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来自地球(校对)第8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2/881

  阿梅是个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尚且还没把职业操守摒弃,面对前辈的这番教诲,她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前辈之所以是前辈,就是因为他很早就经历过阿梅眼下正在经历的事情。他对此也不嘲笑,只是略带沧桑地说,其他媒体同行也是这样的,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好好写报道的就那么几家,活得也很难,因为跟不上热点。在新媒体上写报道和在传统媒体上写是不一样的,想要在这边存活,就得适应这边的规则。“而且你脸皮这么薄,这样可不适合当记者啊。”
  阿梅缩着肩膀,微不可闻地嗫嚅了一句:“嗯……”
  前辈拿起桌上的稿件,说:“这些我帮你审一审,你就……去按照《黑镜》准备一份稿吧。本来要写《黑镜》那个人住院了,现在你来写。知道怎么写的吧?”
  “啊……”然后不等阿梅回答,前辈就先交代了起来:
  “还是往那件事情上靠。如果里面出现了未成年的角色,你就写韩觉潜意识如何如何。如果出现了什么吸引眼球的劲爆的台词,你就把它们挑出来另作解读。总之就是挑三观的毛病,上纲上线。对了,别写成影评啊。”
  前辈说完转身就走了。
  阿梅挽留的声音才刚挤出喉咙,就立刻消散在了嘈杂的环境里。
  阿梅抿着嘴往自己的办公桌走去,听到有人在放韩觉的歌曲,用于提神。她觉得讽刺,这里的人享受着韩觉的音乐,工作却是趴在韩觉的伤口上吸血,一个伤口不够就另外再凿出一道伤口。
  她对此什么也做不了,所有想法只能默默埋藏在心里,因为她需要这份工作。
  阿梅在自己的椅子坐下,揉了揉脸,准备了本子,打开《黑镜》准备工作。她也是爱好看电影电视剧的人,原本也打算忙过这一阵子之后看看《黑镜》,却没想到现在可以为了工作而看。但是爱好变成了工作,心情都变得很不一样,毫无观影体验可言。
  从播放后的第一秒起,阿梅就瞪大了眼睛使劲盯着台词和画面,企图找出副主编想要的东西。然而看着看着,五分钟过去,绑匪的要求出来后,阿梅很快就抛掉了工作的念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故事当中。
  阿梅爽快地充了值成为【云端】会员,也不在乎这钱能不能报销,迫切地继续往下看。
  故事里,天亮以后所有人都通过网络看到了绑匪的要求,所有人都知道了如果想要公主安全,首相只能在下午四点直播干猪。
  有一家媒体的主编尚有节操,坚守着不愿报道视频。然而转眼间,其他电视台和媒体已经报道了这件事,如此一来,主编的坚守顿时就成了累赘,在手下们玩味的眼神里,主编也难以再坚持了。
  阿梅看到这里,一下子坐立难安起来。感觉屏幕里的所有事,其实在现实中都正在发生。
  屏幕里,媒体正式报道公主被绑架的事件后,观看报道的观众反应不一。有的平静旁观觉得事不关己;有的幸灾乐祸觉得无聊的生活多了点乐子;有的人面对采访,表示任何人都不该在这种情况下被迫承受羞辱;有的人觉得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糟糕的事情真的发生,他们绝对不看……这时候民意调查,只有28%的人觉得首相应该按照劫匪说的去做。总体而言,群众情绪理智尚存,都还不算激烈。网上和电视里还留有讨论的空间。
  直到后来官方找替身的计划败露,舆论逆转。
第703章:黑镜(四)
  首相的团队做了两手准备,一边去抓捕绑匪,另一边找来了替身演员和特效师,准备下午四点直播的时候进行作弊。结果在运送替身演员的途中,不小心被路人看到,拍了张照片发到网上去,计划遭到了败露。
  绑匪对此的反应,就是送了一根手指和另一个视频到电视台。视频里,绑匪切下了公主的手指。
  电视台将这个视频向大众公开后,原本还算平静的社会,顿时沸腾起来。
  理智和文明几乎被挤到了看不见的角落,网上不再有讨论的空间。所有人都在为网红公主感到揪心。有人在网上嘲讽首相的伴侣。舆论逆转,原先只有28%觉得首相应该妥协的民意,瞬间上升到了八成。
  舆论在此刻张开了獠牙。
  一开始听说首相的事,他们表示同情,后来听说公主被割去了手指,他们同样表示同情。他们不在乎矛盾与否,也不在乎。因为处于舆论中央的不是他们。他们只会以他们自身的感受做出评论。对他们来说,未来是什么不重要,当下那一瞬间的情绪才重要。
  舆论从不冷漠,也从不理智。
  阿梅目光呆滞地看着屏幕,仿佛自己又一次目睹了韩觉黑客事件后的舆论变化。
  当时韩觉和翁楠希联手把李泽彬的真面目揭穿,大众将翁楠希奉为女神,把韩觉视为真性情,好一顿夸。结果后面黑客把所谓从韩觉电脑里找到的视频发出来后,由于里面涉及到了未成年,所有人都抛去了理智,恨不得韩觉立刻去死。有人咒骂着韩觉,也连带着嘲讽了章依曼。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浑水摸鱼。真相是什么样,到底有人在乎吗?
  阿梅看着电脑屏幕,看着《黑镜》,也看着放映着《黑镜》的这块屏幕。她在心里不断发问,到底什么是媒体,什么是新媒体,依托于科技的发展,他们这些跟着一起变化了的新闻从业者,到底在怎样一种存在,跟过去传统记者的区别又在哪里。
  《黑镜》【国歌】还在继续。
  首相被舆论逼到了绝境,他最后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能抓住劫匪,中止这场闹剧。然而行动小组按照线索施行抓捕的时候,最后也没能抓到劫匪,扑了个空,唯一的收获只有一个胆大不怕死来偷拍的记者。
  首相寄予厚望的抓捕行动也惨遭失败。在舆论的逼迫和党派的威胁下,他最后只剩妥协这一种办法了。
  当官方通过电视宣布,首相将按照绑匪的要求,行不雅之事的时候,人们像是共同促成了一件期盼以及的喜事,纷纷聚到了电视机前面,等着收看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官方建议群众关掉电视不看,但没一个人将电视关掉。
  几个外景的镜头切换,那些繁华的地段,热闹的景区,全都空无一人。
  整个国家仿佛死了一般安静。
  下午四点,首相在全国各地响起的欢呼声中,准时出现在了千千万万台电视屏幕里。
  ……
  ……
  当看到故事里的首相开始按照绑匪的要求时,王庆均感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攥紧了。
  这是艺术的力量,是画面的力量,是故事的力量。
  因为他觉影片里有其他更为丑恶的东西。
  王庆均最受震撼的不是狂风暴雨的画面,而是那一张张目睹这个画面的群众的脸。
  韩觉并没有像其他分级电影一般去仔细呈现那个极具话题性的场面,而是把镜头缓慢地扫过了广大围观群众的脸,两遍。这一段的画面是灰暗的,悲凉的管弦乐缓缓奏鸣,好似正哀悼着一场举国之殇。镜头集中在一个个观众的脸上,缓缓扫过,有的人一脸狂热地盯着电视,有的人偏过头去却又忍不住把视线对准电视,有的人目光平淡,有的人带着闪烁的笑意,有的人不忍直视,有的人目瞪口呆……
  这样的画面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心里只感到无比凄凉。
  所谓的【国歌】,其实就是民众的声音。民意是无名氏,是千百种声音的组成,置身其中的人不需要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承担责任。因为无名,所以无由指控。
  但是可笑的是,公主竟然在首相开始直播的半个小时前就被释放了出来,可是没有一个人发现。因为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涌在电视机前等着看首相进行这一场丑陋猥琐恶作剧式的拯救。
  后来所有的真相出来:绑匪是个艺术家,他绑架的不是公主,而是绑架了整个国家的人陪他进行一场测试,一次行为艺术。公主也没有被割手指,那截断指是艺术家自己的。
  在整个故事里,民众满足了猎奇心理,皇室寻回了珍爱的公主,政府的公职人员各自相安无事,公主在事件以后仍然以完美人设站在台前,受尽簇拥与瞩目,依旧活得风生水起。甚至那位艺术家的绑架行为,还被冠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部伟大艺术品”的名号。
  而整个事件最纯粹的受害者,只有那个首相。而可怜的首相在这件事之后也被迅速抛弃——一年后的支持率只比往年高了百分之三。
  故事的结局,是首相和妻子携手回到家,门刚一关上,妻子不顾丈夫的挽留,冷漠地独自上楼,只留首相在楼梯前呆呆地伫立着,肩膀无力地垮下来。
  王庆均来不及回味屏幕里自己那充满了情绪的背影,他躺在沙发上回味【国歌】,细数影片里究竟有多少次机会其实能够让首相不走到最后那般地步。
  一次是媒体的公布。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转发,不会引起集体情绪。如果引起了集体情绪,官方主流媒体竭力引导,后来也就不会引起野蛮围观。
  一次是替身的暴露。如果替身演员没有被拍照发到网上导致暴露,那么公主被割手指的假视频就不会出来,民众的情绪就不会被点燃。
  一次是开播前三十分钟。如果人们不去围观而是关注于有用的行动,那么被提前释放的公主就会被发现,最后也就可以避免首相受辱。
  明明有那么多次挽救的机会,可是偏偏,偏偏,怎么就走到了最后那一步呢?
  王庆均叹了一口气,又联想到了韩觉,进而想到了韩觉的这部《黑镜》。
  自己在《黑镜》里的表现前所未有的好,王庆均问自己可惜吗?
  在看的前五分钟里觉得可惜,但现在看完,好像不怎么可惜了。
  他隐隐感到庆幸,觉得自己能够参演这样的片子实在是太好了。且不说《黑镜》必然会成为经典,自己这个干猪的首相,也将成为代表性角色。
  王庆均开始前所未有地思考起了表演的意义是什么,当演员的意义是什么。首先跳出来的是多年的执念——【参演是为了重新证明自己】。但王庆均在今天之前,从未想过:证明自己之后呢?
  假如自己真的登顶拿了影帝,那之后又该如何呢?
  不演戏了吗?
  应该不可能的,他除了演戏其他什么也不会。
  如果要演,那他又该为了什么去演呢?
  王庆均看着《黑镜》第一集【国歌】结束后被暂停的职员名单,看着上面那标有导演和编剧前缀的名字——韩觉。王庆均想起了某次在片场和韩觉一起吃饭时的情景。他拍韩觉的马屁,夸赞《黑镜》这样的片子批判什么什么人性,实力精彩。韩觉当时的回答是:“我不批判人性,我对人性从来没什么期望,我只展现人性。”王庆均收敛后又问韩觉为什么要拍电影。韩觉笑了笑,说:“拍电影是因为电影让我感觉自己活了两次。”
  “叮——”有消息发进来打断了王庆均的回忆。
  他低头一看,是经纪人准备好的文案。
  文案一如经纪人之前说的那样,措辞狠辣,就算是放在网上一堆“投名状”里越依然成色十足。
  王庆均低头看着这些文案,最后闭着眼睛躺倒在沙发靠背上,思索。
  脑海里浮现出《黑镜》结尾处看着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那些目光冷漠、无奈、好笑、悲伤,但谁也没有走到外面去的观众。
  他睁开眼,往手上看。手里的手机已经熄屏,黑色的屏幕映出他的脸。王庆均看到了自己的脸。那张“首相”的脸。
  在影片里他是电视里被牺牲的首相,那影片外呢?
  在韩觉被舆论和民意裹挟的今天,他现在明明有能力做些什么但却不做,这样的自己到底和影片里的那些看热闹的观众区别在哪里?
  王庆均拿着手机,就像是面对一面黑色的镜子,在仔细地端详着自己。
  良久,他放下了手机,做出了决定。
  【不行……】
  王庆均猛地翻坐起来,点开手机,把显示着文案的页面一关,在心里跟经纪人说了一声抱歉。【我不想成为那些人之一。】
  打开微特,王庆均深吸一口气,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2/8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