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10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6/1955

  王崎点点头,然后拿出了一张写满练习题的纸张,问道:“如果我现在要你为他们编写一个练习册,题目就从这些里面选,你会怎么选?范围就划定在代数拓扑。”
  魏沧接过王崎手中的那张纸,快速扫过,面露讶色:“这些题目……”
  作为万法门的元神宗师,他在算学上的水平已然登堂入室。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很清楚这些题目的价值。
  从结丹到元神,他不知道写了多少题目。如果当年他做的练习题全部都有这个水准,说不定他踏破天关的时间,还可以提前一年。
  “我不编写算题,我只是算题的搬运工。”王崎拍了拍胸脯:“都是从其他算家的论文里筛选出来的。”
  并不是每一篇论文都会附带一个自己编写的算题,也不是每一个用来阐述定理的算题,都适合初学者去练习。想要从茫茫的论文当中,挑选出合适的题目,对学者本身的要求也非常高。
  这就意味着,一个挑选者必须熟悉海量的论文,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魏沧细细将那张纸读了一遍,然后道:“这些题目都很经典。但若是需要选出最合适一般人练习的……”
  ——能够清晰阐释一个算学定理的……
  ——计算尽量简单的……
  魏沧脑中划过高狄等缥缈宫弟子询问算学的情景,手指则在纸上指指点点:“这一道,这一道,还有这一道……另外还有这一道……”
  王崎抬起头,询问众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赵清潭率先鼓掌。苏君宇也紧随其后的鼓掌,并点头道:“魏师兄到底是有底子的,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不,是更胜一筹。”
  王崎则看着戴太冲:“戴师兄,你意下如何?”
  戴太冲若有所思:“看起来,执教确实能提升挑选题目的眼光,还有编写算书的眼光。”
  “我说过了,课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算经的简化版。”王崎道:“课本的编写,同样是按照‘逻辑的顺序’,而非‘历史的顺序’。只不过,其他学科的进步,是观察手段与算学工具的双重推动,发展的逻辑与历史往往是同向的,但是算学不同。”
  举个例子,课本上“指数”与“对数”是一对放在一起讲的概念。在课本上,指数是先提出的,然后对数是通过指数定义出来的。在一般人眼中,这二者的关系就好像是加法和乘法一样——乘法是加法的重复执行,通过加法,人们才能定义乘法。【当然,这只是个比喻,方便理解,实际上,对数和指数的关系更像是加减法,互为逆运算。】
  可历史上,对数是先于指数发明的。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这就好像是在告诉你“乘法先于加法被发明出来”——这无疑是荒谬的。可实际上,事实就是这样。对数实在太实用了,随着星相与地文的发展,修士处理的数字越来越大,计算越来越复杂,仙道有很强的简化计算的需求。对数能够化乘除为加减,化乘方开方为乘除,将高级运算降为次级运算。作为计算工具而被发明的对数,不过是回应了时代的呼唤应运而生而已。
  在地球上,纳皮尔发现对数比笛卡尔发现指数早了二十多年。而直到这二者被发明了三百年之后,欧拉才发现二者的关系——对数是指数的逆运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说是“算学自有自在”的一个佐证了。“对数”与“指数”这两个互为逆运算的概念,或许是广泛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人们只不过是先发现了对数,再发现指数,然后才发现二者的关系,但这三者,其实都是客观存在的。
  戴太冲道:“若是有空的话,我也当去领一教职——不,我开年就去考!”
  在仙盟,成为教师也是需要考核的。王崎破格成为南溟学府的讲师,实际上多少有些不合规矩。这也是妖族学生排斥王崎的原因之一。
  王崎摇摇头:“戴师兄也有心了。但是,师兄你倒不一定非要去仙院当教师。而且,仙院学生和算学家的需要,也有区别。”
  戴太冲点点头:“是我太过想当然了……”
  “若是戴师兄有心的话,不妨去收两个弟子?我记得元神期修士确实是有资格收弟子的。”王崎建议到:“每年新入弟子都有几万,戴师兄你不妨选几个合眼缘的,也算是我基派的‘新生代’。”
  魏沧摇头:“没那么容易,仙院出身的弟子,多半心高气傲,都盯着逍遥或者炼虚巅顶。要入门,至少也得是入积年元神的门。而从各地讲坛选拔上来的弟子……素质就稍微差一点。和我们研究的……”
  “我也只是这么一说而已。”王崎摊手:“至于执不执行,是你们自己考虑的事情。”
第一百六十章
新年新气象
  魏沧在回来之后,王崎就重新分配了编篡算经的工作。《原算》一书的“习题”部分,就主要由魏沧来筛选。而“史料”部分则彻底从书中分离出来,另外由人执笔。
  至于“词典”这一部分,则主要由戴太冲挑选,但是,戴太冲选择出的词汇,必须经过每一个基派成员的认可,方可生效。
  这个词汇表,会在每个月的讨论班上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讨论。
  定下这些章程之后,整个基派就都投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之中。
  王崎说的没错,留给他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这里的大半人,其实都有任务在身。年节过完,就要天南海北的散开了。
  这也是基派的弊端之一了。除了王崎、苏君宇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是普通修士,还没有证明过自己。而就算是王崎和苏君宇,也都还是低阶修士,没有什么根基。更别说,王崎是下层出身,而他的恩师冯落衣又是仙盟的执政者,无法过多的帮衬“基派”这个学派,不然有失“公平”。因此,他们都没有资本也没有资格抛下一切事物,一心一意的在这里搞研究。
  但是,这十天里,整个基派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基派的诸多修士,完全沉浸在了修订《原算》的过程之中。
  在王崎的指导之下,基派众人也逐渐在“修书”与“讨论”的过程当中,掌握了布尔巴基学派“一般性”的学术观念。他们虽然在天份上不如王崎或苏君宇这等天纵之才,但也超过一般人太多。而现在,在得了来自另一个宇宙的智慧之后,他们的诸多灵感,就不再是散碎的火花,而是汇成一股的浩荡河流。
  而就连王崎本身,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布尔巴基学派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几乎所有已知的数学领域,而就算是被称作“数学教皇”的格罗滕迪克,也只能占据其中的半壁江山。这已经是“一人之力”的极致了。而前世的王崎,不过是个三流的物理研究员,在数学上的本领有限,哪里可以一个人还原出《数学原理》这样的典籍?就算可以,那也得消耗百年的时光。
  而现在,在他的指点之下,在来自于另一个宇宙的智慧的作用之下,无数灵感迸现,然后汇入这个庞大的体系当中。
  王崎今生的天分很高,而他记忆中有来自地球的许多“方向”,这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是,一个学派合力的力量却更是强大。
  区区十天的时间,基派就诞生了五篇高质量的论文,而不少人还有发表新论文的计划。
  这些论文,又会成为《原算》新的基石。
  正月十六,太阳出山的时候,王崎遗憾的放下了自己的笔。他眼睛当中神光迸射,几乎压抑不住体内的变化。尽管经过了为期十天的高强度思维风暴,但是他的精神却没有一丝疲倦,反而异常昂扬。
  但是,现在他现在必须结束在万法门的工作,回到南溟去了。
  另外,黎京仙院的假期也结束了,魏沧也必须回去了。
  正午的时候,来接王崎的灵舟在万法门的空港出停泊。王崎带着赵清潭、陈由嘉、苏君宇等几个需要续南溟的人登上灵舟,对着戴太冲拱拱手:“戴师兄,前方艰难,但还请你坚持下去。至多半年,半年之后,我希望能够看到《原算》第一卷问世。”
  更别说,王崎的崛起,几乎将离宗连宗两方、歌庭少黎这些强大学派得罪了个遍。基派作为一个新生学派,理论传播都不一定能够得到支持。而基派的论文,在成体系之前,也没什么特别显眼的地方——单篇论文拿出来的话,基派的作品都是一些单纯的算学基础问题的研究,很少有人会去专门兑换。
  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基派会比较艰难。
  毕竟,王崎现在的威望,还远远不如第一代布尔巴基诸多数学家的联合。起步艰难,是正常的。
  戴太冲拱拱手:“自当如此。”
  然后,灵舟启动。灵光飘扬,将灵舟加速到极致。很快,冬日青空之下,便再无痕迹。
  ……
  旧的一年,是在焚金谷的错愕当中结束的。
  而新的一年,自然也是在焚金谷的振奋当中开始。
  王崎从腊月月末道正月十五,都一直在闭关研究算学。期间,他除了去了两趟陈景云掌门家之外,就再没有出过门。
  对于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一概不知。
  经过了整整半个月的发酵之后,焚金谷内部的局势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实证部的资金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当然,相对的,一些实证部的资源就被削减了。
  但是,还有更多的实证部的主人,在发了疯一样,找门路、托关系、递申请,希望能够重新提交自己去年年末提出的来年的计划,并依照新计划重新申请经费、申请研究资源。
  这些人一窝蜂的出现,几乎挤爆了焚金谷的大殿。
  而也有更多的实证部开始招新或者裁员,宣布增添或者调整研究方向。
  由于王崎一篇电子局域化的论文的关系,现在焚金谷对固态物性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狂热的地步。王崎打开了局面,证明这个领域还有理论可以挖掘,就自然有更多的人认为自己有机会,希望在新领域的开拓当中分一杯羹。
  没准,自己就能变成“写进教科书的人物”了呢!
  而除了基础理论的研究之外,“应用”方面也得到了飞跃。
  以骆维扬为首的固态物性领域的修士,虽说添上了“基础理论”这个研究方向,但是仙盟对于“应用”方面的要求也没有放松。由于理论的进步,过去积累的、关于泛晶体的研究数据被大规模的转化成有实际意义的成果。
  如果抓紧研究的话,大约三年……不,只要一年的时间,焚金谷修士的整体实力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天灵岭也收到了些微波及。
  生灵物性这个领域,被扩大了。从生灵大分子、尤其是生灵源质当中寻找聚晶体、璀晶体并根据王崎理论合成新的聚晶体、璀晶体,俨然成为了新一年中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
  谁先合成了新的聚晶体或者璀晶体,谁的声名就能上一个台阶——当然,待遇自然也会跟着上一个台阶。
  许多生灵物性领域的天灵岭元神宗师,都陷入了狂热之中,甚至还有许多结丹期的天才修士提出了独立实证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完成了这个课题,立刻就可以被称为“绝世天才”了。
  而这一场波动,也延伸到了研究“血脉”与“遗传”的集茵谷。
  自从与龙族接触之后,集茵谷就获得了正版全版典藏版的化形神通。而在天萳,艾轻兰在王崎的帮助下,一举窥破了化形的奥妙,将萳族修法、蚁族体系与人族的理论相结合,现在已经催生出能够任意合成生灵源质的手段。
  而王崎的研究,俨然是要将这个合成手段向前推进一大步,甚至影响到人族对“化形”这个体系的开发。
  焚金谷与天灵岭的高层正在惊讶的发现一个事实——王崎的理论,似乎要带动整个仙盟社稷生产体系的前进。
  这不奇怪。在地球,凝聚态物理托举起了半个现代工业文明。
  而无论在地球还是在神州,都有一个隐性的规律。
  能够带来实际效益的研究,是永远都不会缺经费了。
  神州仙道比地球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可这不代表它不注重应用方面的开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6/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