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章(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427

  “好了,还有其它什么消息么?”
  他揉了揉眼睛,随口问着。
  “叶州方面,原行人司镇抚使胡德被免职,此外,还有一个病退的神捕司银章董薛,被仇家寻仇,灭了满门!”
  一个铜章出列,迟疑地说着。
  这两件事,还当真与段玉有些不大不小的关系。
  段玉思索着这些,配好腰刀,出了神捕司,来到军营。
  “大哥!”
  正在锻炼的秦飞鱼擦了擦汗,来到他面前,目中带着兴奋之色:“又要动手了么?这次是谁?”
  “嗯?”
  段玉却是目光一闪,望着秦飞鱼身后的两人。
  “这是将军派给我的副将!”
  秦飞鱼笑了笑,眨眨眼睛,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音量说着:“看来是给马安上的嚼子,毕竟我之前做得太过火了!”
  不仅是军方,今日那叶鹰虽然话里话外姿态谦卑,但也有插手的味道,同样是一道保险。
  看起来,就是文臣武官都有了默契,知道不能让段玉他们继续胡来,否则说不定真的连天都给捅破了!
  “的确,若不是昨天抓到了一些真凭实据,我们今天就要一起下大狱了。”段玉笑了笑,对此十分的不以为然:“纵然如此,护城兵马司与军中大佬也不会看我们多顺眼的,后悔没?”
  “没有!”秦飞鱼大笑:“我只觉不够痛快!”
  “既然如此,今天再去做一票!”
  段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虽然崔放重用他,本意是为了制衡八贤王,但他却是在假公济私,大肆狙杀着前世的仇敌。
  并且,还有意将那个大夏复国组织牵扯出来。
  只要完成这两点,庆国国君位置上坐着哪个人,与他又有什么干系?
  ‘昨夜已经找到一个据点,若是再发现一个邪神祭祀,那纵然国君再蠢,也会重视起来吧?’
  ‘崔放这柄刀,借到这里就足够了。’
  段玉思索已定,向秦飞鱼使了个眼色。
第九十七章
明珠
  八王府。
  府门之前,挂了白幡,显然主人有着丧事。
  花厅之内。
  崔山一身素白,腰间围了一条黑色腰带,怔怔坐着,望着手中的一颗明珠。
  只是一夜之间,他便形容枯槁,有了几分‘心丧若死’的味道。
  在石桌上,还有一张信笺,上面的字迹闺秀婉约,周围散布点点水迹,似是泪痕。
  “还君明珠?”
  崔山呆坐了良久,才喃喃说着。
  八贤王在民间风评极好,少年时文武双全,气度宏伟,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微服之时,偶遇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当时天寒地冻,竟直接解下狐裘相赠。
  事后那书生奋发图强,连中三元,一时传为仕林佳话。
  但就是此人,此时竟然双目红肿,布满血丝,忽然低低笑了:“婉儿……你要将它还我么?”
  这珠子名为沧海夜明珠,乃是东海特产。
  关于此珠,还有一段传说。
  传闻海中有鲛人一族,雄性凶神恶煞,雌性却是柔媚非常,若鲛人女子真心爱上一人,为他伤心流泪,便会形成这种沧海夜明珠,十分华贵,更是情比金坚的证明。
  而纵然此种夜明珠,也有着品级之分。
  崔山手中的这颗,大如龙眼,剔透无瑕,绝对是珍品中的王品!此珠不仅月夜生光,更有一桩妙用,若是时常佩戴在身边,能冬暖夏凉,解百毒,整个大陆上也绝对不超过一掌之数!
  正是因为如此珍贵,才作为当年的聘礼,送到武云侯小姐手中。
  传闻中,普天之下,唯有一颗帝品的沧海夜明珠,乃是当年的鲛人公主所遗,与南方吴越国有着牵扯不清的干系,甚至当年的吴越国主为此念念不忘,立下誓言,有人能献此珠者,不论出身如何,以封君之位相酬!竟到死也不能得偿所愿!
  此后历代吴越王继位后都执行着此项规定,向天下悬赏,只是虽然赏格如此之重,却仍旧无人能应。
  帝品已成绝响,王品的沧海夜明珠,绝对是大陆上所有待嫁闺中女子梦寐以求的聘礼!
  当年崔山为了找到这么一颗,着实是花了不少心思。
  但此时……明珠虽在,斯人已逝……
  崔山闭上双眼,阻止着眼角的晶莹留下,猛地一仰脖,灌了一杯烈酒。
  他喝酒极快,一壶下去之后,整个人便有了三分醉意,喃喃说道:“婉儿……你真傻!”
  “成婚三年以来,你我举案齐眉,你素知我心志,一直在默默支持我,绝对不想拖累我!这一次陛下对武云侯动手,你害怕拖累我,竟然问都不问,就自行了断!哈哈……你真傻!傻得不可救药了!”
  “武云侯谨小慎微的性子,显然都被你继承了,但是……你这个傻女人,你为何不先问问我!”
  “你不知道我的势力已经如虎添翼,你不知道我完全可以护得住你!哪怕是直接谋逆!你甚至不知道……纵然是以前的我,也不会让你为了我牺牲,为了你,我可以放弃的……”
  “哈哈……这好不好笑?又是何其讽刺!”
  崔山笑中带泪,终于嚎啕大哭。
  唯有失去之时,才懂得珍惜。
  崔山大哭半个时辰,终于起身,将王品的沧海月明珠、信笺都放入一个玉匣中,慢慢封上了盒盖。
  他闭上眼睛,仿佛随之一起封存的,还有自己的泪水与软弱。
  片刻之后,崔山擦干泪水,肃容整理,赫然变成了那个广颡丰颐的八贤王,只是顾盼之间,眼眸中更多了一丝锋锐,仿佛封存多年的宝剑出匣!
  “来人,传明性!”
  他走出花厅,来到议事厅内,扶椅端坐。
  “贫道拜见安王殿下!”
  安王,才是崔山真正的封号,而明性老道抬头,见到崔山沉静非常的模样,却是心中大凜,一丝不安萦绕在心底。
  “你们日前所说之事,孤允了!”崔山道:“只是此事安排至最后,还差一个人!”
  “请殿下放心!”明性听到这里,却是来了精神:“虽然那人无法拉拢,但关键时刻,我可刺杀之!”
  “既然如此,你下去速办!事成之后,孤割三郡以谢!”崔山闭上眼睛。
  “遵命!”
  明性老道再次行礼,退出王府,突然长出口气,又是自失一笑:“八贤王果然还有党羽班底,这王府,比之前兵气更重了。”
  想了想,他叫了一辆马车,回到城西一处道观。
  此时大雪皑皑,来观赏雪梅的人甚多,老道混杂在其中,毫不起眼,片刻便消失了踪影。
  等到再出现时,已经是一处山洞之内。
  他掏出一面青铜古镜,这镜子巴掌大小,周围有着一圈神秘的篆文,乃是上古异宝,能千里传信。
  可惜,到如今,反而一面都制作不出来了。
  明性老道捻起三根线香,点燃了插在地上,让青烟升腾,没入青铜镜内,自己则是盘膝而坐,念咒掐诀。
  片刻后,他眼睛一亮,向着光滑的镜面一点:“疾!”
  原本的镜面一阵模糊,现出一个人影,赫然是正阳道主!
  “启禀道主,八贤王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条件,约定政变!”明性老道将事情细细说了,又有些迟疑:“此人今日见了,却是龙气勃发,虽然此事可成,但也是给北燕竖一大敌,何不乱其气数,让庆国内战?”
  “不可!”正阳道主脸色苍白,唯有眼神十分明亮:“之所以要迅速发作,让崔放下台,是因为这些时日,我道在北燕的据点接连暴露,特别是三雄商会中,竟然发现了大夏的神主牌……我怀疑庆君已经起了疑心,大夏实力未曾恢复,不宜现在就现于人前!”
  “更何况……一个分裂的庆国,胡人南下就太过轻易了,与我们的大计不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