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来自地球(校对)第7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881

  节目在这里开始闪回:
第652章:音乐会(下)
  节目里的时间回到了两个月前,黄进被节目组忽悠到了一处培训中心,当场就要学习架子鼓。黄进一脸无语,颇感荒唐。为了表示不满,黄进很是随意地敲了两下,然而一旁教鼓的老师惊为天人,直呼黄进有打鼓的天赋。“是吗?”黄进撩了撩头发,掩藏住得意的神情,矜持又试探地再敲了两下。架子鼓老师当场认定黄进是个打鼓天才,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惊呼连连。
  于是【天才鼓手】黄进就这么踏上了音乐之路。
  屏幕一黑,上面用白字显示的时间是距离黄进初次学鼓已经半个月了。
  画面一切,黄进揪着金导的衣领,大喊:“骗子!你这个骗子!”他说他看过了【音乐接力】的第一期,发现几乎所有音乐人在听到他的鼓组素材之后,第一反应都是一脸为难。其中韩觉更是直言不讳地问能不能删掉。“你们都是骗子!”在真正的天才面前,黄进脸皮再厚,也很为自己【天才鼓手】的名号感到难为情。
  “天才有天生的天才,也有后天的天才。”架子鼓老师一脸正色。
  “你够了!”黄进不吃老师这套,“我不练了!”
  “别这么想。”老师思路很灵活,说:“你不妨想想看,如果你把架子鼓练好了,观众会怎么想?‘啊,黄进都能练到这种程度,那我一定也可以!’然后呢,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你走上架子鼓的道路。几年之后,他们在电视前面被问到是因为什么走上音乐之路的,回答‘因为黄进!’。你就是【架子鼓教父】!”
  “【架子鼓教父】!”黄进身子一顿,撩了撩头发。
  “哇~~架子鼓教父!”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适时地发出惊叹,假装交头接耳。
  黄进轻咳一下,然后半推半就地接过鼓槌,再半推半就地坐到了架子鼓前面,又开始了学鼓。
  再下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黄进被老师带去了酒吧进行现场表演。
  黄进学啊学,练啊练……
  年至不惑的黄进深知自己没有什么天赋,于是只能加倍的努力,才能在音乐会那天不拖累其他的音乐人。
  ……
  看着这样学习新技能的黄进,观众们心有触动。
  他们想到了金导和黄进的《极限男人》,它的主题是挑战自我。而《闲着也是闲着》呢?它的主题就是标题——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做点什么吧!
  观众们正沉浸在黄进那令人惊喜的架子鼓表演当中时,紧接着,大家就听到了一段小提琴的声音。
  视线对准了舞台的后方,林芩站在舞台装置上拉着小提琴,缓缓进到了舞台。
  再下一秒,大家听到了钢琴声。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出现了韩觉弹奏钢琴的影像。
  意思是韩觉本人没能来到现场,只能以视频的形式参与表演。大家虽然遗憾,但想到【避嫌】的人明显不少,倒也能理解。
  再接着,姜绮和王璐接连出现在了舞台的边缘,各自掌握一种乐器,围着中间的黄进进行表演。
  最后一个上台的,是某位风头正劲的男歌手。他拿着话筒,是演唱。
  一条完整的接力线,从头到尾参与的音乐人都出现了。
  屏幕内外的观众沉浸在音乐里,同时也期待其他接力线的音乐作品。
  整个《闲着也是闲着》的音乐接力,有好几条。这些最终成品在接下来的时间一首首出场,有的是摇滚,有的是抒情,有的是说唱,甚至还有爵士和古风的。风格全都不一样。不同的天才音乐人一起合作,有的互相制约,风格没能融洽,导致最终成品质量平平,而有的则碰撞出了美妙的化学反应,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极其惊艳。
  张子商是作为制作人被培养的,最能感受其中几首歌的强大之处,感慨这些作品要是发布音源,绝对会登录榜单前十。
  “这个月发新歌的歌手要倒霉了。”鹿白羊啧啧称奇:“这等于是跟音乐圈的半壁江山对打啊。”
  综艺节目里出来的作品,只有《极限男人》【极限演唱会】现象级的屠榜,每当【极限演唱会】的时候,那个月歌手必然会避开。而现在《闲着也是闲着》玩得更大,来势更凶,优质作品加起来简直能出一张专辑。
  “明天早上,《闲着》的这几首歌绝对要屠榜了。”鹿白羊断定。
  队友们没人反驳。
  “章老师呢?!”吴克黎惊讶道。
  “不是在呢么?”黄海指了指电视。
  “我的意思是,章老师是干嘛的?”吴克黎说。
  被吴克黎一提醒,大家也反应过来了。原先他们都以为之前看到的章依曼,将作为最后的演唱者出场表演林芩这条接力线的最终作品。然而出场的并不是她。
  章依曼既不是林芩那条线的,也不是其他线的——眼看着最后一条线的作品都唱完了,章依曼都还没有上场。章老师到底是来干嘛的?
  音乐会的主持人站到了黄进的身边,似乎都要收尾了。
  这下张子商几个人就有些迷茫了。
  张子商他们实在搞不明白。打开手机看了看微特,发现话题广场里同样有不少人也在问章依曼是去干嘛的。
  有人说章依曼是来给林芩捧场加油的,有的说她是被节目组请来吸引流量的,还有说她或许后面还有个人表演啊什么的,有的说她是来打广告的。
  没人能给出答案。
  【难不成只是捧场的观众?】张子商想。
  然而,像是听到了张子商他们的疑惑,电视里的主持人,突然装模作样地捂着耳机在听着什么,连连点头。几秒之后,主持人面对镜头,也对着现场的观众,说:
  “音乐会还没有结束。”
  画面一黑,又开始闪回。
  这次闪到的地方,张子商他们并不感到陌生。
  正是林芩在东京时候的工作室。
  林芩在拉着小提琴,而韩觉坐在她身旁,仰头盯着林芩,一眨不眨。
  这样的画面,所有观众之前都没看到过。
  显然,现在正在播放的,是正片里不曾播出的内容。
  “什么情况,难不成是官宣?!”黄海很是激动。
  张子商明知事不可能,但看着视频里用音乐对话的两个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犹豫了。
  “我知道了。”韩觉这么说着,就在电脑屏幕前拉开了键盘。林芩放下小提琴,在韩觉身旁帮他操作软件。两个人挨得很近。
  还好时间并不久。
  林芩帮韩觉弄好软件之后,就退到了一旁,拿着摄像机拍起了带着耳机正在弹奏的韩觉。
  在正片里的时候,这里是无声的。
  而到了现在不同于正片的是,随着韩觉的弹奏创作,琴声就断断续续地出现了。
  一开始出现的琴声大家很熟,就是音乐会第一首表演的那首曲子的旋律。
  然而韩觉继续弹着曲子,曲子变得越来越不同于开始的旋律,越来越古典。
  而林芩手里拿着的摄像机镜头,也越来越靠近韩觉。
  再接着,琴声音量减弱,观众们清晰听到了韩觉嘴里小声轻哼着:
  【最美的时光听摇滚乐,你的脸轻轻贴着我心脏,不慌不忙……】
  ……
  “来了来了!”张子商激动地指着电视,让队友们赶紧看,“师父创作音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吴克黎他们自然是啧啧称奇。
  流行音乐的创作方式,常见的有三种:先词后曲,或者先曲后词,最后一种是词曲同出。
  如果不是灵感乍现的时候,很多兼具作词和作曲能力的音乐人,都是按照前两种——要么设立主题之后,拿起乐器弹着弹着想句子,然后词曲衔接,相互支撑。要么完成和弦结构之后,再捕捉歌词,然后修整旋律。
  而张子商的印象里。韩觉的创作从来都是词曲同出,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完成度高的惊人。
  用林芩的话来讲,就“不是正常人”。
  张子商怔怔地看着屏幕里一边轻唱大段大段流畅的歌词,一边优雅地弹奏琴键的师父。
  多么闪耀啊。
  张子商回想到最早准备【极限演唱会】时,他到了韩觉的家里,听了韩觉有关【自我】的教训,也听了韩觉文件夹里一首接一首的高质量音乐。那天,韩觉以极不科学的速度当场创作了一首《以父之名》。看着犹如音乐之神下凡的韩觉,张子商似乎就是在那个瞬间,心里明确产生了他也想学音乐的念头。
  而就是因为当时的那个念头,如今的张子商一次次被科恩打击得一无是处以后,仍能重整旗鼓,每天挤出睡眠时间,按时按量地完成令人绝望的作业,再去上课。
  因为只怕一生里只有那么几分钟也好,他也想变成他的师父韩觉那样。
  ……
  目睹完了韩觉的创作,林芩觉得韩觉词曲结合得很好,如果就这么把词删了,未免也太可惜了。
  “我觉得到这里可以分裂出两个版本。一个是用你的词,另一个是用后续作词家写的词。”林芩跟韩觉说,同时也是通过镜头对节目组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