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从新做人(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957

  无崖子点点头:“何公子如此坦荡,我心甚慰。”
  顿了顿,他深深打量一番何邪,叹了口气,无限感慨吟道:“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别来无翼可飞腾,何日得重登?”
  他神色复杂,似是畏惧,似是仇恨,又似是怀念。
  沉默良久,才看向何邪微微一笑:“何公子风采,颇有我恩师当年之韵,都是如此志向高远,明月入怀。”
  何邪抱拳:“前辈过奖。”
  他心中却在思索着无崖子所吟词作,隐隐觉得熟悉,却一时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我活了九十余载,能在大限之前得见何公子如此惊才绝艳的少年英才,足慰此生。”无崖子笑道,“更何况何公子解了我的珍珑棋局,也应有机缘。何公子所求,我允了,就当我以此残躯,助你上青云。”
  何邪细细品着无崖子的话,若有所思。
  “前辈慷慨高洁,晚辈感激不尽。”何邪躬身拱手道。
  无崖子点点头,道:“劳烦公子叫那两位英才进来,老夫择一传授。何公子可作为见证,留下旁听。”
  “前辈且稍候。”何邪点头,后退两步,转身向来路而去。
  这一会儿功夫,他已经想起来自己从哪里听到过那阙词了。
  在绣春刀世界中,他为帝时曾广阅皇室书库中藏书,无论经史子集,还是佛典道经,都来者不拒。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阙词叫酒泉子·忆高峰,乃是在解缙所编著的《宋词文集》中收录。
  这首词的作者叫潘阆,是宋初一位有名的文人,诗词歌赋上均有建树,文采斐然。
  巧合的是,这个潘阆,自号逍遥子。
  据史记载,此人生于太祖年间,家境殷实,幼年时曾伴武功郡王之子为书童。
  这位武功郡王乃是太祖次子,也就是后世称为隐太子的赵德昭。
  想到这些信息,何邪再回忆起这个潘阆的生平。
  斧声烛影疑案后,太宗先借口金匮之盟夺取皇位,在位期间太祖两个最有能力的儿子全部在二十几岁时不明不白死了,隐太子赵德昭不久也被训斥后自杀,至此宋朝皇位的继承权稳稳落入太宗一系的子嗣手中。
  赵德昭死后三年,时任宰相卢多逊图谋立秦王赵廷美为帝,后事败,两人皆被贬谪,郁郁而终。这时这个潘阆不过十二岁,但却也参与在这件事中,还因此而被追捕。
  十余年后,这个潘阆神奇地勾搭上了太宗身边的宦官王继恩,回到了官场,但不久后这家伙又和一些人合谋拥立太祖之孙惟吉为帝,依然事败。
  然后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次参与谋反的所有人都被杀了,只有潘阆,又被释放了,还封官外放了。
  之后,此人在任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结果被人给举报了。
  按理来说,参与两次谋反,还死性不改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怎么着也该死了吧?
  没有。
  不但没事,潘阆连官都没有丢。最后还是他自己当官当腻了,辞官四处云游去了。
  无崖子吟那首词的时候,刚好提到他恩师逍遥子,而这首词是潘阆所做,潘阆也自号逍遥子,这世上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何邪可以断定,这个创立逍遥派的人,必定就是潘阆无疑。
  而据野史记载,这个潘阆曾拜陈抟为师,无法印证真假。
  但如果是真的,那逍遥子潘阆这一身武功,也算有了出处。
  潘阆幼年和赵德昭之子伴读的经历和其两次谋反的经历,也足以说明此人一直在为太祖一系重得皇位而奔走。
  这样一个十二岁就敢造反的猛人,会放弃自己毕生心愿,到最后寄身山水之间吗?
  何邪觉得是不可能的,哪怕此人曾写下“微躯不杀谢天恩,容养疏慵世未闻”这样谄媚露骨的诗句来博太宗的欢心,何邪也觉得此人最多是伪装,绝不可能一改疏狂自傲的脾性。
  这样一来,何邪再联想到逍遥派的成立和后续发展,就觉得此事变得有意思多了。
  历来各门各派,从没有任何一个门派像是逍遥派一样,这么强大而神秘,连一个山门都没有。
  弟子成才后,也分散各地,还能自成一派。
  天山童姥成立灵鹫宫,统御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网罗海外边疆的奇人异士。
  李秋水远嫁西夏,很快把持朝政,垂帘听政。
  巧的是,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三十年前。
  再想想会天山折梅手的萧远山,如果这些事都是这个逍遥子潘阆所安排的,就完全可以断定,潘阆根本没有放弃自己的愿望,只不过他经历两次失败,吸取了教训,把造反的事情做得更隐秘,打算从长计议了。
  这家伙在西夏、大辽都安排伏子,再加上个天山童姥,一旦宋廷有变,立刻四处开花,一起发动,布局不可谓不深远,不缜密。
  可这样推测,还有一点说不通,那就是无崖子。
  作为逍遥子最看好的徒弟,继承了逍遥派掌门的无崖子,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他什么也没干,就和小师妹齐御风躲在无量山下花前月下了。
  这合理吗?
  其实也合理。
  三十年前,就在灵鹫宫崛起,李秋水垂帘听政时,还发生了三件事。
第六百一十四章
逍遥派大礼包
  三十年前还发生了什么?
  丁春秋弑师,无崖子瘫痪。
  紧接着,齐御风莫名其妙把女儿送到姑苏王家。
  姑苏王家有什么特殊的?
  当时姑苏王家家主的妹妹,正好是慕容博的妻子。
  然后慕容博一手策划了袭击萧远山的事情。
  这个慕容博为什么会选择袭击萧远山?
  还有,齐御风留下的字中,满怀怨恨地要后继者“杀光逍遥派弟子”,真的只是因为跟无崖子因爱生恨吗?
  逍遥子走后不归,齐御风为什么不去找逍遥子?为什么不亲自为逍遥子报仇?
  这一系列的事情,有太多诡异和说不通之处。
  可如果这些都是逍遥子潘阆在幕后所为,就一切都有解释了。
  天山童姥和李秋水都在为师父的大业而奔走,而无崖子却什么也不干,还拐走了齐御风,逍遥子岂能甘心?
  于是为了拨乱反正,他谋划了丁春秋弑师的事情,然后不知道怎么处理了齐御风,把他们的女儿李青萝送给了王家,和野心勃勃的慕容博搭上了关系。
  再之后,逍遥子蛊祸慕容博袭击萧远山,使其对大宋充满仇恨。
  齐御风知道自己对抗不了师父,所以含恨写下了“杀尽逍遥派弟子”这样的话。
  至于这个逍遥子还有什么谋划,何邪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连这些事情都只是他的推测。
  而且逍遥子应该已经死了,或者说出现了什么变故,因为他的计划再次偏离了,萧远山没有按照其所愿那样投入大辽朝廷,南侵大宋,反而跑少林来学武功了,一学就是三十年。
  慕容博也因为当年的事情假死脱身了。
  李秋水只知道在西夏皇宫四处搜罗英俊男子,天山童姥也把灵鹫宫御下搞得怨声载道。
  如果逍遥子还活着,应该不至于让事情变成这样,所以何邪推测此人要么是死了,要么是出事了。
  但这个逍遥子要是还活着,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是真正的仙儿啊……
  这家伙会不会是少林的扫地僧?
  还真有可能,毕竟扫地僧一眼就认出了鸠摩智的小无相功……
  不过有一点说不通,如果扫地僧是逍遥子,按理说萧远山应该认得他才对。
  何邪摇摇头,停止了猜测。
  不管怎么说,逍遥派到最后还是成功让太祖之后复位了。
  一百多年后,又一个武功带着逍遥派影子的年轻人出现,他不但成艺于大理,而且和潘阆一样,行事同样张狂率性。
  此人从大理一路打到皇城,直斥高宗年老昏庸,朝廷恶政,说该当图谋北伐,恢复故土。
  而后赵构突然禅位,身为太祖直系血脉的孝宗皇帝赵眘得以继承大统,实现了百年前“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的箴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