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最强大BOSS(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1013

  “亲爱的父亲大人,你是天下闻名的理学宗师……不知为什么,我每次听到你是理学宗师时,总时恨不得扒了你这层皮,让天下人都看看你丑陋的一面。”
  洪易轻声笑道,说这话时,语气很是平静,似乎没有半点挑衅的意思,仿佛是谈论坊间趣闻。
  宁缺也笑了,接着他状似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哎,这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养不教,父之过……是我这个父亲没有教好你,以至于让你成为这样一个不孝子!”
  “呵呵,教我?不孝子?我亲爱的父亲大人啊,你知道现在说得话有多么荒谬吗?现在站在你面前的可是一位诸子百圣都承认的‘亚圣’……你也算文人,难道不明白‘亚圣’代表着什么吗?一位‘亚圣’用得着你教吗?你有资格教吗?至于你说一位‘亚圣’为不孝子,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也没有这样的权利!”
  洪易的声音依旧平静,但他的言辞间,却透露出一丝丝藐视,似乎只有他这位“亚圣”,才有资格掌控天下言论的解释权,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
  “可笑,就算你是‘亚圣’,但‘亚圣’就没有父母吗?‘亚圣’是天生的吗?小时候就不是父母教育起来的吗?伦理纲常,就连上古的圣皇,都要遵循,难道你身为‘亚圣’就不需要遵循了吗?你天天盼着我这位父亲在天下人面前出丑,你不是不孝子,谁是不孝子?”
  宁缺反口讥讽,他的语气同样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仿佛一把锋利的刀剑,向洪易的心灵刺去。
  吴总管站在一边,听着这对父子之间的“唇枪舌剑”,心中很是紧张,他仿佛很多无形的刀剑,在虚空之中猛烈的碰撞、厮杀。
  这种无形的言辞交锋,甚至比真刀实剑的厮杀还要可怕。
  这方世界,无论是修炼武功,还是修炼道术,“道心”都非常重要。
  无论是道术高手的道术境界,还是武道高手的拳意,都需要强大坚韧的“道心”作为支撑!
  一旦“道心”被破,立即境界崩溃,拳意消散,轻则功力大损,重则功力尽废,沦为废人。
  当初,太上道圣女梦冰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本来还是名震天下的道术高手,结果一朝道心破灭,立即就功力尽废,变成一个普通女子。
  现在宁缺与洪易之间交锋,表面看起来是言辞之间交锋,实则是心灵的交锋,都想要通过言辞,找出对方的心灵破绽,然后一举破灭对方的“道心”。
  正是明白这一点,吴管家才听得满头大汗、心惊肉跳。
  “亲爱的父亲大人,看来我们现在是谁都说服不了谁,那么就来点实际的吧!父亲大人,你作为理学宗师,但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著作与学说,你所提倡的礼仪与规则,都是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开创性,有因循守旧、名不副实、邯郸学步之歉。
  不过,作为儿子的,我却愿意帮你,就让我这个‘亚圣’来指点一下你,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文章’,什么是真正的‘圣贤学说’。
  我最近偶有所得,撰写了‘易经’一书……尽管只是写了一个开头,但想来也足够指点你了。”
  洪易目光逼视宁缺,自信说着,他大袖一挥,一个个金灿灿的、充满古韵的、带有丝丝神圣气息的文字,就从他的大袖中流淌了出来。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一个个文字浮现出来,这篇文字只是一个开篇,看起来不多,但是,却仿佛道尽了乾道变化,蕴含着无尽奥义。
  吴管家看着虚空之中的文字,眼睛都瞪大了,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篇经文之中蕴含着无尽的“道”与“理”,若能领悟一二,将对他的武道有无与伦比的好处。
  即便宁缺看了,也不得不惊叹洪易的才情,真正的隐藏了洪易对乾道变化的理解,蕴含着洪易对大道的感悟,即便他看了也心有所得。
  “父亲大人,你看我这易经开篇如何?”
  洪易轻笑着说道,脸色隐有得色,他对于自己创造的“易经”开篇非常自信。他自信即便是上古阳神的著作的经文,也比不过他,正好拿出来镇压他的这位父亲的傲气,让他的这位父亲知道,在他这位“亚圣”面前,什么理学宗师的,完全不值一提。
  宁缺笑了,他承认洪易得确才情惊世,竟然连“易经”如此惊世之作,都能创造出来……但想凭借“易经”在他面前装逼?还差得远!
  “易经”确实了不起……但他宁缺记忆中的经典,却不知道有多少,其中很多都不属于“易经”。
  “好儿子,既然你这么迫切想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文章’,我这个父亲又怎么会不满足你呢!”
  宁缺冷冷一笑,念头一动,一篇玄奥的文字,直接从他是身上流淌而出。
第472章
打击得体无完肤
  “我的好儿子,不得不承认,你能写出‘易经’这样的文章,确实有值得你自傲的地方……但你若就此沾沾自喜,以为天下人都不如你,那么就太过狂妄了。你不是说为父并没有什么学说著作,名不副实吗?那为父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薪火传承,开创文明!”
  宁缺背脊越挺越直,好像要撑起整个天空一般。他念头一动,一个个优美隽永的文字,从他身上流淌而出。
  这些音符状的文字出现时候,虚空之中都响起一阵阵神圣宏大的礼乐,似乎是专门给诸天众神奏响的礼乐。
  这种文字,极其优美,富有一种天理云纹的妙用,好像是音符,但又不是音符。
  字字溜圆,有的有角,如一个个缩小的法轮,千奇百怪的法轮,流淌着,好像一篇惊天动地的文章,众神铭文。
  这一个个似音符,非音符,似文字,非文字的奇怪符文,一流淌出来,就团团向着洪易包裹而来。
  “这是我以诸天生死轮为根基,创立的文字,文字叫做诸天神文,诸天众神没有自己的文字,我就替他们创立文字,诸天众神,没有文章,我就替他们做文章。诸天众神没有礼乐,我便为他们规定礼乐!”
  宁缺说话之间,气息巍峨直上。
  他并没有立即展示出自己记忆中的一篇篇道德文章与圣贤学说,而是先将这一篇诸天神文展示了出来。
  今天,他要一点点、一步步、有节奏的对洪易进行全方位的打击。
  这一篇诸天神文,洪玄机创造了一个雏形。
  宁缺接受洪玄机的记忆后,随着武道境界的不断提升,对“诸天生死轮”的领悟越来越深,又有未来之主辅助,便轻易的将这一篇诸天神文完善了。
  说起来,当天宁缺与虚易大战,关键时刻能够创立出“薪火相传,文明创世”这一式无上绝学,也是受到了这篇诸天神文的巨大启示。
  这篇诸天神文之中,蕴含了开创文明、主宰历史潮流的宏大意境,即便不如“易经”,也绝对差不了多少。
  洪易本来眯成一条线的眼睛,陡然睁开,精光爆射,死死的盯着这一群群的文字,他感觉得出来,这的确是宁缺自创的一门文字,其中蕴含着开创一个文明的博大含义,就宛如上古大圣造字,苍天血雨,夜夜鬼哭一般,鬼神都不愿意看到人类拥有文字智慧,占据天地的主宰。
  这诸天神文,竟然是自创的一门文字!
  威力勃然,划分时代。
  迎面而来,滚滚如潮。
  “没有想到,洪玄机的修为居然到了如此的程度,竟然能创立文字,有开创文明之雄心,而且正在逐步实施着,那诸天神文还真是有些玄妙,只是没有大成而已。若是大成,那恐怕就真正的粉碎真空了。”
  这一刻,洪易对眼前这一位父亲的武道与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过,眼前的这篇诸天神文,虽然让他感觉到惊艳,但他的“易经”却说尽了亘古天地的乾道变化,这诸天神文比之他的“易经”还是要差一筹。
  “父亲大人,你的这篇诸天神文,确实让我有些意外……但也仅此而已,你我都是读书人,相信你也看出来了,你的诸天神文,还是不如我的‘易经’。”
  洪易缓缓压制下心中浮动的思绪,气势逼人说道。
  “呵呵,不要急,诸天神文只是开胃菜而已,你不是说为父不懂道德文章、不懂圣贤学说吗?接下来,为父就让你知道,什么才是道德文章,什么才是圣贤学说!”
  宁缺脸色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但言辞之中,却锋芒尽展,好像一把潜藏在黑雾中利刃,突然破雾而出,尽情的展示锋利的刀刃,杀人见血。
  他一挥手,虚空之中那音符状的诸天神文消失了。
  他心中一动,又一篇玄奥莫测的文字,从他身上流淌而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篇《道德经》在虚空中缓缓呈现。
  这一篇经文,虽仅有五千字,仿佛大道之总纲,万道之起始,蕴含着无尽至理,涵盖了宇宙形成、万物发展、治国、用兵、教育、经济、艺术等等,乃至个人养生、修养心性,几乎无所不包。
  看到《道德经》的这一刻,洪易心中仿佛出现一道惊世霹雳,他的心神,都为之颤抖起来……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玄妙的道德文章。
  以他的智慧,自然看出了《道德经》完全不在他的《易经》之下,甚至,因为他的《易经》还没有大成,与《道德经》相比,还要逊色良多。
  这一刻,洪易脸色有些灰白……自从创造出《易经》开篇雏形之后,他就自认为洪玄机在学问方便,已然彻底被自己碾压了,甚至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现在却变成了这种结果。
  这让他的心灵,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这就受打击了吗?这一次,不将你打击得体无完肤……你又怎么知道我这个父亲的厉害?”
  宁缺看到洪易那灰白的脸色,微微一笑,手掌一挥,又是一篇文章在半空中浮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又一篇玄妙无比的道德文章,渐渐浮现在半空中。
  这一篇文章,名为《庄子》,又称《南华真经》,为宁缺在地球时阅读过的道家经典之一,同样玄奥莫测。
  洪易还没从《道德经》带来的震撼中清醒过来,看到宁缺又展示了一篇玄妙莫测的《庄子》,顿时就懵了。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这样的道德文章,即便是上古圣贤,能够写出一篇,已经是惊天地、泣鬼神了,他一个人,怎么能同时两篇如此玄妙的道德文章?”
  洪易喃喃自语道,好像中邪了一般,完全失神了。
  但此时,宁缺又一挥手,虚空之中,又浮现出一篇道德文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这一次出现的是《阴符经》,又名《黄帝阴符经》,同样是道家经典之一。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这一篇同样是道家经典,为《太上感应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10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