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1955

  我要从他们身上的蛊毒,探寻王崎神通的秘密!
  感知到赵青峰的心声的王崎皱了皱眉,在对方心底里播放出一条消息。
  赵青峰骤然色变:“不好!万一王崎赠与你们的波罗神焰,甚至送我的圆环之理,其实都是那种蛊毒伪装的……他要拿我们养蛊的话……明天我们就去弄几个杜家弟子来!不,现在,马上去!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出炼化那可怕力量的方法!”
  萧白霜等几个谪仙慌了。他们急急冲出门。鲁纨和舒蓉蓉留在原地,面色发白。舒蓉蓉勉强苦笑:“希望不是吧……我现在终于理解王崎为什么会被仙盟惦记了。”
  鲁纨怒道:“这小子,心狠手辣啊!”
  ……
  辰风知道王崎的一整套计划,是在第二天。
  辰风当场就翻脸了:“王崎!你个混账!出了那么一档子事,你居然还敢散播第三道心魔大咒?你就不怕再出一个赵青峰?”
  “杜家继承的是掩月宗道统,不是拜月教。他们和神道没啥关系,不可能凭空悟出这种神通。”王崎道:“赵青峰之所以会失控,也是因为道种赏导致我离开了几天,监控出现了漏洞!”
  辰风按着额头,道:“不遵守实证章程,迟早会出事的。”
  “抱歉啊东家,请你认清楚状况。”王崎指着天上:“搞不好就是一枚天剑下来啦!现在是极端情况!我们用杜家、陈家那些人做实证,然后研究出反心魔咒,那么他们就能够活下来。如果我们不做,他们被一记天剑轰得尸骨无存的几率就大得多。”
  “而且天剑,其实也是最后的保险。我们无论搞出什么事故,范围都会局限于神京,不会更糟了。”
  “现在有实证用生灵,有免费的研究员,就问你做不做了吧!”
  王崎“啪”的一声,用力将道心纯阳咒和五瘟总咒的记忆体拍在桌子上。辰风叹了口气:“出了神京之后,绝对不能再这么做了。”
  不得不说,和没底线的人呆久了之后,正经的人一样会丢掉底线。
  “废话,出了神京再这样玩,我就是纯傻了。”王崎道:“这种事再重演一次,冯落衣前辈扔天剑估计就不会再打招呼了。”
  当天晚上,赵青峰脑子里就涌出了无数灵感。
  他正将自己的灵识探入一个杜家子弟体内。被心魔大咒侵染,同时又稍稍掌握部分心魔大咒力量的他,很容易就感受到独家子弟体内那熟悉的力量。
  “果然……”赵青峰面色铁青。他千防万防,却没有料到,王崎授予的“神道力量”同时也是一种“蛊术”。
  “王崎,论神道,论先天五德之道,你是绝对的天才……”由于一次性涌现的灵感实在太多,赵青峰不得不闭上眼睛,仔细整理。
  但是,既然你敢把注意打到我身上,那你也就没有存货的必要了!
  你将是我的一个踏脚石!我会吸收你的神道成果,然后将你狠狠踩在脚下!
  ……
  一场暗流渐渐扩散到了整个神京贵胄的阶层当中。
  那最初只是一句不知从哪出现的谣言——王崎一日之内攻陷、收服杜家,靠的不是什么蛊术、诅咒,而是神道力量。
  他拥有将所有人生生洗练成自家信众的法度!
  这个消息,不知为何,一日之间就传遍了整个神京。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多少人相信的。毕竟,八万年了,谁也没听过这样的法度。但是,有一小撮人却渐渐坐不住了。
  神京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王崎获得道种赏的项目的——人道,神道理论基础。
  而且,王崎还是一个谪仙。
  而且……
  他们向赵青峰或皇室询问这则谣言的时候,对方态度非常诡异。
  或许……或许这件事是真的!
  恐慌渐渐蔓延开来。
  紧接着,“王崎因为研究神道,已经被仙盟暗中通缉”的谣言也出现了。
  “王崎有心有那种法度将全神州的人都变成信众,做那圣婴教也未曾做到的事情!”
  这种夸张的谣言实际上也是王崎自己传开的。夏盖妖虫这些日子又侵染了几个筑基期的神京公子哥。王崎直接把谣言的内容投射到这些人的记忆里。只要他们在闲谈之中彼此印证,就会出现“三人成虎”的效果。而且知道这则谣言的人不少,彼此之间又没什么明显的关联,所以查无可查。
  于是,开始有人自危了。
  接下来的几日里,杜家低阶弟子接连失踪,生死不明。很明显,神京之中,觉得自己脑子够用,可以开发反制法术的人,并不少。
  对此,杜柏武一言不发。
  然后,渐渐的,有一些研究五瘟总咒的神京修士开始共享自己成果、联合起来了。
  古法修没有共享研究成果的习惯。法不传六耳才是他们唯一的态度。之所以有人打破这种陈贵,还是因为五瘟总咒。
  由于人人自危,绝望情绪蔓延,所以五瘟总咒还在壮大中。有些修士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感染上了心魔大咒。有些修士则是在研究杜家子弟的过程中染上五瘟总咒。在绝望的驱使下,他们终于打破“常规”,“自愿”走到一起。
  对此,王崎只能表示呵呵:“虽然我研究人道的初衷就是凝聚人道大势,汇聚人族力量。没想到,最先汇聚人族力量的,反而是心魔大咒,而且还是以这种形式。”
第三百五十一章
瓶颈与突破性进展
  在新年前的最后几天里,神京出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体。
  一个古法修组成的研究团队!
  这是神州不曾出现过的联合体。共享精神从来就不是古法修所崇尚的素质。法不传六耳、道不可轻传才是他们在这方面的信条。而且说到底,古法修也没办法像今法修一样进行交流。
  科学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有一套自成一体的语言,自成一体的表述方式,这个表述方式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每一个学习这个体系的人都能够完全理解,更能用这个方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完全表达出来。
  这就比什么“不可云,不可云”“道可道,非常道”都要来得了不起了。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没有这个体系的话,老师教的东西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也有可能出现理解偏差。不同门派的人对某一个概念又有着天差地别的理解,很可能两个人讲的根本就不是一件事。许多概念甚至没有一个公认的、具体的注解。这使得学术交流根本不可能进行。
  但是,神京修士却硬是办到了。
  虽然这里面有心魔大咒的作用,但是也称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贾维斯在所有中咒之人脑海深处循环播放一些今法概念,强行让他们拥有一套共同的语言。而五瘟总咒网络也帮助他们传递彼此的想法,让他们有一种“心意相通”的感觉。
  不同于今法修依靠论文做交流,他们是依靠心魔大咒网络传递彼此的想法。
  而五瘟总咒的散播,使得绝望的情绪在神京上层之间疯狂传播。“神京要毁灭”的消息以及“王崎可以强行控制所有人”的消息使得神京高层都渐渐疯狂袭来。
  越来越多的禁忌被打破。古法修仅存的骄傲被扔在臭水沟里去了。甚至还有一小部分修士开始全面学习“外道”们。书库、藏书阁、传功殿里面蒙尘的书籍被一箱箱的搬运出来,彼此共享。
  对此,大廉皇室也没有任何发表任何看法。
  每一天,辰风都有无数个新思路。每一个思路都稀奇古怪。他通过心魔大咒网络,将这些思路分给神京古法修。这些思路中的每一个都足以撑起一个独立实验小组。在神京无数金丹,众位元婴与几大化神不要命的研究下,每一天都有海量新资料反馈给辰风。而辰风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资料全部看一遍,然后提出新灵感。
  不用考虑单个实验的成功率、不用考虑安全性、不用考虑实验经费。他只需要提出灵感,收获资料,自行总结,再提出新灵感,这样就足够了。
  他倒是提前享受了一把元神期修士的待遇了。
  在注重实验的学科之中,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项目的负责人完全不用亲自动手进行具体的实验。他只需要将结果收集起来,进行归纳总结就够了。
  但是,几万人的研究组。在神州也是很少见的了。
  灵气遮蔽了“道”,但是却提供给生灵无所不能的“术”。在这个宇宙里,发展技术比研究规律要容易很多。即使这一万人都是古法修,在他们都暗中听从辰风的情况下,实际效率并不差。
  每一天都有许多种新的法诀、修持方法被开发出来。这些方法被贾维斯进行简单分类之后,再由陈由嘉进行总结,将之用今法修的标准化语言重新描述。
  不同于辰风和王崎,她自幼就学习仙道知识与算学,对这方面反而是最为熟悉的。
  这些法诀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诞生的。
  炼化心魔大咒。
  虽然,这些法诀要么是治标不治本,要么是有强烈后遗症。但是,原本不可炼化的、看似牢不可破的心魔咒力,确实是首次出现的动摇。
  另一方面,王崎也在从另外一个方面入手,解决心魔大咒的问题。
  心魔大咒的本质既是一种特殊的算法,也可以算是以这种算法为本征式的特殊灵气。其实消弭这种诅咒影响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做出这道本征式的倒数,再推演出以这个“倒数”为本征式的另一种灵力就行。两种灵力互为倒数,以一定防暑接触之后就会自动消弭。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现在的状况。原因很简单,这种办法太复杂了,低阶修士都未必能够施展,神京又缺乏高阶修士。而道心纯阳咒的感染人数还在与日俱增。若是一个个施救,根本来不及。
  想要拯救一城凡人,就只有一个办法。
  让“反心魔咒”同样具备感染能力!
  这个思路就像是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去治理外来物种入侵。但是,投放的治理生物也有可能变成另外一种更危险的外来物种。所以必须要谨慎。
  为了不让“反心魔咒”变成另外一种更危险的“神化危机”,王崎的构想是让它依托于心魔大咒网络,顺着这个近乎不可能消灭的网络传播。他会让心魔大咒的力量形成一个特殊的循环,不至于扭曲人的魂魄,也不再扭曲中术之人的意志。
  “换句话说,我需要的是一个‘神’,一个特殊的神灵,一个心魔网络的控制程序,唯一的作用就是限制自己的力量。”
  神灵,就是神道系统的控制中枢。拥有神躯的人格神、神道修士是既有软件也有硬件的,而且这个“硬盘”还被设置了只读属性,里面的软件不可更改。而圣光之神、圆环之理这一种则是非人格神,它们就是一种“软件”,只不过比一般算器的系统软件更加复杂。夏盖妖虫也是广义上的“神”。不过不同的是,它是专门用来控制五瘟总咒的力量,放大其战斗特性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