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爱情录(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414

  
  第二十一章
  
  当一切都静寂下来时,节奏强劲的音乐响起,是西班牙斗牛曲!
  廖师傅上身略往后仰,双手高举过头顶,有力而清脆的掌声和着节拍响起。他仿佛是傲立风雪中的苍松,又像是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
  女士将右脚迅速往前一踢,长裙猛被抛起像掀起一簇红色的浪花。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他身边,廖师傅很自然的拎住她的右手,一个优美的旋身,长裙“哗”的一下展开,犹如怒放的牡丹。当她转到廖师傅侧面时,两人同时轻轻跳起,重重的跺地,恰好合上音乐的重拍,动作干净俐落,衔接得天衣无缝……
  看着看着,我的心情由惊讶到惭愧到羡慕,目不转睛的盯着场上,唯恐漏掉一处精彩的地方。此刻,在我眼里,看不到他俩发福的身材,看不到他俩的苍老,看到的是两个鲜活活的生命,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为我们展现他俩对美、对生活的炽热追求。
  他就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气宇轩昂的斗牛士,而她就是他手中红色的斗蓬,不停的上下翻飞,演绎着浪漫和勇敢,生与死的斗牛故事。
  最后他俩以一个完美的造型结束了整个舞蹈,我不由自主的跟着全场人一起热烈的鼓掌,心中竟盼望着他俩能再跳一场。
  廖师傅拉着女士绕全场行完礼,然后径直向我走来。
  “小伙子!”他神情肃穆的说:“不要以为我们老了,就应该呆在家里抱抱孙子,看看闲书什么的;不要以为我们跳舞,是吃饱了没事干。我们是老了,但我们心还是年轻的。”他说完,再不看我一眼,转身就要离开。
  “廖师傅!我想跟你学跳舞!”我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学跳舞?”他扭头,轻蔑的问道:“你以为舞蹈是什么?”
  “舞蹈是对美的追求!是对自己心情的自我展现!是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次,我异常认真的回答。
  他转过身,轻视的表情渐渐隐去,两道锐利的目光直视我的内心。
  “廖师傅,我儿子模仿能力很强,乐感也很好,在他的学校里还担任乐队指挥啦,他会学得很好的,您就教教他吧。”母亲在一旁替我请求。
  他毫不为之所动,依旧看着我,眼神游移,不知想些什么。
  “站直身体,双手张开!”他突然喊道。
  “什么?”我还未反应过来。
  “像我这样,站直身体,将双臂轻松展开。”他又细说了一遍,并且作了示范。
  我依言照做。
  “身体太缰硬,难看!太难看了!”他严厉的说道:“膝盖要放松,肩要放松,手要放松,总之全身要放松,想象一下,当你要去拥抱你心爱的人时,你应该是怎样的心情?高兴、快乐、轻松、自豪对不对?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
  “用动作来表现心情?”这一次,我没有反驳他,相反对他提出的要求有了几丝兴奋,闭上眼,想象着当我与离别近一个月的雨桐、秋萍重逢时的情景,我很自然,很柔和的舒展双臂。
  “胸再挺一点,收一下腹,头略向上抬。”他的表情依旧严肃,声音略微下降了些。“跟着我,向前走几步,一、二、一、二……”他迈着适中的步子,胯部随着重心的移动而轻微摇摆,双手好似划水一般,配合着脚步,交替收回或展开,整个运动作柔中带刚,优雅华丽。
  我走了几步,感到别扭。处理不好,手、脚、跨三者之间的配合,但我没有放弃,不停的来回走着。
  “看过竞走吗,跨部就要像竞走运动员那样摆动,只是不要太大,……平时走路手是前后摆动,你现在只是把它改成左右摆动而已。收回、展开、收回、展开,要柔和,要体现出美……脚步移动了,重心也要跟上。膝盖很重要!膝盖要放松……”他的声音越来越柔和。
  “行了!”他叫住我,问:“你是左撇子?”
  我点头。
  “难怪右手总有点不自然,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可以练。”他点头说道。
  这么说,他答应教我跳舞了。我听出他话中之意。禁不住喜形于色。
  “身体协调性不错,柔韧性也还可以,不过想让我教你跳舞,必须答应我一个要求。”他严肃的说。
  “什么要求?”
  “参加今年重庆市国际标准舞业余组的比赛,并且夺得冠军!”他的双眼死死的盯着我,用重重的语调,极其认真的说。
  开什么玩笑,参加比赛,夺得冠军?我怀疑是我的耳朵出问题了?还是他的神经有问题?可他的表情又不像在开玩笑,我打着哈哈说:“嗯,那个……那个廖师傅!我还没学啦,就要谈什么比赛呀,冠军什么的,是不是……是不是太早了点。”
  “要学就学最好,要么就别学。”他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被震住了,脑海中又响起那句话:“荣誉是军人的生命,永远争第一是军人的天性。”
  “廖师傅,你看……这个……孩子还在上大学,没有时间来练习跳舞,参加比赛。”原本支持我跳舞的母亲,这下改变了主意,出来替我圆场。
  “比赛是在7月末,到那时他已经放假了。”廖师傅平静的说道,头也不回,等待着我的回应。
  “我答应你!”我不顾母亲在一旁使眼色,坚定的说道。
  “参加比赛?!”
  “对!”
  “夺得冠军?!”
  “我尽全力去做!”
  “好!”他使劲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高兴在他眼中一闪而过,随之而来的是凝重:“你要学的交谊舞有狐步舞、华尔滋、维也纳华尔滋、快步舞、探戈、伦巴、恰恰、斗牛舞、牛仔舞和桑巴,十个舞种。而你还是没有一点基础的门外汉,因此我们必须抓紧一切时间,除了春节你可以休息五天之外。其余时间,每天上午自己在家琢磨动作,看录像带;下午和晚上到这里接受我的训练。不能迟到!不能早退!等于你基本上是没有假期的,你能做到吗?”
  “我能!”我重重的点头。
  “那好,现在我开始教你狐步舞的基本动作。”他迫不及待的拉着我,往场中走。
  “儿子!你……”母亲在后面急喊。
  “妈!我没事,我喜欢这样的挑战。”我笑着说。是啊!随着一次次能力增长,自信也在逐渐累加,对于挑战,不再紧张和害怕,反而充满兴奋。世上只有你不敢做的事,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
  今年的除夕来得早,回家还没两天,大年三十就到了。
  一大早,我们全家就热热闹闹的出去购买年货。
  父亲今天的精神不错,穿上了平时压在箱底的西装,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四、五岁。
  母亲更是高兴。一手挽着我,一手挽着父亲,一张嘴就从未停歇过,不是找岔与父亲绊嘴,就是开我的玩笑,连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也偶尔插上一两句。
  弟弟则兴奋的跑前跑后,不时催促我们走快一点。
  一家人沉浸在节目的气氛里。
  快到中午时间,我们满载而归。
  大院里处处贴着迎新春的标语,挂着大红灯笼,插着彩旗,闪着彩灯,倒也有几分喜气。只是偌大的院子里空荡荡的,没几人走动。在这暮冬湿寒的天气里,显得冷冷清清。
  记得以前在191库时,每到春节,部队要大聚餐、有地方文工团慰问演出、有好看的电影、有什么篮球赛、棋牌赛等等;也可以跟随母亲参加煤矿工会组织的游园活动,每天都有上万人参加,那真是人山人海!晚上还舞龙舞狮、欣赏各个煤矿举办的文艺汇演,我还曾被母亲安排跟其他小朋友上台表演过节目……初一那天,左邻右舍都过来互相慰问新年,拿来自己家做的好吃的东西,甚至还一起吃饭。邻里关系可真是融洽!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强大了,可人与人的关系却越发淡漠了。大家都在担心明天会怎样,都在为生计而操劳,没有工夫,也没有闲情去顾及其它,这种转变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晓宇哥哥!二娃哥哥!”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
  “彬彬!”我还未反应过来,弟弟已经喊道。
  我们在上楼,而谭彬和他母亲下楼,正好狭路相逢,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第二十二章
  
  “小赵!出去啊?”母亲首先打破这沉寂,她今天心情很好,所以脸上带着笑容。
  “啊……对!曾姐!”赵阿姨不自然的笑了一下。
  我记得谭昆和赵阿姨还是我妈给撮合的。那时候,赵阿姨是母亲单位的一朵花,又能跳,又能唱。他俩结婚时,由于双方父母都在外地无法赶到。结果,父亲和母亲临时担当男女方的家长。当两家闹僵时,赵阿姨还曾为此做出过努力,几次上我家道歉和解释,但终究独木难支,夹在中间反而难受,最终这关系是越来越疏远。
  五六年不见,她变了好多:曾经柔顺润泽的青丝隐现白发,曾经雪白光滑的肌肤变得松驰,曾经美丽的脸爬满皱纹,曾经水汪汪的大眼缀满忧伤。只是轮廓之间,依稀有当年俏丽的容颜。
  小时候,出于对美的向往,每次见到赵阿姨,我总嚷着要她抱,而她也总是温柔的抱起我,用她动听的嗓子为我唱儿歌。在我心目中,她是那样美丽,那样温柔,我当时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将来长大了,要找一个像赵阿姨那样的新娘!
  是什么让她变化如此之大?我有些感伤的说道:“赵阿姨,春节好!”
  “是晓宇呀!都快认不出了,已经是个帅小伙了!”赵姨忧郁的脸上露出几丝欣喜:“现在是大学生了!在我们库(指191库)的孩子中,你是最有出息的!……彬彬!你要多象晓宇哥哥学习。“她伸手拉了一下谭彬,谭彬胆怯的看我一眼,略微退到她的身后。
  他还记得那天的事吗
?我苦笑。
  赵阿姨赞我的话让母亲十分高兴,心里的戒备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小赵!准备去购买年货?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应该把小谭叫上一起去,那才热闹嘛。”在母亲的嘴里,即使谭昆爬得再高,也只是“姓谭的”,“那家伙”……
  赵阿姨神情更显凄楚,手紧抓着藤条编制的菜篮,指甲抠着藤条“啪啦、啪啦”响,“他……他今天事忙,没……没时间陪我去。”她低垂目光,支吾的说道。
  任谁都听得出她说的是假话,那哀伤的语调让人心酸,母亲本就是个感情易冲动的人,脱口而出:“小赵,你变多了。算起来,咱姐俩也有好久没说过话了吧!你也有好久没叫我姐了。”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赵阿姨脆弱的心理防线:“曾……曾姐,他……他不跟我一起过春节,他……不要……我和小彬了!”她双唇不停的抖动,泪珠在眼眶里打打转,却始终没有掉下来,手忽地捂住嘴,无声的呜咽着。
  “妈!”谭彬扯着赵阿姨的衣襟,忧虑又无助的望着她。
  “小赵!”母亲动情的喊了一声,上前两步,一把抱住赵阿姨:“别哭!……别哭!有什么不开心的,都告诉你大姐,让姐来替你出气。”此刻,母亲心里的芥蒂都消失了,也忘了当年她是如何的对赵阿姨的不客气。七八年漫长的时间、和赵阿姨的遭遇冲淡了她内心的怨恨。
  “妈!不如叫赵阿姨和彬彬跟我们一起吃团圆饭。”我在一旁插话。这是一个好机会!消融掉她俩之间的隔阂。
  “这个主意不错!小赵,今晚就跟我们一起过吧。”母亲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4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