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半侠传(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749

  方明的眼中冒出了两点火焰,他为这天已准备良久,甚至未来以南统北,也早已埋下伏笔。
  虽然此事艰难,但后世都出了个心术无双的朱元璋,能以草根崛起,以南统北,方明更不会输给人家。
  “来人!”
  计较已定之后,方明当即传下命令。
  “陛下!”华赫艮当即进来,行礼。
  他当年与方明相遇之后便迭逢奇缘,现在已经在大理身居高位,更兼有勇有谋,着实是个人才。
  同时,这华赫艮也是对方明黑暗面了解最深的一个,就是因为知道得越多,此时一见到方明就越是惧怕。
  “你即刻动身,赶赴大辽,我们早些年埋下的棋子,都可以动一动了!”
  方明声音低沉。
  “臣遵旨!”
  华赫艮一个激灵,他可是知道方明到底在大辽都做了什么的,简直是神鬼之机,但不敢多说,当即道:“若此次不能完成陛下所付,臣愿提头来见!”
  却是立下军令状,不成就死!
  “朕等着为你庆功!”
  虽然华赫艮心里忐忑,但方明却是早就知道结果,此事十拿九稳!
  此时的大辽皇帝乃是耶律洪基,便是原著中与萧峰拜了把子的那个。
  而耶律洪基的祖父耶律隆绪,辽史称为圣宗,生长子宗真,次子重元。宗真性格慈和宽厚,重元则极为勇武,颇有兵略。圣宗逝世时,遗命传位于长子宗真,但圣宗的皇后却喜爱次子,阴谋立重元为帝。辽国向例,皇太后权力极重,其时宗真的皇位固有不保之势,性命也已危殆,但重元反将母亲的计谋告知兄长,使皇太后的密图无法得逞。宗真对这兄弟自是十分感激,立他为皇太弟,那是说日后传位于他,以酬恩德。
  耶律宗真辽史称为兴宗,但他逝世之后,皇位并不传给皇太弟重元,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洪基。
  耶律洪基接位后,心中过意不去,封重元为皇太叔,显示他仍是大辽国皇储,再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上朝免拜不名,赐金券誓书,四顶帽,二色袍,尊宠之隆,当朝第一;又封他儿子涅鲁古为楚王,执掌南院军政要务,称为南院大王。
  熟读原著的方明自然知道,虽然这皇太叔乃是个重义气、又甚恬退的货色,奈何儿子涅鲁古却颇有野心,最后甚至造反了一把,若没有萧峰救驾,耶律洪基便可以直接去地府报到了。
  不过想来也是,原本应该到手的皇位飞了,换谁都得抓狂!
  只不过,这次反叛原本应该发生在天龙世界的五六年之后,而在真实历史上,却是早已发生了数十年。
  但这里乃是武侠世界,自然还是按照武侠世界的脉络演化。
  方明便是根据这个,制定了一连串杀劫。
  一方面,派人鼓动楚王涅鲁古,这人本来就有怨气,乃是一拍即合,而另外一方面,却是收买大辽官员,给楚王涅鲁古上眼药。
  这两边本来就有间隙,现在互相起疑,大乱已在倾刻!
  只不过,按照方明的剧本,耶律洪基得了警告,强弱便不怎么悬殊。
  楚王涅鲁古为南院大王,手下兵强马壮,老爹又是皇太叔,堪称悲情人物,也能拉到不少支持。
  这两边势均力敌,方明再将这层窗户纸捅破,那非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不可!
  大辽内乱,纵使遇到天赐良机,也抽不出手来对付南边诸国了。
  当然,最好的情况,还是两边互相对耗,将精兵国力消磨得一干二净,到时候方明再从容收拾北局,当真是丝毫不费吹灰之力。
  计划如此重要,任务又如此艰巨,在辽国必然也要智勇双全之人主持才可,方能不偏不倚,随时调整,必要将大辽壮的拖瘦、瘦的拖死,如果能拖到方明执掌南朝,那更是再好不过。
  因此,方明才将麾下最为得力的干将华赫艮派出马,甚至,他只是头一个,范骅、荆棘等等帮手也会随后启程,务必要大乱了辽国不可!
第三百四十七章
周公剑
  江南风光,山水柔婉。
  无锡乃是江南出名大城,自春秋便存在,此时更是闻名遐迩,昔年吴越争霸,留下不知多少可歌可泣之故事,越女神剑之辉,更是旷古烁今,一代绝响!
  此是上午时分,日头渐高,无锡城内早已熙熙攘攘,行人摩肩接踵,甚是繁华。
  在城中心,只见老大一座酒楼当街而立,金字招牌上写着“松鹤楼”三个大字。招牌年深月久,被烟熏成一团漆黑,三个金字却闪烁发光,阵阵焦糖、酱油混着热肉的香气从酒楼中喷出来,厨子刀杓声和跑堂吆喝声响成一片。
  眼看正午即至,正是每日生意最好的时候,楼上客人已经坐满,席面琳琅满目,俱是各色珍馐佳肴,不说闻到,便是一见也勾人馋涎!
  几桌豪客吃喝得高兴,推杯换盏中,气氛便热闹非凡,话题渐渐转到了当今武林之上。
  “要论刀法……少林寺的降魔刀、广西黎山洞黎老汉的柴刀十八路、江南史家的‘回风拂柳刀’、宁波天童寺心观老和尚所创的‘慈悲刀’、本朝金刀杨老令公的‘后山三绝招’、太乙派的‘羽衣刀’、还有山西郝家刀法,俱是一时瑜亮……”
  说话的豪客显然也是武林中人,所用便是一柄百炼柔钢,精光发亮的长刀,看起来不仅是武林中人,更是用刀的好手。
  “嘻嘻……兄弟少说了一家,若论刀法,说到关西祁老六的‘快刀’,江湖上谁不得翘起大拇指?来,哥哥敬你一碗!”
  “哈哈!鲍老板谬赞了,兄弟只是靠着刀口吃饭,两袖清风,哪里比得上你金山银海,随取随来啊!”
  祁六眼有得色,一饮而尽,兴头起来,更是说得唾沫纷飞:“刀法也就罢了,若论剑法,当今武林中的名家虽然不少,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西南的那位!”
  “兄弟所说的,可是天南剑圣么?”鲍老板手一抖,压低了声音。
  但纵使如此,整个酒楼也是一静,仿佛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异样的魔力一般。
  “不错……少林方丈、丐帮帮主、神山上人、冲霄洞谭公谭婆……这些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都被打得心悦诚服,段剑圣的剑法可称天下第一,甚至便是天下第一高手!”
  快刀祁六显然对段正淳甚是推崇。
  “兄弟之言大是有礼,可惜老哥我是做没本钱买卖的,若是去了大理,恐怕还未见着人家金面,就先进大牢,吃那不要钱的老米干饭了……”
  鲍老板缩了缩头,纵使身处中原,似乎也对那大理禁武令犹有余悸。
  祁六道:“我倒是听说大理行此令三年之后,国家便即大治,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而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也纷纷加入禁卫军,建功立业……”
  “哈哈……看样子你祁老六是起了投奔之心么?”那鲍老板大笑。
  “我是有此心,听说那位剑圣此时正在广招人才,想去试试,奈何……唉……若能见得剑圣神剑之威,便是当场死了,也是此生不枉了啊!”
  祁六长吁短叹。
  “嘿嘿,剑圣神剑?”
  便在这时候,三人联袂上了酒楼,一人道人打扮,一人却是艳丽少妇,还有一人背负长剑,身穿青衫,五十来岁年纪,长须飘飘,面目清秀,刚才的冷笑,却是出自他之口。
  小二见着又是一队武林中人,心里暗暗叫苦,上前陪着笑脸:“几位抱歉,小店已经客满……”
  “现在是满的,等会自然有位子了!”少妇嘻嘻笑道。
  “这两人大言不惭,道兄可知道是谁?”背剑之人冷哼一声,显然是要与祁六与鲍老板对上了。
  “一个叫做快刀祁六,一个是专门打劫的‘没本钱’鲍千灵,都是小角色!”
  这道人口气甚大,祁六当即涨红了脸,拔出刀来:“你说什么?”
  “在下不平道人,这位乃是芙蓉仙子,还有剑神卓不凡老兄,两位不妨给个面子,去旁边挤一挤如何?”
  不平道人拂尘一摆,登时生成一股强劲真力,快刀祁六手腕不稳,差点连自家兵刃都拿捏不住,心里不由大寒,叫不出声来。
  “原来是名动四海的蛟王不平道人,您请!请!”
  鲍千灵知道这不平道人来头甚大,武功精强,两同伴看起来更不是善类,赶紧起身作揖,拉了祁六的手就要走。
  “等一等!”
  那青衣负剑的剑神卓不凡冷哼一声,突然间拔出长剑,寒光闪动,只听嗡嗡嗡几声轻响,长剑似乎在一张八仙桌上划了几下,跟着拍拍几响,八仙桌分为整整齐齐的九块,崩跌在地。
  在这一霎眼之间,他纵两剑,横两剑,连出四剑,在桌上划了一个“井”字。更奇的是,九块木板均成四方之形,大小阔狭,全无差别,竟如是用尺来量了之后再慢慢剖成一般。
  他一剑既出,整张八仙桌便即解体,上面的杯盏盘子打碎一地,汤水四溅。
  满堂之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神妙的剑法,当即瞠目结舌,乱成一片。
  卓不凡仰天大笑,得意非常:“我这一手‘周公剑’如何?”
  祁六脸色惨白,身上簌簌发抖,生怕对方也给自己来一剑,将他斩为九块,嘴唇嚅动,想说句讨饶的话来,却又哪里还有力气?
  “剑神神剑,果然不凡,纵使天南剑圣前来,也有不敌啊!”
  不平道人与芙蓉仙子连连夸赞,令卓不凡更为自傲,摸了摸胡子。
  原来这三人天南地北,却都跟飘渺峰灵鹫宫有些关联,一个想找童姥报仇,一个却是亲族被三十六岛七十二洞的牛鬼蛇神杀了,不平道人却是野心甚大,想要夺了灵鹫宫的基业。
  三人偶然相遇,臭味相投,便结伴而行,更是暗中较量过武功,结果只在伯仲,卓不凡剑法精妙,稍微胜出一筹。
  他乃是“一字慧剑门”的高手,这慧剑门曾被天山童姥杀得精光,卓不凡侥幸逃过一劫,从此再也不敢回去,逃到长白山中荒僻极寒之地苦研剑法,无意中得了前辈高手遗下来的一部剑经,勤练三十年,终于剑术大成,自信已然天下无敌,此番出山,在河北一口气杀了几个赫赫有名的好手,更是狂妄不可一世,只道手中长剑当世无人与抗,言出法随,谁敢有违?
  谁知道这日与两位好友上楼,便听见有人大言凿凿,推崇段正淳剑法,这如何能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7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