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8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4/1955

  “很好,那就没有问题了。”薛不凡抱着一件大型算器,走到辰风面前:“刚刚导入了这些日子收集的档案,然后稍微整理了一下。我们要研究萳族的社会,就先得知晓萳族的一些生理特征。我先与你讲一下我们这两天知晓的。”
  辰风想起了刚才关于“色觉”与“窗户”的辩论,点了点头。
  文化和生理特征,看起来是两个相隔甚远的领域,可实际上,一切习俗都与该种族的生理特征有关。就比如萳族不开窗户的房屋。若是不知道萳族可见光频段比人族低许多,恐怕一般的人族还会觉得这些房屋幽闭无比,是某种秘密而神圣的神龛。
  想要理解一个种族的文化,就必须得先了解这个种族的生理特征。
  只是,看到薛不凡展现出的“资料”后,辰风的脸色就变了。
  “薛师兄,你这……”
第十章
萳族
  薛不凡所展示的图片,大多都是尸骸。其中,甚至还有完整的、仿佛是精密解剖而得来的“新鲜”骨架。
  辰风解剖学学得还不错,得过甲等。他自然可以分辨出什么样的骨头是新鲜的。
  档案当中的骨骼图片,根本就是自然腐化不能够产生的新鲜骨架。
  而头顶上的一个矢状脊,还有四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肢体,则表明了这骨架的身份。
  这让辰风不得不怀疑薛不凡弄到这骨架的手段。
  “自然死亡的萳族。按照风俗,那些萳族的尸体必须由一种特殊的肉食虫类啃食干净。”
  薛不凡不慌不忙的取出了另外一道幻象。那是一团蠕动的虫群。无数长相有点类似步甲的八足节肢动物。这些虫子约莫有一指长,口器却非常小,完全配不上它们的体型。这虫子色泽幽暗,为黑,带金属光泽,有金色纹路。
  至于辰风判断虫子大小的参照物,就是虫堆当中两个小小的鼓包了。
  那是萳族的尸体。
  “这就是萳族的葬礼了,据说还是规格不小的那一种。”薛不凡点了点这张图:“他们崇尚‘循环’,有一种‘尘归尘土归土’的执着,认为任由尸体腐烂是对尸体的亵渎,也是一种浪费,所以新鲜的尸体必须用作喂虫。”
  辰风突然觉得一阵反胃。他指着那啃食尸体的“异星步甲虫”,捂嘴道:“我记得……他们的蘸酱里就有这种虫子吧……”
  “那是同一科的另一种虫子了。”薛不凡故意迟了一两秒才取出另一幅图:“用作处理厨余垃圾还有变质虫子的肉食虫,他们养殖得不多。对于他们来说,这应该就是……类似于狗肉的高级食材?”
  辰风仔细看了看。薛不凡取出的第二种虫子和第一种虫子很像,但是没有金色花纹,色泽也偏向灰褐色。他面色铁青:“这种事情应该一开始就做好说明……”
  “对不住对不住,第一次和别人讲,没什么经验。”薛不凡爽朗一笑,又道:“这两种肉食虫其实是一个属的两个种,演化产生分歧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这两种虫子当中,甚至还存在着‘交配后隔离’的生殖隔离现象。”
  “生殖后隔离”是“生殖隔离”的一种,意为“两个物种可以交配并产下后代,但是产下的后代没有生育能力”。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驴和马杂交产生的骡。
  既然生殖隔离存在,也就是说,这两个肯定不是一个种的生物。但是,它们无论是食性还是其他什么,非常相似。
  “顺带一提,这种专门用作葬礼的圣虫和这种处理厨余垃圾的肉虫,杂交出来的虫子是一种可怕的掠食者……至少在它们那个规格里面。”薛不凡又取出了第三张图。依旧是“外星步甲”,但是这一种虫子就比前面两种瘦长一些,口器大于葬礼用的“圣虫”,小于解决厨余垃圾的“肉虫”,正好是适合“猎食”的尺寸。它继承了圣虫的肉食性、微弱灵力【萳族修士也是交给这种虫子进行葬礼的】还有肉虫的巨大食量。
  薛不凡介绍,由于这种虫子不能繁殖,所以萳族很放心的将他们放出去,捕捉密林里一切他们不需要的害虫,维持这片密林的生态。
  “难怪一路上没什么虫子。”辰风想了想:“我原先还以为是因为我们是神州人族,身上的味道他们不喜欢。而吃虫子的时候才意识到一点不对。天萳的虫子在我们嘴里是可口的,说明我们能够吸收这里动物的氨基酸,反过来也应该一样……”
  “你还没有意识到啊,这里不是森林,而是城镇和牧场。”薛不凡道:“萳族就是靠放牧虫子获取生灵源质的。害虫,基本都被清光了。”
  “不过,知道放不能生育的虫子出去,看起来萳族对于天人平衡之道、对生态系统都有一定认识啊……”辰风喃喃。
  “别看人家现在穷,可人家说不定也阔过。”薛不凡道:“两亿年的底蕴啊……能够发生多少事?”
  “我总觉得还有一些地方不对劲,可也说不上是哪里不对……”辰风疑惑的看了看那些幻象,最后摇了摇头。
  ——或许是人家的风俗?
  ——若是王崎的话,说不定能够看出些什么吧?
  在知晓了尸骨的来源之后,辰风对于那些骨架再也没有疑问。薛不凡干脆一把扫开面前的所有幻象,然后打了个手势。算器再次制造出一个大型幻象。
  “幻强真的路秩,这个骨架是可以根据你的手势挪动的。”薛不凡笑道:“新概念,我托万法门的朋友搞的,用这个思考,感觉思路都不大一样了。”
  辰风盯着面前那一副骨架,差点忘了呼吸,哪里顾得上说其他的?他惊到:“这是……”
  “这就是萳族的骨架。”薛不凡挥挥手,那个虚拟的骨架散开了:“我在大头领的帮助下扫入了一具新鲜的萳族骨架,然后才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脊椎。”
  萳族不是脊索动物门的生物。
  他们的头颅下面,就直接是四组骨骼。这四组骨骼形成了萳族的腔体。他们的消化器官就在这个腔体当中。而这四组骨骼则各自延伸出了一个肢体。
  和人族想象得完全不一样。萳族没有上肢或者下肢的区别。他们的四个肢体,根本就是沿着脑袋呈中心对称的——当然,这是最初。经过了漫长的演化之后,他们的脑袋更加接近其中一组肢体。
  换句话说,萳族的祖先如果离开树木的话,看起来根本就是顶着人头的四足蜘蛛。
  “与其说他们是像我们哺乳纲的人族,到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头足纲的生物。”薛不凡操纵这幻象,取下头颅,然后将之拆开:“就比如说这个。它甚至不应该被称为‘颅骨’,这是一个壳子……”
  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全部海生,肉食性,虽然是软体动物但是绝大多数没有外壳。相反,头足纲生物都有一层肌肉组织形成的外套腔,有触手,头部发达,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
  代表生物就是章鱼和乌贼。
  头足纲生灵被认为是软体动物演化的顶点。因为它们有内骨骼保护发达的大脑。据说,龙族很久以前就有提携头足纲生物形成新一季文明的想法,但是因为人族的演化而放弃了这个念头。
  辰风很快就摇摇头:“有一点不大对……头足纲的生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复杂的……骨架?”
  头足纲的特征就是只有一个简单的内骨骼,可是形成身体的部分,还有四肢,都不应该有骨骼。
  “我并没有说萳族是头足纲,只不过是说,比起哺乳纲,萳族更加接近头足纲。”薛不凡道:“而且也只能说‘接近’,他们甚至有可能不是狭义上的‘动物’。”
  辰风点点图:“我明白了……继续吧。”
  思考的前提,就要包括“萳族接近头足纲”了。
  “最重要的都跟你说了,那其他的也没什么了。”薛不凡道:“萳族体外受精,没有‘哺乳’的概念,无论雌性还是雄性都没有外生殖器。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力量差别不大——注意,不要区别对待他们的雌性和雄性,甚至不要强调雌性与雄性的区别,那样有可能引发不快。”
  辰风点了点头。
  “再然后,就是这个……”薛不凡撤下了骨架,换上了另外图像。那是萳族的面部:“为了使用工具,萳族的眼睛集中在一面。这让他们有着非常良好的立体视野,但是他们的视线范围比人类还要狭窄。左右一百三十度,上下四十度左右。作为代偿,他四个鼻子的嗅觉都是独立的,可以嗅出气味传来的方向。他们的听觉也非常立体。”
  “这也是作为树栖种族的选择了吧。天萳树木枝叶茂盛,遮蔽视野,所以萳族的双目视野比较狭窄。但是,树叶无法阻断声音与气味的传播,所以听觉与嗅觉代替了视野的作用。”
  见辰风听得认真,薛不凡点了点头,最后道:“接下来,就说一说萳族的文化。”
  “你也应该注意到了。他们的自称有两种,一种是‘鲁拉灵’,这个三音节的词汇没有更深一层含义。另外一种就是‘结’,他们对绳结存在一种特殊的崇拜情绪。”
  “不知道具体是哪一步的偏差,萳族将结绳记事的习俗保留了下来。他们没有发明造纸术,也没有文字——或者说,绳结就是他们的文字。”
  “或许是因为他们狭窄视野换来的立体视觉、树栖种族强大的立体空间感再加上那七根手指的特点吧,他们将‘绳结’玩出了花样。有一些绳结特色明显,很多人都能够从‘绳结’上读出含义——就像是我们的文字一样。”
  “同样的,正如文字也分为凡人能够用的普通文字和带有法术效果的法篆一样,萳族的绳结也分为普通的绳结和带有法术效果的复杂绳结……”
第十一章
绳结
  对于人族来说,萳族文明的发展过程可真是一段难以理解的历史。
  它们文明的发展,在“结绳记事”之后,就走上了一个与人族完全不同的方向。
  作为一个树栖的物种,萳族的先祖有着强大的立体空间思维,而他们在“抽象”的能力上也与人族、龙族这种智慧生灵无二。
  因此,他们很早的时候就发明了许多打结的技术。而树栖的环境也导致了绳结在很多方面的广泛的运用,比如说固定树木枝桠营造居住环境;将自身固定在半空中,抵御掠食者的侵害;固定树木之石头制造原始的武器,等等。
  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们逐渐将绳结复杂化。光是普通绳结就开发出了近百种打法。
  而人族推算出来的扭结表【也就是列出绳结拓扑结构的表格】当中,较为简单的扭结,全都在他们的“文字”当中。
  换句话说,凡是有可能被打出来的、节点数目不超过十二个的扭结,他们全部都明白怎么打。而这对于萳族来说,只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而每一个扭结,都有数种变体。
  这作为“文字”来说,其实够用了。以地球上的汉字而论,汉字总数已经超过九万,但是真正常用的只有三千五百多个,只需要掌握两千到三千汉字,就可以正常的读写。就算是“十三经”这种古代的巨著,也只涉及了六千五百四十四个字。
  近百种绳结,加上一些等价的变体,足以支撑起一套不那么原始的文字。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当许多绳结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还能生出更多意义。
  这在算学当中叫做“链环”——也就是数个不相交的扭结组成的几何对象。一个链环在他们眼里,能够记录许多复杂的信息。
  他们用来传递信息的绳结,既不是文字也不是字母,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单独的绳结就存在意义,绳结与绳结的“组合”就具备单个绳结不具备的更高级意义。而链环的意义则更加复杂。
  而部分节点超过二十的绳结,居然还具有一些法术意义上的作用。
  这也是萳族修法的核心。
  就像人族、龙族都有涉及符篆、法篆的一样,萳族在修法当中也大量使用“绳结”。
  薛不凡介绍了这些之后,取出一根绳结,道:“你可以实际感受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4/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