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修仙(校对)第9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1955

  霍桐青点了点头:“嗯,看起来你们两个学得都很不错。能带就是这么个意思。它也是一般金属物质能够导电的秘密。但是在泛晶体当中,能带似乎并不是广泛存在的。降龙铁或者化幽紫晶银这种特殊的炼材,也确实能够隔绝电力,成为修士渡劫法器当中为数不多的金属主炼材……”
  “所以说,能带为什么会在部分泛晶体当中消失,也是一个巨大的谜题。如果研究透了这个……”
  说到这,霍桐青突然僵住了。他看了一眼崇白羽桌子上写下的数字,闭着眼睛心算一番。
  然后,他铁青着脸,用略显滞涩的嗓音说道:“白羽……以后这方面的东西,就莫要说与我听了。你现在也在其他人的实证部做事,瓜田李下的,也需得避嫌。”
  崇白羽一瞬间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被赶出这个实证部的核心位置了。他眼泪当场就下来了:“为什么啊,老师,您这是要将我赶出去……我没在那边乱说什么啊!”
  “不,你在这边乱说了。”霍桐青的手有些抖,但旋即又安静下来。他平静地说道:“你刚才说的话,已经泄了一个点子给我了——而且是神来之笔。我都怕……我都怕我自己会忍不住,做那种无德之事。”
  崇白羽懵了:“老师,这……这不是……不是故意的,而且王崎也不知道……”
  霍桐青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仰起头,强行不看崇白羽的实证台。
  “白羽。”
  “老师……”
  “王道友学习物性之道的速度,远比我想象得要快。这段日子,就得麻烦你了。”霍桐青感叹:“或许,我物性之道的下一个新生,就在这里吧。”
  ……
  计算已经持续了两天。
  王崎的精神持续紧绷,但是心思却越转越快。
  如果在导体内加入杂质,电子在传导时会被这些杂质散射,多重散射波则发生互相干扰,结果能导致电子的运动停止,金属的导电性消失,呈现出绝缘体的性质。
  这个现象很好理解,电流在遇到不导电杂质时,就会发生散射。而波的波峰与波谷叠加,就会相互抵消,似乎消失了一样。按照概率学,在多重散射发生的时候,这种现象几乎是必然的。
  这在地球被称作“安德森局域化”。它可以算是美苏冷战的副产物之一。当初,美苏两国太空争霸,争相研发高能电池。而美国的实验室在研究过程当中,开发了在硅当中掺杂磷和硼的技术。这种混合物在不均匀的情况之下接通电流,就会在局域发生个奇特的现象——在掺杂浓度较低的区域,电子的自旋扩散效应消失了。
  这个实验室的研究员菲利普·W·安德森因此发现了这个现象。
  随着苏联的崩溃,冷战早已结束。而在王崎穿越来的年代,就连美国也不复当年巅峰。但是,这一条定律却注定会随着人类文明永远流传。
  甚至随着王崎,而跨过宇宙。
  只不过,在这个有灵气的宇宙,它需要改变一下表述的形式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理论
  安德森局域化并不是基础研究当中发现的定理。它可以说是冷战的副产物,也可以说是航天科技研究当中的意外结果。
  但是,这个研究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单纯的技术开发工作。安德森局域化最初是完美阐释了非晶半导体当中电子行为,被视作是固体物理学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而到了八十年代,这个概念又在晶体学领域当中得到了新的应用,在准周期结构以及分形结构中波的传播都有表现。在低温下考虑波的相干性,电输运现象会出现一些新结果,在介观物理领域中观测到一系列反映量子相干性的效应。
  从半导体,到准晶体,由周期结构到非周期结构,可以容纳许多物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到了这一步,就是凝聚态物理的正式诞生了。
  也正是因为菲利普·W·安德森在这之后又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1977年,他和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因为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顺带一提,这个获奖名目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中少有的“基础性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奖一般是颁发给某个具体的项目,比如说早期的“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制取法”,或者中期的“发现了某种微观粒子的存在”,就算是发明或者改造某种新的研究仪器并因此获得了某些科学成就【比如对云室的改进,又或者发明相衬显微镜】、发明某个新的实验方法,都比这种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获奖——从这个角度来说,弥天昭甚至是有希望拿两次祥瑞之典的。
  这种“因为在某个领域基础性研究”的贡献,听起来完全就是对获奖人一生成就的集合,是“终身成就奖”的“安慰性质”——但是,在基础性领域的零散贡献加起来,能够让诺贝尔奖都无法无视,这又得是多么巨大的贡献呢?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因为相对论。而第一个有此殊荣的,还是马克思·普朗克——1918年,对量子理论的巨大贡献。
  唔,至于为什么王崎和弥天昭的研究在这个世界被归入物性之道的领域、而上面列举的全是另一个宇宙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诺贝尔化学奖前期都净是一些核素,而后期又都是有机化学,几乎没什么基础性研究。
  当然,这只是那个无灵气宇宙凝聚态物理发展的轨迹。实际上,在这个有灵气的宇宙,这个学科的发展会大不相同。
  晶体与非晶体之间存在其他的拓扑结构,对于仙盟的研究者来说已经是常识了。而人族八万年之前就开始使用的种种天材地宝的种种玄奇性质,也在向人们说明,经典的晶体结构与非晶体并不能解释一切物性。因此。“既不是晶体也不是非晶体”的物质一出现就被广泛接受了,并没有像地球化学界那样,因为准晶体的发现而引发巨大争议【在地球上,准晶体的发现者尼埃尔·谢赫特曼甚至因为这个离经叛道的发现而被赶出实验室】。
  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个研究也存在巨大问题。
  比如说,绝大多数泛晶体,都和第零号元素一样,只能在高灵环境之下存在。只不过,泛晶体因为自身结构复杂,所以往往能够锁住一些灵气,使得自身稳定存在。
  而灵气——根据王崎自己未验证的猜想,灵气会扩大电弱相互作用的范围——“龙御”这种将电强作用扩张的法术似乎就可以说明,这种现象在高灵环境下是有可能自然存在的。
  因此,泛晶体在仙盟修士眼中,就显得诡异又无从下手了——他们没办法将内里的灵力剥离出来再去做对照实证,甚至没办法用一般的化学思维去分析。
  但是,这样的“黑暗时代”也应该结束了。
  “这里必须感谢一下天昭先生啊。”在运算的海洋之中,王崎低声笑道:“如果光靠我自己的话,走出这一步,还真不知道需要多久。”
  “以高灵气环境出发,站在‘灵气’的角度阐释仅在高灵环境中存在的现象”。这也是王崎一直以来都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他在实验科学领域的水平也只能说是稀松平常,像这种“确定原则”的事情,他还做不来。
  但是,一旦别人完成了这个工作,那王崎就可以彻底发挥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天赋。
  仿佛星辰分离一般,在计算的海洋当中,那些如同星座一般璀璨的、铺天盖地的点阵图开始分离,并逐渐归入几个象限。
  “筛选出合乎规范的实验报告……”
  “根据这些报告标注的参数,将实验结果自从归纳……”
  “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统计数学,算起来可以说是概率论与积分的应用领域。而以王崎现在的造诣,专为一个类别的数据设计一种统计算法,并不费事。
  焚金谷已经积累了充分数据。这些数据混混沌沌的胡乱堆砌,没有人能够越过它们组成的迷宫。但是,弥天昭提供的“思路”,与王崎自身的“方法”结合,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如同缔造了一柄锋刃无双的飞剑,正在斩破名为“现实”的迷雾,冲向真理的彼岸。
  很快,无数经过一次归纳的实验数据流过他的思维。
  “果然是这样啊!”
  然后,原本是衍射图像抽象化而来的点阵图,在他眼中变形。经过群论的变换之后,变成了完全用符号表示的概念。
  非周期结构体系是固体物理学的一大进步。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以合金为基础的无序体系电子理论。这个理论乃是能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在保留了能带理论的框架下,考虑了波的多重散射,给出了能带的平均结构。
  最初的时候,这个理论也是用来阐释半导体的导电性的。但很快,它就被应用到了准晶体的研究当中。
  而现在,事情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发展。
  在神州,半导体的研究也不是什么太新的项目了。但是,泛晶体的存在卡死了这方面的研究。特性玄奇的高灵炼材很难被归纳进现有理论框架当中,纵使有人提出了能带理论更进一步的模型,也没办法解释大多数现象,无法说服人。
  另外,“无序”本身也是一个麻烦事。在这个宇宙,“有序”本身就是一种能够吸引灵气的结构。而相对的,“无序”会使得物质耦合灵气的能力降低。而刚才也说过,在高灵环境之下,电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会被微弱的拉长,这无可避免的灵力改变,也加大了变数。
  这些都属于巨大的难点。
  而王崎这就是要一举打穿“安德森局域化”和“泛晶体”这两个项目的最后一步——焚金谷的前人已经做足了积累,但是他们却因为泛晶体的存在而很难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模型。王崎就是要一次性将这两项工作做全了。
  至于这个领域其他重要的成果——能带、半导体、低温超导理论、高温超导理论、超流,反铁磁性、铁磁性、液晶,要么是因为理论限制,还没有相关实验,要么是相关实验已经积累很久,就差一个理论突破。这些东西,由别人来完成更加合适。
  “根据我长久以来对合金凝结过程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序会导致电子局域化。”
  “而电子局域化的过程当中,炼材呈现的灵气逸散规律如下……”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可得出合金炼材的电阻变化公式……”
  “在此,我预言数种合金炼材的电阻率变化……”
  在“电子局域化”的概念提出之后,剩下的重重迷宫便坍塌了一般,曲折的道路被打通,迷宫的出口近在眼前!
  “以电子局域化为前提,我们可以对已知的数百种泛晶体物质的算学模型进一步简化……”
  “……以上数种模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结构……”
  由于处在自我封印的状态,而且王崎自身并没有修炼许多关于物性之道的功法,所以这一次,他的功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想法一般,“宗万法之宝纲”接受了他心中的指令。
  然后,南溟所有的兽机关都暴动了。铺天盖地的黑色风暴咆哮着冲向神道算器所在的地方,开始自发的凝结,聚集。
  到第三天的时候,王崎便已经完成了最后的计算。
  接着,便是论文的写作了。
  论文一共有三篇——或者说,将一篇完整的论文破成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便是根据他自身的实证而在这有灵气宇宙再现的“电子局域化”,第二个部分,则是在电子局域化的基础上整合出来的几种泛晶体的数学模型,最后一部分,则是泛晶体自身的内容。
  《多重散射下的电子局域化现象》
  《数种泛晶体物质的算学结构》
  《论数种具备有序性与对称性但无周期性的合金相》
第一百四十五章
挑战与展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1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