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1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1/1955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哪个劫难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出现。所谓的算器理论,不过是我现在能够找到的一个漏洞罢了。基派的算学,是我的根基,只有这个根基牢固了,我才能应对各种形式的意外——不管是智力上,还是武力上。”
  “基派的理论,距离算器理论,未免差得有些远了!”
  “不,还是有希望的。只要再深一层,多少是有希望的。”王崎叹息:“这几乎就是我的全力了。还有一点啊……”
  他抱住陈由嘉:“师妹啊,我确实有点怕了。真的,只有一点点。”
  当然,毕竟是关乎自己生死的预言。纵使王崎身为求道者的本性,如同飞蛾的趋光性一般将他带入险地,他也会感到恐惧与压力。这确实是真的。
  当然,就一点点的。
  只不过,英明神武,光辉闪耀的王崎大爷,是不可能怕的。
  这一点点,跟自家师妹说就行了。
  “一点点?”
  王崎在陈由嘉身上蹭了蹭:“一点点。所以……救我啊!”
  “啊?”陈由嘉一愣。
  “嗯,救我。”王崎说道:“仔细想一想,除了苏君宇之外,你就是我们基派里面最偏应用的算家了吧?有些活儿,真的得交托给你……”
  说到这里,王崎看着陈由嘉,郑重说道:“靠你救我啦,师妹——至少在算器理论这条线上。”
  陈由嘉笑了笑:“啊,你居然还记得我最开始想要做应用来着……虽然都是跟我父亲在赌气的……”
  “但你确实比其他的同辈有一点优势。”王崎说道:“现在,我连一点微小的助力都不能放过……”
  “啪!”陈由嘉一巴掌呼在王崎额头上:“说谁微小呢?‘微小的助力’……说得自己很伟大一样。”
  “本来啊,我真的很伟大,我可是全人族的宝贵财富啊!知道吗?一定要救我!不能让我死了啊!”
  “我让你‘微小’,让你‘微小’……”
  “诶诶!别真的生气啊!我说‘微小的助力’不是指你啊,是指苏君宇之类的普通万法门弟子啊!”
  闹过一阵之后,陈由嘉才定住,看着王崎的眼睛,说道:“尽我所能……你也不许死啊!”
第六十八章
范畴论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
  说真的,王崎其实对算器理论,多少有点信心不足。
  实际上,任何一个地球人来看,这个世界的算器理论领域,都非常诡异。
  首先,两个世界对“计算机”的概念,其实就有微妙的不同。
  地球上,从来就只有一条经典的路线,从乔治·布尔,到弗雷格、罗素,再到哥德尔、丘奇、图灵,实际上是一条一脉相承的、递进的路线。但这只是图灵机的发展路线而已。
  实际上,地球的电子计算机,还有另一个,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的发源。
  1943年,一位神经生物学家沃伦·麦卡洛克和一位数学家沃尔特·皮茨通过模拟人脑的思路,做出了一个人脑神京系统的抽象图形。它是基于人的神经系统的一个简化。而这一项成就却是在证明,一个可以思考的系统,能够用电线来建造,其电线的连接,就起到了神经元的作用。其中电流流动或不流动,就代表着存在或不存在突触反应。
  而这些神经网络所实现的,正好是一套“谓词逻辑”。
  只不过,那个时代,人类对大脑与电子技术的认知,都非常的浅薄与狭窄。
  绝大多数人思考“神经网络”时,想到的都是二十一世纪的成果。
  因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材料学、工程学,根本不能支撑那两位学者理想中的神经网络。
  这个实验真正的意义在于,给予“图灵机”以一个可以实现的结构。
  而它在工程上再优化,就是冯诺依曼架构。
  但是,灵气宇宙,整个宇宙都是黑箱巨大。
  千机阁本身就有“以机关拟化万物”的想法。在这里,创造人工智能,也就是所谓的“后天意志”其实非常简单,一缕分魂,甚至用法术拓印下魂魄活动就行。法宝真灵,都可以勉强算进其中。
  而图灵真人最早的算器原型,也是基于“模拟魂魄运转的过程”这个想法而实现的。
  至于原本作为计算机发展的前置数学研究,也就是丘奇、图灵那一脉的部分成就,那与查尔斯·巴贝奇的梦想息息相关的追求,在这个世界,居然不是为了“创造可以计算的机器”本身而生。
  它们是希门二十三问之判定性问题的副产物。
  如果没有灵气宇宙的大背景看,那这一段技术史,简直堪称疯狂。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然后,计算机才被发明出来,而且使用“阴阳爻”表示变化的基础。接着,修士们从法术之中摘出了高级语言,以“炼器”“御物”的思路去操控算器。然后,在隔壁的纯数学领域里,才出现了不完备定理,反过来带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你随便跟那个地球人将,那个地球人都不会相信存在这么扯淡的技术史的。
  至于算君的“混沌拓扑网络结构”,则是在第一条线发展到极致之后,另外开的一条平行于算器的线路。
  如果不是算君已经搞出来了,王崎都不相信存在这样的技术。
  王崎之所以在结丹之后,逐渐将这一块转交给苏君宇打理,除了是忙着去剿灭灵凰岛古法余孽之外,也是因为怕自己在地球上产生的知见障而耽误了这一条线的发展。
  地球的常识在这块领域作用有限。他也就是退出了一些地球上计算机技术快速进步的“动力”——比如开源,之类的。就算他整出阿尔法狗,其实也没什么。
  神州已经不需要什么“计算力有限的情况下就能下棋胜过国手的后天意志”了,他们有这种东西。他们反而更加关心,“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
  这一块算是他的弱项。
  不过,现在也顾不得了。
  王崎如此想到。
  得学好这一块,才能心安。
  倒不是说他觉得算君真的会用算学手段之外的方式加害自己,更不寄希望于自己能够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反超算君。
  只不过是堵上一个有可能的漏洞而已。
  “而且,为自己的虚相功体,寻回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
  王崎对自己打气道,然后看向静室之中的另外两人。
  赵清潭和魏沧,都算是编写《原算》的主力了。
  “我们下一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接着研究结构。前面几本‘原算’,我们算是立起‘结构’这个牌子了。但是,这还不算完,我们需要继续深入下去。”
  赵清潭皱眉:“还是纯粹算学?可你不是说救命要紧……”
  “没有这一步,我怎么自救啊!”王崎摊手:“赵师兄啊,我昨天说得很清楚了吧?”
  “是,我明白了。”赵清潭微微叹息。
  “还是说结构好了。我们的‘结构’,还是一个新生的概念,但是,还不够有力量——我认为它是有力量的。它应该可以改变所有万法门弟子的思考方式。”
  王崎当初提出不完备定理,几乎毁了半个万法门。
  但是,为什么只是半个?为什么在算主如日中天、离宗多于连宗的情况下,依旧只有“半个”?
  因为,逻辑,其实和算学的整体,不是那么密切。
  或者说,只有逻辑学家,才会关系逻辑本身。更多的算家,其实并不关心逻辑。逻辑有矛盾就有矛盾,也并不影响任何算学的实际证明。
  之所以有很多修士道心失守,还是因为算主那“寻找到算学统一根基”的美丽图景太过诱人,导致很多人都坚信这一点罢了。
  就好像原子理论并不会影响正常人对宏观事物的感知一下,万法门弟子在数数的时候,也不会将自然数想象成“等势集合的类”。
  甚至还有很多算学家觉得,不完备,不相容,都只是“逻辑”与“集合”本身问题,而不是算学的问题。
  算君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算主践行他的理想时,算君就完全不在意,似乎成与不成都没关系。
  不完备与不相容本身也有这种倾向——问题只是逻辑的问题,而不是算学本身的问题。
  它们看上去更像是算主道路上的拦路虎。
  集合论带个万法门的好处,似乎只有“统一的、方便表述各种抽象概念的语言”这一类。
  而“结构”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了。
  布尔巴基学派宣称“结构”是“数学家使用的数学基础”【而非“逻辑学家使用的数学基础”】他们从另一条路上出发,去统一整个数学领域。
  在布尔巴基学派之前,“结构”这个概念就已经存在。他们只不过是像希尔伯特希望用康托尔的集合论统治数学世界一样,指出“结构”这个概念可以用作“统合”。这个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在地球,只需要极少数的“母结构”,就能讨论大量典型有有趣的例子。
  布尔巴基学派甚至影响了数学的学科划分。数学不再像古典时期那样,分成算术、代数、几何、分析几个大类,而是出现了“拓扑代数”、“代数几何”这样的分类。
  这个基础是能够改变世界的。
  而“结构”这个概念的进一步升华,就是“范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1/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