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18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7/1955

  临走之时,他对五位人族仙人说道:“五位前辈,人族今日修法,已经与万年之前大相径庭。前辈们多半是不习惯今日修法。在下如今修为低微,却是以谪仙之身成道,摆脱宿世前尘。若是几位前辈有心学习今日人族之法,可以与我交流一二。仙盟也是知道这一点,才让我来此的。”
  邓陵已经被之前的消息折腾得心神不宁,只是拱拱手道:“小兄弟高义,尚未请教姓名……”
  “在下苟大宝,只是个普通的元神期修士罢了。”
第二百零八章
宇历六年
  宇历六年的神州,和过去相比已经有极大的差异了。
  第一批在神京本土的修士修为不断提升,现在已经接近元神天关了。
  而在备受瞩目的天才人物,神京学府毕业之后加入天灵岭集茵谷、参与与焚金谷共建项目的李晓梦在以上品元神踏破天关之后,心魔玄网也证明了自身的安全性。
  这位自幼在心魔玄网之中泡着的家伙,可是以稍稍短于“九年结丹”的时间踏破天关的。
  无形的灵光再一次扩张。
  这一次,凡是人族居住的地方,都被覆盖在了心魔玄网的灵光之下。
  这个世界开始飞速的发展了起来。
  而这也让目睹了这一切的救济天魔界居民们感到有些诡异。
  在他们眼中,人族已经很强了,但是却依旧在变强……
  而且他们变强的速度,还是如此不可思议?
  怎么可能?
  众所周知,发展的程度越高,想要突破到下一层次就越是困难。
  这就好比一凡夫习武。将一个拳术练到巅峰,或许会精进勇猛。但在达到前人巅顶之后,想要再进一步,都需要花费终生的时间。
  文明的发展也应该是这样才对。
  如果说一个文明被擢升为天眷遗族的眷从,那么他们在刚刚获得天眷遗族传下修法的那几年,就是发展最快的时候。
  这个时间或许会持续几千年。
  但是,越到后面,发展就越慢。
  不然遗族眷从甚至都有可能超越天眷遗族了——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人族显然不应该是刚刚得到擢升的眷从。人族起码也是受擢升万年才对。
  嗯,至少他们是这样坚定的认为的。
  在他们的历史观里,万年之前,皇极裂天道与罗浮玄清宫一战之后,龙族就擢升了人族。
  或许是因为他们在人族之中发现了少数几个绝世天才,觉得那种天才呆在原始环境之下太过浪费——比如说王崎。
  一定是这样的,不然无法解释他们看到的一切。
  但是,这种自欺欺人一般的做法,终归是无法长久的。
  至少,这些救济天魔界的使节都是仙人。
  他们的灵识能够感觉得到人族各地晋升的气息。
  这是当然的。
  震元天枢子这一门奇功,简直就为人族注入了鸡血一样。
  焚金谷直接就掀起了一波突破狂潮。
  项琪也赶上这一波东风,在路小茜的帮助下恶补了一番缥缈之道,然后在凝聚之道这个缥缈与物性中间的领域做出一番成绩,踏破天关,成为了元神修士。
  而这只是大浪潮之下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在王崎不等式【贝尔不等式】被证明不成立的那一天,缥缈宫修士的平均修为就至少上去一个境界了。
  同时,可构造类、内模型计划、递归论、型论这诸多万法门内战产生的副产物,也在流入千机阁当中。再加上救济天魔王相当于成熟函数编程的“道文”,千机阁也在飞速提升当中。
  至于万法门,则还在消化筑基纲领带来的红利。
  筑基纲领也才出来半年。在王崎“不知为何暂时闭关”【因为救济天魔界不能跟其他人讲,而来去也要花好几个月】的时候,筑基学派也没有闲着,他们利用王崎这一瞬创造的“大势”,在神州大肆讲道。
  再过十年,万法门所有修士都会知晓筑基学派的算理。而其中大多数都会对这个算理有天然的好感吧。
  王崎最终也只是在“王崎不等式”出现之后,才重新开了几场讲道。
  而“王崎不等式”,也正好解释了他突然神隐的原因。
  想要提出这样伟大而深刻的理论,闭关又算什么?
  在与王崎有关的这一轮晋升狂潮之中,五绝大派唯一没有获得巨大利益的,就是归一盟。
  但由于太一天尊存在,归一盟本就占据了仙盟相当数量的资源。这世界也不是除开王崎,其他人就不做研究了。
  况且,电与磁,甚至还有热、声,都是凝聚态的研究范围。
  归一盟同样也在获得提升。
  而这样的技术飞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大概就是……功法更新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每一周都有无数在功法上的创新被提出。仙盟有专业的机构,不断的整合这些细节上的更新,不断的收纳奇思妙想,最终在仙盟通用的基础功法理论上做出反馈出来。
  但是,由于这些日子更新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导致仙盟都有些忙不过来。
  就算短时间内将这个机构扩充三倍,人手也不够。
  要知道,这个机构原本只是负责每个月做出一些微调而已的!
  也就是在这一年,诸多门派的传功殿、藏经阁等组织在重负之下,开始联合起来。
  在连晋升逍遥都越来越常见的宇历六年里,这个“联合体”的出现,似乎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很多年后,人族史学家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却认为,这是传统门派消亡的最后一步。
  至此,仙盟的门派,终于完成了最彻底的转变。大型门派形成了纯粹的学术圈,而小型门派则成为了“企业”。大型门派通过对技术的绝对掌控,把持着整个仙道的命脉。
  这如同烈火烹油一般的大势,确实唬得那些救济天魔界的乡巴佬吃不好饭、睡不着觉了。
  王崎早就已经离开了神州,回到了他乡。
  只不过,在走之前,他也将那个最重要的题目,以信函的方式发送到了所有逍遥修士手上。
  关于前知者对现有的理论体系带来的冲击。
  另外,从幻界扒出来的“反时序算器代码”,他也交给万法门和千机阁去研究了。
  他自己则开始投入新的工作当中。
  在地球的历史上,朗兰兹纲领、进本引理的证明,可以说是诸多算学领域发展自然而然导致的结果。
  而这边王崎直接将基本引理先做出来,反过来,也对其他的诸多算学领域产生了巨大提升——或者产生了巨大提升空间。
  他还有得忙。
  在他的心目中,在筑基纲领的初步证明成熟之后,筑基学派也确实应该稍稍调整一下自己的发展方向了。
  至少,不能如同地球的布尔巴基学派那样“衰老而死”。
  而在他乡的时候,他偶尔也会去找弥天昭,去探讨“有限前知”存在的情况之下仙盟的研究系统。
  弥天昭也算是对这个话题比较有发言权的修士了。
  他证道,便是因为研究“非元灵环境下的实证方法”——算得上是对“今法研究的基础”改进了。
  但是,依旧没有什么结果。
  仙盟倒是能够想出一些思路,但是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或许,也只有大规模出现前知者之后,仙盟才有资本慢慢研究吧?
  “其实王道友你也没必要这么着急。”弥天昭手指卷了卷自己的头发,道:“现阶段,仙盟距离前知者还很遥远吧?”
  “不,我倒觉得不远。”王崎摇头:“现在,仙盟已经有多位逍遥修士借助兽机关,突破了前知者所要求的‘最低法力’。只不过由于成为前知者的条件不足,只能靠个人缘法,天眷遗族都不知道如何说明,所以才无法传授……”
  ——甚至有可能是现有的符号系统无法表达的过程?
  王崎如此思考道。
  “可惜,我不信天命这种东西啊。”弥天昭摇了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7/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