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半侠传(校对)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749

  更何况,等到隋末,你们亲自下场为李世民站岗,不惜怂恿他以弟杀兄的时候,儒家的伦理道德又跑到哪里去了?
  “清惠可知?杨勇与杨广两个,都曾经跟我私下联络,许诺了不少东西呢!”
  方明一甩手,原本桌面上两封信笺便平平飞出,落入梵清惠之手。
  只是一看字迹,梵清惠的脸色就是一变。
  毕竟,原本自己支持的对象,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跟外人勾勾搭搭,想必也是一种极不好受的体验。
  “虽然杨勇许诺了很多,但还是不如其弟呢……也对!他自认乃是嫡子,国之储君,自然而然便应该坐上那个位子!”
  方明悠然道。
  “难道王上想帮助晋王?”
  梵清惠的脸色肃穆非常。
  宋缺虽然十数年一直幽居岭南,再未出手,但天下武林中人谁不知道他的恐怖?天下第一用刀高手!足以与宁道奇并肩的大宗师!
  此时宋缺的风头,已经真真正正将一干竞争者撇下,几乎能与宁道奇分庭抗礼。
  更不用说,他背后还有着一整个岭南国的支持,这便是足以左右天下风云的一股重要力量!
  “还未曾想好,或许……这件事该当我见过两位皇子之后再考虑!”
  方明道:“左右无事,不若就让宋某陪清惠北上一趟如何?”
  “王上身系岭南安危,居然愿意抛下国家子民,清惠不胜感激,再次谢过……”
  梵清惠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飘然退下,而方明却是默然良久。
  他仰望天空,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起身,拄着竹杖,来到镇南王宫的某一处。
  这是一间造型奇异的厅堂,内里空间极大,两边墙上,却各挂有十多把造型各异的宝刀,向门的另一端靠墙处放有一方像石笋般形状,黝黑光润,高及人身的巨石,为厅堂本已奇特的气氛,添加另一种难以形容的意味。
  此乃磨刀堂,整个镇南王宫当中,方明还从未令第二人进入过。
  他来到磨刀石前,矗立良久,却是迟迟没有动手刻字。
  “嘻嘻……王上为何还不将石之轩之名刻上?”
  伴随着一声轻笑,一道人影骤然在磨刀堂外成形,光与影都似乎被这婀娜的人影吸收,展露出对方更进一层的魔功修为。
  方明眉头都不动一下,因为磨刀堂是禁地,所以更好拿来与魔门中人接头。
  话说回来,若不是他命令放水,纵使是阴后祝玉妍,也无法悄无声息地来到这里。
第五百二十七章
长安
  纵使时光飞逝,祝玉妍身上却也没有留下多少岁月之痕迹。
  她并没有跨入磨刀堂,一双妙目却望向了磨刀石:“我素闻一旦名字被宋缺刻上磨刀石之人,便非死不可!你为何还不动手?”
  “唉……”
  方明喟然一叹:“玉妍也是来请我出手的吗?”
  祝玉妍道:“奴家订金都付了十数年,你却一直不出手,着实令人家等得好生心焦哩!”
  “玉妍此语,确然令宋某无法反驳!”
  方明点头道:“待宋某收拾行囊,三日内必北上而行!”
  他心里却是清楚,祝玉妍此时对石之轩才是真真正正动了杀心!
  之前石之轩破了祝玉妍的魔功再转身绝情而去,还可以说是为了圣门统一大业,但此次钟情于碧秀心,却是再也无法辩驳。
  这对于祝玉妍这种骄傲之女的打击,更是无与伦比。
  得到方明肯定回答的祝玉妍满意走了。
  而方明则是眸子幽幽,对于自己变成正魔两道争相抢夺的香饽饽颇为无奈。
  虽然明知道,不论梵清惠还是祝玉妍,都是想自己去与石之轩两败俱伤,再坐收渔利罢了。
  “说起来……若非石之轩这个天子第一号大魔头顶在前面,恐怕那些尼姑秃驴也早就准备开始找我的麻烦了……”
  方明摸了摸下巴,却是对正魔两道的打算一清二楚。
  而他当然不准备让石之轩就这么被干掉。
  因此,他更是必须亲临一线,保证隋朝上位的是杨广,而非长子杨勇。
  说到杨勇,这也是个人物,虽然性好奢侈,好美色,但为人却宽厚温和且率真,善于诗词,又比较好学,乃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主。
  若真的让他上位,一番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下来,说不定还能延长隋朝之寿。
  但方明当然不可能令他这么做!
  “十三年未曾出鞘,老伙计,寂寞了么?”
  方明飘然上前,取下磨刀堂正中,那柄造型奇古,厚背薄锋,亦是令他名震天下的“天刀”,悬挂在腰间,飘然而去……
  ……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
  文物荟萃,千秋帝都。长安位于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均建都于此。
  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重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
  北则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
  在这些山岭界划出来的大片沃原上,长安城雄踞其中,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的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这些河流犹如一道道的血脉,既给长安提供丰富的水源,也使长安充满活力。“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自古以来,长安便得到历代君主的垂青。
  秦始皇赢政以之收拾战国诸雄割踞的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到西汉张骞两次出西域,开辟了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的名城,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其况之盛,只有东都洛阳堪与比拟。
  此时大隋开国已二十多年,正是物华民丰的盛世之时,但杨坚病重,两大皇子争锋,却为此时的长安笼罩上一层阴影。
  在长安东大寺旁,有一尼姑庵,名为玉鹤,乃是方明与梵清惠约好的联络之地。
  他到了地头,报出名号之后,自然便被一位老尼姑请到后院。
  方明推开殿堂大门,只见青灯古卷之旁,盈盈立着一道倩影,梵清惠见到他,不由抬头一笑,似莲花绽放:“你终于来了哩!”
  “唉……既然已经答应了,宋某自然会来这里!”
  方明随手扯过一个蒲团坐下,似随意问着:“如何?可找到石之轩的踪影?还有长安如今状况怎样?”
  石之轩乃是裴矩,甚至是大德圣僧的战略级情报,他自然不会随意卖给别人。
  方明可不是徐子陵,居然会在寇仲距离成功只差一步的时候去劝他放弃,更在寇仲打算攻打长安的时候将杨公宝库密道的绝密情报卖给师妃暄。
  此种吃里扒外还不讨好的行为,若非徐子陵与寇仲一起长大,乃是义结金兰的生死之交,方明几乎便要以为此人乃是慈航静斋特意派到寇仲身边的卧底。
  “踪影难寻,但清惠已请出四大圣僧,这四位大师在寻踪觅迹上都有着过人之能,迟早能有所获!”
  梵清惠抿了抿嘴唇,又道:“其实……按照清惠的推测,此人很可能便躲在大隋朝廷当中,甚至身居高位!”
  “嗯,大隐隐于朝,清惠所言大是有礼!”
  方明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还有……碧秀心呢?”
  “她……”
  梵清惠苦笑道:“师姐自从跟了石之轩之后,就从未与慈航静斋联系过……宋缺啊,此乃我门的大丑事,莫要再问了好么?当年……若是你一意坚持,说不定清惠也……”
  方明似叹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清惠你再说这些,又有何用?”
  梵清惠脸上的笑容直欲令人心碎,方明微微偏开头,似乎有些难以承受,转移话题问道:“长安呢?此时情况如何?”
  “杨广与杨勇针锋相对!不过杨坚此时已经神智近乎不清,身边的亲信,如杨素、宇文述之流,尽皆偏帮杨广,迷惑杨坚,令他于日前下诏,废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只是也未立杨广为储君……”
  梵清惠道:“事实上,这也是清惠猜测石之轩尚在长安的原因之一,皆因此人大忠实奸,有着颠覆大隋之志,等到他支持的杨广上位,江湖上必然是道消魔长……”
  “如此说来,长安城中,两位皇子的局势,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方明指头捻动着垂落下来的发丝,淡然问道。
  “何止是剑拔弩张?”
  梵清惠苦笑更盛:“此时隋帝未死,三大门阀态度暧昧,任谁也不敢抢先发动兵变,是以杨勇、杨广两兄弟,尽皆招揽江湖亡命高手,已经于长安城内火并了数次,下毒刺杀,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梵清惠望向方明,目光坚定道:“现在清惠已经探明,晋王府乃是藏污纳垢之地,甚至收容了不少魔门高手在其中,此辈中人绝情绝义,由此可见若杨广上位,必然也是穷奢极侈,残忍好杀的昏君,桀纣一流,宋缺你现在想支持哪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7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