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1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5/1955

  碳、氮、氧,再加上最常见的氢元素、氦元素,所能够得到的稳定的、熔点最高的物质,竟是“水”。
  没错,和很多人印象不同,许多火之民,都会使用“冰”的。
  许多恒星的火之民都干脆选择了彻底抛弃工具的道路。但是,依旧有少数火之民,选择了使用工具。而除了极少数在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诞生的火之民有使用碳晶体的可能性外,一般选择使用工具的火之民,都会用“冰”。
  ——这已经是它们能够找到的固态物质中,最容易得到的了。
  至于恒星引力捕获小行星、然后在小行星整个蒸发之前得到的金属元素……
  对于火之民来说,那一般就是镇世神器了。
  毕竟,也不是每一次外来天体下落,都能够落到火之民可以够着的地方。
  而对于火之民来说,冰是唯一的材料。
  冰是他们记录文明的载体,是固化法术效果的唯一炼材,是城市的唯一基石。
  但是……这“最好获取”也只是相对而言。
  在恒星表面让冰保持冰点,又谈何容易?
  但是,真炎神们,也确实是有一番际遇的。
  他们走上了全族修“冰”的道路。
  元族的末路,便宣示着一个事实——由反入正是一个古老的修炼诀窍,并且天眷遗族偶尔都会使用。
  修火的钻冰取火、修木的金上种花、修金的火中取金,都能够修出一番真滋味来。
  在太阳上修冰,修不成也就罢了,若是修成了呢?
  那又是何等的精彩!
  或许是当初的传法仙人有意影响,或许是真炎神中智者指点,又或许是他们只是命好,选择了一条最难但最正的路子,又幸运的走通了。
  总之,他们慢慢就开发出来了强大的修法。
  通过改变灵气上时空上的分布,来重新调整热能的分布。
  与龙皇不谋而合的想法。
  或者,按照王崎阴暗的思想,它们说不定就是真空道的实验品?虽然这就显得太过巧合,但也不能排除这可能性不是?
  和人族一样,这是普适性未必广,但是绝对契合自身的修法。他们甚至能够抵抗仙路的抓取。
  而这个修法本身……和王崎想得一样。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个修法并不能真的完全逆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它不是毫无代价的就集中热能的。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消耗巨量的灵力。
  只不过,它几乎达到某种计算上的极限效率,消耗的灵力与之造成的正面效果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被吸收的热量,会进一步推动真炎神的修为。这不同于灌体,而是相当于将修士放置在最适合功体的环境之中。
  而被改变的阴寒灵力,则是又能够从另一个层面增益真炎神的功法修炼,达成“阴阳调和”。
  于是,在漫长的时代之中,无数冰的城市,在恒星之上建立起来。
  而对于火之民来说,“冰”完全就是文明产物,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的高级材料。文化地位,比地球上的“纸”“砖”“陶瓷”“铁”等等加起来还要高。
  而另一方面,冰又具有容易消逝的特性。在火之民的眼中,冰不具备生命,但是有着“辉煌”(蒸发),也有着“永恒”(被法术固化的建筑材料、法器),几乎是同时具备死亡、璀璨与永恒的特殊存在。
  而这种物质的结晶,又存在着透明的性质,能够操控光的传播。其自身形态,也是千变万化。
  这是艺术的基石。
  真炎神们的艺术之路,便是从冰艺术开始的。
  与此同时,能够抵抗仙路抓取的真炎神们,也成功统治了自己的大日疆域。
  一个同时有两支土之民、一支风之民的大日疆域。
第一百七十七章
恒星真炎的爆发
  在漫长的时代之中,无数冰的城市在恒星之上建立起来。
  烈焰的海洋之上,寒冰的城市如同悬浮的岛屿一般存在着。它们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因为在这里,几乎找不到任何杂质。所有的水分子,都是用纯粹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反应而成。
  由于介质不同而在冰内被反复折射的纯粹阳光,在城市之中形成贯穿一切的虹色。不同于岩质行星上那几乎短暂的彩虹,这里的虹色,永远都在。
  而对于那些如同火苗一般的等离子生灵——火之民而言,这个城市就好像冰灯一般。
  脚下那如同永恒爆发之核弹的力量,已经被法术缓冲。整个城市稳稳当当的悬浮着。
  ——这是透过那个真炎神所传递给王崎的“印象”。
  尽管这里的冰依旧是冰,依旧会吸收海量的热,依旧会随时融化,但是,这并不代表城市会融化。
  对于城市来说,只要这里还有真炎神的修者坐镇,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融化。真炎神会持续的吸收那海量的热量。
  但是对于真炎神来说,这种“吸热”的“冰寒”法术,其实并不容易。
  想要维持这个法术,首先就要在自己的体表构建出一层薄膜——一层冰之薄膜。这一层薄膜就是所有修法的起始。这一层冰之薄膜,并不需要太过厚,甚至只需要“一个分子”的厚度,只需要那么薄薄的一层就足够了。
  但是,这一层却必须要将真炎神的所有身躯全方位的包括进来,并且每一个分子的凝结都需要在法术的塑造之下进行。
  这一层里,一氧化二氢的结晶,都是同一个符阵的重复。
  热辐射隔绝。
  这一层,就是用于隔绝常规热辐射的一氧化二氢泛晶体。
  与其说它是冰,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真炎神修炼而诞生的炼材。它并不具备冰的一般物理特性。由于法术固定分子结构的关系,在法术消失之前,这一层薄膜都不会吸收热量。而热辐射也会被它所阻挡。
  在人族的视角来看……这大约就是理想的隔热材料吧。
  但是,在真炎神的修炼体系之中,它并不能隔热。真炎神是通过灵力流动来支配热能分布的。对于他们来说,“热力学”从来就是和“灵力学”统一在一起的概念。这一层薄膜不会阻挡他们法力与法术的出入。而法力碎携带的热能,也不会被这一层膜阻挡。
  而当这一层膜被打碎的时候,真炎神自身所散发的热辐射,就会与外层的冰晶产生冲突。
  这也就是……王崎所看到的“爆发”的诱因。
  由于王崎的全力攻击,就已经超过真炎神法术的吸收极限了,因此剑气的余波剖开了那一层薄膜。然后,真炎神自身的热辐射,就使得冰尸体内的结晶瞬间升华。而再也突然之间失去抑制的光热,则会产生一瞬间的闪耀。
  所以,要破解真炎神的法术,说简单也当真简单。使劲打、用力抽就行。
  但是,绝大多数的热能、动能,以及绝大多数法术产生的效果,都会被真炎神所创造的冰层吸收。
  薄膜之外的冰层,就是另一种结晶形式了。它们的晶体并没有核心薄膜那么精细,甚至还故意留有一些“缝隙”,方便法术重构晶体,实现不同的神通。但是,有一些基础的法度,是永远都在的。
  这一层冰层,就是最有效的防护。就算真的知道这些家伙的弱点,绝大多数人也没有办法针对这一重弱点采取攻击。
  因为人家真的就是摆明了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自闭战术,只能通过蛮力硬生生的去打。而若是力量没有超过对方承受的阈值,那么你的攻击,反而会成为对方的力量。
  但相应的,真炎神并没有发展出任何攻伐用的法术。
  或者说,他们用来修炼、以及在恒星环境外维持生存的法度,其实就是他们的攻伐之法了。
  对于火之民——对于等离子体生灵而言,“降温”本身就是恶毒而恐怖的攻击方式。如果放在人族身上,这就相当于“人族所有功法都带有对人形生灵特殊伤害属性”了。
  两个真炎神若是真的陷入了敌对的状态,那么他们的战斗方式,就是比拼吸热。谁能够吸尽对方的热能,谁就是胜者。
  而对于真炎神来说,主动释放热能、动能或者产生这类效果的法术,是不可想象的。
  它们修法特性,最不怕的就是这个了。
  而当他们想到要登陆自身大日疆域内其他天体的时候,这个特性,便直接成为该大日疆域内其他文明的天灾。
  对于这群火之民来说,最适合自身的环境,当然就是恒行表面了。但是,由于修法的特性,他们的功法可以在自己身体周围形成一个始终保持高温的特殊环境,所以,他们也是少数对“宇航”保有兴趣的文明。
  但是,在恒星之外的环境里,他们的这个法度,却会产生另一个问题。
  ——大规模的降温。
  这种从环境之中汲取热能的能力,在时刻产生高温的恒星中不怎么明显,但是到了行星之上,便是绝对的天灾。
  而更无情的是,和他们共享一个大日疆域的种属,都远弱于他们。
  这是自然的。尽管由于生存环境的关系,土之民文明的人口密度会万倍于火之民,但是,恒星与行星的体量差距,又何止万倍?双方的人口基数便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人口基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最强者”所能达到的层次。
  行星的灵气总量,就更不能与恒星相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5/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