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半侠传(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749

  就在西夏铁骑马踏皇宫的时候,宋朝一干奉命平叛的兵将也攻入杭州,方腊政权灭亡,本人在战乱中不知下落。
  这两边两败俱伤之后,方明大军压境,杀到东南,剩余的宋朝兵将却是开城门向方明投降,将杭州拱手送上,其中内幕深沉。
  至此,方明已经拿下了宋朝的半壁江山,疆土广阔,实在可以与南宋一比。
  他与吐蕃、西夏便此休战,重新调整,与民生息。
  圣明二十五年,经过八年大力发展海贸,推广良种化肥,大炼钢铁之后,大理国力强盛,发大军百万北伐,与吐蕃,西夏在北地乱战。
  圣明二十七年,破西夏大军。
  天山童姥率灵鹫宫部众齐出,将李秋水与一票一品堂高手一路追杀出了河套,甚至还有向西域转移的架势,方明本人则是打败吐蕃后继续带大军北上,士气如虹,先收复燕云十六州,又与侥幸平叛,势力大损的辽帝耶律洪基会猎于上京,大败之,耶律洪基当场身死,剩余辽人逃往大漠。
  方明顺势清扫北地,比如女真族那个完颜阿骨打,当即被打击,兵败身死,枭首示众。
  日后的金国始祖与后来的建州女真,从此永远地消失在了地图上。
  一连串大胜之后,大理如日中天,吐蕃国主当即全面收缩,去王号臣服大理,遣质子入朝,礼仪甚谦卑,方明念及国力,还有北伐将士辛苦,允之。
  只是纵使吐蕃地理闭塞,环境恶劣,也不能这么放过,当即立红白黄喇嘛教为吐蕃显宗,又划分三十六教区,给了一堆不要钱的僧侣名号出去,这几个教区的僧正法王当即开始互相明争暗斗,力量日弱,再也难以对外界构成威胁。
  至圣明二十八年,大理正式统一天下。
  第二年,方明改元弘武,定都金陵,改定国号为“明”,正式开启了新朝。
  百废待兴中,方明一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百家,打压改造儒教,另一方面又连连扩土开疆,将四夷化为殖民地,掠夺百国气运供养一国,三年之后当即大治,家家有耕地,户户有耕牛,贸易繁荣,开启盛世,史称弘武之治。
  时间一晃,眨眼便到了弘武十年。
  此时方明已过了耳顺之年,除了寻常朝会之外一直在皇宫中深居简出。
  毕竟,他虽然凛然无惧,但被外人看到一个六十岁的老人还是青年模样,也总是不好,每次公共场合都得易容,也实在有些腻味。
  御花园中。
  “誉儿,今日监国,行走各部有何收获?”
  段誉双手垂立,站在一边,头略微偏低,目不斜视。
  此时的他,已是中年外貌,看着反而比方明还要大一点,并且不仅是太子,更是开始监国,奉方明之命行走各部,积累经验。
  “小有所得,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从父皇颁布新法,以百家学说取士,行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等策来,中原各地一直不稳,小规模叛乱上月便有五起!”
  “此乃大好事啊!”
  方明不惊反喜:“我扩土万里,再建新朝,所谓白纸好做画,不趁着这体系架构还澄清,百官犹有朝气之时定下新法,日后恐怕会追悔莫及!”
  这是大实话,不论什么组织架构,越到后期便越是固化,人员臃肿,带着暮气,那时候再改革却是难上加难。
  段誉也似乎习惯了方明说话的口气,也就这么听着。
  “再传旨下去,叛乱者株连九族,同党一律全家抄斩,财产充公!”
  此时大明新建,方明手上有着百战余生的大军,都是从与大宋、吐蕃、西夏、大辽的连场战乱中历练出来的,军中将领更是一个个如狼似虎,又狡诈如狐。
  有着这实力在手,平常士子作乱,不过送菜而已,方明还巴不得对方多造点声势,好让自己多抄灭几家书香门第,千年世家什么的,发发财呢!
  历朝历代,也唯有他这种开国之主,才有这种底气行事!
  纵使天下沸反盈天又如何?我照样一手压之!便是从头再来,白手起家,也能徒手收拾旧山河!
  到了后世帝皇,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这底气,腰杆子不硬,就容易被文官武将逼宫,几句话就吓住。
  “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倒是你,这敌我之辩,可要分清楚了!”
  方明最后意有所指地看了段誉一眼,饶有深意。
  段誉的冷汗一下就下来了,道:“儿臣遵旨!”
  心里却是知道,父皇恐怕对某些人动了杀机,而此时的方明当真生杀予夺,整个大明国上下,无论是谁,一道旨意便可夺了性命。
  “儒家?嘿嘿……”
  等到段誉离开后,方明摸了摸下巴,微微冷笑。
  若说他的政策冒犯到了哪个阶级的利益,那非儒家不可。
  以百家学说取士,重事务官,官绅一体纳粮,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在挖儒家的根,他们不跳脚才怪!
  可惜方明凛然不惧,甚至巴不得叛乱的人再多点,好让他多杀一点地主缙绅,将土地收归国有。
  历来大乱之后才有大治。
  这原因便是土地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有限,人口繁衍却是无限,等到了临界点之后,纵使天灾不来,种出的粮食不够吃,人祸也必至,等到天下乱战,人口死伤大半,便又可再开新朝,重新轮回。
  而纵使方明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地主士子,才是他封建统治的根基!
  但是儒家想利用这点来钳制他,却是走错了路,毕竟,方明不是全无根基,而是在大理默默苦练内功十数年,早早开设百家杂学,培养了百家之士。
  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方明虽然改不了这个大体架构,却可以给士人阶层换血!
  先大砍大杀一番,再分赐有功之臣,实际上便是一个用百家之“士”取代原本儒家之“士”的过程!
  到了现在,这个换血计划已经颇有成效。
  毕竟,在方明一手握着大棒,一手握着晋升之路的情况下,真正愿意硬抗的刺头还是很少,大多数地主一见必须学百家学说才能取士,已经开始赶走儒师,给子弟物色新的百家之师。
  甚至,就连儒家当中的某些学派,也开始偷偷摸摸地改头换面,暗自输诚。
  而等到这次血腥清洗,再拉下几个青紫一品之后,朝野上下恐怕会更加清楚了吧?
  “此等小事,收尾的工作,便让誉儿去好了,也是一场锻炼!”
  立太子,又命监国,自然是有了传位之念。
  虽然以方明的身体,足够再干一百年,但也只不过重复而已,于他何益?
  少林寺一役,得扫地僧之助,方明进阶宗师。
  而这建立新朝,运转阴阳造化,恩泽天下万民,系天下安危于一身的太祖经历,却又令方明心灵经历风雨,获益良多。
  最大的两个好处都拿到手了,再待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第三百六十五章
高祖
  方明掠身上了花亭之顶。
  放眼望去,整个皇宫俱是金碧辉煌,肃穆威严,金陵乃龙气汇聚之地,此时又是大明帝都,更是繁荣到了极点。
  但在方明的眼中,却又有着一股别样的风景。
  他揉了揉眉心,眼眸中登时浮现出一抹异彩。
  这天、这地、这外面的一切,都似乎有了不同,在还原了最为本质的源泉之后,方明便看到了一个由“气”组成的世界!
  皇宫顶部,一层金黄气运笼罩,形若幡幢,垂下丝丝吉气,更带着满满的威严。
  越往内去,金色渐浓,甚至化为青紫之色,灿烂辉煌,如若天柱,连接天地。
  金陵城外,一丝丝地气,沿着秦淮等水脉源源而来,向上甚至可以追朔到长江,甚至是昆仑,形成了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龙!
  “天下龙脉!还有人道气运!”
  方明若有所思。
  宗师乃是对人体开发的极致,这数十年,他功力日进,又慢慢摸索,也渐渐明悟了自己唤醒阴神后掌握的能力。
  这能力自然而然,与佛家精进之后的小神通也颇为类似,更像天赋之能。
  因为之前对宗师情报较少,方明也不知道这是他独有的天赋,还是每个宗师都可以觉醒类似的能力。
  肉身开发到极致,出现种种不可思议之能,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我的能力,或者说天赋,便是在眼睛上么?”
  “这倒是与佛门天眼通有些类似,难道我天生便与秃驴有缘?还是习练了少林功法的缘故?”
  方明倒是知道,自己这眼睛与佛门天眼通虽然类似,但却还是有着极大不同。
  毕竟,真正的佛门天眼通,到了大成,号称可以遍观三界六道,宇宙芥子,甚至是过去未来!
  “这十几年摸索,我这眼睛,却是似乎只能望见气运,并且还不能久用!”
  只是观察了九州大龙脉一会儿,方明便闭上了眼睛,感觉神元消耗严重,不亚于与高手一场对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7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