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战舰(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38

  萧宇还开始尝试着人工饲养黑虫。毕竟,黑虫这种东西,实在是太有用了。这样一来,以后离开了土卫六,萧宇还是可以得到黑虫资源的补充。就是木灵这种东西,萧宇一直都没有找到人工饲养的办法。“一号”的辐射强度已经用掉了百分之七十,这段时间之内,它一直维持着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任凭萧宇用尽手段,都无法让它再次强大起来。
  “恩,环土星人造卫星已经建造好了,第一批有十八颗,先发射上去吧。”萧宇想着,操纵着机器人,将这些卫星放入到了希望号之中。
  萧宇是不大相信电脑程序的。电脑程序再强大也是死的,哪里能比得上人类的头脑灵活?就是为了这个原因,萧宇才建造了十二颗战神号卫星,将整个土卫六做了信号覆盖,现在,为了相同的原因,萧宇打算为土星做一个信号覆盖了。否则的话,当希望号飞到土星背面的时候,将失去和萧宇的联系。
  为土星做信号覆盖还有另一个好处。萧宇的计划是发射六十到八十颗土星卫星,这样一来,除掉一些信号死角之外,就等于几乎是为整个太阳系做了信号覆盖。
  到时,希望号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太阳系内飞行,而不必担心失去联系的问题。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测试,萧宇操纵希望号已经算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了。随着指令的下达,希望号底部升腾起一股淡蓝色火焰,快速的朝着外太空飞去。
  算上加减速的时间,希望号大概花了两个小时时间来到了距离土星十万公里的地方。调整到合适的速度以及轨道之后,希望号打开了船舱,第一颗土星人造卫星被释放了出来。
  远处,巨大的土黄色的土星静悄悄的悬浮在那里,身边,绚丽的土星环环绕着它,光怪陆离。以巨大的土星为背景,希望号飞船,像是一个小小的蚂蚁。
  将这颗卫星释放出来之后,这颗土星卫星将在惯性作用之下,开始环绕着土星飞行。它上面带了一些燃料,可以用来做轨道调整以及日常消耗之用。
  然后,萧宇再次调整轨道,离开了这里,在第二个位置,释放出了第二颗卫星。
  如此反复十八次之后,这趟任务算是做完了。这十八颗土星卫星,轨道高度从五万公里到二百万公里不等,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土星及其卫星系统。当然,一开始由于卫星数量不足的缘故,这个覆盖只是大概覆盖。在日后,萧宇会发射出更多的卫星来,完成这项工程。
  完成了任务,萧宇操纵着希望号飞船接近了土星。
  这次起飞,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收集氘、氚、氦等聚变原料。经过两年的消耗,萧宇所剩余的聚变燃料已经不多了。
  土星的体积是地球的七百六十多倍,但是质量却只有地球的九十五倍。这代表着土星的平均密度很低,甚至比水的密度还要低。
  萧宇小心翼翼的操纵着希望号飞船,在土星上层大气的边缘停了下来。
  相比起木星,土星一向是很平静的。不过这个平静,也是相对来说,土星上面有整个太阳系速度最快的风暴,时速高达一千八百多公里,比地球之上的风暴不知道要强大多少。
  萧宇谨慎的做着大气流动分析,良久,才选择了一个地方,悄悄的飞了进去。
  萧宇随时随刻在做着观测,以便跟随着土星大气的流动调整自己的运行轨迹,这样可以将危险性降到最低。
  过了一会,希望号外壳上打开了几个缺口,几台大型抽气机开始工作,立刻,有大量的土星气体被抽了进来,然后,在希望号内部,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净化等手续,有用的元素被收集起来,没有用处的元素则被排出船外。
  土星的大气主要由氢元素构成,但是普通的氢作为聚变燃料的话并不划算。萧宇主要收集的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还有氦三。这几样东西的含量就少了许多。
  但就算如此,其含量也比地球或者土卫六上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萧宇惬意的遨游在土星大气之中,干起了“拾荒者”的工作。当然,只限于表层大气,里面,萧宇是不敢去的。那里太危险了。
  足足过了十天时间,萧宇才收集到了足够的原料,然后萧宇操纵着希望号离开了土星,朝着土卫六回归而来。
  “继续制造卫星,为整个土星系统,甚至整个太阳系做上信号覆盖,然后开始钛锆采集计划!木灵捕捉计划也该正式启动了。”
  “天苑四,等着我!我很快就要来了!”
第二十三章
钛锆采集计划
  有了“村”级核聚变动力飞船希望号之后,萧宇才真正体会到技术进步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希望号初始设计的时候,便是按照星际空间及近地空间两用型来设计的,这样一来,不管是发射卫星,还是在星体之间做物资运输,都比以前要方便快捷了几十倍不止。
  至少,用希望号来发射十八颗环土星卫星,就为萧宇节省下了制造十八枚火箭所需消耗的巨量物资。
  打定了为整个土星系统做上信号覆盖的主意之后,萧便宇加大了制造卫星的速度。现在的萧宇,已经完成了基础的积累,除了钛和锆两种元素比较稀缺之外,土卫六上,一共九十三个基地无时无刻不在产出巨量的物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了这些物资来源,萧宇已经可以开始安心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了。
  无数的机器人在穿梭忙碌,只要能源足够,它们永远不会感到疲倦,也不会要求休息。在这些高效的建筑工人辛勤的劳动之下,一颗颗的卫星被制造了出来,而希望号则负责将这些卫星运送到合适的位置。
  钛锆采集计划已经正式开始。萧宇所制造的这些卫星,除了拥有基本的通讯功能之外,还兼任了搜寻钛锆这两种元素的功能。
  萧宇为这些卫星添加了极度敏感的元素分析仪器,萧宇相信,只要这两种元素在土星系统存在,就一定会被自己找到。
  希望号用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才将这将近八十颗卫星一一送上了轨道。由于土星系统中并不存在稳定的拉格朗日点,所以这些卫星中,除了七颗卫星环绕土星的卫星运行之外,其余的都环绕土星运转。
  至此,整个土星系统已经完全被萧宇做上了信号覆盖,只要在土星系统之内,只要不进入星体内部,不论希望号在哪,都可以和萧宇联系上。
  整个土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未毁灭之时,人类就已经探明,整个土星系统至少有六十二颗卫星。萧宇驻扎在土卫六上之后,倒是另外发现了许多围绕土星运转的石块,不过这些石块太小,只能算是陨石,称不上卫星。
  在这六十二颗卫星之中,只有七颗卫星有足够的质量达到流体静力平衡。也就是说,只有七颗卫星是球形的。
  所谓流体静力平衡是指,当星体达到一定质量之后,自身各处引力会趋于一个平衡,为了达到这个平衡,它必然会形成一个类似球形的形状。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发现的所有大型星体都是球形或者近似球形,只有小行星才会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原因,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质量。
  这七颗土星卫星,是萧宇重点搜索的对象,有七颗卫星专门发射到了环绕它们运行的轨道之上。剩余的小卫星,萧宇则指挥着希望号展开了一段曲折的路程,一一造访它们。
  可是结果让萧宇失望了。仿佛是冥冥之中的神灵创造土星系统的时候,独独忘记了添加钛和锆两种元素,萧宇搜索遍了整个土星系统,都没有找到这两种元素的踪影。
  其实,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找到,可是找到的那一点完全没有开采的价值,储量又低,开采又困难,找到了等于没找到。在搜寻工作持续了三个月之后,萧宇十分明智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那么,接下来就只有两个选择了。一,是向内层行星发展,去火星或者原地球轨道寻找,二,是向外层行星发展,去天王星和海王星处寻找。
  权衡利弊之下,萧宇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原因很简单,海王星轨道距离土星轨道有十四亿公里,地球轨道距离土星则是十三亿公里,距离差不太远,甚至地球还要近一些。而地球轨道上,萧宇可以确定那里有大量的钛和锆这两种元素。这是原地球人类早就探明了的。海王星那里,虽然可以得到聚变燃料的补充,但是海王星处有没有这两种元素还需要另外探索。
  “好吧。”萧宇叹息了一声,开始做出重返地球的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很大的难处。那就是,距离太远了。远到就算以电波信号的光速传播,也需要七十多分钟才可以跑完,也就是说,萧宇在土卫六上对在地球轨道的希望号发出一个信号,希望号要在七十多分钟后才可以接到。这对讲究绝对掌控力的萧宇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而且,失去了希望号,土星系统之类,发射卫星,维修卫星之类的日常事务也根本无法进行了。
  但是如果萧宇离开土卫六主基地,跟随希望号去往地球轨道的话,土卫六上面的建设失去了萧宇的主持,就会陷入全面停顿的情况。这也是萧宇所不愿意接受的。
  “超距通讯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发出来。”萧宇哀叹了起来。现在的萧宇,十分迫切的渴望得到超距通讯科技。
  所谓超距通讯,顾名思义,就是超越了距离的通信,也称之为实时通信,也就是无论距离多远,它们之间的通信都是实时没有延迟的。
  这种科技,有很多人在地球之上就已经开始研究了,目前最有希望出现突破的,就是根据量子力学的量子纠缠效应来实现超距通讯。
  不过这种科技目前尚且处在理论之中,连实验室之内都还做不到,更不用说现实应用了。现在的萧宇也没有办法实现。不过萧宇有一个计划,等自己到达天苑四恒星系之后,将会建造一个环绕天苑四的超大型粒子对撞机,等自己的基础物理理论有了突破,再来研究超距通讯技术。
  实际上,近几十年以来人类的科学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一直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两大基石之上发展,最多只是做一些细节上的修修补补。人类社会看似欣欣向荣,其实只是技术上的发展,不是理论上的发展。
  而超距通讯,毫无疑问,在目前的基础物理理论框架之下,实现不了。
  萧宇微微摇了摇头,将这些念头甩出了自己的脑海,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现在的技术水平,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只有利用编程技术了,在十三亿公里这样的距离尺度上,我只能对希望号做一些大概的掌控,具体细节要靠提前编程,让希望号自己去做。恩,还有希望号离开之后,土星系统这里的星际运输问题,那就再建造一艘飞船吧。”
  “‘一号’木灵的辐射强度不够再建造一艘飞船了,那就先用希望号去抓一些木灵来吧。只是,木星距离这里也有七亿公里的距离,一个信号要四十分钟才可以送到,单靠程序,去面对这些危险的生物,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萧宇叹息着,继续开始思考。
  “以希望号的速度,到达木星需要一个月时间,加上捕捉所需的时间,来回大概需要两个半月。那么好吧,离开主基地,去往木星一趟。然后,去原地球轨道采矿的事情,就靠程序自己去做,我实在是耽误不起那么长时间。”
  慢慢思考之下,萧宇制定出了一个计划。
  大体框架出来之后,萧宇开始在细节之上做出修补,也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做出最多的事情来。
  “既然要去往木星,那么正好为地球之行先铺一铺路,恩,在太阳—土星的拉格朗日点放一颗大功率通信卫星,再在太阳—木星的拉格朗日点放一颗,基本上就解决了通信问题。”
  打定主意之后,萧宇立刻开始了这两颗卫星的建造。有了之前建造将近百颗卫星的经验,这两颗卫星的建造过程很顺利,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建造完毕了。
  一切准备好之后,萧宇将这两颗卫星放进了希望号里面,又对土卫六上九十三个基地做了妥善的安置,例如关停某些机器,暂停采矿,编写了一些程序让一些机器人负责基地的日常维护等,做好了一切安排,萧宇通过光缆,来到了希望号上面的光子计算机之中。
  希望号上面的主控电脑,虽然也是光子计算机,但是计算力就比主基地之中的差了无数倍。不过萧宇也没有打算用这电脑做什么大计算量的事情,权当是休息了。
  操纵着希望号离开了土卫六,萧宇先到达了太阳—土星的拉格朗日点,停下之后,将一颗卫星放在了这里,然后一直加速,三分钟之后,希望号的速度达到了三百五十公里每秒,迅速的离开土星系统,朝着木星飞驰而去。
  漫漫旅途持续了一个月时间。再次看到木星那熟悉的面孔,萧宇心中忍不住激动起来。
  “我早就说过了,我会回来的!有了黑虫尸体改造过的最新材料,这次,我看你们还能奈我何?乖乖的成为我的建造原料吧!”
  来到了距离木星十万公里的环绕轨道,萧宇嚣张的大叫了起来。
第二十四章
曙光号
  希望号采用了最先进的材料所建造,其抗辐射能力,比起以前的旧飞船,强了几十倍。而且希望号采用核聚变动力,在靠近木星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担心燃料消耗的问题。
  在建造希望号的时候,萧宇就考虑到了与其余生物发生冲突的可能,所以希望号上面还安装了十台激光炮,以及三枚大当量氢弹。
  可以说,这一次,萧宇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
  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面对这些古怪的生物,萧宇还是保持了足够的谨慎。
  将各种仪器的探测功率开到最大,萧宇沿着环木星轨道缓缓飞行着。
  “据我之前推测,我的飞船之所以会吸引到那么多的木灵,是因为我的飞船上面,有吸引到它们的东西。这一次来,正好验证一下,以便日后展开大规模抓捕。”
  萧宇慢慢的思考着,在发现前方有一团大约一百倍初始辐射量的木灵表现出蓝移之后,萧宇快速的释放出了一颗简陋的卫星,让它维持在和自己相距大约一百公里的轨道上,共同环绕木星旋转。
  这一团木灵,总的强度大概和一号木灵巅峰时期差不多。现在,这样强度的木灵,萧宇已经可以完全不放在眼里了。
  根据蓝移量来测算,这团木灵相对于希望号的速度大概达到了一百公里每秒。刨掉希望号每秒四十三公里的速度之后,这些木灵的速度,大概是六十公里每秒左右。
  这团木灵很快来到了距离萧宇只有一千公里的位置。这个位置,距离萧宇先前放出的简陋卫星只有大概八百公里左右。但就在这个时候,这团木灵的表现,却大大出乎了萧宇的预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