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半侠传(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749

  方明深深瞥了寇仲一眼:“朕随后便要直扑长安,若胡人敢反抗,必杀戮甚惨,少帅悲天悯人,还请为我守卫潼关,如何?”
  寇仲一瞬间毛骨悚然。
  知道自己态度的转变,终于令天刀都生出疑虑。
  而把守潼关,看似责任重大,但宋缺既放了一个宋邦在此,自然不会留给寇仲太多权力,便是有变,凭借着宋邦与一干宋家军的实力,也足以令寇仲投鼠忌器。
  此时的宋缺,得了宋师道援军之后,不需与少帅军、江淮将联合,也照样可出兵三十万。
  “既然是圣上的意思,那小子便遵旨啦!”
  寇仲拱了拱手,行礼退下,感觉自己的一颗心,却是似调入冰窟,幽寒彻骨。
  ……
  “陵少啊……你可知,宋缺居然让我守潼关!”
  寇仲回到少帅军,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徐子陵:“也不知道他是信任我,还是忌惮我!”
  “让你守潼关?难道他就不怕你跟长安里应外合,再加上突厥骑兵,将他困杀在关中的可能么?”
  徐子陵却是皱着眉头道。
  “因为宋缺对自家军队信心很足,特别是那神火军……他奶奶个熊,我根本想不到,还有什么城池能在他们的攻击下撑过三日!”
  寇仲却是苦笑:“并且……难道你忘了杨公宝库?”
  徐子陵虎躯一震:“娘曾经告诉我们,宝藏埋在长安……而杨素建立此宝藏,又是为起事所用,难道宝藏内有着密道,可以贯通长安内外?但宋缺……他是否知晓,才如此不惜一切地直扑长安?”
  “这可能实在非常大!”
  寇仲摇摇头:“宋家虽然富甲天下,但财力还是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绝对不是正当经营得来的,因此,我确定他掌握杨公宝库的秘密,把握起码有着六成!”
  “这亦是一个不幸的消息!”
  徐子陵道:“不要忘了,他还有一个汉中!纵使攻打长安不利,又有我们反水,他照样可以从汉中入蜀!”
  “是啊……因此现在我根本想不到任何办法!”
  寇仲道:“或许……只能像陵少你上次想的那样了!”
  “那亦是最坏之打算!”
  徐子陵说出的话,却令寇仲惊讶叫道:“陵少你之前不还是主张如此的么?怎么观点又一下变了!”
  “这自然是因为,宋缺变得更加可怕了!”
  徐子陵脸上浮现出追忆之色:“仲少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当初与他初见的时候,那时候的宋缺,浑身气息仿佛一个黑洞,深邃而恐怖!但现在……你感到了什么……”
  被他这么一提醒,寇仲的脸色也是变了:“除了俊俏到不像人的脸蛋与浑身的王者之气外,他给我的感觉就好像一个普通人!甚至还令我大生亲切与尊敬之感,他奶奶的,难道我也受了影响?”
  “恐怕只有这个解释!”
  徐子陵道:“此人的武功,已经进入了返璞归真的至境,而对于此人的习惯,你又了解多少……”
  寇仲脸色呆滞,不由回想到几次面见宋缺。
  当时见了书房,便布置得极为简朴,完全不符合对方现在的身份,又透着一种不假外求的味道。
  不仅是享用、甚至,在女色方面,这个天刀也非常克制,与长安李渊那个老色鬼完全形成了两个对比。
  无欲则刚!找上这样一个敌人,非但不智,而且不幸!
第五百七十三章
望长安
  关中平原之上,浩浩汤汤的大军逶迤前行。
  方明纵马疾驰,只见平原上田亩连绵,并且,还大多是上好的熟田,土壤肥沃,不由就是一叹:“秦川之业,帝王之基,古人诚不欺我也!”
  此时的关中之地,还不是他前世印象中那个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相反,草木葱茏,入目之处,满是喜人的绿色,目之所及,竟无尽处。
  在水土还未流失之前,此时的关中平原,当真是沃野千里,不论人口、政治、还是经济、农业,都是当之无愧的汉人中心。
  这次他留下少帅军、宋邦留守潼关,自己则带着三十万大军,直扑长安!
  其实也是没得选择。
  若不抓紧机会,李渊必向突厥投降,整个北方一片糜烂。
  而方明唯一能做的,便是在突厥大军南下之前,打下长安,如此才能最大保持住中原的气数,再与胡人争锋。
  “不过……”
  方明的脸色有些肃穆:“我现在只有二十万府兵、五万禁军,五万神火军,总体实力并不算特别雄厚……若是攻打长安之时,久战不下,再被突厥大军击之,顺带少帅军并江淮军反水,那真是大业一朝倾覆都有可能……”
  正因为如此,虽然明知道若与少帅联军、或许可以将兵员爆到四十万,方明也是让寇仲两个留守潼关。
  此战危险,实在容不得他丝毫的侥幸。
  而在少了少帅军这个不确定的因素之后,他自信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军队能击败自己。
  “这也是个机会!”
  方明的眸子幽幽,露出冷色:“留下余地,给双龙最后的选择,若等到我攻下长安之后,寇仲还不解散少帅军,归隐田园,那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他拥兵三十万,东征西讨,战无不胜,又强行攻下洛阳与潼关,更传闻有着天命在身,潼关与洛阳都是被天罚击倒,形成传闻,倒也很有迷惑性。
  一路关中郡县,纷纷不战而降。
  十日,长安城已然在望。
  《史记》有云:“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所谓天府者也!”
  长安乃是大隋都城,又经历两代隋帝扩建,此时诚然乃是天下第一大城,外面水道交错,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水流经过,利于龙气,物华天宝,璀璨醉人,可以说天下精华俱在关中,而关中精华俱在长安也!
  先锋到达长安之后,方明当即下令大军立地扎营,又打下长安附近的卫城,这个李唐最后的基地,便完全暴露在方明面前。
  十五日,大军正式开始攻城。
  这次方明可算底牌尽出,不论是石砲、火炮,乃至改进过的攻城车、云梯、箭楼,轮番而上,围绕着长安大打出手。
  此时防守长安的将领极为顽强,甚至还专门有一队闭了耳穴的精兵,负责修理火炮之后的城墙。
  而长安乃是宇内第一城,无论城墙高度还是厚度,都绝非之前城池可比。
  方明的神火炮纵使有着后世创意,但限于工艺,也只能一点点地将城墙凿开,进展得甚为缓慢。
  “李世民!”
  方明对身边的虚行之道:“朕有着强烈的预感,此时长安的守将,必然是李世民无疑!”
  “不错!”
  虚行之凝重点头:“此城守将明显有备而来,对于火器打击更有抵御经验,恐怕非李世民莫属!”
  “联系封德彝封伦!命他不惜一切代价呼应!”
  方明没有丝毫迟疑,启动了这个埋伏在李阀中的最高级暗子。
  “遵旨!”
  虚行之领命,旋即道:“只是此人虽然颇得李渊宠信,却不掌兵,如之奈何?”
  “无妨,只要能将城内具体情况透露出来,便是大善!”
  要想攻下长安,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杨公宝库!
  在杨公宝库之内,不仅有着一条连通长安内外的密道,还有一条通路更是直通皇城!
  此乃当年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与杨素密谋,准备一举干掉太子杨勇、文帝杨坚所用。
  虽然阴谋没有得逞,但密道却保留了下来。
  若选拔精兵从中杀入,不论攻打皇城还是用作内应,长安都是一日可下。
  只可惜,此宝库的建造人乃是鲁妙子,与慈航静斋更有着说不清、道不楚的关系。
  方明实在有些怀疑他的人品。
  之前派出一队人马,试了试杨公宝库的密道,果然一入便了无音讯,显然里面早已布置陷阱。
  不由又想起了之前的文书情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7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