也怪她不该催她生孩子?那她为什么答应嫁过来呢?
  敏姐儿确实在出阁前把胡氏恶行告诉她了,可是那会儿胡氏三个儿女都还小,她吞去的那些钱财都被她霍霍得差不多了,让胡氏筹出来,那还不如逼死她快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