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433

  皇帝对着李夫人看了会儿,率着众人退出正殿。
  很快殿中只剩下祖孙俩,老太后道:“你坐过来。”
  李夫人站在床下:“有话就这么说吧。”
  老太后望着她:“我说话费力。今儿是你皇嫂进宫来的日子,别给她扫兴。”
  李夫人抿唇,走上前,在床沿坐下来。
  为了迎接皇后,老太后显然是梳妆过了的,此刻妆容简单却很整洁,气色也看不出来究竟如何。
  她靠着床头,望向李夫人:“我小的时候,常听老人们说,久病的人临终之前常会回光返照。
  “她们告诉我我已经昏睡了快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梦见了你父亲,你母亲,还有高家的列祖列宗。
  “还梦见了从前很多很多事。也包括胡氏进殿的那一回。你们的指责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想,也是时候为这件事做个了结了。”
  李夫人垂首听着,并未答话。
  “你们恨我,我也曾觉得委屈,但想来我的委屈终是比不上你受到的实际伤害。从这点上说,我是应该给你一个交代。敏姐儿,祖母错了,我对不住你。”
  李夫人抬头,对上那双灰浊双眼。
  “我对不住你,也对不住你的母亲。去地府之后我要跟她说,是我错了。只是遗憾的是,我竟到死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造成了你们多少心酸。
  “如果我还有机会重来,我会改变我的做法,我会放弃做一个专制的婆婆,也不会再做一个只盼着给高家传宗接代的主母。
  “但可惜的是,时间流不回去了。我只能带着对你们的愧疚往生,但愿来世有机会弥补了。”
  李夫人望着她,眼底微波轻涌。
  老人眼望着东墙下,又道:“桌上有笔墨绢帛,我还有话要留下,你来给我执笔。”
  李夫人坐片刻,站起来,取来绢和笔,铺开在桌上。
  “你写:高家自我往后,明媒正娶入门的原配不论出身,不论有无子嗣,一概以礼敬之。若子弟丧妻,除宗室嫡支之外,除无子无女之外,只许纳妾,不许续弦。丧母的”
  李夫人怔望着她,笔尖在微微颤动。
  “你写,照我说的写。写好了,交给皇帝皇后。”
  李夫人垂眸,提笔写下来,一字一句,不听使唤地在写。
  李南风和帝后都在侧殿等着,宗正院和内务府的人都在,以及李存睿等诸官也在场,虽然大家看起来情绪还挺不错,但是隔壁老太后已到了这种时刻,又还是显得过于安静。
  皇后交握的双手更是显露出她的复杂心情,初进宫就碰上这样的突发状况,她也有些不踏实——大喜之日若是碰上不好,总仿佛预示着什么似的。
  一只手伸过来将她双手稳稳握住,她抬头,正好对上皇帝深邃目光。
  皇帝大掌将她双手包在手心,面上安然自若,仿佛本该如此。
  当着众臣面,皇后没把手收回来。
  她也希望这位与自己无冤无仇的长辈能跨过这坎,不管怎么说,她总算对太子还不错。
  “皇上!”
  这时候门外就有寿宁宫的太监进来了,“太皇太旨懿旨,请皇上皇后与殿下进殿,还请各位大人也一道觐见!”
  众人面面相觑,传帝后一家也罢了,不知这怎地还传起了大家伙?
  皇帝凝眉嗯了一声,牵起皇后,率先抬步了。
  众人一道回了正殿,就见老太后已经躺了下去,李夫人执着幅绢帛立在床前,宫人们都已分立在帘栊下了。
  “皇帝……”老人在枕上呼唤。
  皇帝上前,唤了声“祖母”。
  老人道:“这大喜的日子,我这身子,可真扫兴啊。诸位大人,哀家这里有话说,你们都听着。”
  众臣看了眼皇帝,但也都跪了下来。
  老太后道:“都听好,若事发,则先停灵于寿宁宫,秘不发丧。等皇后喜期过后,尔等再听皇上定夺。
  “诸位大人都是大宁的股肱,哀家久病卧床,天命已至,须知与任何人无关。
  “若日后停灵的消息传出去,你们也要为皇帝做个见证。不是他们不孝,是哀家,乐意见着我大宁江山永固,帝后和睦。”
  “太皇太后……”
  满地大臣都磕起头来。
  皇后闻言连忙跪下。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世间恩仇,大抵也会随着生命的消亡而淡去或消失。李南风也没想到老太后还会想到这层,不过也替皇后松了口气。
  “皇祖母安心。”皇帝走至榻前,伸手握住她枯瘦手掌放入被中,“您洪福齐天,千岁千千岁!”
  ……
  太皇太后这里把懿旨下完,皇帝降旨给太医及宫人好生侍候,便也率众臣出宫前往乾清宫。
  李夫人在宫门下赶上他,把手里绢帛给了上去:“是老太后让写给后辈子孙的懿旨。”
  皇帝接来看过,又回头看了眼宫殿,交回与她道:“交给皇后,请她上凤印,回头再去寿宁宫把老太后的玺印给加了。”
  李夫人立在原地,目送他们远去才回到坤宁宫来。
第367章
抱我大腿
  坤宁宫里皇后准备接见官眷。
  空当之间李夫人把老太后懿旨给她看了,又转述了皇帝的旨意。
  皇后对高家的事情不甚了解,看到懿旨内容还怔了怔,因为所书之事看上去实乃人之常情,既然特地写出来,那想必是还有内情的了。
  也没急着问,将凤印取来,往这份影响高家后世女眷命运的帛书上盖上了开国皇后的第一印。
  随后便宣官眷入宫,宫里备了午宴,宫宴完毕也就算是大典全部结束。
  寿宁宫老太后的病情终究牵动着大伙的心,下完懿旨之后老人便又陷入了半昏睡之中,皇后在坤宁宫,推算着吉凶,卦象倒还好,只是终究不是神仙,又岂能把人生死算得那么准确?
  老人已然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这种事是谁都说不好的。
  这一夜李夫人也没睡踏实。
  李存睿揽着她的腰,看她一回她还睁着眼,再看她一回还睁着眼,最后索性就披着衣跟她聊起天来。
  但这一夜终于还是平安过去了。
  李南风起床时听见四方皆平平静静,甚至街头还在奔走相告着昨日册后大典的隆重。
  接下来两日也还平静,但终于在第三日早上,有消息来了。
  这日李南风本还想着回来时再去寻寻靖王妃,打听早前说的那鼻苗种痘之法究竟有眉目不曾,眼看快二月了,不管这一世还会不会那么倒霉染上水痘,她也要先想法预防看看才是。
  但才刚上马车,寿宁宫的宫人由常春领着就往李家来了,带来了太皇太后薨了的消息。
  因为未出一七之久的喜期,便遵照地老太后的遗愿先秘不发丧,唯独告知了宗室,以及当日在场的各位官员。
  李南风与李夫人进宫跪拜,看到李夫人对着灵床上全无生气的安静的老太后的遗体红了眼眶。
  李南风知道李夫人对老太后感觉复杂,但努力试过也还是难以体会,可见这世上终究有些感情是你不经历则无法感同身受的。
  老太后驾鹤一七之后的正月下旬,宫里下了诏书,宣告太皇太后薨了,自此正式操办国丧,各路人马也行动起来。
  皇帝守孝百日。举国禁宴乐。时间倒也不长,只是有些事情就不能不往后延了,比如说,李家这边李舒的婚期,晏家这边晏弘的婚期。都挪在了除服之后的四五月。
  正月底起,分布各地的宗室在接到皇帝圣旨之后,也开始陆续进京。
  京城所望之处皆黯淡起来,除去悄悄发芽的柳树和迎春花。
  李南风每每陪李夫人进宫守灵,都会去坤宁宫转转。
  皇后真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住进坤宁宫的她,还跟在宫外一样安适,皇帝让人就近弄了个小膳房给她,她常常会做点吃的给太子。
  都是很家常的食物,不见得多么惊艳,但是里面充满了慈母的爱的味道,李南风知道,她这是在弥补缺失了太子成长的那许多年。
  但是,李南风每每看到在皇后面前无比乖巧的太子,总有忍不住翻白眼的冲动。
  这家伙明明花花肠子多得很,偏要装出这小白兔样来。
  太子也留意到了她,温声说道:“等除了服,表哥再找南风喝点酒,聊聊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