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穿越者(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523

  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没有自己与秦始皇沟通,秦始皇还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吗?
  还会焚书坑儒吗?
  难道,自己能够与秦始皇进行思维沟通,本就是历史的必然?
  “你很聪明,有什么建议,不妨直言。”
  “如果我想到了,再告诉你就是。”王蠢知道了其中厉害,自然不敢乱说。
  “始皇帝,有一事相询,请问,您已经几次东巡?”
  “四次。你为何知道寡人曾经东巡?”秦始皇似乎意识到不对劲。
  “哦……嘿嘿……您是千古第一帝王,巡视自己的江山乃是理所当然。”
  王蠢心中一咯噔,按照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既然已经巡了四次,看来,他的死期也不远了。与此同时,王蠢也证实了一件事情,此时,秦始皇其实已经统一七国。
  “嗯。”秦始皇点了点头,王蠢的回答虽然有些牵强,但也勉强说得过去,“寡人很忙,走了。”
  “慢慢,始皇帝,您大人大量,反正已经给了我无上仙道的修真秘笈,干脆告诉我如何修炼吧。”
  王蠢发现,秦始皇似乎非常喜欢被称为“始皇帝”,这让王蠢怀疑,秦始皇称帝,很可能是因为上次提到了“始皇帝”三字,不过,从时间上看,似乎又有点不对,因为,秦始皇已经东巡了三次,也就是说,秦始皇早就称帝了。
  不过,只从秦始皇对“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句话感到陌生之后,王蠢就对历史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根据史书记载,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或许,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本就没有像史书记载的那样创造“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而是在王蠢的提示之下才这么做,然后,根据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铁律,秦始皇很可能会修改自称“皇帝”的时间。
  “无上仙道,乃是修真奇书,须得自己慢慢参悟领会,朕也无法帮助。”
  “那总有帮助修炼的灵丹妙药吧……啊……仙丹还是不要了,都是一些骗人的玩意儿,有没有灵草之类的植物?”王蠢不死心的问道。王蠢已经知道秦始皇快要死了,脑瓜子里面尽想着多弄一点好处,利益最大化。
  “灵草之类的植物有很多,不过,那些东西,又不像无上仙道那样的修真秘笈,可以用精神传送,哪怕是给你,你也没法拿到。”
  “啊……我想想办法。”王蠢赫然清醒,对方可是在二千多年前,根本没法送实质性的东西给他。
  “对了,你为什么说仙丹都是骗人的?”
  “当然是骗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仙丹,都是一些重金属炼制,吃了掉头发掉牙齿,长期服用,可是要死人的……啊……”
  王蠢突然感觉自己头疼欲裂,一股庞大的气息如同潮水一般涌入王蠢的脑海之中。
  “难怪寡人最近头疼脱发!”
  秦始皇似乎雷霆震怒,散发出一股让王蠢感到恐怖气息后突然消失。
  “我的妈啊,又说漏嘴了!”
  王蠢连忙翻出一大堆最近收集的有关秦始皇书籍,同时用手机百度秦始皇史料。
  很快,王蠢就找到了想要的资料。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使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始皇心里已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埋。这就是著名的“坑儒”。某些人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现在,王蠢推测,所谓的焚书坑儒,很可能真是因为他一句无心之言而让秦始皇震怒,实为坑杀术士误传至今。焚书是真,坑儒很可能是讹传,两者之间,并无实际关联。
  难道,自己真是大秦帝国历史的重要一环?
  或许,“书同文”和“坑杀术士”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莫名的,王蠢有一丝惶恐。
  在查看坑杀术士这些野史的时候,王蠢还注意到,在海量的资料之中,有学者认为,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勤政,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
  根据这些资料推测,秦始皇很可能是因为身体多病而不适合修真,退而求其次寻找长生不死的丹药,长期服药中毒,结果身体越发脆弱,出巡暴毙。这些资料,恰好与“坑杀术士”的理由一致,能够相互印证。
  慎言!
  一定要慎言!
  “不知道秦始皇修建长城需不需要提醒?”王蠢突发奇想。
  长城!
  长城!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王蠢突然想起了这首诗,理论上,秦始皇的物质财物,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留下来,就像长城和秦皇陵一样。
  如果让秦始皇把一些修真秘笈和灵草等物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自己按照秦始皇指点的路径去寻找,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哈哈,老子太有才了!”
  想到这里,王蠢高兴得手舞足蹈,脑子里面幻想着藏宝洞里面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哪怕是留下个青铜器古董,也是价值连城啊!
  精神抖擞的王蠢立刻查阅与秦始皇相关的建筑物。
  万里长城肯定是不行的,除了历经战火摧毁之外,王蠢也不敢想象拆掉长城的严重后果,毕竟,他不是城管,想拆哪就拆哪。
  至于始皇陵,王蠢更是想都别想了,那地方,据说有军队驻扎,他可不想被乱枪打死。
  查阅了半个小时,王蠢大失所望,因为,现存的秦朝古迹除了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墓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历史建筑物,绝大部分都是翻建的,偶有留存,也不知道修修补补多少次了,哪怕是秦始皇留下了什么宝藏,估计也要被别人发现挖走。
  2000多年的时间,星转斗移,沧海桑田,足以抹掉千古一帝绝大部分的痕迹。
  想到无上仙道那繁复晦涩的文字,王蠢把范围缩小到了碑刻。
  终于有了收获。
  泰山石刻!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东巡时立下六块碑刻,今仅存《泰山石刻》、《琅琊石刻》。
第37章
焚书坑儒
  据史书记,清道光八年《泰安县志》载,宋政和四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
  《泰山石刻》的历史记录算是详细的,只要根据史料找到岱顶玉女池,便可以让秦始皇在附近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埋下宝藏,到时候,循迹挖出,他就飞黄腾达了。
  王蠢知道穿越无望之后,开始一门心思编制他的发财梦。
  这一晚上,王蠢辗转反侧,想象着秦始皇给他留下堆积如山的宝藏,一直到凌晨,才昏昏沉沉的睡着……
  ……
  梦中,王蠢看到,一个巨大黑气缠绕的深坑,林立着身着森冷黑甲的卫兵,一个个杀气腾腾,双眼如刀,在坑里面,是无数的修真者正在挣扎哭号,随着一锹一锹的土落下,坑中,逐渐没有了声息。
  最后,深坑填平,原本在深坑上面舞动的黑气依然飘忽不散,然后,一个身穿金甲的大汉,在浮土上插入一把雪亮的长剑,黑气聚拢,消失在浮土之中,随后,数千铁甲大汉,骑着战马,来回冲刺,把浮土连同那把雪亮的长剑踏平,种上杂草树木……
  王蠢没有想到,他随口一句话,千古一帝的屠刀便落在了修真者身上,无数的修真者被坑杀,封印,这场惨绝人寰的诛杀,影响极其深远,修真者们再不复往昔风光张扬,被逐出庙堂,至今,修真者们都保持着低调,形成了一个神秘的群体。
  王蠢在杀戮中战栗,梦中,到处血流成河,尸积如山,那些翻江倒海的修真者,在千古一帝的铁蹄之下颤抖,强悍的生命,宛若蝼蚁一般。
  在那疯狂的杀戮之中,王蠢看到了九只青铜鼎,那是恐怖的武器,任何强大的修真者,在它面前都会灰飞烟灭……
  当王蠢醒来的时候,连内裤都湿透了。
  醒来之后,王蠢立刻通过手机百度九鼎的相关资料。
  据记载,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看来,历史记载有误,九鼎一直都在秦始皇手中,而正是因为有九鼎,秦始皇才能够号令天下修真者。
  天子一怒,血流千里!
  “这秦始皇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一句话,便诛杀天下修真者。”
  王蠢回忆着梦中的点点滴滴,胆战心惊之余,突然想到了徐福。当年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入东海祖洲,不复返也,很可能是因为秦始皇已经开始大肆诛杀修真者,而徐福很可能就是修真者,怕被灭门,不敢回来。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怂恿秦始皇派兵出海,追杀徐福,以绝后患!”
  王蠢一阵热血沸腾,如果能够斩杀徐福一支,那中华民族,便不会迎来近代的百年耻辱。
  旋即,王蠢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历史已经铸成,只要他存在于这个世上,历史就不能改变,而他所能够改变,其实是已经存在的,譬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以及“焚书坑儒”。
  除非,与徐福玉石俱焚。
  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王蠢还没有高尚到牺牲自己干掉徐福,何况,能不能够干掉还是一个未知数,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派千军万马远渡日本,也是铩羽而归,秦朝的航海技术远逊元朝,估摸着也难打到徐福老巢。
  开学后的第四天,王蠢遇到过苏雪和徐芯几次,但是,并没有看到吕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