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1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2/1955

  不过,一个学者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看法,那他也就会主动去寻找持有相似看法学者所聚集的大学。
  所以,因观念而形成的流派,和因地域而形成的流派,没有绝对界限。
  比如希尔伯特时期的哥廷根学派,几乎就可以说是“形式主义派”的代名词了。
  而这两种学派,都有衰落的可能。
  通常情况下,因相同的学术理念而汇聚的流派,通常会因为他们共同的理念被击溃而衰落。
  比如形式主义学派,就在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发表之后不断衰落,最终重组,形成了新形式主义学派。而直觉主义学派,也因为哥德尔的关系,变为构造主义学派。
  而地域性的学派,则通常会因为经济、政治的变动,而逐渐衰落。
  比如说哥廷根学派,就因为希特勒的反犹主义,而导致大批犹太裔或有犹太裔家属的学者迁至远离欧洲战场的美国。而苏联学派,也因为苏联解体而烟消云散,大量学者被美国挖走。
  而美国发了这么大两笔横财,自然是躺着不动就能变强。就这么说吧,当全世界最优秀的学者都在美国的时候,就会出现很明显的“马太效应”。想要进入最好的学术圈,与最优秀的学者交流,与最优秀的思想碰撞,就必须前往美国。
  换句话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再低能,全世界的精英也会因为这种历史原因造成的优势,而成为美国的力量。
  不过,一旦美国的政治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历史原因带来的优势,也有可能再次改变。
  但布尔巴基学派不一样。
  布尔巴基学派既不是因为自己的理论被驳倒而衰落,也不是因为法国政治环境改变而衰落。
  布尔巴基学派是老死的。
  哦,不,到不能说“老死”。在二十一世纪,布尔巴基学派也还存在。只是他已经老了。
  尼古拉·布尔巴基已经垂垂老矣,行将就木。
  按理来说,一个依托研究机构或大学而存在的地域性学派,不会因为成员的更迭而消亡。
  就拿地球史的哥廷根来说,高斯之后有黎曼,黎曼之后有克莱因。克莱因因亨利·庞加莱而退休的时候,还有大卫·希尔伯特接班。希尔伯特老了,赫尔曼·外尔还能顶一段时间。
  但布尔巴基学派差不多就二世而亡了。
  因为,布尔巴基学派的根基太过稳固了。
  没人能够挑战布尔巴基学派的路线。
  尤其是格罗滕迪克在的时候。
  但是,格罗滕迪克隐居、第一代布尔巴基全部退休之后,之后的布尔巴基学派,就已经失去了修改前人计划的能力。
  最开始成立布尔巴基学派的,是一群想着改天换地的年轻人。
  但是,当布尔巴基垂垂老矣的时候,它的成员,就都变成了现行数学系统的维护者。他们每一个都位高权重,有着巨大的声望。
  但他们偏偏就无法修改布尔巴基学派最初的纲领。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那些底层数学家对布尔巴基学派表示厌恶之情。
  但到了最后,就连布尔巴基学派自己的成员,都觉得布尔巴基学派的数学太无聊了。
第一百二十章
唯有生者
  布尔巴基学派前成员朗洛·施瓦兹曾在自己的自转中表示:“布尔巴基的工作已经完成且完成得不错……但作为群体却没有太多理由留下来继续存在。”
  布尔巴基学派前成员亨利·嘉当在一次刚开采访中表示:“布尔巴基需要做的已经完成。布尔巴基不会永远活下去。”
  布尔巴基学派前成员皮埃尔·塞缪尔也表示:“在我的印象里,再也不会有群体成立早期的那种热情了。现在无论他们所能做的任何事都不那么新鲜。我认为布尔巴基应该解散。”
  而布尔巴基学派曾经的领袖,掌握半壁江山的教皇格罗滕迪克,在自己的自传之中做出了一针见血的总结。
  “正是在60年代,布尔巴基学派的声调,开始悄悄的成为愈发突出的精英主义。这个转变我也身在其中。我依然记得,1970年,我惊讶的发现布尔巴基学派在数学界底层有多么的不得人心。‘布尔巴基’这个名字,或多或少的成为了精英主义、绝对的教条主义、一个以不惜牺牲活生生的包容正为代价而喜欢‘教规主义’的派别、炼金秘术、阉割反自然性的同义词。而这还不是全部……这个有个性的群体已经不复存在。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的,因为他确实死了,对于他的死无人注意也无人爱到,甚至在他核心人物的内心都是如此。我猜想成员都在不知不觉的堕落——每个人必定越来越‘上年纪’,也必定越来越缺乏感觉。他们变得重要、有名、强势、令人生畏、广受逢迎。可能找齐依旧,但一路走来的清白已经丢了……敬重也丢了。”
  数学,终归得是靠“兴趣”才能支撑下去的事业。
  布尔巴基学派那种“忽略一切路边野花,直接向着目的地奔去”的学派。
  做着布尔巴基学派的研究,基本就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惊喜”。
  有的,就只有按部就班的收获。
  而布尔巴基学派也确实收获了。“布尔巴基学派的工作已经完成且完成得不错”,便是因为,整个数学界真的都在采用布尔巴基学派关于定义、概念、推理和写出证明的一般理念。
  当今数学家至高的朗兰兹纲领,也确实是布尔巴基学派思想的产物。
  似乎布尔巴基学派存不存在,对于包括格罗滕迪克在内的众多伟大数学家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筑基学派存在与否,对于王崎来说,却非常重要。
  唯有生者可闻大道。他费心费力的组建一个学派,可不光是想要让它工作三五十年或者区区百年,将神州的算学界变成他更加熟悉的那种样子。
  更重要的是,想要推动算学的进一步发展。他希望今后算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好像布尔巴基学派那样,占据某个伟大整体的一部分。他想要让算学进入他觉得好的方向。
  而他现在真的有这个能力了。
  基本引理的证明都被他独立完成完成了。这正是上一世的他无法企及的高度。
  他确实想要改变世界。
  而为了这个念头,筑基学派就绝对不能像布尔巴基学派那样衰老。
  以他现在的水平、眼光,再加上地球数学史带来的些许提示,若是筑基学派再次走上布尔巴基学派的老路,那他还不如自废功体然后随便找个恒星自焚算了。
  不过,具体怎么做,却还需要他仔细思考思考。
  现在筑基学派的声望,大抵已经超过了前世的布尔巴基学派学派了。
  这很正常。除开筑基学派现在成立时间尚短、成员都太过年轻,没有大批压场的逍遥之外,其他基本已经是顶尖学派的配置了。苏君宇虽然看着逗了一点,但是只是给一点“自我指涉”的提示,就能做出连续统的初步证明,然后又自己完成了后续的工作,简直就能当大半个哥德尔还饶小半个科恩看待。陈由嘉也只是稍逊而已。赵清潭等其他筑基学派成员,也有自己的声名了。
  至于王崎,一次性将朗兰兹纲领加基本引理证明刷出来,便已经是将声望刷到顶了。
  在大多数万法门弟子心中,王崎在算学上的成就,差不多可以与算主、算君相比了。
  筑基学派差不多已经搞出了前世布尔巴基学派没有自己搞出来的元范畴论,再加上朗兰兹纲领和基本引理证明。
  现在的王崎,在万法门内的声望,确实是处于一种升无可升的状态。
  而在这种状态下,想要避免像布尔巴基学派那样的“衰老”,却也显得更困难了点。
  也只有这个时候,王崎才会庆幸,筑基学派的大家,修为都很低。
  尽管仙盟是以学术论高低的。但是,有些活儿,有些权限,就只能给予逍遥境界的长生者。也就是说,筑基学派成员想要前世布尔巴基学派那样的社会地位,还需要等上一些年。
  王崎或许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对筑基学派的学风进行调整。
  “哦,对了,还有一点。这个世界,老前辈可是不会死的。这样的话,筑基学派想要成长为那种‘老不死’,也相对困难了一点点……”
  王崎如此思考着,很快就拟定了几个计划。
  弥天昭见王崎逐渐陷入沉思,开口道:“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我差不多也该离开了——毕竟我只是个传话的。话传到了就行。”
  王崎点了点头。
  “啊,差点忘了还有一点。”弥天昭笑道,手在储物法器上一抹,将一个指引法器递给王崎:“万法门现在强烈的希望你能够回神州一趟。”
  王崎抬头:“现在?”
  他缺席了争鸣会,而且冯老师居然没有帮他掐掉他在他乡讲道之前的那一段尬聊,看着他伪装成“我一开始就想通过这种方式跟大家说话”的样子——万法门的大家就不怕尴尬吗?
  答案是,还真不怕。
  实际上,现在万法门还真没人在意王崎有没有去什么争鸣会了。
  做出了筑基纲领外加基本引理证明这种成就,谁还敢追求“来不来开会”这种小事?
  倒不如说,这会没有在这位大爷身边开,那就是开会的人的不对!
  现在的万法门修士,恨不得立刻就来他乡,和他交流。
  只是,逍遥修士能来,低阶修士就不一定了。
  仙盟跨仙路的运转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没法将整个万法门都搬去他乡。
  而现在万法门需要的,却是一场能够安抚所有修士情绪的讲道。
  所以,他们迫切需要王崎的回归。
  王崎咂舌:“嗯,现在我功体刚刚突破,想要将兽机关集群彻底关闭,然后再派一个肉身潜入,多少还是需要花点时间的。”
  弥天昭摇了摇头:“不需要,上面的意思就是,你尽快回去,越快越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2/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